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医学科技期刊的风险管理与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应用调查、经验、归类、科学分析等方法判断不确定的潜在事件是否带来机会或负面影响的过程。它是风险管理的基础,管理者只有在识别风险后才能选择一定的方法进行风险管理和控制。医学科技期刊风险识别,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分析、经验判断,也可通过对各种相关的文献、数据和风险案例等加以整理、分析,从而找出可辨识的或是潜在的风险。
1.1战略风险
期刊战略发展和策略的选取是影响期刊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期刊战略的制定潜伏着风险,且危险性很高。期刊主办单位要全面研究、准确分析,避免盲目发展造成战略失误以及人为地制造期刊经营的风险[1]。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2]的提出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部署,国家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科技创新等有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医学科技期刊的发展战略要遵从国内外宏观政策、经济运行情况、卫生技术发展水平、技术创新等的要求,从而及时调整自身的发展规划、经营目标,使其与战略要求相契合。
1.2法律风险
出版社编辑业务中的法律风险主要有侵权风险、违约风险和违规风险[3]。忽视法律法规而出现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法律追究,并有可能因此付出巨大的违规成本。医学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业务需要遵守并执行国家颁发的《出版管理条例》《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以降低法律风险,使期刊持续经营、避免行政查处或惩罚,同时树立良好守法形象,为期刊建立坚实的品牌信誉以及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期刊经营过程中还要遵守特定的法律,如有关人员管理的《劳动法》、有关广告的《广告法》、有关交易事项的《合同法》等,并全面严格遵守经营过程事项涉及的其它法律法规,履行职责。
1.3运营风险
医学科技期刊具有时效快、专业性强、选题灵活多样、作者众多等特点。医学科技期刊运营风险的识别主要是为了防范出现编辑差错或事故,减少经济损失,避免延误出版等。在日常运营中,应以工作流程为对象考虑风险,主要有收稿阶段风险、三审三校编辑阶段风险、出版阶段风险以及编辑内部管理风险。收稿阶段风险主要是初步核查稿件风险,包括证明材料、项目批文、学术不端等方面的核查风险;三审三校编辑阶段风险主要是稿件内容真实性、学术性等方面的审查风险,编委团队、编辑队伍、主编等人员的审核、编辑、校对风险;出版阶段风险主要有排版员、委托印刷商履行职责风险;编辑内部管理风险主要指建立科学、良好的工作管理秩序和规范、人员道德规范、作者沟通等[4]。期刊采编系统运行风险也是医学科技期刊必须关注的风险,采编系统实现多岗位在线投稿、在线审稿、查询、流程监控等,如果系统瘫痪、资料丢失,后果将十分严重[5]。
1.4财务风险
目前我国的医学科技期刊绝大部分由国家事业单位主办,在经费上获得一定财政资金补助,期刊收支全部纳入财政预算。收入风险主要是各项收入未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征收,或是收费许可证未经有关部门年检,而导致收费不规范或乱收费的风险。应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收费,避免舞弊和私设“小金库”等行为。随着互联网诈骗手段的层出不穷,期刊还需增加对互联网诈骗手段的防范,避免作者受骗,导致收入和声誉受损。
1.5市场风险
对于医学科技期刊市场风险,上游主要考虑作者投稿需求变化的风险,期刊栏目设置是否吸引作者投稿;同层主要考虑潜在竞争者的情况,如其他同类期刊建设、栏目设置情况,有无被其他期刊挤压、取代的风险;下游主要考虑印刷商出版印刷质量风险、费用增加风险和杂志订阅风险。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潜在事件对医学科技期刊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一般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方面进行评估。风险评估需考虑导致风险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影响因素、不同风险及其风险源的相互关系以及风险的其他特性,还要考虑现有的管理措施及其效果和效率,为下一步的风险应对提供支持[6]。在风险评估中,应该考虑期刊的风险承受能力及对假设风险的敏感度,必要时需要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讨论,或通过对事件或事件组合的结果建模确定,并适时与决策者和其他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根据以上对医学科技期刊的风险识别,总结出医学科技期刊的重大风险类型、发生可能性及影响程度。
3风险应对
根据企业风险管理规范有关理论,针对风险情况,企业应从整体角度去考虑采取应对措施,包括风险承受、风险规避、风险分担(风险转移、风险对冲)和风险降低(风险转换、风险补偿、风险控制)[7]。根据行政事业单位风险控制方法的要求,风险评估之后,相关单位应当采取相应的控制方法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程度之内,控制方法一般包括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内部授权审批控制、归口管理、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控制、单据控制和信息内部公开等[8]。医学科技期刊的风险应在分析上述重大风险组合的基础上,从整体角度去考虑采取应对策略,包括风险承受、风险规避、风险分担和风险降低。风险承受是对所面临的风险采取接受的态度,承担风险后果,但对于重大风险一般不应采取该策略。风险规避即期刊主动回避、停止或退出具有风险的活动,避免成为风险承受者。风险分担指有意识地将风险转移给其他方,比如购买保险。风险降低指期刊权衡成本效益之后,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损失,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包括风险控制、风险补偿(提取风险准备金)、风险转换。针对医学科技期刊风险评估结果,结合企业风险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风险控制方法的要求,应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科学、适宜、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
3.1战略风险
医学科技期刊面临的战略风险,如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对此,应采取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承受、风险转换、风险控制,即应该及时了解与行业相关的医疗新政策、医疗体制改革动向及科技发展趋势、手段等,在充分调查研究、科学分析预测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应用决策科学和技术,综合考虑内外部条件,采取调查论证、专家论证、优劣势分析法(SWOT法)等,辅助决策战略发展规划及工作计划,避免因战略决策失误造成重大风险和损失。同时,根据“三重一大”制度决策权限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实行民主决策,个人或少数人不得单独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减少个人主观操纵风险,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3.2法律风险
应对编辑出版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医学科技期刊应遵守法律法规,采取风险规避、风险控制策略,避免触及法律高压线,造成不良影响和损失。具体来说,在收稿阶段要严格核查作者学术不端问题,要求作者提供个人承诺书、作者单位出具真实性证明、相关课题审批材料证明、引用证明等,完善版权所有和引用说明,规避、降低侵权风险;编辑审稿阶段要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编辑部规范等,出台并严格执行内部流程规范制度;内部管理上要注重事件归口管理、指定负责人管理,比如牌照证件要按期年检,避免期刊违法违规,确保经营合法;协助主管单位对外签订相关合同注重合同管理和合同履行,减少合同风险。
3.3运营风险
应对医学科技期刊的运营风险是期刊内部管理和运作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期刊持续经营、实现期刊目标的关键内容。应对策略应以控制为主,在风险控制手段下,将风险降低至可承受范围。具体措施:(1)管理层面上,期刊主办单位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完善各项制度,落实责任;对关键业务岗位进行培训、评价并实行轮岗。(2)业务层面上,以保证刊物质量为目标,严把质量关,设置收稿审核、编委团队考核、编辑人员考核、交叉审校、出版后审核等制度,确保稿件内容符合刊物方向,稿件格式和文字符合行业规范,差错率低于行业要求等。此外,做好网站保护、加大邮件安全性设置、采编系统安全保护措施,降低系统崩溃、邮件被盗风险。
3.4财务风险
医学科技期刊主办单位如为国家事业单位,需按照事业单位进行管理,财务风险的控制包括:(1)预算控制,将全部收支纳入预算,细化预算,定时测算执行进度,减少预算随意、超支等风险;(2)会计控制,统一财务核算,减少收入截留、私设“小金库”等风险;(3)支出控制,严格执行审批制度以及有关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公务卡结算等手段,重大支出由领导班子集体决策,避免超预算、舞弊、违规开支等风险;(5)对网络诈骗、邮件诈骗、电话诈骗加以防范,定时检查期刊网站、邮件安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加以处理,避免作者投稿、汇款受骗,影响期刊收入。
3.5市场风险
医学科技期刊的市场风险应对策略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上两个层面加以考虑。宏观上,主要采取风险转移、风险降低的策略,积极对国家政策、卫生改革方向、科技方向进行研究分析,经可行性论证后对期刊规划、模块设置、版面设计等进行调整,以适应政策法规变化,并提高市场应对能力。微观上,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市场风险:(1)借鉴、参考行业优秀期刊的经验,以市场动向为标识,及时调整刊物;(2)与下游印刷商保持良好沟通和合作,减少市场变动对印刷质量和费用的影响;(3)定期回访作者,增加增值服务,以减少市场冲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