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13年卫生局工作总结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卫生局坚持以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区委三届二次、三次会议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以喜迎十八大召开和建设“四个”为动力,以更好服务人民群众为目标,紧紧围绕年初各项目标任务,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卫生事业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医疗卫生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科学有序、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
一、2012年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基本现代化考核指标:人均预期寿命为81.31岁(考核目标为81.31岁),千人拥有医生数为3.1名(考核目标为3.1名),全部达标。
2、市局条线考核指标:儿童一类疫苗安全接种率为97.4%,全区居民健康档案电子建档率达到80%以上。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95%。上述指标均已达标。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马山街道顺利通过国家级卫生镇暗访复查,20个应接受复查的省卫生村全部通过复查。蠡湖街道美湖社区等6家社区创成市级健康社区。完成无偿献血任务2000人次,献血总量60万毫升,自愿无偿献血率达到100%,预计全年任务可以圆满完成。
二、2012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务实高效,全局重点工作全面完成。
1、顺利完成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验收。区、镇两级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完成自评申报和省级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完善各类卫生应急预案,规范卫生应急操作流程,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强化卫生应急宣传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举措,全面提高基层卫生应急能力。9月初,高分通过国家级验收。
2、稳步实施市九院可持续发展战略。今年5月,市九院被批准成为“苏州大学附属九院”并于9月正式挂牌,使该院科研、教学水平的提高和高级人才的培养、引进工作得到了更为坚实的支撑和保障。芮永军被授予“省‘十一五’优秀医学人才奖”,并被聘为《中华手外科杂志》副总编辑。获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申报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9项,申报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邀请上海华山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国内著名医院的34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举办了建院二十三周年大型义诊活动,为645名患者提供了疑难病诊疗。圆满完成卫校56名护理大专班学员的理论教学任务。
3、有序推进区中医院搬迁创建和转型发展工作。10月,区中医院顺利完成整体搬迁。按照二级中医院创建标准制定的等级医院创建工作与新医院搬迁同步启动,11月下旬请市级专家模拟自评并落实整改,力争12月底或2013年1月上旬通过二级中医院定级验收。今年3月,与南京中医药大学正式签约,成为该校的实习基地。近期,将与投资商签订合作建设血液透析治疗中心意向书。选送相关科室负责人赴上级医院学习腹腔镜、宫腔镜技术。胃肠病专科和中医呼吸科、肝病专科、中医美容科、中医皮肤科等中医特色专科已列入未来医院发展蓝图。
4、初步完成数字化医疗服务示范工程。目前该项目工程的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和健康管理系统已经覆盖全区,35套健康监护益体机已经配备到全区各家庭健康责任医生服务团队,完成2011版健康档案电子健康14余万份,利用益体机随访6138人次。完成了“关爱特殊人群、享受居家服务、实现自助检测”的工作目标和特色服务。9月底完成医疗卫生系统、社区卫生系统和健康管理系统的信息共享、并网运行,并为将来与市级医院之间实现远程医疗协助、远程会诊、预约挂号等奠定基础。
5、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自年初启动以“和谐我生活,健康人”为主题的行动以来,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协调推进,共向全区居民、家庭发放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仪书5万余份、健康宣传手册10万份、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核心信息5000余册,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社区、企业、机关、学校开展专题讲座120余场次,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全面营造了“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的良好氛围,受到居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二)扎实有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化实施。
1、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太湖街道、马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目前已完成意向性选址,年内启动规划、设计,争取明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胡埭镇以政府投资、民营资本租赁的形式建设了一家具有一定规模,以“大专科、小综合”为发展定位的二级综合医院;明年初将另行选址规划、设计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业务指导,已有28家社区卫生服务站通过市卫生局规范化建设验收,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2、规范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自今年1月正式实施以来,基本药物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目前,全区采购平台有基本药物961个品规,不同层次产品的采购量保持了恰当的比例;所有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通过“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采购与监管平台”进行药物采购、配备和使用,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售价比实施前下降了36.8%,门诊均次费用约71.8元,同比下降3.1%,社区卫生门急诊人次约96.8万人次,同比上涨24.6%,人民群众“小病进社区”的医疗用药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
3、深入推进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制度。按照区政府下发的《区社区卫生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制工程实施方案》要求,专门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建立了区、镇(街道)、村(社居)委三级联动的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制工作协调机制,利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全区共计建立86支家庭健康医生片区责任团队,共641名家庭健康医生,平均每人包干297户。制作了家庭健康医生公示牌9900块,设立在各社区的楼道口;制作了上门服务证826个,发放给家庭健康医生佩戴上门服务。
(三)高位求进,医疗服务能力再提水准。
1、加强医疗质量监管。坚持对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以强化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主题的“飞行检查”,检查结果通报区、街(镇)政府,针对问题,召开医疗机构“一把手”会议,限时整改。统一全区社会医疗机构抢救药品配备品种和数量(28种)。市九院新增医疗总值班,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人员当班,使危重病人的急救工作更为有序,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今年全区未发生医疗事故。
2、助推服务能力提升。今年,市九院引进泌尿外科主任医师1名、儿科、脑外科、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各1名,招录研究生7名,外聘4名上级医院专家定期指导工作,聘请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每周四天到院坐诊,新开设脊柱外科、足踝外科;区中医院与南京中医药大学签订协议,成为该校实习基地。全区各医院每季度组织一次医务人员“三基”水平测试,通过组织开展护理操作竞赛,选派医务人员赴省内外著名三级医院进修,邀请专家教授前来讲学等多种方式,助推医务人员服务技能的提高。
3、强化学科学术建设。省医学重点学科—手外科的学科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市九院成功举办“上肢再植再造及显微修复研讨会暨第五届国家级游离皮瓣及骨(皮)瓣移植临床应用新进展学习班”、“2012年国家级手功能康复学习班”、“市第二届COPD论坛”、“第二届国家级外科护理新技术新进展(手外科、显微外科)专题学习班”、“2012年手外科显微外科与手外科新技术学习班”;在各类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2篇,其中中华级19篇;获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申报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1项、省科技厅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医学科技专项--新型临床诊疗技术攻关2项、省卫生厅项目1项、市卫生局科技项目3项、市卫生局卫生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项。
(四)强化基础,公共卫生服务稳步提升。
1、扎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加强重点疫情监测,有效处置1例国外输入疟疾病人,未发生疫情扩散;稳步推进结核病防治工作,完成新发活动性肺结核病人21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84.8%(预计可完成全年任务),肺结核病人治愈率达到88.9%,完成九院结核病门诊及P2实验建设;有序推进艾滋病全球基金项目干预工作,干预重点单位高危人群3600人次;加强血防、寄防和地方病监测,完成查螺面积68.25万平方米,重点人群血防查病2509人,未发现活钉螺,完成居民食用碘盐监测300份,碘盐合格率达到97%;加强霍乱、手足口病等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有效处置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加强慢性病防治工作,高血压登记率、管理率分别达到7.63%、96.1%,糖尿病登记率、管理率分别达到2.08%、96.9%;加强预防接种智能化管理项目建设,一类疫苗接种率达到97.4%;开展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加强预防接种门诊的现代化建设,全区已建成9家现代化预防接种门诊。
2、切实履行卫生监督管理职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大力开展节日期间、废油处置、放心餐具等专项整治工作,积极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严格按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要求完成餐饮单位的监督覆盖率,全年共组织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5次,监督检查餐饮单位3680余家次,彻底排查食品安全隐患,逐项落实整改措施,有效防范餐饮环节食品安全事件。加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完成2家二次供水示范单位检查,4家分质供水单位和6家二次供水单位的采样监测,积极防范突发饮用水污染事件。加强医疗服务监督,继续开展医疗机构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医疗机构不良行为记分工作;分别于7月和9月,集中开展打击无证行医专项行动。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积极推行“五常法”管理模式,开展秋季学校卫生专项监督检查。出动卫生监督人员240人次,确保18项共计120天次重大活动期间未发生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妥善处理各类投诉举报140件,其中立案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03起,责令停业8家。新发餐饮服务许可证247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224家、放射诊疗单位12家,换发餐饮和公共场所服务许可证444家。
3、稳步提升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妇儿保门诊建设,建成4家,走在全市前列。将婚检中心作为对外服务窗口的亮点部门,积极争创优质品牌窗口,提供免费婚检5412人次,孕前优生健康检测4918人次。完成35-59岁妇女“二癌”筛查42104人,完成率达到94%,筛查出乳腺癌4人,宫颈癌5人,癌前病变34人。完成妇女增补叶酸4405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483人,全面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查率100%。通过每月组织一次业务知识讲座以及每季度一次“三基”知识培训考核,强化妇幼保健人员专业素质。做好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和项目的准入管理,严厉打击非法执业活动;继续深入开展打击非法接生和“两禁止”专项治理活动。截止目前,全区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为4‰、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25‰,孕产妇保健管理率和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5%以上。
(五)注重创新,爱国卫生工作成效显著。
1、切实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基础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蠡园街道鸿桥农贸市场和华庄街道落霞苑农贸市场进通过市爱卫办验收。开展灭蚊蝇、灭鼠、灭蟑活动,增设灭鼠点2000个,下发大隆灭鼠药1000公斤、贝尔避孕灭鼠药3吨、灭蟑药24箱。
2、积极开展爱国卫生创建。召开文明城市创建卫生系统工作会议,分解任务,责任到人,整改落实迎检工作不足之处20余项;马山街道顺利通过国家级卫生镇暗访复查,20个应接受复查的省卫生村中已有15个通过复查;蠡湖街道美湖社区等6家社区创建成为市级健康社区。
3、全面推进健康城市建设。全区建成“健康步道”9条,总约长1.5万余米;创成“省级健康促进示范企业”1家、市级健康促进示范企业1家;继续大力推进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控烟工作,马山中心小学、河埒街道残疾人服务中心、西郊宾馆等场所在禁控烟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区中小学校全面实现禁烟,创成无烟机关、宾馆6家。
4、深入开展健康促进教育。组织实施“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入户发放健康宣传资料60余万份,举办讲座300余场次,受众达20000余人次;太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健康小屋1家,指导蠡湖街道美湖社区建设全市首家选址在社区的健康小屋。
5、大力巩固农村改厕成效。前三季度取缔不卫生厕所9座、露天粪缸7个,全区新增无害化卫生户厕30座,新增生态改厕540座。目前,我区农村总户数72221户,改厕累计户数71341户,普及率达到98.78%。
(六)突出主题,党风廉政建设再结硕果。
今年,全系统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通过学习、督查和整改等具体步骤,进一步提高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整肃了精神风貌,明确了工作目标,增添了工作动力。继续推行区卫生局党政班子蹲点联系工作制度,加强与基层单位的沟通和监管。强化机关效能与作风建设,实行指标量化管理,有效提升了机关执行力,树立了良好的机关作风。编撰了反映建区以来卫生系统先进任务、先进集体代表良好风貌的《杏林春晖》,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隆重举行了区卫生系统先进事迹报告会,营造了学习先进、弘扬正气,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工作氛围。一年来,全系统共计拒收各类红包5.3万余元,收到锦旗、表扬信79件。市九院糜菁熠被评为省首届“医德之星”及市首届“医德之星”,桑建英荣获“省护理工作先进个人”、徐丹荣获“2011年度市优秀护士”、“市三好护理先进个人”称号。
(七)引育并重,卫生人才队伍量质齐升。
根据区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区卫生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的意见》和《区卫生事业单位符合条件人员进编实施办法》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探索,进一步完善卫生人才引育手段,会同区纪委、人保局和编办,通过公开招录的形式,先后引进了硕士研究生和副高职称以上人员12名;河埒中心、蠡湖中心完成主要负责人新老交替;公开招录、提拔任用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4名;为马山中心、河埒中心等基层单位引进骨干医师4名,为首批5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办理了进编手续,形成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的良好工作机制。
三、存在问题
1、省免疫规划示范区创建工作尚存不确定因素。尽管我局与上级条线部门主动衔接、积极沟通,为成功创建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和前期准备工作,但到目前为止,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区创建标准尚未正式出台,对创建标准的把握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
2、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区已经建立了86支家庭健康医生责任服务团队,但多数团队的工作内涵和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各中心人员严重缺乏,基层公共卫生网络不全,职责不清,部分中心和人员“重医轻防”的观念尚未得到彻底扭转。
四、2013年工作打算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推进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发扬卫生创新跨越发展的精神,秉承将重点工作做实、将特色工作做亮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五项年度重点工作,科学部署,有序推进,确保成效。
1、竭力优化一个规划体系。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为工作重心,结合我区实际,按照“统筹发展、资源整合、综合利用”的总体思路,坚持“科学规划、不断优化、逐步到位”的原则,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区域卫生规划体系建设。力争年内完成太湖、马山、胡埭地区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并通过市级规范化验收。年内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并全部通过市级规范化建设验收。力争再创成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到2014年底,全面完成我区社区卫生服务站规范化建设,力争所有站的面积均达到150平方米以上,真正建成布局合理、服务优化,功能完善的15分钟医疗服务圈。
2、大力推进两项创建工作。一是九院、区中医院的等级医院创建。充分发挥与苏州大学医学院、省人民医院、上海华山医院等国内一流学府和医院的合作优势,进一步强化九院的学术品牌建设、人才引育培养、科技成果研发,有效提升软件水平;进一步提升区中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开发和利用好现有硬件资源,积极引进卫生人才,加大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医院整体素质水平,在通过二级综合医院初审的基础上,再接再厉,确保年内通过医院等级评定。二是“感知健康”数字化医疗卫生健康服务项目工程服务品牌的创建。在今年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与东软公司紧密配合,切实做好、做实“感知健康”项目的全区推广工作,加快打造“一平台一中心四大系统”数字化服务体系,努力构建覆盖全区的三级服务网络,真正实现健康服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尽早实现人民群众由“感知健康”到“拥有健康”的转变。
3、全力做好三项基本服务。一是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完善服务内涵、延伸服务半径、丰富服务内容,加快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步伐,让人民群众公平享有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区域范围内计划免疫金卡系统和卫生应急决策指挥系统资源,在全省率先开发建设区域免疫规划服务综合管理平台,探索打造免疫规划综合管理“”模式。二是做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积极做好妇女两癌筛查、孕早期妇女免费服用叶酸等、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以及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孕产妇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三是做好医疗卫生服务。市九院的省医学重点学科——手外科学要积极争创国家级重点专科,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专科(骨科)医院复审,充分发挥“苏大附属医院”、“江大教学医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有利条件,利用与省人民医院、华山医院、积水潭医院等知名医院的合作平台,积极争创三级专科(骨科)医院;区中医院以建成南京中医药大学实习基地、教学基地、附属医院的三级跃升目标为抓手,加快医院专业发展,确保通过二级医院市级评审,积极争创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市六院做大做强临终关怀服务品牌,提升省内知名度。全系统要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能力,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科学、及时、有效的治疗,满足群众“常见病、多发病不出就能得到有效治疗”的需求,努力提高服务满意度。
4、倾力提升四项服务能力。一是提升卫生服务能力。依托“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区疾控中心、妇保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基础质量管理,注重人员素质和服务能力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二是提升监督执法能力。依托“区卫生监督所—各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社居委)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卫生监督体系,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监督执法水平,确保卫生监督部门切实履行好对全区医疗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职能。三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在成功创成首批国家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区卫生应急指挥中心载体,依托“区应急指挥中心—各镇、街道/中心,疾控中心、监督所、各医院”的应急处置体系,进一步强化应急演练,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四是提升平安保障能力。依托“区卫生局分管领导/科办—各单位平安医院创建责任部门”的工作体系,不断强化平安医院软硬件建设,杜绝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营造宜人诊疗环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妥善解决各类医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