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职院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与对策范文

高职院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与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院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与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职院校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与对策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研究,社会服务功能的提升离不开教师对来自企业课题的技术改造与工艺创新。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竞争力在逐步提高。但重科研数量、轻科研质量,以及学术不端为的表现也在逐步显现。为此,对高职院校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分析,进而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防治,对引导并激励教师正确开展科研工作、提升高职学院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

为了了解高职院校学术不端行为现状,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法及专题座谈法对株洲市的高职院校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年龄的75名教师进行了调研,数据分析如下。

(一)高职院校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

高职院校的科研项目大多属于技术应用型研究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研成果大多为论文、专利、著作等。通过调查发现,50%以上的高职院校教师认为由“第三方”论文、不正当引用他人学术成果、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是学术不端行为[1]。40%左右的高职院校教职工认为成果署名不当、由“第三方”、著作、购买专利、套取科研经费、虚假发放劳务费、咨询费为学术不端行为。这说明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只对常见的论文、不正当引用、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认定为不规范行为,而对目前出现越来越多的学术不端行为,如、著作、购买专利、套取科研经费、虚假发放劳务费等没有引起思想上的重视。

(二)教师对学术道德规范

相关文件的了解程度目前,教育部、中国科协、高职院校都下发了关于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文件,通过调查发现,认真学习过文件的教师比例为18.5%,对文件有所了解的教师占61.5%,对文件不了解的教师占20.0%。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于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文件没有进行深入透彻的系统学习。

(三)教师对待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

当遇到著作、论文或其他科研成果被他人剽窃时,41%的教师将会向有关部门反映或选择使用法律手段处理;22%的教师选择与当事人协商解决;4%的教师对这些行为不予理睬。这说明大部分教师的维权意识比较强,但也有少部分教师对这些行为听之任之,一定限度上助长了剽窃之风。

二、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个人层面

1.不能鉴别学术不端行为。要防治学术不端行为,首先,要让教师清楚哪些属于学术不端行为。虽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中国科协下发了《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等,这些文件中包含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认定。但部分教师在做科研前,并没有深入透彻地学习过这些文件,因此,有意无意地产生了学术不端行为。其次,要有一定的维权意识,当他人剽窃自己的科研成果时,如果听之任之,则会在一定限度上助长剽窃之风。

2.科研意识淡薄,科研功利性较强。65%以上的教师认为职称评定是激发教师开展科学研究的第一动力,仅有不到20%的教师的科研动机在于研究兴趣与教学需要。由于职称评审条件中对科研有定量的要求,所以部分教师通过多、多申请专利、多出著作来满足职称评审要求。这样,由于教师没有沉下心来扎实做研究,所以科研成果的质量不高,个别教师急于求成甚至购买著作署名权、论文或专利。

(二)学校层面

1.缺乏学术规范宣传或教育。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依据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及学校实际建立了学术规范,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宣传、教育与培训,导致制度落实不到位,许多教师不了解学术规范,学术规范意识比较淡薄,从而为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找到了借口。

2.激励制度不够合理。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相关激励制度对教师做科研具有一定的激励和导向作用。目前,职称评定或绩效考核指标存在不合理的倾向,如指标的设计过于注重数量,论文、专利、课题数量越多,分数就越高,而无视研究成果的质量,致使教师无心做学问,从而降低了学术质量,产生了不少学术泡沫。

3.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目前,高职院校的科研部门已经制定了不少制度,但与学术规范、学术不端行为有关的管理制度较少。由于没有制度约束,则会出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现象。此外,目前只有少部分高职院校制定了《学术不端行为调查处理办法》,由于监督考核机制不完善,学术不端行为没有受到应有的惩戒,在这种情况下,容易造成对学术不端行为的跟风效仿。

三、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对策

(一)端正科研态度正确的科研态度对于科学研究健康持续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要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科研的意义与价值,深刻理解科研工作对提升自身的科研素质与科研能力、提高学校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作用。通过互联网宣传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邀请专家指导教师做科研,创造机会让教师走出校门,与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下企业寻找技术服务项目,激发教师做科研的兴趣。要鼓励教师在教学或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主动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教师才能不为利益所驱使,从被动做科研转为主动做科研。

(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考核

1.合理设计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职称评定或绩效考核指标应聚焦在学术成果的质量上,通过质量引领学术创新。对教师进行评价,要全面考察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师德、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等方面。评价方法应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量化评价具有客观、统计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但也催生了不少学术泡沫、容易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同行评议的优点是专家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对被评议人所在领域内的相关研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但也容易受专家主观因素影响。将量化评价和同行评议合理地结合起来,再进一步规范学术评价程序,可以达到净化学术风气,提高学术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的目的。

2.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及技术手段。要保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有序开展,高职院校应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增加学术规范基本要求、学术不端行为清单、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等,让教师不触犯学术行为底线,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此外,高职院校可以运用中国知网或万方开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给教师提供论文,让教师通过自查来主动防范学术不端行为。

(三)建立预警、监督、惩处机制设立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委员会,针对学术不端行为,通过组织调研或专家鉴定等方式,提出建议。对有学术不端行为者,经查实,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预警或相应的处理,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成果评审、项目立项等工作中,一旦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者,采取一票否决制。这样从制度上杜绝侥幸心理,防患于未然。

(四)加强学术规范教育要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必须定期对教师开展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减少学术不端行为。要将学术规范教育纳入新教师的岗前培训内容,使教师在做科研前就明确开展科学研究的规范和要求;运用新媒体手段,通过学校网页、QQ群、微信群等推送学术规范基本要求、学术不端行为清单、学术不端行为典型案例等,组织教师开展学术规范问题排查,使教师做到诚信自律。四、结语虽然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但只要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防治学术不端行为,通过端正科研态度、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将能够引导教师正确地开展科研工作,提高科研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