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互联网+”推动了学术出版与媒体融合的多元发展,对学术期刊的传播和运营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围绕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现状,对提升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动力诉求进行全面分析和解读,形成提升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共识。坚持守正与创新,准确定位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目标、栏目建设、办刊层次及办刊特色,统筹内容、资源、平台、人才多元一体发展,不断提高期刊的刊文质量,以特色资源打造栏目品牌,拓宽编辑队伍的学术视野,形成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与核心能力,适应学术期刊的市场化发展,构建具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
[关键词]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融合发展;策略选择
移动互联时代,“互联网+”推动了学术出版与媒体融合的多元发展,对学术期刊的传播和运营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学术成果、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改革开放的40余年中发展迅猛,对学科发展、理论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学术共同体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主要由社科院或社科联系统主办的综合性、专业类期刊,及高等院校主办的文科学报和专业期刊以及出版社或学会出版的学术期刊(包括各类辑刊、集刊)等几部分组成,受传统办刊理念、栏目设置及期刊发展模式的影响,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发展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缺陷。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臻成熟,学术期刊的转型升级成为期刊多元发展的重要内容,全媒体出版已为越来越多的期刊社所认同,并积极付诸实践。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如何平衡期刊核心竞争力提升与媒介融合、跨界融合之间的关系,是移动互联时代不断提升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办刊水平、完善外部发展条件必须思考的重要议题,对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经历了刊网互动、刊网融合以及新媒体融合三个阶段,学术期刊的跨界融合始于互联网技术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1999年6月,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共同发起的“CNKI工程”是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肇始。据2018年国家新闻出版署的《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显示,目前内蒙古期刊出版种数合计152种,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51种、少数民族文字类哲学社会科学期刊19种。通过对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检索和统计发现,大部分期刊社都开设了网站,或依托部门网站参与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建设中来。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参与融合发展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积极探索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和龙源期刊网等各大数据库的合作,利用数据库的网络平台、优先出版实现纸质期刊的数字化转型与网络传播,随着合作广度与深度的不断增强,部分学术期刊的综合影响力得到有效提升。其中,大部分汉文类学术期刊都与中国知网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部分蒙古文版学术期刊也试着与维普资讯等建立合作关系,进行期刊资源的二次传播,既突破了民族语言文字的限制,又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提升了蒙古文版学术期刊的综合竞争力。二是,通过期刊网站、在线采编系统的应用,加强同作者、专家以及读者群体的信息沟通,实现网络资源的有效整合,不仅大大提高了学术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促进了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专家学者的信息交流,而且形成了具有一定专业水准和学术影响力的作者群体,为学术期刊发展集聚了作者资源,使其成为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三是,尝试微信、微博、APP等新媒体平台以及电子书的开发和利用,使期刊的开放获取成为现实。《内蒙古社会科学》在应用在线采编系统、开通微信公众号、推送电子书等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和探索,对于提升学术期刊的综合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实现期刊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以传统纸媒出版为主线,借助数字服务平台,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主次分明、相辅相成的多触角传播模式初步形成。从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现实境遇可以看出,虽然大多数学术期刊已经认识到融合发展是实现期刊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内蒙古学术期刊的数字化进程举步维艰,内容生产与传播形式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流于形式,相当一部分学术期刊编辑对于期刊检索数据库的认识仍停留于传统意义的传播平台,忽视了数据库在提升期刊综合影响力、提高期刊转载率和引用率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在知识呈现、信息附加、资料补充等方面的创新性和创造性明显不足[1],期刊集约化发展的技术优势无法彰显,对学术期刊融合发展与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综合影响力之间的关系认识明显不足。
二、核心竞争力: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融合发展的动力诉求
学界主要从“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概念入手,围绕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特征、构成要素、表现形式及培育途径等展开论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理路和研究范式,对于引导移动互联时代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融合发展,提升民族地区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张西山撰文指出,“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使之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吸引、拥有和控制作者、读者和市场的影响力和核心能力”[2],是学术期刊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不可被替代的综合性资源和能力优势。既是学术期刊品牌形象的展现,更是办刊理念、办刊特色、编辑的专业能力和科研水平以及数字信息化水平等在学术期刊出版过程中的具体呈现。2004年10月,教育部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实施方案》,“名栏”工程正式启动。内蒙古地区的高校学报在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的基础上,精心打造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的特色栏目,如《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蒙古学研究”、包头师范学院《阴山学刊》的“阴山文化研究”、《赤峰学院学报》的“红山文化”、《集宁师范学院学报》的“察哈尔文化研究”等,在期刊市场中凸显出特色栏目的品牌价值,高校学报的综合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对于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而言,“名栏工程”在内容上凸显出高校学报的地域优势、传统优势和专业优势,成为展示内蒙古地域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媒体融合时代,学术期刊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多个期刊评价体系的量化数据排名对学术期刊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外,新媒体、网络出版以及国外学术期刊对学术期刊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小的冲击。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术期刊发展已经步入全面竞争的时代,期刊在媒体融合过程中进行分众化、个性化传播的同时,核心竞争力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据南京大学的《CSSCI(2019—2020)来源期刊目录》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入选两大核心期刊目录(包括扩展版)的内蒙古学术期刊只有3种(《内蒙古社会科学》《科学管理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在全国层面,内蒙古学术期刊的整体竞争优势并不明显。核心竞争力既是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在学术领域的精神象征,也是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参与出版市场竞争的成败关键。[3]大数据传播、知识的碎片化以及浅阅读的发展使以数据库为主要传播形式的学术期刊越来越呈现出点对点、分散化、单篇获取的特征,作者群、读者群对期刊的品牌建设并无过多关注,一些期刊编辑对学术期刊品牌栏目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给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随着跨界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媒体、网络出版已在学术期刊的市场发展、运营等各个环节表现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和替代效应,期刊评价体系的神话不断被打破,网络出版为一些评价机构所认可。网站专栏、博客论坛、微型公众号凭借时效性强、互动性好等优势,成为一些专家学者发表个人观点或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受传统办刊体制、主管主办单位性质的影响,虽然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参与期刊市场竞争的整体要求不高,意愿也不明显,但跨界融合带来的影响,在学术期刊的后续发展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会越来越明显。学术期刊必须围绕媒体融合发展,在出版技术、办刊理念和期刊运营模式上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转型升级。概而言之,提升期刊核心竞争力是移动互联时代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推进融合发展、实现品牌栏目建设的内在动力,媒介融合对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转型升级、参与期刊市场竞争及行为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提升民族地区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必须正视融合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期刊编辑必须转变发展理念,准确定位民族地区学术期刊发展方向,以大数据思维、用户思维为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实现由内容提供者到内容服务者的角色转变,进行媒体融合与核心竞争力提升协同发展的探索实践。
三、提升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策略选择
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作为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是反映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窗口,为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内蒙古期刊发展的现实情况看,移动互联时代,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必须以先进的技术为支撑,以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确立和完善独具特色的编辑思想,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期刊发展的合力,使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成为权威专家的评议中心、创新知识的服务中心、学术观点的集聚中心。首先,明确期刊发展的战略定位,深化办刊理念。移动互联时代,提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既以创新能力与核心技术为主要特征,也包括期刊经营理念、办刊宗旨、风格定位等。明确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的战略定位就是确定期刊发展方向与战略目标,既要保持政治方向与学术导向的高度一致,明确目标读者、学术内容及表现形式,使其积极有效地参与学术交流之中,又要坚持守正与创新,强化办刊理念,准确定位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在发展目标、栏目品牌、办刊层次及办刊特色等方面的卓越追求,在管理体制和办刊模式上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开放办刊,不断增强选题策划的问题意识。提升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还必须以学术本位的办刊理念,主动参与学术创新,密切关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站在理论和研究的前沿,推陈出新,使学术期刊成为学术研究或学术潮流的引领者。其次,强化期刊特色栏目和专题研究,引领学术创新。好的理念必须通过好的载体才可能将其转化成发展的动力,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期刊发展理念只有通过优质的内容才能最终体现其价值和意义。在专业期刊影响力不断加大,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当下,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必须围绕期刊战略定位,以内容建设为中心,不断加大期刊选题策划的力度,提高期刊的发文质量,才能全面提升期刊的综合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特色栏目作为提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实现学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越来越受到学术出版部门的重视。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既是本地区学术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是传播、繁荣和发展民族地区文化、增强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特色栏目的打造充分彰显了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自我定位和发展理念,是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的内源性动力。教育部实施的“名栏”建设工程在孕育催生内蒙古地区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发展壮大、提升高校学术影响力、知名度等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也为内蒙古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开发和利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创新学术内容是提升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不仅要在内容上提高学术期刊的刊文质量、拓展学术视野,以优势的内容资源打造特色栏目,形成提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与核心能力,而且还要在学科构成、栏目设置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针对学术研究、学科发展的跨学科化、多元化、交叉性以及媒体融合发展的整体趋势,拓展期刊的发展空间。不同于专业期刊的栏目设置,专题化发展已成为众多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拓展研究视域、深度参与学术建构的重要内容。不同于高校学报的“名栏”建设工程,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专题设置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关注学术发展的前沿性问题、参与学界热点问题的讨论和学科建构。2018年以来,《内蒙古社会科学》围绕“逐步推进专题研究,加大约稿力度”的工作计划,推出了一系列专题研究,期刊综合影响力明显提升。2020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与书报资料中心了2019年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指数排名,在“公共管理学科期刊”全文转载排名中,《内蒙古社会科学》转载量位列第7名、转载率位列第17名、综合指数位列第12名,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家进入该榜单的学术期刊。除此之外,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还可以通过加大约稿力度、组织学术会议、进行学术研讨等形式,密切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交流和沟通,共同关注具有前瞻性、前沿性的学术问题,形成提升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综合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的合力。再次,加强学术期刊信息化建设,拓宽传播渠道,构建线上线下联动传播体系。移动互联时代,网络空间传播秩序的建构成为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主导路径和关键落点[4],随着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学术期刊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持,与期刊数据库的合作、在线采编系统的使用、网站网页的设立、微型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的接入都为移动互联时代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网络传播带来了便利。石国雄指出,“融合的目的是自我救赎和可持续发展,融合的结果是开拓新的产业状态和生产有市场前景的产品”[5]。对于学术期刊的多元发展与传播来说,融合不是替代与被替代、颠覆与被颠覆的关系,而是传统与新生事物的相向而行,是在学术期刊与作者和读者之间搭建起最便捷、有效的传输平台(“内容—平台—受众”),最大限度地释放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提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虽然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大多加入了中国知网、维普资讯、龙源期刊网等数据库,但从现实的情况发展看,内蒙古学术期刊的跨界融合程度并不高,即便是开通设立了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及在线采编系统,但学术期刊传统的编校、发行等工作模式并没有多大改观。大数据时代,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发展必须不断优化传播平台建设,拥抱新媒体,通过微博、微信及时学术前沿动态,借助技术融合、用户体验等实现学术资讯的移动传播,适时推出精准传播,根据平台反馈、读者意见等重构学术期刊的出版格局,以更加优质的内容、人性化的服务赢得作者和读者的支持,提升内蒙古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与综合影响力。最后,打造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形成提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人才优势。内容和人才是提升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学术期刊要在激烈的期刊竞争中占据并保持优势地位,必须打造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编辑队伍。受传统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影响,内蒙古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编辑队伍存在明显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人员配备不足等情况,影响着期刊整体水平的提升。对此,期刊主管主办部门应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对编辑人员开展定期的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及时充实、更新编辑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鼓励编辑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活动,了解学科发展动态,掌握更多的学术信息,加强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沟通和交流,提升编辑的科研能力、学术能力,形成良好的学术互动,为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提升创造条件。当前,大部分学术期刊都采取了“三审三校制度”“匿名外审制度”,所以,除了凭借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增强编辑队伍的学术素养外,还必须积极构建合理的人才补充机制,建立外审专家数据库,平衡专职编辑与兼职编辑、外审专家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学术期刊作为知识汇聚、信息密集的文化高地的作用,提升学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陶华,朱强,宋敏红,等.科技期刊新媒体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J].编辑学报,2014,26(6):589-592.
[2]张西山.学术期刊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J].编辑之友,2004(3):53-55.
[3]袁长江.科技期刊社会职能拓展的有益实践[J].编辑学报,2008,20(6):518-520.
[4]罗昕.世界信息传播新秩序建构的脉络变迁与中国进路[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40(1):160-166+189.
[5]石国雄.学习先进经验共谋跨界发展[J].传媒,2015(11):1.
作者:李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