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政厅工作总结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 区委、区政府:
二○一三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机关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构建和谐社会和打造强势民政工作为主题,以维护和保障困难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工作重点,以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为工作职责,以难点工作有突破、重点工作上台阶、整体工作上水平为工作思路,推动全区民政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基本工作情况
年初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全区民政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一着不让地狠抓落实,全体民政干部职工团结一致,拼搏进取,使各项民政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着眼于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大力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城乡低保对象的生活得到了较好的保障。为进一步改善城乡低保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从今年一月份起:将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从月人均280元提高到300元。全年共为1543户、3058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06.276万元;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从月人均180元提高到220元。全年共为7938户、15884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746.032万元(其中区财政下达873.016万元)。五保对象的供养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改善五保对象的生活,区财政下达了补贴经费158.7万元。目前,全区共有五保对象1167人。其中:集中供养932人,入院率达80%,年人均供养标准为4049元;分散供养235人,年人均供养标准3154元。全区敬老院床位数达2250张,其中,2013年新增床位405张,五保供养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此外,还下拨了“关爱工程”补助资金32万元;将5个敬老院申报为2013年度“关爱工程”实施项目。救灾救济工作得到扎实有效的推进。为解决冬令期间灾民生活困难,下达了生活救济款70万元(其中市级拨款35万元)。今年7月份以来,我区因受自然灾害影响,使得47000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灾害,据统计,农作物受害面积达4800多公顷,倒塌房屋138间。导致经济损失近8000万元。为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区政府下达房屋重建资金66万元(其中常州市下达33万元)。使受灾群众尽快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慈善救助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为努力提高慈善救助力度,更好地为特困群体救急解难,我们于五月份积极组织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全区共募集善款218万元,使慈善救助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困救助活动。一是助医。对全区1932名大病患者发放救助金966万元,受助对象平均资助金额达5000元。二是助学。为帮助贫困学子实现进入高等学府接受深造的梦想,今年6月份,慈善总会牵头举办了“圆梦行动”。为66名刚被大学录取的贫困学生解决了4年的学杂费,人均资助2万元;11月份,又对全区246名高一贫困学生实施了资助,分别资助1500元,共发放资助金36.9万元。三是助老。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在第20个敬老节到来前夕,我们对全区1167名五保老人进行了走访慰问并发放慰问金24万多元。四是助孤。经过调查核实,我区共有孤儿280名。为让他们更加真切感受党委、政府的关怀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我们为每个孤儿发放了1500元的生活补助,共计发放42万元。五是助困。为让困难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丰硕成果,向全区5000名困难群众发放生活救助金500万元;此外,还对我区部分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老地下交通员、小乡干部等561名,分别给予了1000元的生活补助,共发放生活补助金56.1万元,等。2013年,共为弱势群体19273人,发放慈善救助金1829万元。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二)着眼于夯实和谐社会建设基础,大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体系建设
为大力推进基层政权建设,扎实开展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等工作,及时制定下发了2013年度基层政权建设工作要点。同时,在去年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对今年的创建活动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此外,还按照创建活动要求,对一些镇的村务公开领导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的工作及调整情况,重点进行了指导性检查。为努力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树立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积极组织开展了对全区农村的图书援建工作。共向70个村援建图书70套、31700册,价值达49万多元。进一步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3月初,对全区的第二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为保证选举工作规范有序和顺利进行,结合我区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了《关于换届选举工作的实施意见》,及时下发到各镇。全区各镇、街道和开发区都先后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使全区换届选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为提升我区社区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进一步推动我区社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从8月24日开始,区民政局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联合举办了社区干部培训班,请专家教授对全区69个社区81名社区干部进行了为期5天的学习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此外,为更好地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服务手段、服务领域,争取为全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优质、更加全方位、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我们在湟里镇东安社区进行了“三位一体”工作试点,并于8月28日,正式成立了湟里镇东安集镇社区、行政、党员“三位一体”服务中心。中心开办两个多月来,服务窗口已为群众、党员办理各类事项782件次,各类服务站为居民提供服务259人次,各类活动场所已接待群众781人次。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10月28日,湖塘镇也相继成立了“三位一体”服务中心。
(三)着眼于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大力推进社会事务管理体系建设
今年的1月5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婚姻手续的集中登记办理。为努力提高登记质量、达到规范操作,对婚姻登记员进行了严格的业务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截止到今年10月,全区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5706对,离婚登记1246起。为保护珍贵的土地资源,优化我区的投资发展环境,于去年底,在全区上下大力组织开展了深化殡葬改革整治乱埋乱葬活动。我们积极履行组织牵头职能,局领导明确了分工,采取分片负责的办法,严格督查、认真指导,使整治活动开展得既有声有色又卓有成效。到今年清明节前,全区共平迁坟墓8万多座,取得了较好的整治成效。按照发展和培育并重的原则,加大推进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发展力度,放宽了登记条件,简化了登记程序。并优先发展优势行业、新兴产业、支柱产业等行业性社团,做到成熟一个、登记一个,发展一个、规范一个。全区117家社团、23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全部完成了年检工作,年检率达100%。此外,进一步规范了区划地名工作。对区划调整后的乡镇界线重新进行了勘定,并于9月中旬顺利完成了乡镇界线的勘查和资料的上报工作。为加强城区及重点地名规范化建设,经过多方协调和努力,目前我区80%镇的集镇范围内都按照国标设置了地名标志。全年共办理地名命名140条。其中:居民区30条,道路100条,居民住宅区地名预登记10条。
(四)着眼于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
“中福在线”于去年成功落户我区,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今年,我们在认真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在横林镇又建了一个“中福在线”营业大厅,并于8月8日顺利开张营业。截止到10月底,“中福在线”共完成1300万元的销量,成为我区福彩销售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还采取了增加布机等办法努力提高福彩销量,全区共新增电脑票投注机28台,并引进了“刮刮乐”新玩法,且取得了200万元销量的成绩。目前,全区福彩销售发行已达5200多万元,预计可以圆满完成常州市下达给我区5700万元的目标任务。为加大对福利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我们注重在提高服务效能和质量上下功夫,积极主动地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和联系,做好福利企业的变更和核批等工作,使福利企业及时足额得到免税优惠。对福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我们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并撰写了一些调研文章,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和好评。从今年7月起,国家实行了新的福利生产政策。为此,我们对全区福利企业重新进行了审定和上报。为切实维护好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我们督促福利企业统一为残疾职工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工资实行银行发放,较好地杜绝了克扣残疾职工工资的现象。截止到9月底,全区认证福利企业124家,安置5623名残疾人员就业,完成销售96.8亿元,实现利税11.7亿元。
(五)着眼于增进军政军民团结,大力推进拥军优抚安置体系建设
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我区于四月初开通了国防教育网。日报、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也开辟了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专栏。大力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年来取得的丰功伟绩,宣传在双拥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典型事迹,形成了浓厚的双拥工作氛围。紧紧围绕常州市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的奋斗目标,制定下发了《常州市区2013年双拥工作要点》,将创建目标任务,具体分解为20项48条,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时间、责任单位、协作单位。召开了全区双拥工作会议,部署了2013年的双拥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关爱革命功臣”活动。为创新双拥活动形式,隆重纪念建军80周年,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安排区双拥成员单位与革命功臣结对,大力开展“关爱革命功臣”活动。目前,我区21名革命功臣都与双拥成员单位进行了挂钩结对。并采取赠送一份《日报》、生日点一首歌曲祝贺、办一件实事和安排一次走访慰问等方式,促进活动切实有效地开展。积极组织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春节期间,我们对全区21名特一等功臣和1-4级革命残疾军人进行了走访慰问,并每人发放慰问金1500元,使革命功臣充分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为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生活难的问题,给250户、542名困难优抚对象办理了最低生活保障,为他们构筑了一道生活安全防线。圆满完成了退役士兵接受安置任务。全区共接受退役士兵、转业和复员士官460人,全部实行了一次性货币补偿安置,共发放一次性补偿安置经费1413万元,安置率达100%,基本做到了部队、本人、家长和社会的四满意。
我们在积极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注重其它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努力促进全区民政工作全面协调开展。一是扎实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为形式多样地开展好“效能建设提高年”活动,我们组织开展了民政系统“缅怀先烈、提升能力、提高效能、打造强势民政”主题活动,制定了具体的活动方案。活动内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主要有:祭扫革命先烈、向革命先烈宣誓;参观区国防园;交流“我自省、我争先、我添彩”学习心得体会;学习参观了江南实业集团、兰陵化工集团大型福利企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横山桥镇五一村等。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认识到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大好形势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坚定了干好本职工作,为建设和谐多作贡献的信心和决心。二是加强教育学习,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进一步增强依法行政意识,提高民政战线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能力,我们在运用“学习日”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学习的同时,还专门请常州工学院的黄建文教授,为我们干部职工讲授《物权法》法律知识,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努力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依法行政的必要性。三是积极做好为民办实事工作。武南殡仪馆、淹西陵园、社会福利院和老年大学迁建等工程建设,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为民办实事项目。我们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力争尽早为全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目前,武南殡仪馆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年内可建成并投入使用;淹西陵园主体工程已完成70%,力争在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社会福利院一期工程建设已完成投资1000万元,主体工程可望年内完工。目前基础工程已全部完工;老年大学迁建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二、存在的问题及体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民政工作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个别民政干部的工作作风和思想观念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民政事业的推进和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事关民政事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等还不尽完善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今后认真加以研究,切实予以解决。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是把解决民生问题摆上了重要的位置。因此,我们的体会和认识是:民政部门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才能切实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围绕中心,提高服务大局能力。
“进军现代化,建设新”是我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目标。全区民政工作要紧紧围绕这个总体目标完善措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政各项工作,正确处理民政工作的单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关系问题、服务对象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政治权利问题,适应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要在转变思维创新工作上做文章,树立“强势民政”的意识,培育“干大民政”的气魄,自觉走向前台,努力促进民政事业取得新成绩,实现新跨越,得到新发展。
(二)整合资源,提高综合协调能力。
民政工作点多面广,新形势下的民政工作机制,将由政府主导逐步向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方向发展,民政部门必须适应形势树立协调合作的观念,必须紧紧依靠党委政府领导,依靠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依靠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做好民政工作。一是民政部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做好各项民政工作。二是借助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积极宣扬民政工作的好经验,为民政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三是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有关部门对民政工作的支持,要主动沟通,理顺各方面关系,形成共识与合力。在民政系统内部,要研究加强各业务工作、业务设施、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整合问题,建立统一高效的运转机制。
(三)强化保障,提高为民服务能力。
“为民”是民政工作的核心。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让人民群众满意,需要强有力的载体支撑。一是要强化基层组织机构建设。紧紧抓住和谐社会建设和区划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努力解决机构、经费和人员问题,切实提高基层民政机构的工作效率和办事能力。二是要强化民政资金投入。民政部门代表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作用,民政事业经费的主渠道必须是财政投入。要大力争取政府财政的支持,足额将民政事业经费和必须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同时还要按照社会化、市场化的思路,积极拓宽筹资方式和渠道。三是要强化“三支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民政干部职工、社会工作人才、社区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形成以行政力量为主导、专业力量为支撑、公众力量为基础的民政工作人才资源保障格局。四是要强化民政基础福利服务设施的建设。按照民政部和全省民政事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加强民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积极统筹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对象等服务机构建设,通过集约化管理,降低服务成本,提高设施利用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城乡困难群体、特殊群体、重点优抚群体服务。
(四)规范管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强化民政工作管理、提高民政工作水平的根本措施。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政务公开实施“阳光民政”。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目标管理、岗位责任、行政审批、服务承诺、重大事项报告、重要信息报道和突发事件应急等制度,保持民政工作最佳运行状态。二是加强机制建设。在整体工作上要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在民政系统内要健全“分级实施、各尽其责、上下配合、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在具体业务上要发挥好设在民政部门的领导协调机构的作用,努力形成业务明确、责任到位、上下配合、相互协作的工作局面。三是加强法制建设。积极争取出台规范性文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管理民政事务。树立依法行政的工作理念,保证民政执法的公平、公正、公开,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五)牢记宗旨,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是民政工作的本质特性,是民政工作的职责所在。伴随着社会管理方式的变革、公开透明政府的逐步建立和人民群众依法维权要求的日益高涨,民政工作不断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民政部门一定要深化“为民”的理念、落实“为民”责任、躬行“为民”实践,切实增强民政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廉政意识。切实牢记“两个务必”,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所有的民政干部都要做一个有心的人,用心了解社情民意;做一个心重的人,把群众的心情看得比泰山还重;做一个心诚的人,诚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切实树立民政部门勤政为民、廉洁奉公、依法行政、务实高效、文明服务的良好形象。
三、二○一四年民政工作基本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着眼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我区“进军现代化,建设新”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民政职能作用,努力开创民政工作新局面。
树立一个思想。把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民政工作的根本任务,积极践行“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把受灾群众、困难群众、优抚对象、社区居民等民政服务对象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民政工作成绩的根本标准。
实现两个转变。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从“三个有利于”着眼民政工作:即凡是有利于民政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利的,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进步的,就积极地去实践和总结。二是转变工作方法。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坚持依法行政,坚持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发展民政事业,努力推进全区民政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提高三个能力。一是提高社会救助能力。结合我区实际,积极探索以构建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合理的社会救助筹资分配体系、科学公正的社会救助监督体系入手,不断提高社会救助能力。二是提高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民政工作直接和群众打交道,与民权、民生、民利息息相关,直接体察民意,反映民情,关系到党的群众基础的巩固和执政能力的建设,因此要努力提高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三是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和行政审批事项,完善行政审批程序;强化执法监督,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能力。
抓好四个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着力提高领导班子执政能力。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以开展机关效能为契机,努力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加强制度建设。紧跟形势的发展需要,制定和完善各项事务工作制度。使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稳步推进,促进民政事业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四是加强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全体民政干部职工做到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督促检查,把思想和精力扑到工作落实上。
突出五个重点。一是着力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切实加强抗灾救灾和冬令春荒的救济工作。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政府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的救灾工作方针,加强救灾预案、物资储备、信息评估、紧急救援和综合协调工作,努力提高救灾工作水平。切实加强低保对象动态化管理。加大对新进低保对象的审查力度,及时掌握低保对象家庭情况,确保社会救助的公平与公正。此外,要进一步做好低保边缘群众的管理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基础台帐,实施相应的规范管理和救助措施。要大力加强“关爱工程”建设,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五保供养水平。切实加强结对帮扶工作的协调和引导。在认真总结第一轮结对帮扶活动的基础上,协调和引导帮扶单位及个人,采取送技术、送项目等切实有效的措施,让贫困户过上幸福富裕的小康生活。二是着力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严格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积极稳妥地组织实施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村民议事、村务公开三项制度,规范村级重大事务决策、管理和监督程序。以创建活动为载体,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大力开展和谐社区、星级社区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的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城镇社区建设管理水平,积极稳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理清思路,完善政策,稳步推开。努力建设富裕、文明、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是着力加大双拥工作力度。积极推动双拥进军营、进社区等工作。落实好各项优抚政策,解决好优抚对象看病难问题。继续抓好群众优待工作,加大优待金兑现监管力度。制定和完善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其培训力度,为退役士兵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四是着力抓好社会事务管理。加快培育公益慈善、生态环保、法律援助等领域的民间组织,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大力推进殡葬改革,规范殡仪馆和经营性公墓的经营管理。加快横林殡仪馆的改扩建步伐,督促各镇合理规划建设骨灰寄存堂,探索建立骨灰寄存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精神文明建设。五是着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积极探索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好做法、好经验,建立和完善养老服务优惠扶持政策,积极推行养老服务机构“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管理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社会福利机构,搞好居家养老和集中养老服务,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完善福利企业发展政策,推动福利企业健康发展。强化领导,创新思路,科学经营,稳步扩大福利彩票发行规模,巩固提高销量,管好、用好彩票资金,确保福彩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篇 区委、区政府:
二○一二年,我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年度目标任务,全局上下,努力工作,锐意进取,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既定的工作任务,民政事业得到了健康快速发展。
一、二○一二年工作回顾
(一)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加大城市低保工作力度,完成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提标工作。自今年的元月1日起,我们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原标准200元/月·人提高到了260元/月·人,较好地改善了城镇困难群众的生活。今年共计为1193户、2427人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324.364万元,月人均发放111元,全部由区财政承担。另外,还将5999户、12698人列入农村低保范围,区财政共下达资金474.741万元,镇、村负担的474.741万元配套资金,也能基本做到足额到位。月人均发放保障金达62元,并全部实行由银行统一按季发放。救灾救济工作及时到位。我区今年遭受台风“麦莎”和“卡努”的严重袭击,损失较大。共倒塌房屋283间,农作物受灾面积17600多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合计约4000万元。全区共有92户困难群众倒塌住房165间,需帮助恢复重建。灾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和局领导高度重视,在亲临一线查灾核灾的同时,制订出台了《关于全区部分灾民住房恢复重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武民救[2013]6号),并及时下达恢复重建款39.84万元。预计恢复重建工作于11月15日前可全部结束,确保受灾群众在入冬前迁入新居。五保供养工作稳步推进,五保户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切实有效的保障。全区现有五保老人1129人,入院供养816人,集中供养率达72%,集中供养标准达3619元/人。分散供养313人,人均供养标准达2581元。今年有遥观、礼嘉等四所敬老院进行了改扩建,预计投入资金达1155万元,建成后,可新增床位210张。结对帮扶活动扎实有效。我区结对帮扶活动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使贫困户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树立了发展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一年来,全区机关、镇、村共结对帮扶贫困户3755户,赠送帮扶资金2368369元。许多领导干部还对帮扶对象给予衣被、食品等物质资助。此外,区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还共出资270660元,作为助学资金以帮助贫困生、特困生完成学业。
(二)加强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进一步推进。
为加强和指导社区建设,年初,我们就专门制订下发了《2013年社区建设工作要点》,使社区工作开展循之有矩。为更好地开展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活动,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并完成了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展板专题片的制作。今年5月份,与区档案局一道对全区62个社区的档案规范化达标管理进行了统一的培训。到目前为止,已有5个社区通过了常州市级社区档案管理优秀级验收。扎实开展常州市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按照年度目标任务要求及市级示范社区标准,我区已有9个社区创建为市级示范社区,4个社区争创为“三星级”社区(目前正在验收中)。村民自治工作取得了新业绩。一是依法进行了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区委、区政府和区人大高度重视选举工作,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在区镇两级指导小组和村民选举委员会及全体选举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换届选举工作分阶段、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依法进行。据统计,全区参选人数达633236人,参选率达99.38%。一次选举成功的村有387个,一次选举成功率为96.23%。完成选举的村为401个,完成率达98.77%。在新当选的村委会成员中,是中共党员的有1301人,有412名妇女当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141人,村委会主任平均年龄为47岁,为村民自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二是村务公开全部达到“四规范、一改进”的要求。全区各村均建有专用的村务公开栏,都能按照“四规范、一改进”的要求实行村务公开。全区有10个区级示范点和52个镇级示范点。区、镇两级都公开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对公开不及时和内容有问题的村均可直接举报,保障了广大农村群众充分行使监督权。三是举办了村委会主任培训班。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结束后,区委组织部、区纪委、区委党校与我局共同组织对全区404名村委会主任进行了分两批、为期4天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紧紧围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农村股份制改造和怎样当好村主任等范畴层层展开,收到了较好成效。四是扎实开展村民自治动态管理复查验收工作。实行村民自治动态管理,是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为迎接上级组织的检查验收,区政府专门召开了动员大会,并成立了工作指导小组,各镇也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在总结过去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全区各镇、村的“四个民主”和“三个自我”的实施作了进一步的规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加强依法行政力度,社会事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全区各级婚姻登记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婚姻登记条例》,按照“依法办事”和“以人为本、责任自负”的原则,较好地解决了婚姻登记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疑难问题。全年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7430对,进一步提高了收养登记效率,上半年共依法办理社会弃婴收养登记75起。区划地名工作,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和常州市地名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住宅区和高层建筑等标准地名命名管理的通知》精神,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等手段,加强对城区地名命名和地名标志的规范设置和管理工作。一年来,共办理地名命名23条。其中:居民区8条,道路16条。办理居民住宅区地名预登记9条。并对城区地名标志进行了清理和维护。加大了对民间组织年检工作力度。在各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业务主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使年检率达100%。并新登记民办非企业3家。进一步加大了殡葬管理力度。为打击和取缔非法公墓的非法经营活动,区政府专门了《关于依法取缔非法公墓》的通告。殡葬管理所会同工商等部门联合进行了专项执法活动,区报社和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在全区上下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对不法分子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清明前夕,继续加大对无证、无照、非法生产加工销售墓碑及墓用石制品的场所和个人的清理和打击力度,提前发放《告知书》40余份,会同工商部门联合执法30余起,共计收缴墓碑200余块,较好地制止了乱葬乱埋现象。
(四)加强双拥创建工作,优抚安置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
今年的双拥工作,坚持以争创省双拥模范区“五连冠”为目标,全区上下扎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一是加大双拥宣传力度。为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投入12万元资金在城区主要道口建造了两块永久性双拥宣传牌(牌长30米,高8米),充分展示了我区的双拥优良传统。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了知识竞赛和大型图片展活动,使全区广大军民受到了一次深动的爱国传统教育。二是加大双拥创建力度。严格按照创建的标准和要求,及时调整了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目前,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已有37个。为树立典型,鼓励先进,促进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今年6月,在全区上下积极组织开展了双拥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双拥三星”评选活动,并在7月20日,区委、区政府专门召开了双拥工作表彰大会,对20个双拥工作先进单位、35名双拥工作先进个人及“双拥三星”进行了隆重的表彰。三是加大科技拥军力度。为加快驻武部队科技强军步伐,全区上下深入开展了科技拥军活动。省奔牛中学、横林中学、西林职业高中先后为驻军部队举办5期计算机、文化补习等专业培训班,为部队培训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30余人。区图书馆为武警区中队建立了第4个“拥军图书室”,并先后为4个“拥军图书室”换配发各类图书5000余册。
优抚安置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圆满地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今年全区共接收转业士官、退役士兵567人。其中:农村居民退役士兵290人,城镇居民退役士兵267人,转业士官10人。城镇退役士兵全部实行了货币化安置,发放一次性补偿金882万元。为改善困难优抚对象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为280户、499名优抚对象办理了低保手续,下达了低保金59万元;给9名在职失业残疾军人发放生活补助费26400元;为281名重点优抚对象减免医疗费85万元。较好地缓解了他们生活困难。为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的问题,专门制定出台了《区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实施意见》,彻底消除了重点优抚对象看病难的后顾之忧。为彰显抗日老战士的丰功伟绩,感谢他们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走访慰问了80名抗日老战士和46名抗日烈士遗属,共发放慰问金17.4万元,极大地弘扬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五)加强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建设,社会福利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福利彩票销售创造了喜人的业绩。通过采取局与募办主任签订责任状、募办主任分别与销售工作人员签订责任状的办法,并制定了明确的奖惩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截止到目前,销售额已高达4750万元,创历史新高。福利生产稳步推进。截止到目前,已完成销售74.3亿元,安置残疾职工6453人。按照区领导的指示要求,对部分福利企业的残疾职工,因下岗而导致上访的现象进行了一次广泛而深刻的调研,形成了书面报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案。慈善救助能力进一步增强,今年上半年已救助315户,共下达慈善救助资金104万元,为特困群众救了急、解了难。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全区老龄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区老年活动中心在老年大学正式挂牌成立,各镇(开发区)也都建立了200平方米以上的老年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场所,愉悦了老人们的身心。加大敬老型社区创建力度,满足老年人生活中多元化服务的需求。老龄工作的重点在社区,为推动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组织全区64个社区的老龄工作负责人,举办了创建培训班,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并赴江阴华西村学习考察,使我区的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经市老龄办评估验收,我区共有16个社区被常州市老龄委评为“常州市敬老型社区”。总数居各市、区首位。表彰先进,促进发展,为激励全区上下进一步做好老龄工作,我们积极组织开展了2003—2013年度区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评选活动,并在敬老节到来前夕隆重召开了表彰大会。全区共评选出18个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和58名老龄工作先进个人,促进了我区的老龄事业更加健康快速发展。
(六)加强民政队伍自身建设,民政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业务能力强的民政工作队伍,是推进新时期民政工作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年,我们坚持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抓手,帮助党员进一步转变观念、改进作风,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认真查找问题和不足,以进一步明确努力方向,以实际行动转变工作作风,获得了民政服务对象的普遍认可,提升了民政形象。一是按照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要求,查找在思想观念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破除因循守旧、畏首畏尾、闯劲不足的思想障碍;二是按照干事创业的要求,查找在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事业心、责任心不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思进取、萎靡不振的现象;三是按照加快发展的要求,查找在发展意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纠正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低下、诚信意识不强的行为;四是按照开拓创新的要求,查找在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克服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抓落实不力、不能真抓实干的问题。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每个党员和个人都能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显著提高,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干事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许多人民群众都认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使民政党员干部队伍精神足了,奉献精神强了,整体面貌变了。
二、2013年工作目标
(一)建立低保家庭分类管理制度,完善低保资金的管理和规范化发放。
(二)强化救灾救济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救助能力。
(三)进一步抓好村民自治动态化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四个民主”,切实保障农村群众享有充分的民主权利。
(四)抓好“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创建活动”的准备工作。
(五)积极筹建区婚姻登记管理处,进一步规范我区的婚姻登记工作。
(六)加大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深化科技拥军,加快部队科技强军步伐。
(七)加大殡葬执法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殡葬市场秩序,打击和控制非法公墓的违法经营。
(八)福利企业生产力争年递增速度达10%以上,努力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利税9.1亿元。
(九)福利彩票销售争取达到1500万元。
三、2013年主要工作
按照上述目标,2013年要着重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要推行分层分类救助办法,按致贫致困的原因有针对性进行救助,把所有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救助范围。扎实开展冬令春荒的救济工作,保障好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切实抓好抗灾救灾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高抗灾救灾能力。要严格认真地按照我区救灾应急预案的要求,积极抓好各项准备工作的贯彻落实,确保救援工作能迅速有效展开;要努力提升社会福利综合服务水平。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福利服务需求为目的,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积极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建立起以居家供养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院舍服务为补充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的有关政策规定,设立政府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专项资金,鼓励、支持和资助各种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国办养老机构朝着实体化、产业化方向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以合资、入股、购买和租赁等方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探索国有民营、民办公助等新的运行方式。培育各类民间组织和中介服务机构,推进“公办民营”,把社会福利机构更多地交给民间力量去经办经管。以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不同档次的养老设施,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老年群体不同的福利服务需求;要大力发展慈善公益事业。慈善公益事业体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人文关怀,有助于促进社会的诚信友爱。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慈善事业写入中央文件,意义十分深远。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创新募捐方式,提高劝募能力。要加大善款使用的透明度,增强慈善组织的公信度,通过积极努力,使区慈善公益事业走上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成为新型救助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
(二)进一步落实民主权利,巩固村民自治成果。实行村民自治,有利于充分发扬农民群众当家作主,有利于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体制和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要从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入手,有序推动镇(街道)政府职能转变和治理转型,加强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避免对村民自治的不合法、不合理干预。进一步加经和改进农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组织领导的核心作用。强化村民自治功能,建设好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发挥好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协调好村委会和村党组织之间关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在村务公开的内容上要有新增加。在原有主要公开财务收支和土地征用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按党务、财务、事务分类公开,增加公开内容,同时财务和事务的公开内容要更加具体细化。在村务公开的形式上要有新方式。在进一步规范公开栏的规格标准的同时,采取会议、闭路电视、发放资料或明白卡,入户公开等多种形式进行公开。在村务公开的程序上要有新规范。变过去由村委会决定公开内容为村委会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依照法律和政策的有关要求提出具体的公开方案,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对方案进行审查、补充和完善后,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联席会议讨论确定,通过村务公开栏等形式进行及时公开。要积极探索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新方式,指导村级建立农村经济服务站、社会保障服务站、平安稳定服务站和公共事务服务站,为农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
(三)进一步推动居民自治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城市工作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应从和谐社区起步。要坚持城乡统筹,进一步完善社区体制改革,大力将社区建设向城镇和农村推进。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社区群众自治组织、居民会议、社区协调议事会的作用,培育各类社区民间组织,让社区居民顺畅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意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凡属于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身应完成的行政性任务,不要摊派到社区。政府管不了、管不好,但社区做起来有优势的行政性工作,要推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工作机制。政府部门向社区布置任务、交付工作、应该履行审批手续。要着眼方便社区居民生活,做好社区服务,加大政府投入,并改革运行方式,积极探索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新办法,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充分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重点发展面向广大居民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等。同步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四)进一步优化民间组织发展环境,激发社会整体活力。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两手抓,真正确立民间组织在社会组织体系中“第三部门”的地位,发挥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社分开,尽快建立现职国家工作人员在民间组织兼职的退出机制,进一步明确政府和民间组织在经济社会领域中的功能定位,努力创造条件,不断优化民间组织发展环境,实现政府部门与民间组织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的局面。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同业企业自我组建、具有较强行业代表性、自律性的新型行业协会、商会,加快形成与产业结构、市场体系、区域经济相适应,涵盖各个产业领域,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行业协会体系。着力发展、做大做强为社会提供非营利性公益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慈善组织,加快发展社区民间组织,逐步形成社会力量提供公益服务、参与社会救助的组织体系。加大对非法和违法违纪民间组织的查处力度,坚决取缔、打击危害社会稳定和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非法组党结社活动,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五)进一步强化双拥工作特色,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开展好新时期的双拥共建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要从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双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高举爱国拥军的旗帜,在全区上下形成关心军队、支持国防的浓厚氛围,促进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制订一个规划。为进一步巩固我区双拥工作成果,促进全区双拥工作的创新发展,要积极组织调研,认真制订我区2013—2008年双拥工作规划。
2、出台两个文件。一是出台关于军人抚恤优待的实施意见。二是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
3、加强三项建设。一是加强军营图书馆的援建,配合部队开展好创建学习型军营活动。二是加强基层双拥台帐规范化建设,促进基层双拥工作更加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双拥办建设,努力争创市级先进办公室。
4、拓展四项内容。一是依托个私、民营企业的优势,把双拥工作向个私、民营企业拓展,使其成为我区双拥工作的新亮点。二是拓展新“双三好”、双拥“七进”活动的内容,进一步增强活动效果。三是拓展基层单位、成员单位开展双拥活动的内容,促进双拥活动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四是拓展“一办五站”涉军维权的内容,进一步增强军队维权意识,使全区的法律拥军工作步入新阶段、迈上新台阶。
5、开展“五项活动”。一是深入开展双拥宣传教育活动,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国防意识,充分认清做好双拥工作的重要意义。二是继续开展科技拥军活动,不断加快驻武部队科技强军步伐。三是继续开展结对帮扶和献爱心活动,大力弘扬乐善好施、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四是扎实开展军民共建和互办实事活动,促进双拥工作更加富有成效。五是深入开展拥政爱民活动,增进军民鱼水情谊,为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做出新贡献!
第三篇 区委、区政府:
二0一三年,全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年初区民政工作会议的工作部署,努力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现“两个率先”为目标,以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着眼于民政工作的整体推进、统筹兼顾,通过抓重点、求创新、带全局,实现了民政工作全面协调地发展。
一、二○○四年民政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坚持以社会保障为重点,社会救助工作取得新突破。
1、农村低保标准大幅提高。为切实保障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我们在实现应保尽保的基础上,想方设法提高保障金标准。从今年的元月1日起,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标准从100元/人·月提高到了150元/人·月。全年共计为4920户、10894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798.036万元(其中区财政下达399.018万元),月人均发放保障金61.05元。今年五月,区人大对农村低保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细致的视察和调研,充分肯定了农村低保资金筹集、管理、发放等工作的成绩,也指出了不足,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使农村低保工作得以更加规范有序地进行。今年共为1022户、2297名城镇居民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233.295万元,月人均发放保障金92.7元。今年下半年,我们对城镇低保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摸底,为明年城镇低保工作的提标扩面作了充分的准备。
2、草危房改造任务圆满完成。2003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决策:在全省农村兴办5件实事,“草危房改造”便是其中之一,要求用3年时间完成。而事实上,我区的农村草危房改造工作早已走在了全省的前面,1998年起便开始了该项工作。省委、省政府下达改造任务后,我们计划三年任务一年完成,定于今年的六月底全面完成改造任务。为将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我们根据危房户的实际情况,采取新建、置换、修缮和入院供养等四种方式进行改造,大大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从去年7月到今年6月,共投入990余万元,为695户、1182人改造房屋1156间,面积40845平方米。并顺利通过了常州市民政、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联合进行的验收。
3、慈善救助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区目前已基本上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但部分群众因病、残、祸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非常困难。为募集更多慈善资金,增强对这类弱势群体的救助能力,区慈善协会在全区上下大张旗鼓地组织开展了“慈善一日捐”活动。专门制定了“慈善一日捐”活动实施方案,拓宽了捐赠范围。全区23个镇、2个开发区,约6000多个单位、3万多人参加了“慈善一日捐”活动,共募集资金314多万元,比2003年增加了85%,为更好地开展慈善救助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上半年,已救助各类特困对象290户,救助金额达88.90万元。
4、“扶贫帮困”全面开展。为帮助困难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全区上下广泛开展了结对帮扶活动。8月25日专门召开了全区结对帮扶工作动员大会,明确了参加帮扶的单位及人员、帮扶的方式和时限等内容。第一批共排出了2600多户贫困户,现已全部与区机关单位和机关干部及镇、村干部结成了帮扶对子。许多机关干部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赶赴到帮扶对象家中,了解具体困难情况后,有的送去了助学资金、有的带去了生活用品、有的为其改善住房条件、有的想方设法为帮扶对象的子女联系就业单位等。使全区的结对帮扶工作开展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潘家镇南歧村是我局的对口扶贫村,今年我们加大了帮扶力度,出资10万元帮助该村困难群众改善生活,体现了民政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真挚的爱民情怀;为弘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我们还于10月18日组织发起了募捐寒衣寒被活动,支援陕西安康地区的贫困群众,在短短的12天里,就募集了寒衣寒被12多万件,并于10月29日装车启运,为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送去了温暖,奉献了爱心。
5、救灾救济措施有力。近年来,我区虽然没有发生大的自然灾害,但局部的灾害还频仍发生,为确保及时、有效地开展救援工作,今年四月份,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区救灾应急预案》,为全区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今年入梅后,我区部分地区遭受了洪涝灾害。七、八月份,我区洛阳、礼嘉、横林、郑陆、焦溪、嘉泽、遥观、东安等镇又遭受了龙卷风、雷电、冰雹等袭击,全区累计受灾人口达52033人,农作物受灾面积达701.2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066.4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835.8万元。灾情发生后,区领导和局领导一方面亲临一线,组织查灾、核灾工作,另一方面及时组织抗灾自救,帮助受灾群众迅速恢复生产生活。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工作有了新进展。
1、大力开展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活动。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创建目标,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全区65个社区全部完成了第一届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32个社区正在接受常州市示范社区的验收,10个社区正在争创“五好”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点,马杭的菊花社区被评为省“依法治市”模范社区。其主要工作有:一是科学划分社区,建立社区党组织。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有利于服务居民、有利于资源配置、有利于居民自治”的原则,采取合并、调整等方式,科学合理地划分新的社区,将原先的76个居委会缩减为65个社区居委会,社区平均规模由原有的523户扩大到1237户。按照区委的要求,依据《党章》规定,结合社区党员分布情况,全区65个社区全部建立健全了党组织。二是优化结构,提高社区干部的整体素质。选好配强社区居委会干部,是搞好社区工作,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的做法为:①从大中专生中择优选聘;②从大中型企业下岗的中层干部中录用;③继续录用一部份从事居委会工作多年、身体好、能力强的原居委会干部。全区两次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干部104名,平均年龄为36岁,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的达到83.4%,使全区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年龄、文化结构得到了明显的优化。三是发扬民主,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为切实搞好第一届社区居委会选举工作,我们严格依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社区成员代表大会选举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运用先试点后推开的办法,采取居民小组推荐和社会公开招聘等方式,通过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的程序,产生委员和主任,充分体现了广大居民的意愿,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四是加快社区建设步伐,拓展社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据统计:全区近年来累计用于社区基础设施投入达6000多万元。投资1600余万元建成的社区服务中心,功能齐全、服务一流;各社区办公用房都超过150平方米,全区社区共有电脑56台、电话65部、彩电59台、音响48套、照像机33只。到目前为止,全区建有镇级服务中心16个,各类服务站21个,社区医疗站10个,服务网点163个,老年公寓25所。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快速、便利、优质的服务。五是美化社区环境,搞好社区卫生。小区生活垃圾实行袋装清运,无害化处理,日清率达100%。污染物排放率总体达标,绿化率达30%以上。建立健全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全区各镇都建立了卫生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计划生育服务站,为居民提供计划生育、保健、新婚知识等咨询服务。截止到目前,已完成居民家庭健康档案建档量的80%,60岁以上老人建卡率达100%。六是加强社区治安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治安情况的好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给社区居民创造一个治安良好的居住环境,区、镇、居与公安部门紧密配合,齐抓共管。①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治安防范体系。实行了“一区一警制度”,建立了社区警务室,全面负责本社区的治安管理。民警和居民小组长每月定期举行一次例会,认真分析所管辖范围内的治安动态,真正做到了防范于未然。②积极开展安全文明小区创建活动。对有条件的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建立和完善暂住人口的管理和教育机制,及时化解各类邻里纠纷。由于治安防范措施得力,居民防范意识不断增强,我区近年来的刑事案件发案率始终被控制在警戒线以下,“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2、大力推进村民自治工作。随着村民自治工作的深入发展,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维权意识也不断得到增强。年初以来,由于农村征地、拆迁、安置等工作上产生了一些矛盾,引发了部分村民因罢免村民组长而集体上访的事件。为缓和矛盾,规范罢免行为和程序,我们在认真调研、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报请上级民政部门同意,及时制订了罢免村民组长的操作程序,下发到基层单位,较好地解决了罢免工作中产生的突出问题,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根据省市的有关要求和部署,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从2013年11月开始,至2013年3月结束,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能如期顺利地举行,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区镇两级均成立了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开展了宣传发动、业务培训、调查摸底;制定了方案,成立了村选委会。绝大部分镇、村还开始了选民登记、核对工作,公布了选民榜。同时,大部分村还完成了民主测评、财务审查、结果公开等工作。
(三)坚持依法行政,社会行政事务管理上了新台阶。
1、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全体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我是民政窗口一个兵”的服务理念,坚持依法登记,开展优质服务。一年来,全区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8650对,其中初婚15408人,再婚1892人,复婚52对,补办登记980对。办理离婚登记1010对。切实加强了婚介机构的管理,在严格控制婚介机构数量,确保其质量的前提下,把婚介服务项目纳入社区服务范畴,将婚介机构挂靠在社区居委会,统一进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一年来,新登记3家,全部做到了依法、规范化运作,为广大征婚者提供优质、诚信服务,社会反响良好,没有发生任何举报、投诉案件。全年还依法办理了社会弃婴(儿童)收养登记45起。
2、强化民间组织管理。一是认真做好民间组织年检工作。今年二月份,我们严格按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对全区84家社团组织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全部进行了年检。年检中,注重挖掘典型,总结经验。区税务学会等一批学术型社团积极地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每年都发表一批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推广应用价值的学术论文,受到了业内人士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区求真高中文化补习学校被评为“常州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先进集体”。二是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年初,我们积极参加区政协牵头组织的课题调研活动,提出了我区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并经区委、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批准付诸实施。与此同时,我们还根据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和登记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在不违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宽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为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发展努力创造条件,尽力搞好服务。今年以来,共登记各类社团组织9家。另外,我们还按照民政部关于进一步促进公益性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的要求,重视引导培育发展社区民间组织,全年共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6家,其中社区民间组织就达3家。
3、严格贯彻殡葬管理条例。清明节前夕,为重点清理农村乱葬乱埋现象,打击无证、无照、非法生产、加工、销售墓碑及墓用石制品的场所和个人,我们会同区工商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活动。为提高执法效果,我们提前30天向有关单位发放《告知书》,并现场执法20余起,收缴墓碑200余块,销毁100余块,对不法分子起到了较大的震慑作用。为适应一些在开发、建设中要迁坟者的需求,部分镇还筹措资金建造了镇一级的骨灰寄存堂,且档次高、管理好,深受群众欢迎。
4、扎实开展区划地名工作。按照常州市地名委、常州市建设局等十一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住宅区和高层建筑等标准地名命名管理的通知》要求,区地名办采取主动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联系,通过采取限期整改、媒体曝光等有力措施,加强对城区地名命名、更名和地名标置按国标规范化设置的规范管理工作。今年以来,共办理地名命名26条、更名1条。其中:道路20条,居民区6条,办理居民区地名预登记7条。为防止路牌被盗和损坏现象的发生,主动与公安、城管等单位加强沟通联系,在日报上作了警告提示,对损坏的路牌及时进行了整修维护。对大学新村、东方公寓、长安家园等一批居民住宅区全部按国标设置了楼幢牌、单元牌、门牌等地名标志。另外,还基本完成了地名数据等工作和地名一地一档工作,共完成了1472条地名的计算机输入任务。其中:行政区名称45条,群众自治组织名称471条,单位名称233条,居民区名称70条,道路名称605条,桥梁等建筑物名称1条。
(四)坚持走社会化道路,社会福利事业有了新发展。
1、努力探索老龄工作新模式。围绕实现“六个老有”的目标,按照规范管理,促进服务的要求,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形成了老龄工作的合力。一是扎实开展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老龄办将开展好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活动作为2013年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创建工作。通过近一年的不懈努力,我区创建工作已顺利通过了省、市验收,并被省老龄委推荐参加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的评选。二是搞好宣传教育,增强敬老意识。为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助老氛围,我们充分运用舆论工具,搞好宣传教育,在《日报》上开辟专栏,宣传报道敬老、爱老、助老的先进事迹,发表老年人喜闻乐见的作品。为培育青少年的敬老意识,开展了“淹中杯”敬老、爱老、助老知识竞赛和“鸣中杯”敬老征文比赛等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营造了全社会参与和支持老龄事业的良好氛围。三是发展老年教育事业。区老年大学有专业11个,班级24个,学员666人次,镇(开发区)老年学校组建率达到100%,村(社区)老年人学习点组建率达98%,形成了以老年大学为龙头、老年学校和老年人学习点为基础的三级老年教育网络。老年人学时事、学政治、学艺术的氛围日益浓厚。四是实行救助、补助政策。对老年人和五保老人安装有线电视,实施优惠政策,初装费和收视费均优惠50%;空巢老人安装有线电视,初装费优惠50%,收视费优惠20%。继续做好敬老日百岁老人走访慰问工作。五是继续抓好“星光计划”的实施工作。全区现有五保老人11983人,入院供养868人,集中供养率达73.3%,集中供养标准达2901元。分散供养人数315人,人均供养标准达1432元。全区敬老院床位数已达1211张。焦溪、前黄、牛塘和夏溪四所敬老院还获得了常州市“星光计划”基金奖励。
2、促进残疾人事业大力发展。一是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根据省委组织部、省残联苏组通[2013]27号文件精神,10月下旬,经区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区残联单列为正局级机构,配备了1名专职理事长和2名副理事长,为加快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定的组织基础。二是结对帮扶救急解难。为实现共同致富一道奔小康,区委、区政府在机关、事业单位发起了结对帮扶活动。在此项活动中,有260多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受到生活资助、项目帮扶、就业援助等扶持,在第一轮捐助活动中,每户残疾人家庭得到了不低于500元的现金和其他生活用品,为残疾人贫困家庭救了急、解了难。三是着力推进以精防为主的残疾人康复工作。为确保2008年基本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奋斗目标,根据区的实际情况,区卫生、民政、公安、财政、残联等部门联合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并由区政府办批准付诸实施。四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残疾人业余文化生活。为增强残疾人自强自立的信心,残联每年都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吸引残疾人广泛地参与。5月28日,区残联与区体育局联合组织了一次残疾人乒乓球比赛,得到了残疾人的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上半年,我区肢残运动员吴明、视力残运动员孙涛,在全国残疾人田径和自行车等项目比赛中,取得了多项全国第一的好成绩;在8月份举行的省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我区南夏墅镇低视力选手上官金波,首次参赛就夺得了三金一银,为残疾人争得了荣誉。
3、继续推进福利企业改革,积极促进残疾人再就业。2013年,全区266家福利企业安置残疾职工9200多人。预计全年可完成销售85.6亿元,实现利税7.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可达10%。组织福利企业的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共募集资金40.95万元。会同区税务部门,严格进行福利企业年检工作,促进福利企业健康发展。
(五)坚持巩固发展双拥成果,优抚安置和服务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了新举措。
1、优抚安置,落实到位。为彻底解决“三老”优抚对象看病难的问题,免费为全区1131名“三老”优抚对象办理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这是我区优抚工作的新举措,受到社会的一致称赞。2013年,我区共接收军队转业干部48名,9月份安置到位,10月份全部按时报到上班,基本达到了部队、用人单位和本人“三满意”。退役士兵安置,继续推行“行政调配、有偿转移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多渠道安置方式,确保安置率达100%。今年全区共接收退役士兵632名(含转业士官21名,农村退役士兵381名),城镇申请自谋职业有偿安置225名。区财政一次性发放安置费680余万元。随军随调家属14名,也全部得到了妥善安置。
2、拥军优属、服务国防,军民关系更加融洽。一是建立健全法律工作网络。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今年,我区各镇全部建立健全“一办五站”涉军维权工作网络,并统一印发了《涉军维权来访接待处理情况登记簿》台帐,常年接受涉军法律咨询,免费提供法律援助,促进了涉军维权工作在基层的落实。二是深入开展科技拥军、科技强军活动。围绕加强军事斗争准备,我区坚持把科技拥军、科技强军作为时代拥军主题,积极深入地开展科技拥军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区共为部队科技练兵办实事50余件,赠送电脑10台,空调3台,科技图书2000余册,电化教育多媒体设备1套。举办电脑、烹饪、文化复习等培训班10多期,有力地支持了国防事业。三是为军人军属排忧解难。今年初,驻常海航某部发生了不幸的“5·6”空难,区领导获讯后,高度重视,区委书记杨建多次接待海航工作组,区长李小平特批安抚金10万元。区委副书记徐伟南、副区长钱国忠亲自协调解决烈属的工作和子女入学等问题,温暖了部队官兵的心。
(六)坚持加强内部管理,民政基础工作有了新提高。
1、开展警示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今年5月12日,我们会同区建设局等部门,专门组织中层以上干部,到常州监狱,由服刑人员现身说法,介绍他们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使大家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廉洁奉公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七·一”前夕,组织了全体党员到革命圣地井冈山,身临其境地接受光荣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端正了大家的世界观和革命人生观。
2、建立信访接待制度。为树立人性化服务理念,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和寻求帮助,我们专门设立了信访接待室,并安排科长们轮流值班,接待来访群众。对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认真耐心地解释,积极做好说服和引导工作,克服了以往不同程度存在的机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现象,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较好地提升了民政工作者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3、统筹兼顾、齐头并进,推进民政工作全面发展。清明节前夕,社会各界深情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纷纷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凭悼活动。为营造庄严肃穆的凭悼氛围,烈士陵园的同志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对广场、道路进行了全面的清扫、冲洗,悬挂了横幅,插彩旗100余面,摆放鲜花3000余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全体同志的努力下,陵园今年还获得了李公朴研究会授予的“学公朴精神,做时代新人”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省委宣传部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募委办的同志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10月18日,福彩新品3D在全国上市,为了抓好3D的销售工作,他们加班加点地对全区销售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共印制宣传单6万份,挂横幅60条。通过宣传,现在我区每天销售3D彩票达6000多元。为确保民政事业的顺利发展,搞好资金的后勤保障工作,计财科的同志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严守财经纪律,一丝不苟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至今年10月底,共计下发专项经费文件27个,金额达1750万元,未发生任何差错,有力地保障了全局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殡葬管理所的同志,从外塑形象、内强素质入手,努力加强行风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单位建设呈现长足发展,现业务收入已达730万元,利润比往年有较大增长。武北殡仪馆还荣获常州市“青年文明号”、“文明示范窗口”、“市级绿化达标先进单位”等称号。
回顾民政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还存在不足及问题。如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还不高、对民政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力度还不够、信息化办公能力还较差、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平衡等问题和不足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2013年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一)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十六届四中全会和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以贯彻“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宗旨,以服务“两个率先”为目标。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下大力抓好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最需要办的急事、难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自觉服从大局、服务大局,积极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认真做好各项社会事务管理,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等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对新时期民政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和确定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促进民政工作适应新形势,取得新优势,实现新发展。
(二)主要工作任务
①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保证困难群众的基本生产和生活;落实城镇低保的各项制度,做好城镇低保提标扩面工作,确保应保尽保,低保金按时足额发放。
②部署召开社区第一届第二次代表大会。继续开展创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活动。组织开展好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③加快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民间组织。
④加大社会行政管理力度,抓好殡葬改革,控制公墓发展,清理非法公墓,加快推进武南殡仪馆的改扩建工作;准确使用婚姻登记软件、实现全省联网、提高婚姻登记质量。
⑤组织开展好慈善“一日捐”活动,进一步增强慈善救助能力。
⑥认真贯彻落实好新的“抚恤优待条例”,将优抚低保对象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畴。
⑦搞好福利彩票销售,抓好3D福彩新品的深入宣传和发行工作。
⑧加强老龄事业的基层与基础建设工作,加快发展老龄产业、学习和研究工作。
⑨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城(区),努力实现“五连冠”。
⑩继续抓好福利企业各项政策的落实工作,福利生产争取完成销售95亿元,实现利税8.3亿元。
(三)主要工作措施
新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对民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推进民政事业不断创新发展,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①树立“四种意识”。
一是强化发展意识。将民政工作融入发展大局,找准民政部门服务发展、推动发展的最佳着力点。
二是强化服务意识。自觉维护发展稳定大局,按照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服务,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的“三个服务”要求,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是强化创新意识。不断创新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将上级部署要求与当前的民政工作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新效果。
四是强化实效意识。努力找到上级意图、群众意愿与民政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实事求是制定工作措施,全力以赴抓好计划落实,真抓实干务求工作实效。
②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实现思想观念的新转变。准确把握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服务要求,按照省民政工作会议提出的总体要求,积极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增强加快民政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营造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
二是实现工作方式的新转变。力求“突出重点、主攻难点、创建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抓住牵动性强、影响面大、涉及面广的突出工作,重点推进,力争突破;“主攻难点”,就是要把握最有利时机、选择最有效方法、凝聚最超强合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创建亮点”,就是要创建特色,打造名牌,进一步提升民政工作地位,树立民政新形象,推动民政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实现工作作风的新转变。全面落实“三个服务”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的工作要优先安排、重点部署,把困难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设身处地体会群众的疾苦,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真正做到“上为中央分忧、下为百姓解愁”。
四是实现行业形象的新转变。严格执行服务公开承诺制度,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狠抓重点服务窗口服务质量,推动民政系统行风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用优质文明的行风树立起民政部门的良好形象,推动民政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③加大“四个力度”。
一是加大观念、制度、落实、机制四个方面创新力度。以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动力,破除保守思想和自我满足感,树立开拓进取、敢造一流的创业精神;完善和建立各种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激活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和竞争机制,形成你追我赶,生动活泼的工作局面。
二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制定和完善地方配套法规,建立执法窗口和责任过错追究制度,规范执法行为,用制度规范人、约束人,切实做到文明执法。
三是加大自身建设力度。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好省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打造强势民政,造就一支奉献型、学习型、务实型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全体民政工作者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
四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近几年来,我区民政信息化建设已做了一些工作,信息化办公能力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先进相比较滞后。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实现电子政务,提高我区民政工作的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