美章网 资料文库 职业学校德育论文范文

职业学校德育论文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职业学校德育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职业学校德育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论文

1德育工作的主线———培养准职业人

1.1职业人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职业教育既具有教育的属性,又具有职业的属性。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劳动者,成为优秀的员工。职业教育主要不是为了传递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工作技能,以及能够胜任岗位的相应素质。中职毕业生大多要进入企业,成为最基层的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是立足于工作岗位的教育。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入学的是从普通义务教育学校分流出来的学生,而培养的则是要进入企业的员工。因此,能否胜任企业岗位的要求,就成了职业教育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

1.2为什么要加一个“准”字———准职业人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一个合格的企业员工,就是职业人,他既应当具备职业所需的技能,又应当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但是,学校培养的环境毕竟与企业的要求有一定差距,我们的毕业生只有在企业的环境中得到实践的锻炼,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合格的职业人。应该说,职业教育只能无限接近企业的人才要求。因此,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准职业人”,还不是“职业人”。所谓准职业人,就是按照企业对员工的标准要求自己,初步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质,能够适应在企业的发展,即将进入企业的人。也就是说,准职业人是学生向职业人发展的过渡状态,接近职业人的程度越大越好。我们培养的准职业人,虽然还缺乏一定的工作经验,还不能马上为企业创造非常大的价值,还不是真正的职业人,但由于已经初步具备了职业人的基本技能和素质,所以他能够很快地适应企业的环境,能够迅速从准职业人成长为真正的职业人。

1.3准职业人是德育工作的主线,也是教育教学的核心

既然准职业人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那么一切工作都应当围绕这一目标而进行。因此,准职业人最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及相应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主要由学院的教学和实训部门来完成,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主要由德育工作来实现。因此,培养准职业人既是教学的核心,也是德育的主线。而且,考虑到当前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职业素质往往比职业技能更为重要。很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表示,他们并不期待刚刚毕业的学生能够具备多么高的技能,而是更看重职业素质。态度比能力更重要。因为,技能是可以培养的。素质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学院非常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2“准职业人”中职学校德育目标实施途径

继续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论文

一、德育模式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和重视实践的原因,教师在进行德育模式时没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反而只是根据相关的实践经验进行道德教育。没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德育模式由于只是以经验传授为主,而缺乏逻辑上的思辨性以及方向上的科学性,很容易走入道德教育的歧途,影响德育教育的效果,更是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模式研究的一种阻碍。

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模式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模式的现状以及问题,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模式的发展,我们有必要对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模式进行改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以下是几点建议:

1)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强化渗透德育教育。比如在语文课中,教师注重对于优秀作品的解读,和学生分享体会优秀道德品质,通过激励和启发的方法,促进学生表达对于优秀道德感悟以及对优秀道德进行实践。在一些实验课程中,通过德育素质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促进学生将优秀道德融入到自己的专业实践中,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将道德寓于学生的习惯中,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

2)由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无论在知识结构还是成长环境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德育教育也因加强对于学生社会环境的教育。具体就是根据不同学生所处社会环境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方法以及内容,比如对于生活在商业地区环境的学生,应当进行诚信、公平等相关德育内容的教育,加强学生对于诚信、公平的认同理解。对于当前法制建设的社会大环境,要对所有学生普及法律知识,举办专家、学者的讲座,通过实际中事迹向学生传达法治精神。也可以通过一些道德模范作报告的形式,增进学生与优秀道德之间的距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总之,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模式必须更具灵活性,从实际出发,从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出发,促使德育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

3)中等职业学校应当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为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是自主提升道德修养的重要前提。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自然不会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很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也不可能坚持在社会中践行优秀道德。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应当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应对挫折和挑战的能力,在过硬的心理素质支撑下,学生才不会在社会实践中迷失自己,走向不合道德的歧途。因此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应在课堂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辅之以必要的心理健康讲座以及心理健康交流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还应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医生,多方位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进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

4)中等职业学校应当积极利用学校中的社团、学生会以及班委会等组织,在学校内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校园文化活动的进行传播道德知识。比如在“保护水资源”的活动中,通过节约水资源的竞赛活动,提高学生们的节俭意识;通过“三月学雷锋”的活动,促进学生参与到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在这种轻松欢乐氛围中,促进学生自觉的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起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教育效果。

继续阅读

对于自我评价的职业学校德育论文

一、在德育课学习中开展自我评价的意义

对职校学生来说,鼓励其在德育课学习中开展自我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有利于道德准则的内化。品德的形成不是规范的简单记忆过程,而是规范要求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内省,这种内省能力不是天生具备的,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是提高他们道德内省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其二,有利于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品德的形成是主体不断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自我评价给这种建构过程提供了持续的内部动力机制。只有学生自己才能最及时、最清楚地了解自己成功或失败的信息,找出原因所在,并形成正确的认识,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学会看问题、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辨别和判断。其三,有利于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对于职校学生来说,要能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做出正确的选择,其前提就是学会正确评价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特点,树立自信,又要看到自己条件的不足和限制,从而做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而学生正确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必须在不断尝试进行自我评价的实践中逐渐形成。

二、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做法

1.编写学案,引导学生完成单元知识学习自我评价表

在每单元学习任务完成后,都有一张单元学习评价表,包括“知识清单、完整清晰;有思有悟、言之有理;学力测评、准确无误;点击链接、阅读思考;感受与体会”五个方面,这张表由学生自己完成,不作为他人评价、教师鉴定的依据。

2.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编制自我评价跟踪表

每隔一段时间,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实记录其中,装入个人成长档案袋中。比如,根据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程的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明确自己在校期间各阶段的具体发展目标。每过一个学期,我们都要求学生对照自己的规划书,对具体发展目标的完成情况做一个记录。又如,根据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的要求,我们编制了《个人礼仪规范养成情况记录表》,每月一次进行自评,并与上个月的情况进行对比,检查自己在规范养成过程中是呈上升趋势还是呈下降趋势,若出现下降趋势,则必须及时查找原因,立即纠正。

3.选择部分作业,由学生进行自我批改、自我评分

继续阅读

创新教育的职业学校德育论文

一、深化教学改革,是德育课教育创新的关键

如何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快乐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必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要让学生求之于知,激之于情,强之于志,悟之于理,践之于行,养之于能。在德育课堂上要解放学生的脑,让其自由思考;解放学生的口,让其自由讲。让德育课真正“活”起来。

(一)把握教材,贴近生活,让德育课充满活力。1、以教材为基础,贴近生活改革课程,落实内容是关键。德育教材不再是“授业解惑”的唯一课程资源,而是为教学服务的一个载体。课堂教学素材不再局限于课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基于教材但又不完全拘泥于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专业的特点、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中国梦.我的梦”把祖国和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生活中的道德——从弟子规说开去”,把我和古人连在了一起;“三创一办”、“林城绿丝带”把每一个同学和贵阳连在了一起.......把活动引入教学,把行为规范的教学从书本上的条条框框变成真实、生动的行为要求和评价。通过课堂教学、漫画比赛、文明语言征集、晒晒身边文明事、文明风采大赛等活动,让同学看到、感受到德育的力量。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贴近学生生活:《职业生涯规划》课注意选择我校历届优秀毕业生的创业、就业的典型事例;《职业道德与法律》侧重同学身边的违法违纪现象、未成年人犯罪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德育课的真,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学会在生活学习中能辨别真善美丑,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真实体验中相信,在相信中去行动。既贯彻教材的思想又抓住学生的视线。这样的课堂学生乐于接受,参与热情高,才会有效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德育课堂充满活力。2、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起点和主线,贴近专业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中职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引导学生把失败的过去画一个句号,开始自己人生的新里程。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自己人生新的起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很多同学对未来感到迷茫,没有目标,没有动力。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学会有目标、有规划、有行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结合所学专业,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设计发展方向,落实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行动计划。让他们既有“跳一跳,够得着”的短期目标,又有不断积累向前的中、长期目标。让学生既能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又能养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大力重视职业教育,中职教育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作为中职教育“出口”的企业需要大批懂技术、操作能力强、肯吃苦、讲诚信、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劳动者。根据我校多年的跟踪调查表明:各类用工企业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技能方面比较满意,而对不少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操守、职业态度,责任感、诚信等内在品德比较失望。现在企业明确提出:招聘员工时,首先考察的是人品、团队协作能力,然后才了解他的技能状态。作为德育课教师对于社会发展、企业用人的新标准这些特征要有敏感度,要及时领会新的政策实质,把握住时代脉搏,心里明白要教什么给学生,要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教学就不会迷失方向。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学习的知识和行为是相脱节的。一方面,对学校的校规校纪清楚明白;一方面,迟到、旷课不断违纪。分析有下面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部分同学和家长认为,现在还小,等到工作岗位就好了;二是学生自制力差;三是没有涉及切身利益,不关痛痒,不计较后果。在新的课改过程中,我们把企业的要求结合到教学过程中,贴近学生专业相对应的职业角色。把学生置于职业环境中,在不断的体验中学生进步很大,效果很好。首先:把教室的布置、黑板报的内容与专业、职业、职业态度等结合起来,把具有职业特点的标语引入教室。例如“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今天的学习方式,明天的工作方式”“把最容易的事做好,就不容易,把最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等等。建立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增强隐性教育能力。时刻对学生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其次:我们把经常和我校合作的大企业的选拔人才的标准,工作规范要求引进教学活动中去,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对比试验等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在体验中不断成长。有同学纪律观念淡薄经常迟到,旷课。我们通过诚信银行的活动,让学生比较分析。探究别人升职、加薪的原因;自己停步不前、降薪甚至下岗的原因。通过这类活动收到很好效果。班级迟到、旷课现象明显减少;回答问题的同学增加,见面时互相问候和向老师问候的同学明显增加。让他们明白:人是社会的人,要承担责任、要不断进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二)探究学习,贴近岗位,让德育课充满真实。在以往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会认为德育课讲的都是大道理。假、大、空。隔自己太远,与自己无关。在近几年的德育课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老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课堂优势,把德育课堂变成“和谐、紧张、活泼”,以学生为本的“高效课堂”,提升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在中等职业教育的平台上帮助学生获得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立足社会、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行。1、减少纯理论教学,把理论带到职业情境中、日常生活中;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高,领悟能力不强。理论教学对于他们来说即枯燥又乏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理论变成他们能理解又能接受的生活工作情境,并把他们带入其中,我们的德育课教学才能收到效果。首先:精讲、少讲理论。把理论融入到案例、情境中去,升华、提高;其次:变被动为主动,在参与中获得成功,在成功的体验中提高理论水平;变老师“一言堂”为大家讲;变点名回答为主动回答、互助回答等等。再次:创新学生的作业设计。传统的作业模式机械、呆板,许多职专生对这类作业毫无兴趣,有做也只是应付老师的检查,有的干脆就抄袭甚至不做。面对这种情况,我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精心设计每门课的作业:既要巩固知识又要提高认识,并把一些道德要求渗透其中。既有看书、听课就可以做的作业,也有要查资料,认真分析才能完成的作业;有个人独立完成的作业也有必须分工合作的作业。每学期作业的次数,这是基本态度。完成即可得到基本分;然后是作业质量:有自己思想或创新的,评价上一档次。优秀作业定期展出,学生看到自己的作业被展出,积极性特别高。多样的作业形式、不同的检查方式、不同的目的要求,把以前学生讨厌的作业,变成他们喜爱的一项活动。通过创新学生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可以强化他们学习德育课的兴趣。2、采用活动化教学模式,把理论融入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行动“告诉我,我忘记了;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做,我才懂得。”这句谚语告诉我们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因此,在德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活动化教学模式。一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确定活动主题;二是选择恰当的方式,如辩论会、演讲会、课本剧表演、多媒体资料展示等等,;三是提出明确的目的;四是精心组织好活动课的过程;五是课后一定要做好小结,每次课都要有所收获。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活动情境,师生互动,激活学习热情,诱发辨析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化。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同学创设不同活动,达到不同的目标。大家共同进步。例如:针对迟到旷课现象的“规范意识”训练、养蛋宝宝的感恩活动、“讲文明、除陋习、建设和谐校园”的漫画比赛、“我为林城添光彩”的志愿者活动、数控专业、机电专业的“安全知识大比拼”活动等等。在活动中学生提高认识,净化思想,规范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采用讨论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途径、解决问题。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大胆推理设想,把问题拓展延伸开,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既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又树立了自信,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加强实践教学: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精心组织学生参加“文明风采大赛”,提高学生素养;组织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开设特色写字课,组织学生演讲、辩论、讨论,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引导学生“三读”:读国学经典,读名人传记,读做人与处世杂志,做到“要成才、先做人”。请心理学专家、社区工作者、律师、沙子哨监狱干警和服刑人员为学生讲座,并要求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讨论交流,个人写出心得体会。增强法律意识、规范学生行为。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企业、社区,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既开拓眼界,又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学以至用型评价方式,是德育课创新效果的检测和保证

创新的德育课教学不能延用传统的成绩评价方式。传统的成绩评价是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为核心,以试卷考试的方式为特色,不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所以我校结合各方面情况对新形势下的德育课成绩评价体系做了一些探索,更加注重学生品德、能力、素质、行为方面的提高,动态的观察和关注学生,学生期末成绩的构成如下:期末总评成绩=能力方面50%(考勤、学习状态、进步)+知识方面50%。其中:知识方面(50%),通过单元小测、半期考、期未考来体现;侧重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方面(40%),通过课堂活动、课堂考勤、课堂提问、纪律、笔记、作业、讨论、学习态度等体现;将学生的成绩细化到每一次课堂活动,每一次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对学生的评价必更加公平合理,学生就更喜欢上德育课。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老师参评三结合的方式,最终给予综合评定。既考查了学生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学以致用、落实到行动中的实际效果;;既培养了学生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能力,又发挥了同学相互之间互帮互学的积极性;既考查了学生的主观认识,又考查了学生的一惯表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学科的育人功能。“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德育课教师,我们的教学活动要符合教育的理念,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进行有效探索,从而真正发挥德育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

作者:龙云敏单位:贵州省机电学校

继续阅读

人格教育的职业学校德育论文

1.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行为规范教育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笔者学校制定了一个人人都必须做到的总体目标,规定学生必须做到:“进校门,文明礼貌老师早;进教室,遵守纪律不喧闹;进食堂,遵照次序静等候”等等,并且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人员负责监督、检查。为了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我们还做了一些尝试,比如采用“情景模拟”实验。我们请一些教师扮作外来“考察学习的教师”,组织了一次“座谈会”,并拍摄录像。桌上放置茶水、果品瓜子等。在“考察学习的老师”发言过程中,有的学生低声谈话、玩手机;“座谈会”结束后,又出现了互相争拿水果、瓜子等情况。我们一边放录像一边对学生进行和风细雨式的点评:在别人讲话时,作为听众要认真地听,不能讲话;当客人离开时,要有礼貌的道别。当录像放到争拿水果的场面,有的学生自己就觉得不好意思了。这种“情景模拟”实验,形象、生动、直观,效果很好。

2.提倡非确定性、能动性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育实际上是以确定性、被动型教育为主,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对职校生来说,他们已经饱尝了这种教育方式给他们带来的后果。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强调教学的非确定性来提高职校生的学习兴趣,重新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与战胜困难的意志。比如,在开好职业道德课的同时,可聘请公安、司法机关办案人员来给学生上课,用一些反面例子说明由于不遵守职业道德给国家、集体、个人造成的危害。更可以采用看视频、听录音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正面典型人物,尤其是了解一些普通平凡工作者的优秀事迹。这样一方面使职业道德教育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心中,另一方面也可逐渐消除他们的理想障碍。再如,礼仪课的教学,教师可将教学重点放在设计一些在不同地点不同场合,同不同对象交往礼仪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有效的“折腾”。在充分尝试了之后,学生提高了兴趣、接受了知识,同时也会用心去琢磨其中的滋味。非确定性教学旨在消除职校生的思维障碍,让学生换一种视角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诸如酒店管理、烹饪、导游等专业都可以在教学上转变观念,调动学生主观的、潜在的能动性。

3.走向社会,铸造健全人格

学校教育毕竟理论知识多于现实体验,因此,职业学校的办学必须要走与社会相结合的道路。职业学校与社会结合有其必要性。利用见习、实习让学生走上岗位可以增强适应能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团结合作精神与容忍力。这些现代社会的基本人格要求在学校里是浇灌不出的,同年龄的高中生没有这样的条件。因而,如果引导得好,职校生比高中生的适应能力更强,人格上更为现实与成熟,并且拥有一技之长,也就会更好地发挥个体的作用。现在社会非常需要技能型人才,这对中职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以上是笔者的一些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更好地推动中职德育工作的开展。

作者:孙妍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继续阅读

基于礼仪教学的职业学校德育论文

一、重视对中职学生的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教养

礼仪是最基本的生活礼节,在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能够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在生活中如何尊重别人,如何更加宽容和真诚地对待别人。良好的礼仪教育能够让学生清楚地分辨是非,能够使学生的言谈举止更加大方、有礼。我长时间从事中职教育工作,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对礼仪知识有一定的教育需求,为此我们应该在中职教育课程中设置礼仪必修课程,以便能够让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掌握必要的礼仪知识,树立自己的良好的个人形象,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

二、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树立礼仪素养的榜样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教师不但在课堂中通过语言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成长,而且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会通过自己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的一举一动。尤其是现阶段的中职学生,他们拥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独立的学习能力,在生活中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别人。由于教师是学生比较敬佩的人,他们便会对教师产生崇拜的态度,于是在学生中就会十分欣赏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行为举止,于是便会默默地模仿和学习。可见教师在学生心灵及人格塑造方面的重要教育作用,为此我们教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的礼仪细节,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以便给学生树立正确的示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教育,从而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形成自己正确的道德思想,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礼仪。教师备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现阶段教师更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教育工作的引导者,教师用自己对工作的无私奉献之情感动和教育着很多人,也是我们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无论在任何时候,哪一个学习阶段,教师都用自己的优雅行为、规范礼仪和高尚作风影响和感染着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同时教师也应该以这样高标准的要求来塑造自我形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评价制度,加强对学生的规范化管理制定

思想道德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以正确、高尚的思想来支配自己的行为举止,能够形成自己良好的礼仪行为。这样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规范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的做事风格更加合乎情理,更加值得称赞。为此在中职思想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靠教师的积极引导,更加需要一个完成的管制制度和评价制度。用更加明朗化的、全面化的道德规章制度和礼仪制度来约束着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表,并且加强监督和反馈,让学生真正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和礼仪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能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让自己永远保持高尚的道德行为。

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礼仪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提高自己的礼仪素养

校园学习环境和氛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思想健康以及学生性格的塑造过程。教师的说教工作远远比不上周围环境的熏陶和影响。为此教师一定要注重校园环境的塑造,一定要充分利用校园氛围这个隐蔽性的教学作用,通过创设和营造充满礼仪和高尚道德思想的校园,来加强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健康地接受礼仪和道德教育,能够把宽容、友爱、团结、自理、自强等精神注入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而让校园更加美丽和谐。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礼仪竞赛活动,评选出比较优秀的学生,增强校园浓厚的礼仪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能够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高,有意识地形成礼仪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思想观念。有效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继续阅读

学校教学意见

学校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重点,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不断强化学校管理,创新德育工作,推进专业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技能培养,着力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优化教师队伍,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优质化和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一)积极开展创建活动,促进学校品牌树立。积极争创国家级改革示范重点职业学校,把学校建成一流的全国重点职校。继续加大专业建设,科学优化专业设置,推进专业规范化建设,做强做精骨干专业,积极争创省公共实训基地,积极创建国家重点专业和示范专业点,全力实施学校品牌战略,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二)强化学校管理,推进规范化建设。自觉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规范办学行为,规范账务管理,综合治理校园环境,深化平安创建,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和稳定工作,确保校园安全和谐;继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强化内部管理,认真开展特色学校创建行动,强化学校精神培育,努力构建和谐细胞,打造“平安校园”、“温馨校园”,提升发展实力。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素质提升。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教师联系寝室制度、道德实践周制度,深化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深入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动,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认真实施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方案,着力加强以敬业、创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重视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

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加快教学改革,重点完善教室车间化教学,改革文化课教学,优化课程结构和内容,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训练的关系。全面更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积极鼓励教师的教学创新。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