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科技局2013年年中工作小结及打算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
今年上半年,我县科技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科技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县“1342”总体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始终坚持以“强科技管理、抓科技计划、重科技创新、促科技进步”为目标,立足部门职责,以服务特色产业为重点,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扎实开展科技服务培训,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上半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调整结构,狠抓食用菌产业发展。
根据县委、县政府“一个部门包抓一个产业”的工作要求,坚持“稳定发展规模,抓好示范带动,提升技术水平,促进产业效益”的原则,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总体目标,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在气候适宜、水电到位、交通便利的赛什斯、朵什、石门等乡镇集中发展食用菌产业。其中:在松山镇中大沟村推广了双孢菇“菇菜轮作”栽培模式,在赛什斯镇克岔村进行了简易菇棚改造层架式双孢菇标准化栽培示范,在朵什乡茶树沟村进行了高标准菇房双孢菇示范栽培,在石门镇岔岔洼村进行了食用菌层架式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截至目前,全县8个食用菌栽培乡镇共建成双孢菇棚(房)520座,面积26万平方米,产量达208万公斤(8公斤/每平方米),实现产值1664万元;金针菇、白灵菇、香菇、平菇等袋栽食用菌棚183座,菌袋860万袋,产量达301万公斤(0.35公斤/每袋),实现产值3010万元,全县食用菌产业总产值达到4674万元。
(二)抢抓机遇,全力作好科技项目工作。
今年,县科技局依托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抢抓国家支持藏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等政策机遇,主动联系衔接积极组织论证和上报科技项目。截至2013年7月底,向省科技厅组织论证上报“高海拔阴湿山区当归标准化栽培技术性研究及示范推广”、“农牧业废弃物资源菌业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等各类计划项目共8项,申请国家资金203万元,地方配套或自筹资金297万元,总投资500万元。同时,认真作好在建项目工作,省科技重大专项“冷凉山区双孢蘑菇产业关键技术提升与示范”项目现已结题,目前正在积极准备项目验收的各项工作。
(三)加强衔接,努力提升科技管理能力。
一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积极推进专利申请工作。为促进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入开展,县科技局把知识产权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开展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专利申请和保护服务,着力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和水平。我局领导和科管人员主动走访各企业,帮助他们发掘专利技术,现已申请和授权专利11项。其中:藏研所申报“一种健脾和胃藏药丸及其制备方法”、“一种治疗跌打损伤接骨胶囊”和“一种补肾固精藏药制剂的配方及制备工艺”发明专利3项;“华锐洁白丸”、“华锐骨宝”和“华锐肾宝”外观设计专利3项;藏酒酒业有限公司发明专利授权1项、外观设计授权4项。二是科技成果鉴定成效明显。至目前,“县油菜高产创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县旱作马铃薯抗旱增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和“藏医内服、外治分期辩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等多项科技成果通过省、市级科技鉴定。
(四)精心组织,扎实开展科技培训。
一是积极组织编印科技培训教材。针对我县农牧业生产中部分农牧民对牛羊育肥、设施养畜、马铃薯种植、食用菌栽培、沼气池建设等技术的欠缺,我局编印的2000套(10000本)《农牧业实用技术选编》科技手册已发放到县乡科技人员和农牧民群众手中。二是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围绕我县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发展需要,在食用菌栽培相对集中的乡镇,举办了高原反季节食用菌栽培技术、高标准菇房建设技术、层架式立体栽培技术和标准化栽培技术等培训。同时,协调、组织涉农部门通过下派技术员进村蹲点服务、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科技培训。截止目前,全县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600余场(次),培训农牧民群众4万多人(次),农牧民技术骨干2000多人(次),发放培训材料6万多份。三是拓宽合作与交流渠道,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抓好“科技活动周”和“科普宣传月”活动的组织宣传工作。5月21日,结合我县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县上组织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农牧等部门科技人员50多人在打柴沟镇举行了“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和集中宣传活动。期间,县科技局进行了科技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并为农牧民发放了《县农牧业科技培训教材》等宣传材料2000余本(份);卫生部门派出医疗专家现场就诊群众40多人,并开展了疫病防病等方面的知识宣传;农牧部门进行了新品种、新技术介绍,实用技术问答等宣传;人口计生部门进行了优生优育和生理健康等宣传;文化部门进行了精彩的文艺演出;县科协出动科普大篷车1辆,悬挂横幅5条,展示各类科技展板、挂图40多幅。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实用技术资料和宣传材料1.2万多份,参加农牧民群众500余人。四是积极组织各部门科技人员开展科普活动。结合科技活动周主题,科技、林业、农牧等部门深入全县乡镇、村组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咨询、科技服务等活动,特别帮助农牧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在全县19个乡镇举办以日光温室建设、特色种养殖业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科技讲座40场(次),培训农牧民1600多人。科技人员针对培训乡镇、村组的实际情况,结合“双联”活动精心准备培训内容,扎根村组进行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同时发放技术光盘和相关技术资料,把农村实用技术及时送到田间地头,做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村、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上半年,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1000场(次),普及培训农牧民3.5万多人,培训农牧民技术骨干2000多人。
(五)创新机制,认真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
2013年,我县科技特派员工作以巩固试点成果,宣传推广典型经验为重点,组织全县65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一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紧扣“三农”主题,积极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系统、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二是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其他科技工作相结合,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有效开展。至目前,全县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续建和新建各类科技项目10项,引进新技术8项,引进新品种5个;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37期,培训农牧民1.6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3.5万份。三是进一步探索科技特派员服务的内容和发展空间,拓展服务领域,从关注带动部分农户转变为更加关注农村整体的发展。
(六)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各项活动。
1、扎实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活动。
自“双联”活动开展以来,结合我局实际,制定印发了《县科学技术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实施方案》。通过采取加强组织领导,搞好宣传发动;开展摸底调查,确定贫困农户;建立健全台账,做好信息采集等措施。我局根据野雉沟村畜牧业及饲草产业发展的现状,制定并印发了《县科学技术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野雉沟村2013年帮扶计划》和《县科学技术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五年帮扶规划》。一是结合野雉沟村气候优势,协同该村建成竹柳苗木栽培示范基地面积120亩,户均2亩,每亩栽植苗木6000株(每株单价0.5元,科技局每株帮扶0.2元,共计14.4万元;联系户群众每株自筹0.3元,共计21.6万元),共计72万株,竹柳苗木的栽培,预计每亩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0-12万元;二是根据该村的实际存在的困难,协调水务等有关部门,解决该村1.89公里灌溉用“U”型渠铺设(其中:华藏寺镇购买“U”型槽1800个;科技局购买“U”型槽2000多个,水泥30吨),“U”型渠铺设于6月17日开工建设,现已全部完工,此项工程投入帮扶资金共计9.54万元,水井和蓄水池建设,水利部门技术人员正在勘测规划;三是对该村的村委会地坪进行了硬化,硬化地坪320平米,每平米投入资金80元,共计2.56万元;四是根据该村发展现状,提出了在巩固现有畜群数量及舍饲暖棚规模的基础上,发展肉毛兼用羊300只,牦牛100头;舍饲圈养规模羊达到2000只,户均增加40只;加大舍饲暖棚建设力度,户均达到1.5座以上。五是为完成年初计划,拓宽野雉沟村致富渠道,我局将石板沟科技示范园区的60座旧棚物资无偿赠与该村;并组织技术人员强化技术指导,全力提高农牧民群众实用技术水平,为该村送去了《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材料》350本。与此同时,我局为大红沟乡上岭村联系户李文云帮扶移民搬迁费2000元;为野雉沟村五保户鲁有平帮扶资金800元。
2、认真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和“创先争优”活动。严格按照县上安排部署,结合单位实际,及时研究制定并印发了《县科技局关于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2013年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整改方案》、《县科技局2013年创先争优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建立台账、问题整改、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等工作任务,使全体党员和干部职工的作风有了明显的改观,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操作力和创新力得到不断提升。
3、积极开展“效能风暴行动”活动。(一)6月21日及时召开了“效能风暴行动”动员会,认真组织学习了县委办发《关于在全县各级机关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并印发了《县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效能风暴行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县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效能风险排查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二)按县效能风暴行动协调推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通过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广开言路,广泛听取了各方面对科技局机关效能风暴行动的意见和建议,排查出了机关效能风暴行动存在的突出问题,局领导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认真分析原因并制定了整改措施。(三)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要求,在全局深入扎实开展“效能风暴”行动工作,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努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廉洁型的部门,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的科学和谐,县科技局对作风效能建设作了公开承诺,并在科技网上进行了公示。(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关于上下班的规定,制定了岗勤考核制度,无无故迟到、早退、旷工和上班上网聊天和玩游戏现象,工作作风得到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机关效能得到明显增强。
4、加强理论业务学习。局机关为每个干部职工发放了学习记录本,坚持每周一、三、五政治理论集体学习和鼓励引导自学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县委有关会议精神和政策法规,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省委、市委和县委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同时加强业务学习,认真学习《科学技术进步法》、《专利法》和国家、省、市相关科技工作的法律法规,使全局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得到了不断提高。
5、认真作好信访、维稳工作。围绕稳定发展大局,开展思想教育,及时组织学习上级关于信访、维稳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科技服务工作,进一步确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及时掌握和化解苗头性矛盾纠纷,上半年没有出现涉及科技工作和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信访案件。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县级科技部门争取外部科技项目的渠道不多,项目争取工作进展缓慢,成效较差;县科技发展专项基金尚未列入财政预算,科技投入还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统筹协调全县知识产权工作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今年省市下达我县申报专利任务数为35件,数量大,任务重,专利资助还没有政策支持目前急需制定和实施专利申报资助政策,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及申报工作。
(三)全县科技人才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数量不足、知识老化等问题还比较突出,科技人员继续再教育和离岗进修、脱产学习、单位委培、受训深造的机会较少,不能适应技术创新的需要。全县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整合工作尚未完成。
2013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措施,全面提升食用菌栽培技术水平,提高单产量,力争使菇农的种植效益最大化。
(二)继续抓好已申报国家、省、市各级科技项目的协调、材料整理工作,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并征集筹备2013年项目。
(三)组织开展好冬春科技培训、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宣传、培训活动,力争年内培训农牧民7.5万人(次),培训技术骨干3000人(次)。
(四)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五)制定措施,抓好落实,确保在年内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第二篇
2013年上半年,县科技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科技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确定的“五四五”的发展思路、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部门职责,以促进我县传统农业产业化提升为重点,以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找准优势,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县委部署,我局从3月上旬开始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至今已完成了前二个阶段的全部工作。在学习调研阶段,全体党员干部完成了20000字以上的学习笔记和2篇学习心得体会文章。4月15日,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结合我县科技事业发展实际,认真开展了解放思想专题大讨论,并在多方面形成了共识。局领导班子成员围绕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新时期技术队伍能力提升等主题,完成3篇质量较高的调研报告。在分析检查阶段,我局立足“广”字做文章,多渠道征求意见与建议,共向县直相关部门、局属单位、机关各股室、服务对象等发放征求意见表150余份,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在深入开展谈心活动中,党员人均谈心人数达30人次,做到范围谈到位、措施定到位、问题点到位、效果抓到位。在此基础上,于5月26日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深挖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在充分结合前一阶段学习、讨论、调研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形成重要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局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6月25日,我局召开了分析检查报告评议大会,各位评议代表以严肃、认真、客观、公正的态度,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了评议,总体评价满意率达到100%。
(二)继续抓好食用菌产业发展。
1、稳定食用菌种植规模。今年,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一个部门包抓一个产业”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继续把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稳定原有发展规模。在有关乡镇的积极配合下,我局实行了领导包片、技术人员包镇跟踪服务责任制,在栽培食用菌的15个乡镇长期蹲点,深入农户逐村逐户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户搭建菇棚和进行食用菌栽培生产管理。至目前,全县双孢菇种植已进入赛什斯、炭山岭、天堂、石门、安远、松山、哈溪、朵什、西大滩、华藏寺等15个乡镇的75个行政村,全县双孢菇栽培面积达到75万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务的93.8%。在发展双孢菇种植的同时,稳定发展县城周边村组平菇生产,引进外地客商和扶持本地农户建成以白灵菇、金针菇为主的食用菌栽培基地8个,栽培规模达到750万袋。
2、推动菌种市场化供应。菌种供应是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去年,由于食用菌规模发展过快,菌种供求矛盾成为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今年年初,我局根据菌种供求现况,引入市场机制。在相关部门严格监控下,积极引进多家外地菌种加工企业,在充分尊重菇农意愿的前提下,采取农户与企业进行“双向选择”的方式,使菇农与菌种生产企业签订菌种供应合同,有效保证了全县菇农菌种的及时供应。
3、食用菌示范基地效应初显。为提升我县食用菌产业生产水平,示范食用菌先进栽培技术,我局与县扶贫办、打柴沟镇联合在打柴沟下河东村石板沟建设以日光温室为主的食用菌科技扶贫示范基地,整合资金300多万元,建成日光温室157座并全部定植双孢菇。基地集食用菌新技术研发、技术示范、科技培训为一体,为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认真组织2011-2012年度全县科技进步考核。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来抓,不断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促进了全县科技工作的发展。根据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和市科技局的安排和部署,我局结合我县科技工作实际,按照考核要求,积极参加考核工作,克服工作人员少、资金少等困难,深入企业单位,收集整理材料,客观总结出我县两年来在科技管理、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的情况,按时完成了考核材料的整理申报工作。
(四)积极申报争取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一是省科技重大专项“冷凉山区双孢蘑菇产业关键技术提升与示范”项目按实施方案顺利进行。至目前,食用菌科技示范基地设计建造二次发酵隧道1组,双孢菇培养料二次发酵技术试验示范获得成功并开始逐步推广,新定植4座日光温室并进行不同类型覆土材料、覆土方式、覆土厚度对双孢蘑菇产量和品质的实验,提出培育双孢蘑菇种植的最佳培养料配方1个,病虫害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方案1项。二是5月8日,受科技部、财政部委托,省科技厅、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县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项目“藏族自治县草畜生产关键技术提升及产业化建设”进行了验收。验收组通过实地考察、审查资料、听取汇报、观看项目专题片、答疑质询、讨论评议等程序,认为该项目已较好地完成了技术经济指标,同意通过验收。三是帮助、协调县直各部门申报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计划11项,申报县藏区经济发展重点项目2项,申报国债项目1项,申报国债资金支持扶贫开发项目2项,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取得一定进展。
(五)深入开展科技宣传培训工作。
一是加强农牧民科技培训。全县涉农部门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围绕我县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下派技术员进村蹲点服务、举办培训班、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科技培训,上半年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743场(次),培训农牧民5.07万余人(次),其中骨干培训1783人(次),发放科技资料6万余份。二是集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月25日,结合我县开展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我局组织涉农部门科技人员在安远镇集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在活动期间进行了以科技知识讲座、义诊、图片展板展出、发放资料等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期间,县科技人员为200多名农牧民讲授了食用菌栽培及病虫害防治、舍饲养殖、暖棚育肥、红提葡萄设施栽培等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讲座4场(次)。展出反对邪教、崇尚科学和防震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图片、展板60余幅,播放科普影片3场(次),发放科技宣传册800多本,宣传材料2.6万余份。三是加强与高等院校的技术合作,聘请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振杰为县高原反季节食用菌科技扶贫示范基地的驻点技术顾问,积极指导我局技术人员,使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四是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6月14日,配合县经贸局在县文化广场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发放宣传单2000多张,并向群众解答节能环保问题,宣传节能知识,为我县营造浓厚的节能氛围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科技特派员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上半年,我县在积极推行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以巩固试点成果,宣传推广典型经验为重点,组织全县173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紧扣“三农”主题,积极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系统、全面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二是把科技特派员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其他科技工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和合理配置各种科技资源,推动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有效开展。至目前,全县科技特派员共实施续建和新建各类科技项目10项,引进新技术9项,引进新品种5个,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201期,培训农牧民1.1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3万份。三是继续完善政策措施,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科技特派员为“三农”服务的效率和收益。四是进一步探索科技特派员服务的内容和发展空间,拓展服务领域,改变目前科技特派员以技术服务内容为主的单一服务方式。从关注带动部分农户转变为更加关注农村整体的发展,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走向深入。
(七)强化队伍建设,机关作风进一步转变
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坚持领导班子定期学习、每周一、三、五集体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学习制度,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教育党员干部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增强党性观念和纪律意识,增强勤政廉洁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责任制,根据纪委、监察局《2013年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点》,结合科技系统工作实际,确定了我局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目标,制定和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三是积极开展救灾及帮扶工作。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好事安排,2013年局机关为抓喜秀龙乡南泥沟村提供帮扶资金2000元,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为全县抗旱救灾工作捐款1150元,积极开展抗旱救灾工作。
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科技创新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2、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高,给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知识普及增加了一定难度。
3、科技投入还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还比较淡薄,统筹协调全县知识产权工作的机制尚未建立。
2013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1、抓好科学发展观活动整改落实阶段的各项工作,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2、认真做好2012-2013年度全县科技进步奖励工作。
3、继续抓好已申报国家、省、市各级科技项目的协调、材料整理工作,积极争取项目支持。
4、认真组织开展好冬春科技培训、送科技下乡等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
5、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6、完成县委、政府分解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三篇
县人民政府:
上半年,我县科技工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四大战略”、“四大品牌”、“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培育特色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大力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效
(一)全力推广食用菌产业。今年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宜畜则畜、宜菇则菇、宜菜则菜、宜果则果”的设施农业发展思路和“一个部门包抓一个产业”的工作要求,充分利用技术优势,把推广食用菌栽培技术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巩固原有规模的基础上,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有关乡镇的积极配合下,抽调6名技术人员实行分片蹲点责任制,在食用菌栽培乡镇长期蹲点,深入农户逐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户搭建菇棚和食用菌栽培生产管理,农牧民发展食用菌的积极性不断提高,食用菌栽培规模迅速扩大,止目前,全县种植双孢菇乡镇已发展到赛什斯、哈溪、朵什、安远、大红沟、西大滩、华藏寺、炭山岭、石门等13个乡镇的64个村,新建菇棚2235座,双孢菇栽培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目前,已有80%的菇棚已播种,部分菇棚已出菇,预计全县仅双孢菇产值将达到3200多万元,栽培农户户均增收6000元左右。为了有效规避食用菌销路不畅或价格过低的问题,积极引进深圳福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营销商和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了双孢菇收购加工协议,以最底保护价收购双孢菇,确保食用菌种植户的利益。为了按时保质保量地为全县食用菌生产农户提供优质菌种。今年,菌种场加强了生产管理,增加了食用菌菌种制种设施,生产菌种140万瓶,保证了全县80%的菌种供给。
为全面提升我县食用菌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水平,与县扶贫办、打柴沟镇联合在打柴沟下河东村石板沟建设以日光温室栽培双孢菇为主的集食用菌新技术研发、技术示范、科技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食用菌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基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截止目前,示范基地已完成200座日光温室建设,建设培养料二次发酵隧道三组,大部分菇棚已开始播种,预计8月初即可出菇,实现当年建棚,当年见效,为全县发展食用菌产业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出口、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我局组织起草了“绿色食品食用菌—双孢菇栽培技术规程”,并在我县6月26日召开的县“三个省地方标准”审定会上审定通过了“绿色食品食用菌—双孢菇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
(二)科技项目建设成效显著。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没有项目,就得不到加快发展,更谈不上科学发展。我局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在做好项目工作中狠抓落实。一是不断拓展科技服务领域,把机关职能、职责与项目工作结合起来,紧紧围绕国家投资导向,结合我县产业发展重点,深入企业和科技单位调研、论证、编制项目,主动帮助企、事业单位筛选论证上报了“白牦牛优选育种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县科技特派员团队式服务体系建设”、“县反季节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建设”、“县高寒山区双孢菇高产技术研究开发及推广”、“县高寒山区食用菌反季节生产技术提升及产业化”等8项星火计划项目和“冷凉山区双孢蘑菇产业关键技术提升与示范”1项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二是紧紧围绕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县草畜生产关键技术提升及产业化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了由省科技厅督导组对项目实施情况的中期督查。
(三)科技培训工作扎实有效。为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牧民的科技意识,有力地促进全县特色农业的发展,我们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通过送科技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技特派员下村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科技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集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5月18日,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与县委宣传部、县科协牵头组织农业、文化、卫生、法律、司法、地震等部门科技人员80多人在松山镇认真开展了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的第八届“科技活动周”。在活动期间,县科技部门技术人员为70多名农牧民讲授了食用菌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畜牧部门技术人员为50多名农牧民讲授了舍饲养殖、暖棚育肥等技术;农业部门技术人员为50多名农牧民讲授了日光温室果蔬栽培等技术;林业技术人员为60多名农牧民就红提葡萄设施栽培技术进行了技术讲座;播放科普影片3场次,发放《高原反季节双孢菇标准化生产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培训教材》等科普培训教材800多本,《双孢菇栽培技术操作规程》等宣传材料26000多份。5月23日,配合市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地震等部门在东大滩乡集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在活动期间,县科技部门开展了发放资料等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发放《高原反季节双孢菇标准化生产技术》科普培训教材300多本,宣传材料1500多份。二是加强对食用菌栽培技术的培训工作。今年元月16-18日,在宾馆举办了以反季节双孢菇栽培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县首批农牧民技术员培训班,培训班上邀请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中心张桂香主任、内蒙古蒙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贾博元教授和我县技术员,结合县食用菌发展的现状和双孢菇菇棚建造、发料方法、病虫害防止、出菇管理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讲解,有9个发展食用菌产业乡镇的科技副乡镇长、农技员以及55名农牧民群众参加了这次培训班。培训结束后组织了资格考试,并对考试合格的55名农牧民聘为食用菌农民技术员。4月底聘请省农科院任张桂香副研究员分别在我县的松山、打柴沟两乡镇及园区通过实地察看,就对病虫害防止进行现场培训3场(次),培训食用菌栽培技术骨干30人,培训农牧民180多人。我局抽调6名专业技术人员分别在赛什斯、炭山岭、天堂、石门、打柴沟、安远、朵什、西大滩、松山等食用菌栽培乡镇村组长期驻村、蹲点,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资料、播放光盘、现场指导等形式,共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和简易菇棚搭建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班42场(次),培训农牧民4200多人(次),编印下发了技术资料、生产计划、栽培技术操作规程5300多份。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科技特派员工作稳步推进。我县在积极推行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今年以巩固试点成果,宣传推广典型经验为重点,全县173名科技特派员根据各驻点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利用专栏、座谈、现场指导、召开培训班等形式,向农牧民传授先进技术,共举办各类科技培训班403期,培训农牧民1.7万人(次),发放科普资料2.8万份,帮助农牧民开辟脱贫致富之路,有效地加强了农牧业的技术支撑能力。
(五)扶持下派干部工作稳步开展。今年,我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紧紧围绕石羊河流域源头综合治理工作,全力支持下派干部的工作,切实为农牧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一是在抓喜秀龙乡南泥沟村发展舍饲暖棚养畜,我局在经费很有限的情况下,对该村2013年新建的7座养畜暖棚,按每座棚补助资金1000元标准,拨付补助资金7000元。二是针对8名科技干部下村在进村入户存在交通不便的问题,我局为每位技术干部补助了2000元的交通费用。三是我局在“防冻受灾”期间为该村五户贫困户组织单位职工捐赠了衣物并送去慰问金1000元,在“六一”期间慰问了南泥沟村师生。四是积极参加社会各项捐助活动。组织单位职工为民族教育基金会捐款800元,单位捐款1000元;在“5.12”地震发生后,我局组织单位职工为地震灾区捐款800元,单位捐款1000元,组织单位全体党员职工为灾区提款特殊党费2900元。
(六)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切实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执行政策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一支富有活力、具有较强战斗力的队伍,我局坚持每周一、三、五政治理论集体学习和鼓励引导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认真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县有关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认真开展了“五抓五要六体现”和“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讨论活动等活动,从而使全局干部职工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树立了科技部门“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目前,指导全县食用菌产业的技术依托主要是县科技服务中心,该中心现有技术人员只有6名,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今年双孢菇种植已进入13个乡镇的64个村,技术服务面不断扩大,技术队伍的服务已不能满足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菌种生产能力不足。目前,菌种场只有140万瓶的制种能力,只能保证约64万平方米双孢菇栽培面积的菌种供应。今年新建菇棚2235座,双孢菇栽培面积累计达到80万平方米,现有的菌种生产能力无法及时保证菌种的需求。
(三)资金投入压力大。一是食用菌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建设任务重,投入高,资金统筹难,建设资金共需711万元,目前完成投资360万元,尚缺351万元;二是根据发展目标,今年新增菇棚约2235座,按我县食用菌产业扶持政策,需建棚补助223万元,菌种补助179万元,共需扶持资金402万元,财政扶持压力大;三是技术培训费用和选派技术人员的差旅费开支高,科技投入渠道窄难度大。
(四)现有的科技服务手段和设备不适应发展的需要。食用菌产业目前已经涉及到13个乡镇64个村组,我县又被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列为“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草畜生产关键技术提升及产业化建设”项目涉及4镇3乡,科技服务量大面广,目前,我局科技信息网络尚未建立,交通工具落后,信息传递工作相对滞后,难以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下半年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食用菌产业的技术推广工作。一是继续扶持全县农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加强技术服务力度,认真做好食用菌栽培农户的生产管理;二是抓好食用菌菌种场生产管理,扩大菌种生产能力,保证全县食用菌栽培农户的菌种供给;三是做好市场营销工作,积极开拓食用菌销售市场,保证我县食用菌产品有稳定的销路,食用菌栽培农户有稳定的收入。
(二)认真抓好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工作。根据实施方案中支柱产业项目,做好与项目配合单位的协调工作,认真做好项目的总结验收工作。
(三)进一步改善科技装备条件,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争取建成科技信息网,配备必要的设备,为农牧民提供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服务,实现农牧民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的目标。
(四)认真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做好科技项目的申报和争取、科技成果的验收上报评奖等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机关工作作风,为全县经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