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专业化探讨范文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专业化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专业化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专业化探讨

学术期刊诞生已经有35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学术期刊大多以综合性面貌出现。比如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家学术期刊———诞生于1665年的《学者杂志》,就属于文理综合性期刊[1]。随着科学研究领域分工的细化和期刊的发展,学术期刊逐渐地针对某些特定的领域,比如《自然》《科学》,但它们依然属于综合性学术期刊的范畴。即使是一些所谓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本质上也是综合性的,综合性与专业性是相对的概念[1]。

细化到计算机学科领域,大多数的期刊相对于计算机学科而言也是综合性的。中国计算机学会目前有13种会刊[2],其中只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和《软件学报》这2种有较为明确的专业指向,而包括《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在内的其余11种期刊都基本涵盖计算机学科领域各个研究方向的文章。

1综合性学术期刊专业化的必要性

综合性学术期刊由于涉及多个学科方向,相较于专业性的学术期刊,很难彰显特色和准确定位[3-4]。美国IEEE和ACM旗下的期刊大多是专业性学术期刊,很受作者和读者的青睐。在我国,刊号资源非常有限,计算机发展速度又很快,再加上评价体系等诸多因素,主办单位在创办新刊时大多稳妥地选择创办综合性期刊[5];但是站在读者的角度,这样的期刊显然是不利于阅读的,专家学者也一再呼吁希望能专业化办刊,差异化发展。办出期刊的特色,才是各个期刊以及学科可持续发展之道。然而,将综合性期刊转为专业性期刊,改变办刊宗旨涉及期刊历史发展、编委会、主办单位等因素,同时还需兼顾学科发展趋势,保证期刊能够可持续发展,需要慎之又慎;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专业化实践方案,在《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年编委会议上讨论并启动了领域专题制度,并要求逐步推出J-CRADTransactions系列,从2015年正式实施,形成独特的办刊风格。这个实践方案有助于学术期刊主动布局学科方向,把握学科前沿;有助于学术期刊赋予编委更大责任,激发编委的办刊热情,为期刊做出更大贡献;有助于科研人员明确投稿和阅读预期,增加对期刊的关注和好感度。

2领域专题制度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是我国计算机学科的第一个学术期刊,与我国计算机事业共同起步和成长。为了将《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这一综合性学术期刊办得更具“专”业性,同时发挥其历史积淀的优势,引领计算机学科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使其对读者来说更具阅读价值,本刊第7届编委会在2014年编委会议上决定:从2015年起执行领域专题制度,将《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的征文方向分为软件技术、网络与通信、体系机构、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应用技术6个主要方向,每年的6个双月中留出1/2版面,固定为某个领域,根据该领域当前研究热点或主要进展,每年选定该领域的某个主题集中报道。

2.1论文组成

根据专业特点,各个领域的选题各有侧重,可以是经典方向的沉淀与积累,也可以是前沿方向的尝试和探索,收录的文章篇数不做限定,以“精”为原则,质量上要求高于普通的自由来稿。稿件来源以公开征稿为主,同时鼓励专题编委有针对性地约稿,建议有2~3篇综述。

2.2专题组织形式

为保证领域专题制度的顺利执行,《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委会同时设立了6位领域编委,由各个研究方向上学术水平较高、号召力强、影响力较大的编委担任,每位领域编委负责1个方向的专题实施。领域编委提前半年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和当前研究热点确定专题选题以及实施方案,经主编及相关编委讨论后形成征文通知并公开。编辑部负责接收稿件并整理,然后交由领域编委组织评审并综合给出推荐意见,最后由执行主编终审确定录用稿件清单。纵向来看,经过多年的累积,每个领域的专题就会自然形成一个学科方向的发展脉络,每年选题不同,但是却一脉相承。

2.3过程推进

编辑部人员紧张,如此同时高密度、高频率地出版专题,对于编辑部和编委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及编辑部内部的工作流程都是很大的考验。为此,我们专门优化了工作流程,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面临各种突发的情况、延期的情况,还有进度的调整时,能够较好地应对。经过逐步摸索和积累,编辑部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大大提高。领域专题的推进至少包含选题策划、公开征文、评审选稿、编辑出版、推广宣传这5个过程,其中推广宣传贯穿推进的始终。按照《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近2年的领域专题计划,在每个时间节点,都至少有4个专题处于推进的不同阶段。尽管每个专题的进度稍有差异,但在编辑部的协调和努力下,都可以顺利完成。

2.4宣传和推广

领域专题的各个环节都有科研人员参与,其宣传和推广工作也更便于贯穿始终。1)策划阶段。领域编委常常会提出若干选题,然后请相关专家参与论证,这同时也就在一定范围宣布了专题的启动。2)征文阶段。领域编委会结合选题向相关的专家和主要研究团队约稿,征文通知也会在专题编委的学术圈、朋友圈、专委会、研究组,以及期刊本身积累的作者、读者和审者中传播扩散。3)审稿阶段。领域编委会广泛邀请相关研究团队的科研人员参与。4)出版后,编辑部通过期刊微信、微博、网站、专家库、作者函件等途径进行密集的推广。专题选题明确,整个过程均由科研人员参与和主导,相对于单篇论文往往会更有宣传点,有更好的显示度,也更容易吸引读者的关注。

2.5取得效果

热点专题体现了期刊跟踪学术前沿和把握学科热点的能力,《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将领域专题制度化、常态化,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能力,也放大了其在读者中的效应。执行领域专题制度,主要有如下几个优势:1)专题常态化,可预期。相比于以往不定期的专题组织,领域专题制度更能对广大科研人员形成投稿和阅读的预期,增强他们对期刊的关注热情和黏合度。2)主动布局学科方向,把握学科前沿。尽管借助各种搜索引擎找到自己关心的文章已经是常态,但松散的一组论文远不如专题更能体现出学科发展的最前沿和最热点。领域编委负责制避免了之前编辑部主导选题的专业局限,使得学术期刊能够实现刊登论文方向的主动布局,能准确跟踪前沿甚至引领学科发展的方向。3)激发编委办刊热情。编委是心系期刊发展、学术水平很高并有很强学术影响力的科研人员,通过领域专题以热忱的态度邀请编委在期刊发展的关键点上发挥重要作用,委以重任才是对编委的更大依靠和尊重[6-7]。自实行领域专题制度以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的领域编委们带动了一批热心的学者,参与选题策划的专家1年达23位,通过专题邀约到一批优质稿件。从专题选题的关键词“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可以看出,领域编委们很敏锐地把握了当时的热点研究方向。通过领域专题制度的实施和推进,达到了凝聚专家、优化内容、把握前沿的效果[8-9]。

3J-CRADTransactions领域子刊

近2年,《计算机研究与发展》领域专题大概占全年版面总容量的1/4,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声势,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开始定期关注期刊动向,或投稿或阅读,起到很好的黏合作用。另外3/4的自由来稿是分散在各期的,为了方便读者获取和阅读,《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将这些论文按照研究方向精选和分类,以电子领域子刊的形式呈现给科研人员,目前是每年推出1~2期。在计算机学科,科研人员对于ACM和IEEE的Transactions系列有着很大的认可度和情怀,《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的J-CRADTransactions系列推出后,很快吸引了科研人员的好奇。

3.1呈现形式

从2015年开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把全年的文章按照人工智能、数据科学、高性能计算、系统结构、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网络与通信、软件技术、图形图像和信息处理等9个更细粒度的学科方向精选分类,形成9个电子领域子刊———J-CRADTransactions系列,推送给各研究方向的读者,方便读者集中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章。

3.2取得效果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推出的J-CRAD领域子刊,至少有以下几个优势:1)专业性强。由于进行了更细粒度的领域划分,能更针对性地推送给相应的读者人群。2)传播范围广。通过函件列表、微信、微博、期刊网站等途径,对J-CRADTransactions进行广泛而精准的推广,对于初涉科研的群体积累文献有很大的帮助。3)灵活程度高。可依据学科特点和发展方向增加或减少领域子刊,可以方便地实现调整。4)成本低。元数据一次加工,多次使用,充分体现了数字出版带来的便利。经过2年的发展,J-CRADTransactions系列已经逐步积累了一定的关注和认可,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