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期刊运用新媒体的困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对学术期刊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期刊作为学术期刊,在办刊模式、运行模式、传播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新媒体利用率不高。笔者试图分析原因并提出了适合高校期刊运用新媒体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高校;期刊;新媒体
1媒介融合对高校期刊带来的挑战
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1]。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入推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阶段[2]。高校期刊作为学术期刊的一个大类,其办刊模式、运行模式及传播模式都有特定的规律。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在媒介融合大背景下,合理运用新媒体,是每一个高校期刊从业者的必定思考和选择。新媒体形态多样,结合学术期刊的性质,新媒体基本圈定在网站、微博和微信。期刊网站是期刊展示自我、宣传自我、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是网络时代编辑部的首要选择,对于提高投稿及采编审效率、展示期刊内容、吸引国内外读者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大部分期刊都建有网站,70%以上的网站都提供期刊简介、编辑部联系方式、投稿要求、数据库收录情况、期刊信息动态等[3]。微博,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微博的快速和广泛性,方便受众迅速获取相关信息。同时,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对于相关选题、热点及人物都能迅速抓取到想获知的相关信息。微博比博客更强调即时和迅速。高校期刊开通博客及微博的不多,基本还是限于刊载文章的,对于行业热点转载的多,原创的少。近年大热的微信是即时通讯工具,主要依靠手机等移动客户端进行下载使用。新闻媒体大多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如《人民日报》《北京晚报》。学术媒体也在跃跃欲试。微信公众号有利于读者的“碎片化阅读”,方便随时随地获取相关信息。能帮助学术期刊加强和读、作者的联系,还能迅速扩大本刊的影响力。
2高校期刊运用新媒体之困境
新媒体是现在的研究热点,很多学者对新媒体的应用做了调研与分析。
2.1网站
程维红等调查了中国科协所属1081种科技期刊2011—2015年的网站建设情况,我们也可以从中了解学术期刊网站建设的大体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期刊或独立或依托主办单位/学科平台/国外出版商都建设了网站。从期刊的上网形式看,具有独立域名的网站所占比例较大。独立域名的网站一般信息量较大,采编系统、网刊、信息、综合服务功能较为齐备,网站的质量一般好于依托主办单位上网的网站[4]。但期刊网站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大部分网站依托于专业公司提供的专业软件来建设(如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前三家: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知网腾云协同采编平台),所以在线投稿、审稿和网刊为主要内容,模块单一,功能类似,个性不突出,更新不及时。深入学科前沿、行业特点的介绍、热点文章转载少,缺乏专人维护与更新。
2.2微博
据调查,目前有部分学术期刊也创建了微博账号,但大多不是很重视。以新浪微博为例,截至2012年5月底,开设了微博账号的学术期刊不足50家,但与市场化运作的新闻媒体的官方微博遍地开花的格局形成鲜明对比[5]。学术期刊的微博更新慢、发帖量少、形式刻板、内容枯燥,缺乏连续及实用的学术信息。并且大部分的内容依旧停留在期刊介绍、文章链接、联系方式及一些转载信息等,形式单一,缺乏互动,缺乏原创性。2.3微信公众平台有作者通过手机微信公众号的搜索,调查了大学学报的微信开通及使用情况。虽然“大学学报”字段不足以涵盖全部学术期刊,但调查结果具有普遍适用性,有助于我们了解学术期刊的微信使用情况。该作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对“大学学报”进行搜索,共检索到高校学报公众号84个,其中包括23个服务号和61个订阅号[6]。从搜索到的微信公众号看,问题不少,主要表现在自动回复过于简单或没有,推送信息少,点击量少。还有存在“僵尸号”的情况,即开通后没有任何信息和栏目;有的即使不是“僵尸号”,但也仅限于链接到期刊网站。总之,大多数期刊没有发挥出微信公众号的积极作用。
3高校期刊新媒体利用率低的原因
高校期刊新媒体利用低,有现实原因,也有深层次原因。
3.1从办刊模式上看,缺乏改革动力
高校期刊主办单位自然是高校。办刊人员是高校的编制人员,无论职称是走编辑岗、研究岗、教师岗还是管理岗,均和学校其他部门人员一样享受国家财政拨款。同岗位同职称收入一样,激励津贴只要年终考核合格人人都有,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激励奖金。工作时间相对自由,无论是否坐班,都不需要严格卡点上下班,工作舒适度较高。由于期刊对高校而言属于非核心业务,所以对期刊人员的要求也不多,只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出刊任务,就达到要求,因而编辑的工作几乎没有压力。办公场所由学校无偿提供。办刊经费由学校全额拨款,不担心办刊经费来源,不用考虑办刊经济效益,只要按时出版就行。高校期刊从业人员缺乏危机感,高校主管部门也不会主动推进期刊改革。同时,转型意味着要革新,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要打破原有的习惯性工作制度。这对于规模小、人员少的高校期刊提出了严峻挑战。
3.2从运行模式看,高校期刊具有稿源的先天
优势高校期刊的内容以学术思想、学科前沿为主,以本校的优势科研平台为依托,具有相对稳定的作者群和读者群。如笔者所在的《中国地质教育》杂志为例,主办单位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依托挂靠学校的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是全国唯一的关于地学及相关学科教育理论和实践改革、全面宣传和促进地球科学服务社会的综合性杂志。地质类院校师生有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的稿件,首先就会投递我刊,在业内有较大影响力。高校师生在项目结题、评聘职称、留校保研等方面都有大量的发稿需求,而本校或相关院校的刊物正是最佳的投稿平台。所以稳定的稿件来源,集中的行业优势资源,学报缺乏去宣传自己、去争取优秀稿源的动力。相对垄断的运行模式,更缺乏去运用新媒体的内在动力。即使使用了新媒体,也只限于简单的设置,远达不到新媒体的运营初衷。
3.3从传播模式看,传播、交流功能弱化
高校期刊属于媒体,而媒体的主要功能在于传播和交流。但学术期刊的一个特点就是,传播是单向的线性传播,只要文章能发表,传播基本结束。学术文章重评价,看中所发期刊是否属于“SCI”“SSCI”“EI”“核心”,对于该文的进一步传播,如转载、重编、推介等,作者和期刊均推广较少。而新媒体,无论微信还是微博,看重的双向互动就无从谈起。
3.4从人才结构看,缺乏专业人员
媒体融合所涉及的具体技术十分庞杂,包括媒体加工技术、网站搭建技术、网站的系统构成、XML技术、数据库技术、检索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等[7]。现有的编辑已经身兼多职,不可能也不具备专业的媒体及网络技术。更现实的原因,高校的编辑部都是几个人运作一个刊,稿件的登记、送审、上刊、退修等稿件处理环节,和审稿人以及作者的联系都要通过无数个电话和电子邮件来处理,还有期刊的发行,各种数据库的报送,以及各种杂务,可以说大到专业的发展思考,小到寄送一张发票,都靠三四个人来完成,工作繁琐,任务量大,在完成期刊的正常出版外,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再来筹划新技术的运用。
4高校期刊运用新媒体的发展方向
既然高校期刊在新媒体使用上有如此天生和后天的困境,那是否意味着我们不必采取新媒体,依旧按部就班,用传统方式办刊呢?当然不是。为了尽快改变我国期刊“小、散、弱”的现状,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提出通过并入出版传媒集团、转为内部出版物等方式改组现存编辑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反对意见也很多。时至今日,虽没有改革到这一步,但“小编辑部”的何去何从,确实引起了业内的深入思考。笔者认为,在改革的大步伐迈开前,现存的体制下,我们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是通过自己的作为,争取提升期刊在学校的地位,从而为个人的职业前途争取更好的平台。二是主动出击,即使有一天改革来临,也能争取有利的条件。三是确有需求。据科学网的一项调查表明,超过80%的科研人员希望通过微信平台关注学术期刊的信息[8]。可以说,绝大部分作者和读者对于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是持接纳和肯定态度的,并期待通过该平台方便地获取相应的服务和资讯。
具体怎么做,笔者认为,结合自己编辑部的实际,不要求大求全求新,只要满足基本功能,适度“媒介融合”即可。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1)依托专业公司建设自己的网站。大部分编辑部都使用了在线采编系统。市面上有很多专业公司可以付费建设网站,中国知网推广的腾云采编系统可以免费给编辑部提供,完全可以实现在线采编,但滚动的信息,更具特色的网页设计可能还需付费或另外嵌入。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提供的模版除了实现在线采编的功能外,还可以进行一定的个性化设计,也可以加入信息等简单的滚动新闻,当然,是收费服务。编辑部可以依托类似的网站实现在线采编的基本功能。2)微博或微信可以选择,也可以不用。这两种媒体方式对编辑部而言,基本限于文章审稿的进度和文章的,网站可以实现这两项功能。3)聘请临时工作人员或学生助管。如能外聘人员或遴选学生助管,负责网站信息的更新,微博和微信及时消息,能解决编辑部人手不够的难题。4)依托于学校网站的二级网页,或本行业本学科综合信息网,或相关学会网站,或期刊联合网站,也是一个省钱省力的不错选择。这些网站有专人负责,访问量大,编辑部只要定时报送相关信息就可以实现进行期刊的宣传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