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2019年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2019年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总结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19年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总结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2019年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总结

2019年区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多措并举,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为特色种养业扶贫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抓好产业扶贫政策落实,增强产业扶贫实效;强化科技信息服务,切实为贫困户提供优质服务。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产业扶贫工程责任组,区委常委、区政法委书记同志担任组长,成员单位由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文旅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局、区扶贫局组成,产业脱贫工程责任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牵头产业扶贫具体业务工作。

(二)系统部署推进。按照区扶贫开发领导组统一部署,明确产业脱贫工程责任组职责,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加强特色种养业项目安排部署、监管,责任组成员分工细化,主体责任明晰。

二、完善政策体系,狠抓核心措施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扶贫成效,区农业农村局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先后出台和完善了产业扶贫配套政策。一是印发《2019年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二是修订了《区产业扶贫资金到户项目补贴管理办法》,提高项目起补规模、明确项目监管、验收责任。三是制定了《区产业到村项目实施流程》,加强和规范了到村项目实施程序,公告公示制度、项目资产管护、项目带贫减贫机制。

三、加强问题整改,强化责任落实

加强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及省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区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立即制定制定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目标、整改时限、整改措施。一是精准界定具备发展特色种养业条件的贫困户,通过乡村逐村逐户摸排,2019年符合发展特色种养业条件的贫困户户数为28450户,作为产业扶贫实施对象,并在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上进行标注,二是取消“全覆盖”要求,坚持“因户施策”,对无劳动能力、无生产资料或其他不适宜发展产业的贫困户,不作为产业扶贫对象户,不强制要求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三是因户施策,支持鼓励根据自身条件实施最合适的产业类型项目,同时科学设置产业项目类型,对常规粮棉油等传统大宗农作物以及高风险、高污染、非适应性、效益不稳的产业不作为扶贫产业项目,四是修订产业奖补政策,合理确定奖补金额,明确奖补标准,对达到产业发展标准的给予奖补,最高奖补不得超过5000元,五是加强帮扶,组织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在产业选择、关键技术、风险防范等方面严格把关,组织区乡农技人员在包保6个大户的基础上,再服务2个贫困户,同时组织扶贫企业参展,大学食堂采购;继续实施“深贫保”农业特色产业保险,为贫困户提供风险保障,六是加强扶贫资产后续管护。严格按照《省扶贫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落实扶贫项目后期管护责任,对经营性资产,着力推进高效经营、保持收益;对基础设施类资产,落实管护责,把扶贫资产管好、用好,确保建成的扶贫项目正常运营、持续收益。

四、实施扶贫项目,确保扶贫成效

1.支持贫困户自主发展。脱贫攻坚以来区坚持统筹资源,整合资金,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区依据产业扶贫精准规划,加快培育蔬菜、茶叶、林特、水果、中药材、畜禽、渔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油茶等十大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相关服务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主业突出、多业并举、各具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发展格局。

支持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条件、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项目。2019年申报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25143户,奖补资金7382.7万元,发展农业特色种植业项目2.1万亩;发展畜禽养殖153.89万头(只);发展水产养殖6.2万亩。

2.支持贫困村产业及集体经济发展。为促进贫困村、经济薄弱村主导产业发展,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就业,我区把支持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2019年实施产业到村项目29个,投入资金2244万元。

贫困村、经济薄弱村利用到村项目资金打造瓜片、皖西白鹅、生态油茶、绿色蔬菜、新华红桃、土鸡土猪、有机鱼虾等特色产业扶贫基地。通过实施资产收益、安排就业等方式,带动村集体经济提升和广大群众受益。

3.继续实施“深贫保”特色产业保险项目。

2018年我区在全省率先开展“深贫保”贫困户保险试点工作,对发展特色产业的贫困户给予保险,保费由区财政承担,对贫困户种植作物因自然灾害、病虫害;畜禽意外死亡、疫病害及种养殖品种因市场价格等因素造成的损失,将由保险公司赔付,最高赔付额1万元,通过2018年试点,“深贫保”在化解产业发展风险,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都取得了积极成效,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的信心更足,发展的热情更加高涨。

2019年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86万元,为2019年近2.6万户发展特色种养业贫困户进行“深贫保”特色产业保险。保额每户1万元,保费110元。截至11月13日,共理赔3359户次,合计赔付283.0936万元。其中畜禽养殖赔付262.2761万元,水产养殖赔付11.006万元,特色种植业赔付9.8115万元。

五、强化保障措施,促进稳定发展

1.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

大力推广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和贫困户自主发展“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加强带贫主体的培育,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村、贫困户开展基地联建,提高特色产业组织化程度,加快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数量向质量转变,实現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激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经营大户)参与扶贫工作,鼓励经营主体通过劳务联结、股份联结、租赁联结、服务联结、产品收购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对带动效果好的区农业农村局还在农业产业化项目上优先安排,“示范主体评定”上优先。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贫困户通过资产收益分红、小额信贷入股分红、土地租赁、产品收购,基地务工等方式分享特色产业发展的增收红利,实现增收脱贫。据统计2019年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8385户。

2.加大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力度。2019年4月区农业农村局开展了“进村入户送技术 产业扶贫脱穷根”技术服务月活动,印发3万余份政策、技术明白纸,组织乡村技术人员近300人进村入户。加强技术服务,组织全区农技人员每人联系服务2个自种自养贫困户,对自种自养贫困户开展靶向性、“菜单式”特色种养实用技术培训。

3.促进产销对接。利用好合肥市包河区与我区脱贫攻坚县域结对帮扶的大好时机,积极宣传,推介特色农产品,帮助贫困户农产品进入合肥市场。在合肥农交会上设立产业扶贫展区,展示展销我区“皖西白鹅”、“瓜片”等扶贫产品。参与高校食堂面向贫困县(市、区)采购 农产品工作,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

下一步一是我们将继续严格执行“四个不摘”的要求,做好产业扶贫巩固提升,以产业扶贫“三大行动”为抓手,深入实施扶贫项目提升行动,促进产业扶贫项目提质增效,实施“四带一自”深化行动,引进和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增强带动能力,实施“一村一品”推进行动,促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二是做好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有机衔接 ,促进小农户与市场主体对接,小农户与大产业对接、着力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兴旺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