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信息传播对科技期刊的机遇与挑战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我国,自造纸术发明以来,纸质媒体就成了科学发现和人类文明的主要传播、传承方式;但是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崛起,信息的数字化阅读和传播成了可能,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和移动阅读终端的出现,信息的数字化阅读和传播更是步入了传播领域的主流。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已由2015年的64%上升到2018年的76.2%[1]。对2018年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进行研究发现,有40.2%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有12.8%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7.7%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0.8%的国民“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仅有38.4%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纸质阅读”[1]。信息的数字化阅读和传播方便、高效,但也使传播格局开始向去中心化发展[2],从而形成大量传播生态的碎片,由此,信息传播进入碎片化时代。同时,人们的阅读行为也逐渐开始碎片化,人们慢慢地习惯了这种利用各种碎片时间,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上实现信息阅读的方式[3]。可以说,在传播学领域,“碎片化”已成为当前社会传播语境的基本特征之一[4]。碎片化信息传播一方面充分发挥了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迎合了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另一方面又刺激人们提高阅读的兴奋点,帮助读者从碎片化的内容中获得想要的信息。科技期刊作为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对科研成果具有记录、传播、交流的功能,是积聚前沿、尖端科技信息与文献资源的主要平台;他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直接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5]。碎片化信息传播快速、高效、方便的特点可以扩大科研内容的受众面、提高科研成果的传播速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但是,由于科技期刊与普通媒介不同,所刊载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连续性、深度性,快速、高效、方便的碎片化信息传播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科研内容完整、客观、连续地表达。因此,碎片化信息传播对科技期刊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下面,笔者从一个科技期刊编辑的视角谈一谈碎片化信息传播给科技期刊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一、碎片化信息传播给科技期刊带来的机遇
科技期刊的碎片化信息传播是指通过将文章内容进行打碎、加工、标引,根据目标人群的需求,对知识单位进行挑选、组合,打造出新的知识链条[6],再通过数字媒介进行传播,满足读者的个性化要求[6],这样不仅可以承载科技期刊的使命,还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
(一)碎片化信息传播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提高科研成果的传播速度
近几年,我国科研成果产量大,2009年至2019年(截至2019年10月)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260.64万篇,总量居世界第二位[7]。而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成果传播的速度是学者们投稿时的重要考量指标。2019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显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影响因子平均值为0.689[7],与国际高水平期刊的差距较大,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还有待提升;另外,目前我国的科技期刊传播主要是依托传统纸刊和信息集成平台(如知网、万方、超星等)进行,两者分别以单刊和单篇论文为传播的基本单元[8],囿于用户群体和数量有限、数据获取存在门槛等原因,科研成果的传播速度还不够高。2019年,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5]中提出,应做精做强专业类、综合类科研期刊,带动学科和行业发展,加强中文高端科研期刊及论文国际推广,不断提升全球影响力[5]。快速、高效地传播科研成果也是科技期刊的责任,既有利于展示该领域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成就,也能助力科技知识的传承和前沿学科的发展[9]。科技期刊的碎片化信息传播不仅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媒介作用,让科研成果多渠道、高速度地发表,增大科研成果的曝光率和影响力,提升科技期刊在投稿作者心中的地位,也能让读者通过微信、微博、微网站等平台迅速了解、转发最新的科研内容,提高科研成果的传播速度。有学者通过对科技期刊的微信传播和知网传播进行对比研究后指出,微信传播文献的平均阅读量和阅读量峰值均高于中国知网,微信平台具备移动传播和社交网络分享的双重功能,使科研内容更容易扩散到非科研领域,传播影响作用突出[10]。
(二)碎片化信息传播有利于增加期刊的用户黏性,实现信息精准推送
科研内容的传播并不是以全部受众为基本面来展开的,而是仅仅针对特定的科技研究群体。而学者在搜索内容的时候(以知网为例),通常是以“主题”“关键词”“篇名”“全文”等进行搜索,即使以“全文”进行搜索,也无法精确定位到具体的片段内容,读者往往需要下载全文,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目标内容。而当科研成果碎片化之后,搜索精度和速度大大提高,能很快地对科研内容进行精确定位,进一步增强了期刊的用户黏性,有利于聚合相关行业信息[11]。当前的信息技术已经能对读者的访问行为进行统计和归类,比如数据库、期刊网址的访问情况以及相关文章的下载和阅读数量,从中分析出读者的研究领域、阅读习惯、兴趣爱好[12],形成虚拟的用户图像[13],建立用户信息的大数据库,进而构建信息精准推送客体的指标体系[14]。科研文章经过编辑之手进行打碎、加工之后形成能与数据库中用户信息进行匹配的碎片化内容,再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并深度挖掘,确定推送客体[14],使得读者在通过相关媒介搜索的过程中可以实现目标内容的精准推送[12]。2018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了《关于开展科技期刊精准推送服务试点项目的通知》,确立了50种期刊入选该项目的试点工作,正式开启了科技期刊对精准推送的研究[15]。
(三)碎片化信息传播有利于引导读者回归到完整的科研论文阅读和研究过程中来
科学研究具有延续性和深度性的特点,因此,科技期刊所刊载的科研文章也具有延续性和深度性。科技期刊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传播的最终归宿。碎片化信息传播的最终落脚点,依然是在进行针对性地给读者推送科研片段的同时,引导读者回归到完整的科研论文阅读和研究过程中来,提高读者进行深入阅读的效率。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在内容碎片上植入超链接等,将完整的科研论文和与之相关的科研成果联系起来,形成网状的科研链条,读者随时可以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阅读超链接的内容,实现知识的快速获取,引导读者从浅阅读转向深度学习;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平台的发展,目前已经能够通过算法实现图文互译,对于有需求的读者,可以通过碎片化的内容链接反馈到智能平台为科研成果进行释疑,例如补充描述性的文字、增加实验操作流程、为深奥的文字配上有趣的插图等,让枯燥难懂的科研成果变成有趣的、容易理解的知识。未来,在科技期刊的碎片内容中插入语音识别、图像识别、VR虚拟现实等技术将会成为可能,建立人与科技期刊的交互,实现网络自由对话[16]。
(四)碎片化信息传播有利于解决期刊的OA难题
当前,许多科技期刊都与数据库签订了独家合作协议,比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等。因此,科技期刊在数字化传播、影响因子、学术不端、下载引用率等方面都极度依赖数据库。虽然加入数据库,可以将后续数字化的工作交由第三方管理,编辑只需要按时将电子版和纸质版刊物提交给数据库。如此,编辑不仅减少了网络传播的工作任务,还能获得数据库的相关资源,但是,与数据库进行独家合作又会造成传播途径减少的局面,会失去部分没有数据库使用权限的受众。如果科技期刊选择了走OA路线,那么由于失去数据库的支持,期刊数据情报的获取、资源使用等方面将会受到制约[17],不利于期刊对自身和行业进行评估和预判。而科研成果的碎片化信息传播既可以满足数据库独家的要求,又能扩大科研成果的传播范围,维护好各方的权益。
二、碎片化信息传播给科技期刊带来的挑战
“内容为王”永远是科技期刊的立身之本[18],出版过程严谨、科学更是保证了内容的完整性、连续性,从而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科研突破,推动科研成果向纵深发展。而碎片化,则是科研传播主体、科研内容、传播方式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割裂,因此,有学者提出,碎片化的阅读如同“精神快餐”[19],只能通过短小的内容带来短暂的获得感,无法实现知识的连续积累和整体认识,从而无法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创作。笔者将从科研成果、期刊发展、读者思考、编辑和出版单位几个方面阐述碎片化信息传播给科技期刊带来的挑战。
(一)碎片化信息传播将对科研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1.科研成果碎片化信息传播,导致传播失真和信息过量。科技期刊实现碎片化信息传播就必须要对科研成果进行二次加工,根据读者的兴趣、习惯对科研成果进行一定程度的创作,使碎片化后的科研成果贴合新媒体的传播特点,产生能吸引眼球的知识单元。纵观当下的新媒体,传播频次高的内容往往具有内容新颖、形式丰富、精炼浓缩的特点。然而,这对于科技期刊而言,则是巨大的挑战。大部分的科研内容都是专业性术语较多,内容较为枯燥,缺乏趣味性。因此,在传播的过程中,仅有文字内容或者配图单一的科研碎片,难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但是,若编辑为了满足读者的口味,而对科研成果进行过度编辑,则又容易引起信息跳跃、传播失真的问题,有悖于科技期刊客观展示科研成果的原则。科技期刊碎片化不可避免会带来信息过量。一方面,内容的碎片化会导致主体分散、表达不精,从而导致内容失去重心,不利于深度阅读;另一方面,碎片化之后的文本过于短小,导致原本严谨的逻辑思维失去连贯性,造成数据孤岛[4],无法完整、连贯地传播科研内容。2.碎片化信息传播门槛低,导致无序性发展。碎片化信息传播起步较早的是新闻、简讯类信息,在最初阶段均是一种无序化的状态,不仅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传播的内容也没有特定的要求;同时,对于碎片化信息的推送也是无序的,网络平台的推送也是基于过去的搜索痕迹进行同类推送。与新闻类碎片化信息传播相比较,科技期刊的碎片化信息传播起步较晚,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上述的无序性问题。传播者并不一定具备相应的学科知识和科学素养,因此在碎片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科研碎片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可能出现内容产生偏差,不能客观地甚至错误地反映科研成果。
(二)碎片化信息传播将对科技期刊产生不利影响
1.碎片化信息传播适用的期刊和内容有限。碎片化信息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还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因此,目前并不能合适所有期刊。有学者提出,适合碎片化信息传播的期刊主要包括以下三类:(1)集信息、业务咨询、培训等为一体的服务型期刊,能为行业发展贴合紧密[11];(2)有科研影响力和公信力,最新科研信息的引领型期刊[11];(3)能够推介与期刊相关的刊文内容、具有期刊特色的推介型期刊[11]。随着科技期刊碎片化信息传播的逐渐成熟,对于某些不完全适合碎片化信息传播的期刊,只能有选择性地对部分内容进行碎片化信息传播,例如特色栏目的宣传和推广、期刊发展的有关科研活动、约稿和组稿的有关信息等,这些内容对于增强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作用有限。2.科技期刊将失去自身特色。每一本科技期刊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特色的栏目、组建了编委会和编辑团队,因此,科技期刊承载的除了具有科研价值的论文之外,还体现了期刊的文化、发展历史以及背后的科研资源。如果科技期刊走碎片化信息传播的方向,那么囿于碎片化信息传播的篇幅有限,不可能像纸质版刊物一样,有固定的版式和内容展现科技期刊的自身特色,因此,科技期刊的自身形象将逐渐模糊,其主导地位也将被弱化,碎片化信息传播的科研内容将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失去科技期刊的权威。(三)碎片化信息传播将给读者带来不利影响碎片化阅读和学习是随着人们时间的碎片化应运而生的产物,由于移动阅读端的发展,让人们的日常碎片时间得以利用。科技期刊碎片化的本意是提高科研内容的传播效率,而不是要改变人们对于科研内容的阅读和学习方式。加之,碎片化的阅读往往更容易提高阅读者的兴奋阈值,因此,过度依赖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也将会给读者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1.弱化读者的思考能力,浅阅读代替深度思考。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必然是以某个领域的宏观发展为背景,再针对某些具有潜力的特定方向进行挖掘和探索而得出来的。可以说,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度的思考是获得科研成果的基础。但是碎片化的传播,一般是将某个具有代表性的结论作为传播的主体,达到吸引读者阅读和传播的目的。如此便容易让读者形成对结论的依赖,而不对形成该结论的前因后果进行深度思考[20],进而导致对科技知识的盲从[20],缺乏批判思维和精神,这对于科研发展来说十分危险。2.加重读者的焦虑,造成急功近利的科研氛围。获得科技成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学者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实验,还要面对无数的失败与挫折,这对学者来说无疑是身心的双重考验。因此,学者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而碎片化的科研内容带来的是短时间、浅层次的精神刺激,让读者产生一时的满足感。但是,由于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研究,无法将碎片化呈现出来的科研成果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来,从而产生挫败感,加重了读者的焦虑心态,造成了急功近利的科研氛围[20]。3.容易引起读者对科研成果的认知偏差。科技期刊是科研成果进入公共精神领域的重要环节,科技期刊编辑则是这个环节的把关人。碎片化信息传播需要编辑对内容进行二次加工,但是编辑并不是科研成果的直接创造者,不一定对文章所涉及的领域有清晰、完整的认识,不一定具备相应的科研水平[17],极易产生劣质、不完整、不准确的科研碎片和成分;加之,不同的编辑对于科研问题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即使对于同一篇文章,在碎片化过程中辅以编辑的主观意识,也会产生出不同的侧重点,导致在碎片化的过程中不能正确反映科研成果的真实价值。因此,碎片化信息传播前的加工环节受到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客观的加工极易引导读者对科研成果的认知产生偏差[17]。(四)碎片化信息传播对编辑、期刊的主办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是为社会传播人类优秀精神产品的使者[21],科技期刊的编辑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更高,既要具备专业编辑应该有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正确辨别、筛选、挖掘、处理科技信息的能力,提高搜集文献的能力,保持着科技成果传播的严谨度和责任心,其专业性、技术性、理论性和方法性都很强[22]。如果科技期刊走碎片化信息传播的路子,则对编辑要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根据不同传播媒体的特色对科研成果进行碎片化,既有创新意识,又保证内容的客观、真实;要关注用户体验,注重与用户的实时互动,根据用户反馈调整和优化碎片化的内容和推送主题;要有应对网络传播面临技术难题的能力,使传播更通畅;要懂得新媒体的技术开发、维护、运营等。科技期刊的主管和主办单位一般为事业单位,由于机制体制、待遇、工作发展等因素,与一般的互联网公司相比,吸引新媒体的技术人才的力度较弱。若对于阅读终端程序的开发、维护等工作采用外包的形式交由第三方公司处理的话,则又面临费用高、难以管理的问题,甚至可能出现传播版权界限难以厘清、数据缺乏保护等问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