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干部廉政文化感悟五篇范文

干部廉政文化感悟五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干部廉政文化感悟五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干部廉政文化感悟五篇

(一则)

中纪委四次全会指出:“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胡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进一步指出,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这些重要指示为反腐倡廉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对廉政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当前重要的战略举措,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彰显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反映着民心党心的道德判断。

一、廉政文化在精神思想方面具有导向作用

廉政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具有社会属性,对社会有较强的辐射功能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它以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多元化的形式,鲜明地指出赞扬什么,批评什么,反对什么,能够从情感上、心理上影响、引导、决定着人们的行动,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开展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增强人们拒绝腐败的能力,督促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

二、廉政文化对腐朽文化具有批判作用

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政,以廉政的尺度来评判社会,是廉政文化最为根本的特征。廉政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是腐朽文化的对立面和批判者。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行为背后有腐朽文化作支撑,腐朽没落的官本位意识、贪图享乐的思想观念、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等还有着一定的市场。而廉政文化正是从根基上摧毁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给腐败行为以抨击和批判,并给其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压力,从而有效地遏制和惩治腐败现象,达到干部廉洁、政治清明的目的。

三、廉政文化具有凝聚民族力量的作用

廉政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而是一种文化体系,一种廉政理念,它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在同一类型和模式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教化、培养,从而以相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使广大党员干部在不同层次上联系起来、聚集起来,使整个队伍因同一的文化渊源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的凝聚力量。同时廉政文化还能通过卓有成效的艺术形式挖掘和培养人们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共同情感,使人们因彼此一致而凝聚在一起。这对于引导公职人员和领导干部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团结一致,发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廉政文化对人的行为有规范作用

制度是构建惩防体系的关键。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虽然没有明文的规章制度,但可起到制度约束作用。指导人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如果违反了道德准则,廉政文化的软性控制就会发生作用,对自己的行为自动加以纠正,从而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和惩防体系的构筑需要多种社会因素以及各种政治因素的合力作用,而廉政文化便是其中一种无形的力量。

五、廉政文化具有舆论监督作用

舆论监督在当今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腐败现象往往见不得人,所以最怕公众和社会舆论。而廉政文化是“廉政”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的有机统一,它往往利用文化建设的形式、载体、阵地等资源,寓教于文,寓教于理,寓教于乐。廉政文化的监督作用,不是其本身怎样监督,而是在于它能唤起人们的监督意识,能产生强大的感召力而激起人们去监督。廉政文化的传播,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廉政文化知识,使人民群众主动监督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反对腐败的呼声就越来越高,支持和参与反腐败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而且有效地促使他们及时地监督党和政府的反腐倡廉工作,及时地监督政府及公务人员的从政行为。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正确的道德行为的选择、道德修养境界的提升,才能实现道德能动的社会职能作用。

(二则)

一、做到廉政文化建设与廉政教育的结合

增强廉政观念,使廉政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必须进行规范、科学的教育。工作中,我们认真做好廉政文化建设与廉政教育的结合,从建筑领域法律法规、干部员工思想道德、业务素质等方面入手,开展深层次全方位的廉政教育,以促进广大党员干部对廉政的认知程度、廉政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的提高、拓宽和定位。

一是利用周六学习日,学习贯彻胡总书记月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和中央纪委重要文件会议精神,使党员干部及时了解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二是采取讲授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分别聘请市纪委和市委党校领导讲课,加强以党内规章和国家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

三是通过开展心得体会展示和论文征集,用正面典型引导和反面警示教育,征集论文30余篇,下发荐文促廉文章4篇,宣传展板2次,格言警句挂板15个,观看“贪婪人生”系列片3部,使党员干部提高党性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

四是结合工作实际和具体工作岗位,召开党员干部研讨会,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法纪教育和优良传统教育,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使党员干部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严格遵守“四大纪律、八项要求”的规定,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切实做到勤政为民、廉洁从政。

二、做到廉政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的结合

筑牢防腐堤岸,必须强化制度约束,这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我们主要通过开展以规范服务、提高效率、廉洁自律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建设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廉洁从政意识、勤政为民意识、服务大局意识、依法行政意识,逐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一是进一步完善行政许可制度,实现依法行政。通过实行首问负责制、办理承诺制、办结交接制、代办制等各类制度,在程序、运作机制上进一步规范规划、施工许可的审批、审核等事项的运作,确保依法行政,努力走出“靠制度管人管事,靠法制作保证”的反腐倡廉路子。

二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制度,提升服务功能。编印了建设项目审批服务指南,让广大群众对我局审批服务项目一目了然。公开服务时限,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在承诺期限内办理完结;公开办事程序及内容,减少办事环节;公开收费标准,杜绝乱收费行为。

三是进一步完善了《财务管理规定》和《招待规定》,强化了源头治理和倡廉节约的意识。针对存在薄弱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制度,靠制度服人,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办事。上半年18个局属单位进行的党风廉政建设“两公开”和财务审计中,没有发现重大责任问题。

四是进一步加强岗位练兵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结合建设工作特点,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全面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城建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尚存有不相适应的状况,以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职工服务观念和效率意识。

五是进一步完善廉政制度建设,大力弘扬廉政文化。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局党委下发了廉政文化实施意见,详细规定了工作原则、工作分工、验收细则、领导责任等十余项50余条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廉政制度建设。

三、做到廉政文化建设与执法监督的结合

强化规划建设管理的执法监督,建立和完善违法必纠、违制必罚的机制,把廉政文化建设从单纯的道德提倡,变为法治与德治、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从政之必须。一是严格工程招投标的监督检查。强化建设领域招投标工作的廉政建设,强化廉政合同管理,份招标工程90个,签订廉政合同90个,签订率达到100%,使廉政建设深入到招投标过程的各个环节。二是严格建筑市场执法检查。强化建筑市场准入、清出制度,严格履行工程建设法定程序。开展建筑市场专项整治,依法依纪严厉打击规避监管、非法建设、出卖图签、无证设计、出让资质、挂靠施工等严重影响建筑市场秩序的行为。三是严格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落实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质量终身制等一系列制度,做到“企业内检、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四是严格规划监察。强化规划建设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与市综合执法局建立联动工作机制,严查违法建设行为,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

四、做到廉政文化建设与建设实践的结合

为实现建设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必须将建设实践与弘扬廉政文化相结合,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力求在更高起点谋划发展,在更大范围寻求突破,在更深层面追求卓越。一是实施高标准规划,在精到规划中融入廉政文化。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将廉政文化理念与科学规划相结合,使我市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法规性、可操作性的特点。坚持以规划指导建设,严格规划设计审查,严格规划审批程序,严格规划执法检查,以规划的高起点实现发展的高水平、高速度,努力走出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之路。二是实施高水平建设,在精品建设中融入廉政文化。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按照“工程要建成,干部要防尘”的要求,以推行“阳光工程”为着力点,实行关口前移“四项制度”,依法保障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实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廉政工程;实行工程招标制度,建设阳光工程;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建设精品工程;实行领导包项目的分工责任制,建设效率工程。三是实施高效能管理,在精细管理中融入廉政文化。城市三分建,七分管。在城市管理中,深知“高楼大厦靠一砖一瓦垒起,清正廉洁靠一时一事养成”,在精细管理中融入廉政文化,做百姓放心、称心、舒心的管理者。通过深入开展“五城联创”和城市管理年活动,坚持从操作层面入手,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切实提升了城市管理水平,使城市秩序更加和谐有序。通过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民的主体作用和街道、社区的基础作用,形成了支持城市建设管理的强大合力,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效能

(三则)

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当前重要的战略举措,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彰显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反映着民心党心的道德判断。

一、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历史的传承性上,都表现出传统美德的价值升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道德文化基础的民族,历史上形成了许多博大精深的“荣说耻论”和“善言廉书”,成为民族精神、民族魂魄、民族文化得以永续的基础。屹立在新世纪的中华民族,肩负着振兴中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需要共同的思想道德为基础,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更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当代中国道德实践相结合,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时代性上,都表现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与时俱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以“十二五”规划为蓝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成为这个阶段的特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和谐发展的先进生产关系前提下,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思想道德建设将会得到健康发展,而健康发展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必将积极维护先进的生产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与时俱进的。

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道德判断上,都表现出民心党心的积极共识。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社情民意的调查显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这就是为什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辱观一经提出,举国反响强烈,民心民意拥护;这就是为什么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不仅得到全党而且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这就是为什么道德的认知和实践一旦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个体道德行为的选择、社会的道德评价和道德的公共服务才会引起共鸣。“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着深厚群众基础和驱动力的。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正确的道德行为的选择、道德修养境界的提升,才能实现道德能动的社会职能作用。

(四则)

一、从严治党必须落实到制度建设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这是上个世纪末起党在执政实践中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观点,对执政党建设有着深刻的警戒意义。当今世界,国家治理和政党治理成为普遍关注的时代新课题,中国尤其突出。一个76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13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国家和政党的治理情况之复杂、问题之多、难度之大,可以想象。胡总书记在全会的讲话中,用“世所罕见”一词来强调党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揭示了国家治理和政党治理的举足轻重。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中,与国家治理和政党治理相对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这“一个事业”和“一个工程”构成内在统一关系。从两者的关联来认识治国与治党的关系,搞好“一个工程”建设是搞好“一个事业”建设的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因此,国家治理取决于政党治理,执政党建设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进步。从严治党历来就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自身建设的要求,一个思想行为、组织观念、纪律约束松懈的党,绝不可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从严治党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时代环境和国内情况的实际出发,突出从严治党的针对性,是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实践,使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和外部环境考验空前严峻。党已经积累的丰富经验是应对“四大考验”的资源优势,然而,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增多。如果不能做到严格治理,大党、老党、长期执政的党也终有一天可能走到地位丧失、政权垮台、组织崩溃这一步。

一些国家政权剧变的经验教训警示党丝毫不能掉以轻心,中国发展的现实告诫党必须从严治党。改革开放后社会发生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党执政环境的变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提出了制度适应、调整和创新的需求。由于各种原因,党员干部腐败现象的滋生甚至蔓延成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重拳出击反腐败,各种举措接连出台,成效已经显示出来。反腐败斗争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党治党是从严治党的正确路径。《廉政准则》作为规范党员领导干部从政行为的重要基础性党内法规,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制度化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文献。

二、《廉政准则》体现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向前推进

《廉政准则》是在年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以下简称《准则试行》)基础上修订的。时隔近13年,这一准则从试行到正式确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入向前推进。

与《准则试行》相比,《廉政准则》具有更加鲜明的特点,它含义明白、边界清晰、责任到位、要求明确、方法详细、途径具体。从框架上看,廉洁从政行为规范、实施与监督、附则的三章结构没有变化,但《廉政准则》在前面加了“总则”部分,这就使它的党内法规性质得以彰显。从内容上看,《准则试行》规定了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六大方面的“禁止”和30种“不准”的行为,《廉政准则》增添为八大方面的“禁止”和52种“不准”的行为,这就使规范更加全面。从思路上看,《廉政准则》第二章“实施与监督”,由《准则试行》的5个条款增加为6个条款,在原先基础上更加突出和强化了监督的分量,并在违反准则“依照规定给予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或者纪律处分”后面,加上“涉嫌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以示严惩不贷。《廉政准则》全文为3007字,增加不多的篇幅却承载着更加厚重的分量,它凝结着执政党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经验,积淀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成果。

《廉政准则》体现了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从印发《准则试行》到修订《廉政准则》的近13年,经历了世纪交替的时代洗礼,应对着世界形势深刻变动和国内情况深刻变动的各种挑战,中国共产党战胜风险、把握机遇和取得成就的业绩,始终与坚定不移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紧密相关。《廉政准则》与时俱进地体现了新情况,反映了党在推进反腐败斗争实践中的新成果。《廉政准则》修订最多的就是“廉洁从政行为”这一章,在保留《准则试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新的规定。如鉴于近年来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为配偶、子女及其身边工作人员谋取私利频发的现象,增列和加重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条款;如增加了“禁止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市场经济活动”的条款;如增加了对党员领导干部离任或退休后一定期限的行为规范,杜绝职务“期权效应”的新腐败现象,等等。这些新规定,体现了党惩治腐败的力度进一步加强,从严治党的思路进一步清晰。

三、《廉政准则》凸显用制度管党治党的战略思路

《廉政准则》是中国共产党诸多规章中的一个法规,针对的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严格地说,《廉政准则》中所规定的“禁止”和“不准”的行为,与党的先进性根本就是格格不入的,无论触犯哪一条,不要说从政,就是做一个普通党员也不合格。一些评论将《廉政准则》称为从政“高压线”,指的是党员领导干部从政的最低要求,如果连这样的要求都做不到,那么,不管是什么级别的党员领导干部,都只能成为人民的罪人,阶下囚就是他们最后的结局。尽管如此,《廉政准则》仍然有重要的意义,它显示了党中央坚持用制度管党治党的思路和决心。

作为执政党,怎样治理需要有战略思维。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的基本任务有清晰的定位,如党要管党、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这样的任务都是正确的。但是,怎样管党、怎样管干部管人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治的方法不行,政策的方法也靠不住,最好的方法就是靠制度,制度管党治党是最有效的方法。制度的约束是刚性的,违反制度就是越过了底线,就必须受到惩罚。

制度作为成文的规定,如何对制约对象产生效果,涉及到制度执行力的问题。制度失缺当然不好,但制度虚置也不行。从一些典型案例可以发现,党内和党员领导干部发生的问题有许多不是制度失缺而是制度虚置。有制度不执行,再好的制度也只是一种摆设,制度在那里空转的形式主义必须坚决克服。制度建设重要的不在于出台多少法规,而在于制度执行力的强弱。社会对《廉政准则》的期待不是规定了多少“禁止”和“不准”的行为,而是它能不能切实有效地贯彻执行。

如果说中国的问题关键是党的话,那么,党的问题关键在干部,干部的问题关键在制度,制度的问题关键在执行。能否使《廉政准则》的刚性制约切实有效,既需要被制约对象的自觉遵守,又需要制约主体的外部监督。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制度管党治党的有效性依靠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廉政准则》指向的制约对象十分明确,即处级以上的党员领导干部,处级以下应参照《廉政准则》执行。对领导干部来说,《廉政准则》体现着两层意义。其一,它是自律的要求,就是说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按照《廉政准则》规范自己的从政行为。其二,它是他律的约束,就是说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接受监督。廉洁从政既需要提高自觉性,又需要加强外部监督。

《廉政准则》的一个突出之处就是比《准则试行》更加重了监督的分量。如第十一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如实汇报个人事项,自觉接受监督”;如第十四条强调“贯彻实施本准则,要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相结合,发挥派、人民团体、人民群众和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如此突出党员干部从政行为的监督问题,是制度管党治党战略思路的亮点,贯彻执行《廉政准则》。

(五则)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它在抵制腐败观念、遏制腐败行为、激励廉洁行政、推进廉政建设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文化的视角看,腐败是一种政治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的积淀是滋生腐败的深层因素。

“个人利益至上”、“权力寻租”等,都给反腐败斗争带来了严重挑战。廉政文化具有舆论和风气的导向作用,它与消极腐败意识是此消彼长的,它是廉政建设的基石。如果没有廉政文化的支撑,党和国家的反腐倡廉就失去了活力。因此,廉政文化建设是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腐败不仅要严厉打击腐败分子,而且要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积极倡导廉荣腐耻的社会风尚,形成不容腐败的社会舆论,为反腐倡廉提供公众性舆论支撑,占领和挤压腐败文化的生存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反对和防止腐败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艰巨的文化建设任务。

廉政文化建设必须作为推进反腐倡廉的重要载体来运作。廉政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题中之义。廉政文化一旦形成,其包含的精神理念、价值观、道德准则,就会发挥出教育功能、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指导社会成员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在推进廉洁自律和反腐败斗争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高城市的廉政指数,增强群体的廉洁意识,同时教育广大群众诚信为人、守法立业,形成党风政风与社会风气的良性互动局面。

廉政文化不仅是一种道德观念,还是一种价值尺度,是腐朽文化的对立面和批判者。腐败现象之所以滋生蔓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腐败行为背后有腐朽文化作支撑,腐朽没落的意识、贪图享乐的思想观念、醉生梦死的生活方式等还有着一定的市场。而廉政文化正是从根基上摧毁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在全社会形成以廉洁为荣的浓厚氛围,给腐败行为以抨击和批判,并给其造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压力,从而有效遏制和惩治腐败现象。

如果违反了道德准则,廉政文化的软性控制就会发生作用,对自己的行为自动加以纠正。

廉政文化是文化建设和廉政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新阶段的新探索、新实践。廉政文化是一种理念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和凝聚作用。从文化的视角看,腐败是一种政治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传统中腐朽成分的积淀是滋生腐败的深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