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业局2013年工作总结范文

农业局2013年工作总结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业局2013年工作总结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业局2013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以农业“两区”建设为平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年农业生产形势健康向上。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1、粮食生产增产增收。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9.37万亩,比2011年增加900亩,增长0.47%;预计粮食总产量可达到8.66万吨,比2011年增加1500吨,增加1.76%。虽然受早稻种植效益偏低,早稻种植面积有所下降的影响,但晚稻种植面积和单产的增加保证粮食生产稳定,超额完成市下达的18万亩和7.5万吨的粮食生产任务。

2、蔬菜种植保持稳定。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约为8.99万亩,总产量13.55万吨,与2011年基本持平。从品种上看,芋艿面积持续减少,其他蔬菜略有增加。受季节、天气因素影响,菜价波动较大,但总体比去年上升。

3、畜牧生产量价双降。前三季度生猪出栏7.55万头,同比下降1.99%,存栏6.25万头,同比下降2.4%;家禽出栏137.4万只,同比下降0.22%,存栏84.2万只,同比下降0.95%。上半年生猪价格持续下跌对养殖量造成影响,8月份以后价格有所反弹。

4、经济作物生产有增有减。水果种植面积82468亩,总产量6.35万吨,增加29.5%,总产值1.45亿元,增加17.34%。蚕桑生产呈现“四增四减”,即户数、饲养量、产茧量、蚕茧产值减,户均饲养量、户均产茧量、户均产值、单张蚕种产值增。全年产茧106.6吨,比2011年减少5.2%。茶叶生产量减价升,全年生产茶叶39.8吨,减少9%,总产值301.57万元,增加18%。

(二)保证进度,农业“两区”建设不断推进

1、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情况。

(1)落实任务。年初我市下达《2012年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明确今年在14个镇(街、区)建成15个区块1.62万亩功能区,要求各镇(街、区)把功能区建设任务细化到村到户。

(2)兑现政策。95万元重奖2011年度“十大种粮大户”,最高个人奖励20万元,2012年十大种粮大户评选奖励范围从20名增加到30名,奖励总金额增加到130万。进一步提高种粮扶持力度,增加补贴内容和补贴额度,早稻最高每亩可享受各项补贴392元。即时向镇(街、区)兑现2011年粮食功能区“以奖代补”省级资金,并向地方财政争取到“以奖代补”资金200万元。

(3)项目驱动。一是认真申报和实施水稻产业提升项目。一方面完成2011年水稻产业提升项目建设。杨溪稻米、象珠创新和象珠金大路粮食生产合作社的3个育秧、烘干中心已全面完成建设并通过验收,正式投入使用。全市实现工厂化育供秧能力3.5万亩,日机烘稻谷能力230吨。另一方面成功申报2012年水稻产业提升项目。申请中央、省级资金240万元,着手新建3个育秧烘干中心和一个高档次的千亩示范基地。同时统一制作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志牌,加强已建成功能区管护,提升功能区档次。二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全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30万亩(次),实施3.7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三是继续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建成农业部单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个,省级单季稻千亩示范方5个。在去年打破全省水稻单产记录的基础上,今年最高单产水平在900公斤以上,再次获得高产。四是认真开展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建立桥里水稻新品种省级展示示范基地,展示示范22个单季水稻新品种。

2、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情况。

(1)提升服务。开展“进区入园、排忧解难、提升服务”主题活动。以破解园区难题为重点,狠抓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建设进度,领导、专家开展10项调研,联系13个园区创建点,农技人员对口帮扶93个农业主体。

(2)用好资金。合理使用2000万元市级园区建设专项资金。《2011年度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项目立项计划》明确重点扶持4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9个特色农(林、渔)业精品园建设,总立项资金1166万元。6月份,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再次提高现代农业扶持力度。

(3)破解难题。一是立足项目落地,多点齐头并进。今年以来,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舟山蚕桑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现代农业精品园(江南杨梅精品园、市上杨野兔精品园)、18个农业示范基地已建成并通过验收。唐先葡萄主导产业示范区和另2个精品园也已基本建成,其他园区项目建设也正在按计划实施。顺利完成现代农业地理系统的建设,“两区一田”项目上图入库。二是推进园区土地流转,鼓励工商资本投资。及时掌握园区农村土地流转进度情况,深入开展土地流转政策调研,探索土地规模流转方式方法,引导工商资本投身园区。目前累计已有10多家大型工商资本投资园区建设。投资9个亿占地5000亩的江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目前已完土地流转2302亩,占项目第一期用地的60%。群升集团计划在我市投资建设大规模光伏农业创新示范园。三是提升标准化,保证建设水平。积极开展园区内“三品一标”认证,联合气象部门推广农产品气候品质认证。组织了市清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无公害产地整体认证,组织10家园区农业主体申报无公害产地认证,组织12家企业参加了市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培训,组织30家农业企业创建农产品安全诚信体系。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对获得各类优质农产品奖项的农产品实施翻番奖励。

3、农业装备水平持续升级。引进推广了水稻机械化催芽新技术,建立芝英、石柱等示范点5处,全年实现机械化催芽2.5万多公斤,提高种子发芽率20%。通过实施农业部水稻机械化推广示范项目和省农机化促进工程项目,全年推广水稻机插面积4.15万亩,比2011年增长35%,机插率在全省名列前茅。新建粮食烘干中心和育秧中心8个,新增烘干机21台,全实粮食烘干批处理能力384吨。

(三)强化监管,农业生产安全稳定

1、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质量监管和打击力度,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合监管机制,开展蔬果茶禁限用农药、畜禽养殖使用违禁物质和滥用添加剂、病死猪处理四个专项整治活动,深化“绿剑”执法行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百日大整治行动,累计执法920人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年接受省、市抽检100批次,开展自主果蔬抽检2619批次,畜禽产品尿样抽检9268批次,农产品质量检测抽查合格率达99.46%。强化“三品”认证和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开展畜牧业养殖污染治理暨安全卫生整治,全面清理全市禁养区内养殖场;完成23家8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程;新培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个,新增有机、绿色食品认证2个,新增“三品”认证面积2.3万亩(无公害产地认证1.2万亩,绿色产地认证1.1万亩,有机产地认证280亩)。

2、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抓好动植物检免疫与疫病监测工作。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成为各县(区)首家过省级计量认证的兽医实验单位。全年免疫牲畜83.07万头次,免疫禽类126.8万羽次,免疫率达100%。严格执行动物抗体飞行检测制度,监测实现全覆盖。9月份,在经济开发区成立了市首家动物防疫诊疗服务社,探索经营性与公益性结合的疫病防控方式。建立重大农业植物疫情监测点17个,密切监控梨枯梢病、柑橘木虱等有害生物疫情发生。抓好疫情防控和执法。严厉打击病死猪乱弃行为,率先把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作为畜禽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申办条件。开展植物检疫联合执法,加强植物调运管理,高度重视今年下半年大爆发的稻飞虱疫情和区域性发生的一枝黄花疫情,切实发动与防治。

3、保障农机运行安全。大力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活动,全年开展农机市场专项整治12次,农机企业、经销商隐患排查7次。加强路面监管和执法,全年上路执勤213天,查处各类违法行为2003起。首次系统调查统计纯农田作业拖拉机,加强农田作业安全指导,免费实地检验插秧机83台。推进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全年检验拖拉机2499台,审验驾驶员2383人,办理上牌454台。成功创建平安农机示范村28个、示范镇1个。

(四)规范管理,农村经营平稳有序。

加强“三资”管理体系建设。开展硬件更新和组织建设工作,全面清产核资,完成全市690个村三资台帐建立,占总村社数的93.9%,全市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率达5.5%。加强农村财务清理审计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受理重点村委托审计2起。全年开展2轮明查暗访,组织开展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阳光行动,规范管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40个,涉及投资3182万元。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引导土地流转为农业“两区”服务,全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7814亩,累计完成土地流转107942亩,占全市总承包耕地面积的47.15%,比2011年增加3.21%,超额完成市任务。另外,以互换、入股、转让等新型方式流转土地面积增加,达1370亩。

(五)多元经营,农业产业水平不断升级。

1、农业主体培育速度加快。全年新增市农业龙头企业6家,总数达到74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总数达到141家。在培育壮大现有农业主体的同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目前累计成功吸引10多家大型工商企业投资农业项目建设。太平工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大唐中国红富士葡萄观光区项目,已建成3.3公里中国南方最长的葡萄长廊景观带;众泰汽车集团投资9个亿建设占地1.5万亩的江南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目前完成一期土地流转动工建设;群升集团计划投资5个亿建设占地1000亩的天农光伏现代农业产业园进行项目论证和土地流转阶段。

2、展会经济亮点纷呈。成功举办市第七届农展会和第二届中国()红富士葡萄节,农展会交易额达815.4万元,实现参展单位和销售额双突破。同时,柏岩蜜梨节、方山柿文化旅游节等一批农业类节庆活动已形成了积极的影响,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农业产业较快较好发展。

3、品牌经营深入人心。新增省名牌产品和省著名商标各1个,全市累计现有各类农产品注册商标60个。

4、农业信息化助农增收。农民信箱和农业信息网成为农业信息的主平台。农民信箱全年“每日一助”155条,农业信息网总访问量达195万人次,直接促成农产品交易1551.9万元。

(六)联区联户,为农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1、不断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引导全市农技人员联区联户,深入基层,开展服务。制定《市基层农业服务中心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全市建成16个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今年率先启动建设4个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率先投入使用的唐先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成为地区档次最高,服务功能最全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之一。

2、不断加强依法行政能力。依托电子政务平台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试点工作,首批开展农机、能源、畜牧等下属单位政务公开事项、行政职权事项和便民服务事项疏理,完善行政审核、监督、处罚等各项执法工作制度。加强学习教育,提高执法办案能力。严格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强化行政执法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