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政厅年度总结与来年工作思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是新城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的一年。一年来,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围绕民生、民权、民利,大胆创新,务实进取,着力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着力提升社会管理能力,着力拓展民政公共服务,着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突出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深化居家养老服务、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三大重点工作,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新城建设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关注民生,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1、城乡低保工作进一步规范
一是及时发放城乡低保和“五保”资金。目前我区共有城乡低保人员1335户2944人、农村“五保”户44人,今年1-10月共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594.4万元、发放城乡物价联动机制资金53.61万元、发放五保供养金14.48万元。二是规范完善制度建设。今年上半年出台了《区关于做好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的通知》和《进一步规范区民政社会救助资金发放流程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低保金发放工作。
2、城乡医疗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
今年城乡医疗救助对象(不含琅岐)2397人,其中城镇低保对象1397人,农村低保对象752人,优抚对象224人,五老人员24人,共筹集医疗救助基金计311610元,1-9月城乡医疗救助1298人次,发放救助资金17.6万元。
3、防灾减灾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是实施农村住房保险。认真做好与人保财险支公司的协作工作,签订联动协议,确保灾情发生后按本协议规定的理赔标准及时给予受灾群众理赔。二是实施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与省人保财险公司签订协议,区政府投入50万元,为我区所辖户籍的16多万群众投保,减少村民和居民在自然灾害中受到的损失。三是深入开展冬春期间灾民救助工作,及时下拨冬令春荒救济款5万元到灾民和困难群众的手中。四是“5.12”在亭江镇亭头社区组织“防灾减灾日”活动,开展防灾演练、知识宣传等活动。
4、社会救助进一步完善
积极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今年来共引导、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到市救助站35人;救助上门求助的流浪乞讨人员237人,发放救助费3672元。
5、临时救助进一步加强
临时困难救助机制充分发挥了“及时雨”作用,今年来对47人实施了临时困难救助,共发放救助金3.95万元,有效缓解了民政对象的临时困难。
6、走访慰问活动进一步拓展
2012年“两节”期间,共筹集了145万元经费,慰问对象包括烈军属、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等民政对象2300多人。平时对生活特困的群众组织人员及时登门慰问,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和问题。
7、拥军优抚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及时调整定期抚恤补助和义务兵优待金;规范各种定补的发放。1-10月发放“五老”人员定期人员生活补助费10.3万元;发放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100多万元;发放城乡物价联动生活补贴3.28万元;发放1-8月部分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助3.73万元。对部分生活困难退伍军人,采取临时救助形式帮助解决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切实加强参战退役军人的维稳工作,通过下基层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广泛开展关爱结对活动,了解他们家庭生产、生活困难,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在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方面,今年接收了38名退役士兵的,共计发放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助费、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158.16万元,并为退役士兵办理了落户手续。积极为退伍士兵联系省定点就业培训单位,动员退伍士兵积极报名参加培训。四是在“八一”期间,组织开展了对优抚对象的慰问活动,为273名优抚对象发放慰问金8.25万元。五是积极开展各项双拥活动,在全区营造了爱国拥军的浓厚氛围,今年我局被评为“2007-2011年双拥先进单位”。
8、加快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新建5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是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今年我区新建马限社区、罗星社区、罗建社区、新港社区、凯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目前,新港、凯隆两个站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另外三个站点装修已完成,待添置设备后也可投入使用,基本实现了我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全覆盖。二是按时发放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今年1-10月为符合条件的1947名老人发放高龄补贴约345万元。三是继续实施孤寡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全区共有55位符合条件的孤寡老人享受政府购买服务。四是在今年“拗九节”、重阳节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孝亲敬老系列活动,通过慰问、举办大型文艺晚会等形式,大力营造浓厚的敬老气氛。今年来共为辖区老年人办理1051本老年优待证。
(二)关注民权,民政工作基础作用不断发挥
1、依法指导开展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今年是我省第11届村委会和第8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年。今年2月下旬我区亭江镇长柄村委会被确定为省、市换届选举试点村,从今年3月起,我局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和上级民政部门的指导下,严格依法依规按程序开展,于4月13日取得了一次性选举成功。长柄村在试点工作中突出了“十个重点探索”和“四个有机结合”,大胆创新,规范操作,呈现出参选率高、参加提名的选民多、妇女参选热情高、交叉任职多等特点。
除试点村外全区75个村(居)委会换届选举日主要集中在9月中下旬。截止9月16日,全区14个社区居委会均能按照省、市具体指导意见,分别以直选、户选和居民代表选举的方式,全部一次性选举成功。
全区62个村换届选举总体上比较平稳,包括云龙、海屿、君竹在内的重难点村选举工作得到有效指导,至10月底已有58个村完成了换届选举工作。目前,正全力以赴指导六江、快安、儒江、魁岐4个村的选举工作及快洲村另行选举工作,将进一步配合镇党委和区委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村民、村干部等多方思想工作,化解矛盾,有效地引导他们依法依规按程序推进,力争年内全面完成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任务。
2、社区建设有新进展
一是抓好社区综合服务工作站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一站式、一本通”服务管理模式。去年以来,我区先后有4个社区争取到省、市的综合服务站建设补助经费105万元,对船政、培英、闽亭、闽安等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和服务设施进行改造,改善了社区服务条件。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二是我区14个社区均建立了社区信息化服务平台,开通了社区信息网站。我区积极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每个社区指定了社区信息员并参加了培训,目前船政社区的信息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开始运行。
(三)关注民利,民政工作的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1、婚登规范化建设有新面貌
按照国家3A级婚姻登记机关的标准,积极推进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并积极做好申报工作,今年5月我区婚姻登记服务中心被省里评为群众满意窗口和省级示范窗口。今年来我区共办理国内结婚登记910对,离婚登记205对,补领结婚证明书177份,补领离婚证明书15份,收养登记3对。
2、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培育工作
加强了对民间组织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强化规范对社团的年检工作,使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都能按照章程规定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今年新成立社团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5家,目前全区有社团42家,民办非企业单位42家。
3、在殡葬管理工作方面
不断提高殡葬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清明节期间组织了殡改宣传一条街活动,推动了殡改工作的开展。扎实推进“青山挂白”专项治理。继续加强对“三沿五区”坟墓的治理力度。今年来火化尸体509具,火化率保持100%。
4、在地名、勘界工作方面
根据省、市要求,我局扎实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大典•卷》区编纂工作,进入最后的统稿和审稿阶段;进一步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保障普查工作按时保质的完成。
(四)注重自身,民政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1、走访活动逐步深入。今年全区民政系统分别开展了“走千户、进百院、访实情、解民忧”活动和学习推广“霞浦经验”、组织干部进村入户集中开展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活动,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深入困难群众,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并及时进行反馈,切实提升了广大民政工作者的群众观和服务观,推动民政部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民政业务知识培训全面推进。针对平时基层反映的热点问题,专门组织相关科室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就社会救助、五保、优抚政策、收养登记、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及城乡社区建设等政策、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方面问题集中授课,并和基层工作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
3、信访、提案办理等工作务实高效。高度重视人大、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工作,将提案办理落实到人、到科室。同时注重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面对面解决问题、力求使代表满意。今年共办理区人大代表建议6件,政协委员提案10件。加强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健全完善预警机制和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理预案,今年以来答复“12345”诉求件35件,来信来访13件,真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用真诚服务打造和谐氛围。
4、深入推进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以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政风工作为契机,高度重视抓紧抓好行风建设,针对纠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积极进行整改,在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考评中不断完善自身建设。认真组织开展民政系统特别是窗口单位和基层单位的行风评议,切实转变机关作风,窗口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机关效能建设明显提升。
5、深化“创先争优”,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今年来,我局更加注重创先争优和廉政自律工作,认真落实上级纪委和组织部的一系列部署精神,把创先争优和廉政建设纳入干部考核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风险防范工作,从源头上杜绝腐败滋生。
2013年区民政工作思路
2013年,我局将继续牢固树立“民政为民”的工作理念,围绕社会管理创新和民生服务创新两条主线,突出广大基层组织和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提高社区治理水平、加强养老服务等为主题,推动民政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围绕促进社会稳定,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与福利体系
1、扎实推进城乡低保工作。认真贯彻新出台的《区关于做好城乡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的通知》,发挥它推动全区低保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指挥棒”作用;针对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家庭收入核查难、应退尽退难等多种问题,主要做到抓宣传引导、抓监督管理、抓运行机制“三抓”。
2、认真贯彻大病医疗救助政策。探索适用于不同群体的个性化医疗救助措施。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作,完善医疗救助即时结报系统,提高医疗救助的即时性、有效性,解决困难群众看病难问题。
3、切实抓好救灾应急救助工作。完善救灾应急预案,遇灾情,及时查核上报,争取救灾资金,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
4、落实临时救助分层分类管理。建立临时救助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助学、助老、助医等临时社会救助为补充的各类救助,确保低保边缘或生活危急的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救助。探索“爱心超市”运行模式、管理办法,规范实物募集、存储、发放等制度,提高“爱心超市”管理水平。切实抓好“两节”期间困难群众走访慰问和救助工作。
5、重视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一是认真落实优抚优待有关政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抚恤优待经费,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二是努力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对复退军人的服务水平;积极探索退伍军人城乡一体化安置新路子;三是继续开展双拥创建工作,发扬传统,注重创新,进一步加强双拥共建工作,促进军政军民团结;四是建立健全复退军人信访和维稳联动工作机制,深入开展复退军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通过及时掌握动态、耐心细致交流、真心实意服务,第一时间化解矛盾隐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五是组织开展两节、“八一”期间复退军人的走访慰问,进一步加大对困难复退军人临时救助的力度,促进全区复退军人群体总体和谐稳定。
6、规划建设琅岐镇敬老院。根据省、市政府的安排,2013年琅岐镇政府要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所敬老院,区民政局给予指导和推动。
7、推进区社会福利中心建设。2013年力争完成选址(占地约30亩)、资金拼盘、立项审批、工程设计和建设审批等前期筹备工作,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正式投入使用。从而改善我区社会福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推动民政福利事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围绕民政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为老服务水平
一是创造条件,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工作。以老年人生活需求为重点,逐步充实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增加享受政府居家养老福利性补助的人数;深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电子化信息平台”试点建设,引进金太阳老年活动中心服务平台,建立分中心,开通老年人24小时助老服务热线,搭建老年人求助呼叫平台,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满足群众日益迫切的养老服务需求。二是开展“快乐老年、健康老年”主题服务活动。在完善居家养老、高龄老人补贴制度等服务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开展以让老年人走出家门、融入组织、培养兴趣爱好为内容的各项活动。
(三)围绕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促进社区和基层政权建设
1、改善社区办公和服务条件。抓好省、市区财政配套投入的社区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改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力争全区30%的社区办公和服务用房面积达到200平方米标准,引导并协助各镇(街)须逐步建立1000平方米左右具有社区服务和文体活动功能的综合服务中心,确保社区各项工作在一个相对宽松的办公环境中有效开展。
2、加强人才队伍培养。以今年开展的全省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社区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以及服务网络建设,通过规范制度、加强考核、组织培训,不断提升城乡社区工作者的群众观念和服务观念。强化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配备,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基层工作者队伍。
(四)围绕突破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强社会事务管理能力
1、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加强民政窗口服务典型建设,以开展婚姻登记机关国家标准创建活动为契机,积极提高婚姻、收养登记服务水平,规范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多方面拓展婚姻登记服务领域。大力宣传婚姻文化,探索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内容;加强对婚姻登记员颁证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婚姻登记工作人员的素质,积极提高婚姻登记服务质量,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达到3A、4A级评定要求,创建群众满意的服务窗口典型形象。
2、社会组织培育创新。进一步建立完善社会组织培育管理机制,通过规划引导、政策鼓励、重点培育等方式,大力发展具有公益性、服务性、志愿性的社会组织。此外认真做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安全监督管理和团体协会的资金的管理使用,坚决查处和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违法行为,确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3、区划地名工作。全面完成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做好《政区大典》编纂工作;探索“数字地名”工作,开展地名文化研究工作,把传统的地名文化与现代的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地名管理创新之路。
4、殡葬管理。加强殡葬管理工作,落实殡葬惠民政策,加大殡葬法规的宣传教育,改革规范生态葬法,提高生态墓地入葬率;努力提升现有墓地的绿化环境水平;加强公墓规范化管理,遏制违规建大坟等现象,倡导绿色文明的丧葬之风。
(五)围绕单位作风建设,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继续推进本部门政风行风建设,加强民主评议工作,兑现办事(服务)承诺,强化学习制度,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理论和业务水平,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机制,为适应和满足民政工作对象需求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