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区委环保局工作总结3篇范文

区委环保局工作总结3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区委环保局工作总结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区委环保局工作总结3篇

第一篇 2013年,区环保部门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小康社会和全国生态区的工作目标,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强化环境管理与执法,狠抓能力建设,不断开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的新局面。

一、生态区建设全面展开

按照全区统一部署,切实履行创建牵头单位的职责,分阶段、分重点及时部署、督促各项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不断扩大创建工作的覆盖面。集中精力推进环境优美镇创建工作,认真把关、督查。区划调整后,及时督促各镇、开发区充实创建办力量,明确分工,各司其职;指导各新建镇重新调整、完善创建方案、工作计划,确保了创建工作步伐不慢,工作不断。目前10大类56项工程中,正常实施的有51项,其中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整治工作顺利推进,第一批454家企业中,已有211家通过了验收;按照三河整治要求进一步推进河道清淤工程;污染物总量削减工作顺利推进;绿色通道和城市出入口绿地建设完成,淹城森林公园和新天地公园全面完工,全区新增绿地2.2万亩,森林覆盖率新增1.64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已达18.4%;宕口复绿、土地整理利用工程完成8个;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已向上级有关部门申报;已创建成各级生态村95个、绿色学校88个、绿色社区19个、环境友好企业45家;作为生态区创建先决条件的环境优美镇创建工作得到有力推进,湖塘、横山桥、雪堰、洛阳、遥观等5个镇顺利通过全国环境优美镇的省级考核。下一批5个镇正在积极准备接受验收。

二、环境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把好项目审批关。对于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予以劝阻和否决,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新建污染项目。今年来,全区共依法审批4094个项目,47个污染严重项目被否决或劝阻,从源头上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加强“三同时”制度的落实,严格控制新污染源产生。进一步加大建设项目“三同时”的管理,切实扭转“重审批、轻管理”的状况,“三同时”项目建设期间进行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并按规范要求做好竣工验收。共对352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三同时”验收。

狠抓排污费征收管理。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守法意识,做到以收促管,达到控制和削减排污量的目的,开征面与去年同比增加12%。在开展征收排污费工作中,严格执行收费条例,做到政策、标准公开、实行“阳光收费”。全年征收排污费3507万元完善重点污染源监督机制。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同时进一步健全信访举报人网络,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一年中,全局共出动16200余人次,检查企业21800余厂次,其中夜间、节假日出动人员12000余人次,检查企业8800余厂次,立案查处278家违法排污企业,推动了工业企业污染深度治理,减轻了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其中实施行政处罚253家,停产整顿26厂次、限期治理26厂次,罚款额总数820万元。

及时妥善处理信访。重点处理好初信、初电、初访,落实限时办结制和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健全环境信访工作责任制,严格信访值班制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全年共受理投诉2337件,处理率为100%,办结率98.3%,群众满意率逐年上升。

三、两减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以国家和省市关于COD和SO2削减的工作部署为依据,于2013年底由区政府下发了《“十一五”全区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削减实施方案》,就减排任务、减排措施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3月,结合我区镇域调整的实际,我们又及时出台了《关于下达2013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减排任务的实施意见》,将全区的年度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分解到各个新建镇,将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分解到全区六大热电厂,并分别与各镇环保助理和六大电厂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先后三次召开了正反两方面的典型现场会,有效地推进了热电厂脱硫工程的进度。目前,6家电厂的19台锅炉已完成改造16台;COD削减任务也正在各镇的落实、实施之中。

在此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污染源全面达标整治工作。对工业污染源的环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一步细化了污染物(包括生活污水)收集、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自动监控、提标改造、企业内部管理等内容,并对全区926家企业分行业进行了培训。同时对重点企业加大了督察指导力度,促进企业加快整治进度,严格整治标准。自10月16日开展全面达标整治验收工作以来,已有559家企业通过验收。

四、城市长效管理得到加强

根据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机制的意见>>精神和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围绕城市长效管理工作要求,狠抓整治促提高。重点开展了五大行动。一是治水行动。密切关注中心区河道水质变化情况,促使排污单位进行污水截流接管,目前接管工业企业已达88家,接管三产单位112家。中心城区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大通河、长沟河、湖塘河、里底河等已消除黑臭现象。二是治气行动。在中心城区开展禁燃区建设,全面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停用锅(窑)炉471余台。对中心区以外的集镇区、交通主干道沿线300米范围内的锅(窑)炉实施水膜除尘改造,完成520余台套锅炉水膜除尘改造。三是治声行动。建设标准化厂房,将散布在居民区内的织机全部搬迁、集中;对中心区所有建筑工地全面实施持证施工,对施工场地噪声和扬尘控制措施不到位的,一律责令停产停工整治;对中心城区内噪声扰民的举报投诉,均进行现场监测,凡超标的,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无望或治理后仍超标的,报区政府实行关闭或搬迁。四是治废行动。对危险、固体废物严把产生的源头关、贮存转运的过程关,填埋焚烧的处置关,建成投运了城区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印染、电镀污泥处置中心,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五是治小行动。对中心城区17条主干道、街道沿线的450多家餐饮、浴室、旅馆等“三产”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对各单位存在的环境管理问题分别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目前,中心区规模较大的“三产”单位均已整改到位,其余单位也结合自身条件积极整改。

五、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全面开展

今年5月下旬,由于高温、少雨和长期富营养状况,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造成无锡市区饮用水危机。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蓝藻治理的战役打响。作为上游地区的充分认识到这次整治工作的政治影响和环境影响,积极参与、配合,迅速落实各项应对措施。一是迅速组织打捞蓝藻。6月2日开始,我们立即组织人员和船只及时打捞沿太湖周边的蓝藻,做到日产日清。共出动船只1300多船次、打捞人员3500人次,打捞蓝藻6500余吨。二是严格控制污染排放。在省“太湖流域污染防治暨蓝藻治理现场会”后,我们随即对运河以南100家印染和印染后整理、医药、化工等企业实施停排、限排,对另外589家企业开展经常性拉网式检查和抽查。7月9日起,面对防汛抗洪的严峻压力,又对大运河以南的111家印染和印染后整理、医药、农药、染料、化工、电镀企业进行强制性停排,对13家企业实行强制性限排,减少了防汛泄洪期间我区入太湖河流的污染总量,保护了太湖水质。三是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列入停、限排污的企事业单位,专门成立6个督查组,每天不间断进行巡查,对其它排污企业,开展经常性拉网式检查和抽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凡擅建、盲扩的采取停产、罚款,不能做到稳定达标排放的实施停产整治,对尾水具备接管条件的企业下达限期接管通知书。

按照区委区政府“三河”整治“百日会战”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年底港、漕桥河、太鬲运河等入太湖水质基本达到功能区划标准”的要求,深入开展“三河”水环境整治行动。一是污染源头封堵行动。对主要河道及支流沿线的排污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清生产项目、排污总量、污染源治理等情况,了解企业征税、银行信贷、规费上交等情况;对“三河”区域支流支浜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摸底,对污染严重的支浜落实了管制措施。对全区化工类、冶金类、金属表面处理类(电镀企业除外)的原冷却水排放口,粮食加工类企业的废水排放口,位于小康环境质量指标监测断面上下游500米内的工业污水排放口,废水处理后可实行回用企业的工业污水排放口,直接排入港、太鬲运河、漕桥河及其一级支流的集镇生活污水排放口等五类排污口进行封堵。到目前为止,共封堵排污口168个、涉及企业139家。二是污染企业关停并转行动。对排查出的近年来无环保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且有群众信访问题不能解决的42家企业(项目)中的40家实施关停。同时为配合三河水环境整治,对84家重点排污企业实施停排、限排。对照《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标准,全区74家印染、医药、电镀、冶金等重点行业及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全面推进。三是开展乡镇河流自动站建设。根据区政府《关于加强全区主要河流水质考核断面监测设施建设的通知》要求,建设了25个镇际交界水质考核断面自动监测站,目前已完成设施安装进入试运行阶段。实施高密度水质监测、通报。为全面掌握两条入太河流的水质状况,了解水质变化趋势,专门制定了两河监测方案,在港、太鬲运河流域各设置11和14个断面,每周监测一次;与此同时,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联动,对港、雅浦河、锡溧漕河、直湖港雪堰中学旁支流、漕桥河及其支流西仓浜共6条河流设置12个监测断面,每日监测一次,并及时上报、反馈有关情况,为决策提供依据。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印发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对全区所有河道进行了摸底调查,共排出189条水质异常河道,并形成、落实了针对性的整治方案。重点开展了漕桥河流域综合整治。目前,漕桥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试运行,生活污水收集管网正抓紧实施,完成了漕桥河共有段和内浜的清淤工程,39家企业完成了整治任务,漕桥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了省厅的验收。

六、小康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标情况

2013年市对区目标考核中,要求区小康环境指数达到85分。以1~11月底的监测数据统计,我区小康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得分为78.9分,其中空气质量良好天数百分率为82.9%,得分24.9,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得20分。10个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考核断面中有6个达到考核要求,得24分。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100%,得10分。

七、环保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以机关服务效能提高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学习、建章立制、完善考核,为建设一个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环保机关而不懈努力。定期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学习日和支部学习活动、参加开放式讲座、进行公务员“5+X”培训、组织知识竞赛、技术练兵等,不断提高环保工作者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紧密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了有关党风廉政建设、依法行政、规范行政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通过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党员、干部的行政行为,增强了遵纪守法和廉政、勤政、优政的自觉性,促进了文明、公平、公正执法;严格环保系统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从局、科室到个人层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星级科室、服务品牌、十佳工作者等创先评优活动,在全局上下营造出了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新风尚。

2013年,我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环保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主要表现为水域环境质量仍达不到区域功能要求;创建工作对照序时进度有差距;企业的环境管理还不到位,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环境执法的力度、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深入开展环境污染整治、全面建设生态区的决战之年。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概念,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而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提供了理念和方法指导,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我区的环境保护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 2013年以来,我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精神,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科学编制了全区环境环保各项规划,指导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

围绕“两个率先”和生态区建设目标,坚持以科学的规划来指导工作。2013年以来,着手编制环境保护的各类规划,其中由环保局委托南京大学和同济大学编制的《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中心区环境保护规划》已于9月2日通过了专家评审;2013年全区22个镇已有7个镇的镇域环境规划已通过评审,3个已编制完成待评审,其余镇正在编制中;24个工业园区(集中区)有8个镇的区域环评已通过评审,3个已编制完成待评审,其余镇正在编制中;镇域环境规划和区域环评要求年底前应全部通过评审并报区政府批准。

(二)以全国生态示范区创建为龙头,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工作

今年3月14日,全区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动员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生态示范区创建从组织发动转入全面实施阶段。半年多来,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围绕创建活动强力开展了宣传、规划、整治、建设等一系列工作,经过艰苦的努力,在7月21日通过省级调研的基础上,于10月13日一举通过了国家级验收。在通过生态示范区国家验收基础上,迅速启动生态区创建筹备工作,编制了生态区建设的实施方案和一整套生态区建设有关的文件,于2013年11月6日召开了生态区建设动员大会。应该说,我们在生态创建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回顾以往,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是统一思想,迅速进入决战状态。为顺利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发出了“百万人民齐动员、誓把焕新颜”的号召,明确指出生态创建是一项铁板钉钉的硬任务,势在必行、志在必得、务求必胜。各地各部门通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两干会”等各类会议,层层发动,分解任务,落实措施。健全完善考核机制,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创建指挥部经常就创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并对乡镇年度综合考核进行了重大调整,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列入综合考核基本分序列,占100分中的10分,同时在加分项目中也列入了环境保护内容,使之与各镇领导的政绩考核、镇机关工作人员的年度奖金挂钩,使全区各级在最短时间内统一了思想、行动,掀起了生态创建的热潮。

二是集中力量,序时推进重点工程。生态示范区创建牵涉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资源保护、美化绿化、环境质量达标等六大工程、20个项目44个支项目基本在年内全面完成或取得实质性进展。污水处理工程进展顺利,牛塘污水处理厂06年4月投入运行,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10月份试运行,漕桥、横山桥、横林正在紧张施工,预计年内投入运行。完成了太滆运河-竺山湖生态湿地二期建设。印染污泥干燥工程和电镀污泥处置工程正在建设,预计年内完成。

三是坚持标准,高质量建设示范点。按照验收要求,我们在全区范围内拟定了东、中、西3条验收线路,每条线路均包含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等要素,共有60余个示范点。按照点要亮、线要美、面要洁的要求,安排专人对各示范点及沿线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对沿线的环境卫生、道路硬化、绿化等开展集中突击整治,力求以小见大,做到亮点更亮、精品更精。

四是突破难点,全力开展污染集中整治。为不折不扣完成任务,全区专门成立了生态示范区创建、中心区环境综合整治、中心城区五河整治、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四个领导小组,均由区委、区政府领导担任正副组长。在此基础上,突出抓好工业污染源的全面达标整治,从水、气、声、渣各方面削减污染、提升质量。通过创建,全区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尤其是在水环境质量这一薄弱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地表水水质状况呈好转趋势。

五是分类指导,全面开展各类创建活动。整个生态创建中,我们紧紧抓住创建细胞工程,全区要创环境优美镇9个、生态村37个、环境友好企业38家、绿色学校30个、绿色社区2个,还有72家企业要通过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认证。目前,已有80%的单位基本完成了整改、建设任务和台帐资料编制,准备接受验收,两个市级生态村、四个环境优美乡镇和“六清六建”试点已做好验收准备工作,其它各单位也正根据标准、要求,积极组织推进。

六是精益求精,认真细致做好迎检工作。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建涉及12项基本条件台帐和26项考核指标台帐两大类。为确保台帐资料的权威性、可信度,我们在建立基础台帐的同时,还编制了二级、三级支撑台帐(辅助说明资料),并多次邀请专家进行预审,使之更科学、完善、合理,更好地反映全区生态示范区创建的全貌。在营造浓厚的迎检氛围方面,在全区主要道口、路段设置大小广告牌327块、宣传罗马旗536面、展版85块,各级各类新闻媒体报道生态创建稿件达350余篇,编写创建简报23期。

(三)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重点,小康环境指数达标难中有进

市对区目标考核中,要求区小康环境指数达到75分以上,而区委、区政府自加压力,要求高标准完成任务,争取达到80分以上。为了顺利完成任务,针对小康环境指数达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科学制定了小康环境质量指数达标方案和《区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全面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解决影响监测断面的突出问题,精心组织、科学合理进行监测,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经测算,1至11月份小康环境质量指数由去年54.3分上升到81.6分,地表水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取得突破性进展,10个监测断面由去年全部超标上升到6个达标,环境空气质量和城市环境噪声二项得分也有不同程度提高,有望全年小康环境指数达到80分。

(四)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全面达标成果

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目标,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抓手,进一步巩固、深化全面达标工作。今年以来,狠抓了工业污染源的全面达标整治,召开了500多家重点排污单位负责人会议,将整治标准、时限、要求落实明确。目前各企业整治的认识、力度超过以往任何一年;同时,加强了预警监管、执法监督,全天候对排污企业进行执法检查,督促企业落实环境管理措施,提高治污能力和稳定达标排放水平。目前,列入整治名单的576家企业中,已有459家基本完成整治任务。3月底以来,又结合“五河”整治,对流域范围内的1200多家工业企业进行了全面调查,就发现的问题专门召开会议,提出了整改要求和期限。对逾期未执行到位的,依法做出了停产、罚款的行政处罚。到目前为止,“五河”区域内111家废水污染源中,已有8家关、停,日减少废水排放量约1.26万吨;接管74家,日废水量1.94万吨;委托处置2家,日废水量25吨;因主、支管网未到,尚不具备接管条件的27家,日废水量295吨。对所有按要求完成污染整治、污染物排放达到规定标准的单位逐步开始核发排污许可证,目前,全区已有35家企业申领到了排污许可证。

(五)以工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

一是巩固并拓展产业结构调整专项整治成果。落实长效管理机制,对去年已基本完成关停淘汰取缔任务的企业实施回头看,防止死灰复燃。并督促企业办理项目注销手续;对完成整治任务的整治类企业加强现场监管,确保稳定达标排放。继续开展第二轮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省发改委等三部门关于太湖流域小化工整治的要求,对全区化工企业开展污染整治,列入整治类的46家企业中,40家通过了验收,关停4家,还有2家下发了停产通知;列入关停类的40个企业的77个项目已全部执行到位。二是按照总量控制、以新带老原则,把好新建项目审批和验收关。新建企业或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产业集群发展要求、符合有关投资密度规定要求、符合总量控制和资源配置要求。今年1至10月共审批各类建设项目4086个,退批不符合环保要求和产业政策的项目72个。同时,为了加强建设项目的后续管理,实行了污染防治设施从方案设计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管理,到目前为止,已对32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三同时”验收。

(六)以严格的监管为保障,促进整个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

完善监管机制,提高环境监管效能。建立重点污染源监督机制。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对屡教不改者,在依据环保法律法规进行惩处的同时,还要报请监察部门依法、依纪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完善“12369”救援机制,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执行突发性环境事件报告制度,确保无迟报、漏报、瞒报现象,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环境危害,保障环境安全。进一步落实环境信息公开制和公众参与制,今年全区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的企业扩大到了300家,同时进一步健全信访举报人网络,便于随时接受社会、群众的监督,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到目前为止,共组织大规模集中执法、专项检查81次,共出动执法人员5236多人次,检查企业13204厂次,其中夜间、节假日检查3458厂次。对278家企业做出了处理,其中停止排污3家、停产整顿55家、限期治理47家,行政处罚173家。强化流域监管,及时掌握动态环境质量。对中干河、北干河、金湟河、北塘河、武宜运河、采菱港等上游客水和我区境内入鬲、入太河流断面实施在线自动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早采取措施,防范事故发生;对全区乡镇断面河水实行自动监控,为区域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依托科技,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扩大COD在线监测仪、流量计等自动监控仪的安装面,新增排污口自动监控装置28个,拓宽全区工业污染源自动化监控范围,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全天候不间断监控,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七)以维护环境安全为已任,认真履行环保职责,为群众排忧解难

为保障农业用水安全,确保在小秧落谷、大田栽插期间不发生农业污染事故,专门制定了农业污染事故防范工作方案,在4月中旬发文到各镇政府,要求对水污染事故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根据各镇排查结果及我局掌握的情况,会同乡镇对存在事故隐患的区域、河道进行了水质监测,根据监测情况及时采取了翻水、换水等措施,并有针对性列出了150家企业报区政府实施了季节性停产、限产措施;在季节性停产、限产期间,分片成立督查组,对企业停产、限产执行情况进行督促落实。投入精兵强将认真做好“两考”期间环境噪声控制和区党代会期间环境信访工作,确保稳定。今年1至10月共接收各类信访案件1440件,处理率100%,结案率达98.5%。

(八)以效能建设为抓手,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坚持学习不放松,政策、业务水平有新的提升。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保护座谈会精神的同时,把理论学习与廉政教育、业务学习有机结合起来,特别强化了内部执法人员的法制培训,今年以来,采取集中辅导、竞赛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学习效果和整体执法水平。

加强内部管理,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内部党建及文明创建计划、目标管理责任状、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管理责任状以及完善的考核体系,形成了一整套内部约束、考核、激励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环保队伍的勤政、廉政意识得到增强,有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廉洁自律水平。

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整体工作效能明显提高。以机关效能建设活动为动力和起点,狠抓作风整改和效率提高,针对提高审批时效、改进监管方法、规范收费行为、加强依法行政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并付诸实际行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促进了环保队伍的作风建设和效能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们工作中的问题还很多,主要是环境管理制度尚未完全执行到位,还存在擅建、盲扩、未执行“三同时”和超标排放等情况;金湟河、滆湖等区域时有渔业污染事故发生;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内部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并继续为改善地区的环境质量而不断努力。

第三篇 2013年,全区环保系统紧紧围绕争创国家生态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环保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快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环保热点、难点问题,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克难攻坚,生态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

以“生态创建决战年”活动为抓手,坚持高强度实施、高频度宣传、高标准整治、高投入建设,紧扣生态区创建关键指标,重点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强势推进生态区创建。全区14个镇全部通过了全国环境优美镇省级考核,环境优美镇创建已实现满堂红,高新区、经发区省级生态工业园的规划已由省环保厅、科技厅、外经贸厅组织专家评审并通过了省级预调研;新建成投运邹区、郑陆等4个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主管网567公里,城区、纺织园区、牛塘、马杭、漕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和尾水改排工程正在加快建设;25个农村污水处理试点工程建成投运;绿色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建成各级生态村219个、环境友好企业121家、绿色学校122家、绿色社区39家、省级绿色宾馆3家,完成清洁生产企业审核150家,完成ISO14000论证企业425家。绿化、生态修复、创建精品工程、软件资料等全面到位,12月17日正式通过国家级技术考核。

二、多管齐下,全面完成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任务。

2013年,我们将提标减排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年度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力度,倾力推进。一是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分两次召开了减排结转项目和新增项目的工作动员大会,将年度减排任务进行了分解,使各有关单位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减排任务,并按现场整改和台帐资料准备两块进行落实。二是结合实际情况,对重点污染源企业下达限期治理通知,明确污染治理的任务、责任、时限,使全区重点减排工程项目落到了实处。三是加强了对重点治污减排工程项目的督促和考核。对重点污染源治理工程项目实行高频次的现场检查和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多次召开重点减排工程项目企业负责人会议,通报进度,收到了明显效果。四是加强了对重点减排工程项目的指导和服务。在实施重点减排工程的过程中,帮助企业寻找技术方案,比较技术可行性、论证综合方案,共同筛选和论证工程方案,帮助企业解决工程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年完成COD减排6732吨,二氧化硫减排4125吨。

按照省环保厅《关于做好<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厂及重点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实施工作的通知》文件的要求,我区六大行业37家直接排放的企业需要进行提标改造。对此,我们首先制定了《重点工业行业提标改造方案》,召开提标企业提标工作动员大会,下发新标准,明确提标工作的技术和时间进度要求。其次,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提标要求,分类召开电镀企业整治提标现场会和印染、化工企业提标技术指导会,邀请省内外知名环保公司技术人员进行现场介绍。组织重点单位参加省、市的提标现场会,学习先进。进行指导。在加强指导的同时强化监管,有针对性地对提标改造重点企业加密了现场监督检查的频次,对改造不积极又做不到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从重处罚,情节恶劣的报请区政府实施停产整顿。在各级的共同努力下,37家企业已全部通过验收。

三、加大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完善重点污染源监督机制。对重点污染源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抽查,同时进一步健全信访举报人网络,及时发现和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对雪堰、横山的20家接管重点企业和漕桥8个自然村的191家企业进行限期整改;全面开展污染源排污口规范整治,对360多家废水委托处置的企业进行专项督查,每个企业只能保留一个规范雨水排放口。围绕区128工程,对涉及的234家工业污染源整治企业实施全覆盖检查。对中心城区近5100家“五小”行业实行排污申报登记注册;针对遥观镇新南村周边环境差的情况,对全村45家有生产废水产生的单位进行了集中整治。一年来,全局共出动11400多人次,检查企业5700余厂次,其中夜间、节假日出动人员近1800人次,检查企业800余厂次,立案查处148家企业。

四、负重奋进,努力打好环保在行动战役。

紧紧围绕“太湖治水、城区清水、净化空气”等“三大战役”,对照考核意见,对标找差抓整改,创新发展补不足,重点抓好污染物减排工程,六大行业和污水厂提标改造,三场整治等重点工程;突出开展工业污染源防治、生活污染削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全面实施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对进展缓慢的整治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各项指标较年初有明显好转,在两市、五区排位中逐月提前。

五、提高标准,环境日常管理进一步规范。

严格执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把好项目审批关,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对于达不到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予以劝阻和否决,堵截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新建污染项目。同时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服务方式。全年共审批2973个项目,407个污染严重项目被否决或劝阻。加强“三同时”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加大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的力度,形成了分级管理网络,切实扭转“重审批、轻管理”的状况,加强“三同时”项目建设期间的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责令整改,并按规范要求做好竣工验收。共对310个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三同时”验收。

狠抓排污费征收管理。充分运用经济手段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企业守法意识,做到以收促管,达到控制和削减排污量的目的。今年开征企业数达1316家,征收面比上年增长10.1%,排污费共到账3810万元。

全面完成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据国务院《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要求,会同农林、统计、水利、城管、卫生等部门,对全区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总量进行全面调查,掌握种类污染源的数量、行业和地区分布情况,了解主要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和处理情况,建立健全重点污染源档案、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环境统计平台,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规划提供依据。目前,整个普查工作已初步完成,普查数据库已上报省和国家普查办,通过了省普查质量核查。

强化危险固废管理。开展全区工业固废调查,形成了危险固废重点单位名单,并根据不同类别下达管理意见。积极推进全区印染污泥、城镇污水厂污泥的无害化处置,目前已形成120吨/天的污泥焚烧处置能力;对电镀酸洗污泥、汽修行业的废矿物油进行定点处置,统一管理,电镀、酸洗污泥的收集量比去年同期上升50%,达3000吨,对140家汽车服务企业下达了限期改正通知书;认真做好危险废物的转移审批工作,按照综合利用优先、就近处置的原则,把好危险废物的转移关,做好涉源企业、射线装置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放射源转移预审。

深入开展环境宣教工作。紧扣国家生态区创建的机遇,在日报开辟生态专栏,密集宣传生态创建;联合电视台、新闻网站作长期广泛宣传。积极争取新华日报、中国环境报等主流媒体的支持和配合,刊登我区环保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措施及做法,一年来,共在各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500余件;围绕“六五世界环境日”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召开鹤溪河环境综合整治圆桌会议,平等交流,倾听民声;组织五百余家重点排污企业进行《水污染防治法》、《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培训,联合市环保局召开《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百家企业法人座谈会,专题解读《条例》;联合湖塘镇人民政府与各社区举办“迎绿色奥运,走限塑之旅”、“节能减排从我做起,让布袋子和菜篮子成为一种时尚”系列限塑活动,展示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环保布袋;在电视台“生活连线”周日关注及《日报》限塑专版进行相关宣传。

六、认真履职,切实维护环境安全。

为防止农业污染事故的发生,确保水环境的安全,对全区主要河道及支浜、环境敏感区域、事故易发区域进行彻底排查。对河浜水质较差的镇的状况进行了通报,对83家污染企业实施了季节性停产,以确保全区农业用水的安全。制定了《关于太湖蓝藻暴发预防和处置应急预案》和《太湖流域环境监管工作方案》,积极预防和应对太湖蓝藻暴发。

切实加强突发性环境安全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积极落实《环境安全隐患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区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通过查思想、查管理、查装备、查现场等手段,全面排查治理各乡镇、各行业领域的环境安全隐患,狠抓隐患整治工作。组织了横山桥工业集中区、牛塘工业集中区、武澄化工园区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演练,并完善了企业、园区和政府三个层次的应急预案,区突发性环境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已经区政府批准实施。

及时妥善处理信访,落实限时办结制和局长信访接待日制度、健全环境信访工作责任制,严格信访值班制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投入精兵强将认真做好“两考”期间环境噪声控制和环境信访工作,确保稳定。全年共接收各类信访案件2484件,处理率100%,结案率达98.5%,群众满意率逐年上升。按时办结人大议案、政协提案10件。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