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检查报告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县学习实践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是转化运用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讨论及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成果的具体体现。能否形成客观、真实、系统、全面的分析检查报告,是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一条重要标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组长习在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
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分析检查报告必须把六个方面的问题讲清楚,防止写成一般性的工作报告。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应突出“十性”。
其一:应突出“针对性”。分析检查报告是体现领导班子发展意图的综合性报告,能不能突出针对性,对于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推动本单位科学发展至关重要。照本宣科、照猫画虎、格式呆板且针对性不强的分析检查报告,脱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淡化了领导班子的主体地位,非但体现不了科学发展意愿,反而会给整改落实工作设置相应的“障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冲淡学习实践效果,伤了群众的感情。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因走出“照搬照抄”、“偷梁换柱”的误区,在针对性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确保分析检查报告切合自身实际。
其二:应突出“客观性”。客观是相对于主观而言的。分析检查报告是分析突出问题、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具体措施的“引擎”。脱离自身实际,找不准突出问题,制定不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把分析检查报告写成一般性的工作报告,有悖于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无病呻吟”、“拔苗助长”的误区,以全新的觉度、清晰的脉络勾画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宏伟蓝图,用详尽的事实把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讲清楚。只有这样,才能使分析检查报告成为转化学习调研、解放思想讨论、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成果的“孵化器”。
其三:应突出“务实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掺不得半点假,来不得丁点“马虎”,更不能上演“东施效颦”的“作秀”闹剧。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移花接木”、“声东击西”的误区,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的实践,在认真查找问题、深入剖析原因和科学制定对策上下功夫,把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发展共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及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特别是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的具体措施讲清楚、写明白。突出“务实性”,力戒“华而不实”现象。
其四:应突出“长远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农村工作千头万绪,错综复杂。当前,随着农村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加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三保”(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肩负着重要职责,能不能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既是对其执政能力强弱的检阅,也是对其党性意识的一次锤炼。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安于现状”、“坐井观天”的误区,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从全局的高度把学习实践成果和推动科学发展的共识转化为促进长远发展的动力,力戒“固步自封”现象。
其五:应突出“能动性”。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误区,围绕“干什么”、“如何干”、“谁来干”等问题,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转化为“人民群众得实惠”的过程,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分析检查的首位,集思广益地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修改完善,自觉做到言与行的合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在分析检查中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高度统一。突出“能动性”,力戒“盲目臆断”现象。
其六:应突出“操作性”。分析检查报告具备不具备操作性,决定着问题能不能找准,也决定着整改落实的措施能否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墨守成规”、“一叶障目”的误区,立足自身实际,紧密结合国内外经济走势,深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对本部门本单位带来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应对和化解阻碍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创新的理念破解瓶颈制约。突出“操作性”,力戒“七拼八凑”现象。
其七:应突出“群众性”。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孤芳自赏”、“自命不凡”的误区,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当作润色分析检查报告的“佐料”,把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分析检查的重点,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吸收群众参与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修改及评议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分析检查报告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体现民声,才能调动群众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热情,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与支持。突出“群众性”,力戒“单打独斗”现象。
其八:应突出“全面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
“遮遮掩掩”、“隔靴挠痒”的误区,自觉从违背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牵住制约科学发展的“牛鼻子”,抓住检查分析突出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这个重点,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出发,统筹各方面的因素,把需要阐明的问题讲明白,把群众关注的问题写清楚,做到大小兼顾、统分结合。突出“全面性”,力戒“杂乱无章”现象。
其九:应突出“实践性”。中央反复强调,学习实践活动要突出实践特色,撰写分析检查报告也不例外。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被动应付”、“断章取义”的误区,进一步找准实践载体,做到撰写分析检查报告“规定内容”不遗漏,“自选内容”重实践,真正使分析检查报告与十七大提出的各项要求相一致,与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各项措施相匹配,与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各项任务相统一。只有这样,才能突出分析检查报告的实践特色。突出“实践性”,力戒“写用脱节”现象。
其十:应突出“整改性”。整改落实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归宿。“人民群众得实惠”是学习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和归宿。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分析检查报告与第三阶段的整改落实方案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事实上,整改落实方案是对分析检查报告中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的分解与细化。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整改性强不强,牵涉到对群众的态度问题。在撰写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各级领导班子应走出“信口开河”、“胡承乱诺”的误区,力求制定的措施通过努力能够实现,不能制造“虚绩”蒙混群众唱“空城计”,更不能蓄意“栽花”掩人耳目走“独木桥”。突出“整改性”,力戒“雁走留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