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业期刊办刊理念及方式的创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行业期刊,一般是指国家各部委、社会团体及行业组织、国有企事业单位主办的具有一定行业指导和政策传递功能的新闻性期刊。这种期刊注重对我国的行业管理以及行政、立法、执法、司法及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报道和宣传。从自身属性上看,行业新闻期刊的发展具有独特性,有着特定的发展路径、稳定的读者群体、较为固定的办刊定位和较为明确的职责划分。②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体形式,行业期刊在承担行业信息传递、政策传达、行业文化凝聚与共同体塑造等方面发挥了有效的作用,发挥了中国体制下独特的宣传与传播功能。③但是,在新的媒介环境下,这种期刊形式也遇到了新的问题。一是媒介形式的丰富、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化导致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逐渐萎缩。新媒体和新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导致媒介形式极大丰富,以前垄断行业信息传递的行业期刊优势不再,很多媒体生存都成了问题。从很多期刊的发行量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出来这一点。④二是传统的行业期刊的栏目设置老化陈旧,跟不上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和信息传递的实际需求。笔者根据一份对15种行业期刊栏目设置的统计可以看出,传统的行业信息罗列与数字堆砌、典型事迹或者人物的宣传、领导讲话、地方经验等栏目占据了较大的篇幅,典型报道和行业信息的简单陈述依旧是主体,而具有可读性和指导性的深度报道、非虚构报道或者特稿等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三是行业期刊在语言风格上固守传统的宣传味,可读性差。传统的新闻报道,语言刻板,结构固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在事迹的报道上,叫卖式或者夸耀式的语言风格表现突出;在人物的宣传上,高大上、传统英雄人物式完美无缺的报道思路充斥其间;在事件的报道上,沉迷于事件的罗列和语言的堆砌,让人看了反而觉得迷糊。⑤传统宣传语言和报道风格在新媒体时代显得更加陈旧古板,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受众阅读习惯和知识水平的变化,也导致行业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一步下降。四是行业期刊在理论性和指导性上深度不够。行业期刊的基本定位之一就是指导行业发展,因此,理论性和指导性是必要因素或者生存根基。但是,由于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之间存在的交流不够,也由于学术界在考核中越来越看重CSSCI等期刊、对这些行业期刊越来越不重视,导致行业期刊在指导性和理论性上越来越弱化,泛泛而谈的工作经验总结或者浮光掠影的典型报道充斥版面,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和前沿探讨,价值逐渐淡化。
二、行业期刊办刊理念和方式的重新定位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新环境需要新做法。在新的社会环境和新的媒介环境下,行业期刊必须在办刊理念和定位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实现较大的创新和突破。本文拟联系《人民法治》杂志在办刊实践中的一些做法,来谈谈行业期刊在新时期是如何与时俱进、更新升级、实现突破的。
1.在杂志的定位上力求达到三个目标这三个目标分别是有效的宣传、有用的指导、有趣的阅读。“有效的宣传”是指《人民法治》在宣传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工作经验与优秀人物、促进先进审判经验与法治理念的总结与交流上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要发挥期刊的独特优势,对先进事迹与人物进行深入报道,不仅促进全国司法工作系统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更期望能够在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宣扬上起到积极的作用。杂志在宣传手段与报道技巧上要不断实现突破,真正收到实效。“有用的指导”是指《人民法治》力求为司法从业人员提供工作上真正有用的指导,为他们提供更宽广的视野、更独特的思维、更翔实的资料、更深入的分析,为司法工作者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指导,搭建司法实务与法学理论的便捷桥梁。“有趣的阅读”是指《人民法治》力求为阅读者提供一种真正轻松有趣的阅读快感,要使自己的文字生动活泼,具有吸引力,不能僵化刻板,了无生趣,要把严肃的工作制度与理论以轻松的笔调表达出来。在这三个目标中,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宣传,对于一本目前还局限在法治工作系统内部且在近期很难社会化的一本行业性质的期刊,订户的需要是第一位的,而对于各级法治工作部门来说,《人民法治》能够提供的最大的价值无疑就是在宣传方面的平台与优势。对于《人民法治》来说,抓住了这一工作的重点也就真正抓住了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也就为杂志下一步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当宣传真正有效果的时候,可以产生效益的空间就会大大增加,形式也会更加灵活,各种形式的研讨会、栏目协办、培训、广告等利润增长点就会接踵而至。有用的指导也是十分重要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梳理会极大地增加信息的价值,而在《人民法治》的内容上增加切合审判实践的专家评论与理论指导,则会极大地强化自己的地位,不过,在这方面要注意《人民法治》和其他法学理论期刊的区别,重点在于提供切合审判实践、切合社会现实、突出理论与实务双向互动的理论指导。最后,有趣的阅读只能是作为一种文字与版面表达的追求与表现形式,而不能作为对《人民法治》内容的主要要求,因为,作为一份系统内的期刊,《人民法治》的竞争力在于宣传与工作指导方面的优势,对社会事件的深入报道与揭露式报道在目前不可能成为杂志的重点,而且在杂志现有的体制与人力资源的情况下,这方面也是杂志的短板,不能给予过多的期望,而只能作为一种对文字表达方式的要求。
2.在办刊宗旨上始终力争达到三个高度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传递快捷甚至有些信息泛滥的社会发展阶段,信息的获取已经不是问题,即时性的新闻、短平快式的新闻绝不是《人民法治》应该满足的形式,而是应当在新闻的思想性上下功夫,即努力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背景、观点以及思想,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参考与思考素材。对于法治新闻时政类期刊来讲,目前已经有《中国审判》《民主与法制》《方圆》《法制与新闻》《法律与生活》,以及《法制资讯》等媒体,如果不在办刊理念与定位上取得突破,就会迷失自我,失去方向,走向失败。杂志社认为并始终坚持,《人民法治》应当定位于“思想评论性”的期刊,在总结法院审判执行经验、开启司法制度改革讨论、引领人民法治工作方向等方面起到“思想源”与“理论库”的作用,能够在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开拓新思维、创出新方法等方面有所作为。当然,坚持思想性的前提是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这一点毫无疑问是新闻期刊办刊的基本要求和生存的生命线,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对新闻的把关放在重要的地位来考虑。导向就是风向标,就是生存根基,尤其是新闻期刊,独特的价值立场和政治方向决定了自身的存在价值。一份没有自身价值观的期刊必然毫无立场和特色,也就失去了作为舆论引导工作和价值传导中介的价值所在。权威性是《人民法治》能够立足的最基本要求。在信息来源上,在案件分析上、在观点评析上、在人物塑造上,都必须坚持权威性至上的原则,任何错误、偏差、低俗、老套等都将损害杂志的声誉以及长久发展的根基。因此,在文章的选取上、在作者的选择上、在人物的塑造上,要坚持这一原则,决不能为了生存发一些质量差的关系文章。地方课题组或者通讯员报送的文章质量不行的,要么重新报送,要么帮助其改写,质量必须保证。指导性是杂志力争达到的另一高度。这是建立在前面两个高度基础上的,也是杂志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或者说是杂志的最终价值所在。要能够为法治工作系统与国家的司法改革方向与路径提供有指导性意义的理念、思想,要在编辑中甄选具有价值的思想性强的文章,能够邀请到著名的法学大家撰写“大块”文章,提升杂志的指导价值。
3.在刊物资源的开发上始终重视发挥三个渠道的优势第一是始终充分发挥杂志编辑委员会的作用,真正利用好中国法学会这个平台,不断邀请中国法学会的领导与专家为办刊提供更多的意见与建议,为杂志的经营提供更多的方法与渠道,充分发挥中国法学会在全国法治工作领域的智库与阵地作用,团结全体法治工作者和研究者,发挥其积极性,为杂志提供高端的指导意见和办刊参考,甚至是选题及稿件撰写等细节。第二是要与法学理论界建立更加紧密的有效的联系,要克服现有的行业期刊理论界与实务界两张皮、各行其是的弊端,经常性地听取法学理论界专家的意见,适当引导专家学者为司法实务提供具有导向性实用性的意见。⑥杂志还计划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立自己的专家学者库,使杂志在某种程度上具备“智库”的某些功能,并为业务范围的拓展打下基础。第三是努力与社会各界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不断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系,更多地听取他们对司法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为法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加强《人民法治》杂志与其他媒体在办刊工作与版权上的合作,多渠道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还可不时转载社会影响大的相关文章,既节约成本,也可以扩大影响。
4.在刊物自身发展上力求于三个方面实现突破第一是努力加强编辑部的建设,力争建成研究型的编辑部。杂志要达成上面所述的目标与高度,人员保障是第一位的。没有高素质的编辑人员,没有一支具有较强学习能力与知识储备的编辑队伍,杂志在全国法治工作系统就难以立足,靠目前依赖中国法学会名声与地位积累起来的声誉就会很快透支干净。法学理论素养、新闻理论素养、编辑理论素养是目前必须尽快加强的。尤其是法治专业素养,由于传媒业自身工作的繁忙,很多人会忽视法学理论的学习和专业素养的提升,而过多地关注媒介素养的培育。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新闻稿件专业素养的欠缺。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的情况下,一般的新闻报道价值已经远远落后于新媒体和移动终端,与这些媒介抢新闻的时效性,无异于以己之短,攻其之长。行业期刊的优势正在于其深度和专业性,高度重视并持续发挥其专业性优势,正是行业期刊在新媒体时代赢得差别优势的生存之道。人才永远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第一竞争力。杂志的风格就是主编的风格,这句话一点都不假。在某种程度上,主编的水平和喜好直接决定了杂志办刊的水准和风格。⑦而编辑记者的水平和风格也对杂志文章的水准和风格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尤其对行业新闻期刊而言,若没有一定的理论水准,没有一定的调研分析的能力,满足于提供简单信息的新闻报道方式,就不会做出有价值有可读性的文章。第二是加强版权合作。一方面是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引入好的作者与好的文章,加快版权合作的步伐;另一方面是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尤其是与网络媒体的合作,将自己较好的文章推送出去,扩大杂志的影响力。
此外,为应对新媒体环境对版权保护的冲击,杂志自身也应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建章立制,强化对自身版权的保护和输出。⑧第三是加快顾问团队的建设,为《人民法治》杂志的发展建立强大的智力支持。要充分发挥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专家学者的作用,为杂志的发展建言献策,为稿件的“思想性、权威性、指导性”把关,为杂志的业务拓展开辟新的道路。在顾问团队的建立上,要多考虑国外专家的延请,为期刊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化视野。既立足本土,又放眼世界,这才是行业期刊建构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基本思路。以上所述《人民法治》杂志办刊实践中的做法,对于行业期刊都具有参考价值。可以说,在媒体融合时代,行业期刊的独特价值就在于其对行业发展的指导性和宣传价值、凝聚价值、引领作用及平台效应。离开行业发展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用市场化媒体的一般规律来衡量和发展行业媒体,其结果必然是淮橘为枳、水土不服。作为新时代的媒体人尤其是行业媒体人,更应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根据行业媒体的实际情况和特殊的发展规律,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媒体的大发展,服务于中国各行业工作的开展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