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13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总结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
2013年,工商局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工商局部署,以服务“加快现代化,建设新”为主题,以工商系统“年度十项重点工作”为载体,弘扬敢负责、敢作为、敢争先“三敢”精神,践行“和谐严谨、包容奋进”工商精神,保稳定、促和谐,谋发展、求跨越,推进服务发展、依法行政、队伍建设跃上新台阶,为建设“三创之都、大桥新城、幸福”作出了新贡献。
一、以服务发展为第一要务,四个创建蔚然成风
以“你发展、我服务,有事找工商;你消费、我保护,有事找工商”为承诺,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为契机,实施“党徽耀红盾”争创“群众满意的窗口服务单位”活动,示范岗创建取得明显成效。
(一)争创“红盾服务创业示范岗”,开通“红盾服务创业直通车”,打造产业升级服务高地。
截至12月25日,全局新办理内资企业开业登记1567家,注册资本108.35亿元;新登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48家,注册资本4.48亿美元;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1406家,资金总额8.6094亿元。
一是创设一流注册窗口。提供标准化服务。以群众、企业和政府“三满意”为宗旨,在区镇两级工商窗口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定《登记注册窗口服务十项规范》,推行一审一核制,对简易登记事项实行审核合一,优化我区政务软环境。提供近距离服务。下放个体工商户名称设立登记核准权,第二批授予条件成熟的四个分局部分企业登记决定权,方便群众就近办理工商手续。提供亲情式服务。在行政审批中心工商窗口特设“午间值班岗”,推行“前置审批告知制”,发放“照后提示书”,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指导。开展“青年文明号”、“巾帼示范岗”创建,有28人次被行政审批中心评为服务标兵和服务之星。
二是全程服务重大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制”。对全区重点项目、挂牌督办项目,在筹备、设立和经营过程中涉及工商职能事务,指派工商项目助导员,提供跟踪、预约、延时和上门四项服务。实行“疑难会诊制”。试行重大项目先行主体登记,推动大富豪酿酒、富都国际等早落户、早开工、早投产。采取“分段式审批登记”外资准入模式,帮扶中港粮油、惠成食品等解决准入难题。会同法院等部门对企业内部股权矛盾、改制纠纷等疑难集中会诊,为达海集团、建总等定制股权转让、出资个性化解决方案。实行“招商联动制”。加大对开发区、滨海新区、锡通科技产业园帮扶力度,与各大园区招商引资部门信息联动,与园区管委会建立多向联络员制度,联合高新区管委会制订出台《关于建立重大项目联动机制的实施意见》。今年共登记千万元以上项目167家,超亿元项目23家,创同期历史新高。
三是积极扶持创业就业。启动“结伴光彩行”。编制“个私会员服务手册”,制订服务会员“组合套餐”,帮扶解决融资、党建、就业培训等难题。举办银企合作签约座谈会,现场签约贷款2050万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54起,助企融资7.6996亿。牵手区人社局举办就业再就业洽谈会和2期电脑、缝纫等培训班。推动家纺城非公党建取得实质进展,争创党员先锋岗、党建示范点8家。启动“百千万大走访”。用两年时间走访全区所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110名消费者和1400家企业,采取“三段式”走访,走访前掌握走访企业基本情况,走访中了解企业所需及对工商部门意见建议,走访后抓紧帮办;推行“菜单式”服务,融合各项工商职能,列出7部分47条大走访服务菜单。截至12月25日,共走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74名、消费者121名、企业1415家。启动“帮扶升级计划”。为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个人独资、合伙企业转化为公司提供扶持。开发区分局在正场试点,共办理个人独资企业72户、有限公司16户,得到政府肯定。梳理全区工商注册数据形成2篇分析报告,被区《调查与研究》录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为投资者创业提供指导。
(二)争创“红盾消费维权示范岗”,开通“红盾消费维权直通车”,打造零距离维权服务高地。
截至12月25日,共受理办结12315申投诉1435件、举报545件,为消费者挽回损失60余万元。区消协共调处投诉46件,为消费者免受损失16.6万元。申报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先进区域2个、先进单位4家,另有3个行业10单位申报市级先进行业(单位)。目前,已创建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先进区域3个、先进单位10家。
一是健全消费教育体系。组建专业队伍。整合工商、消协、质检、盐务、药监、烟草、物价、卫生等部门人员,组建区消费教育维权队伍,深入校园、企业、城镇、农村开展消费维权知识巡回宣讲9次。搭建教育平台。依托区电子技术学校成立“青少年消费维权基地”,依托大润发成立“青少年消费教育实践基地”,利用暑假举办“青少年消费教育维权暨小记者夏令营”。青少年消费教育工作得到中消协秘书长杨红灿肯定。创建教育载体。围绕“消费与民生”年主题,编印消费维权专刊,举办“国盛义乌城杯”消费维权知识竞赛。利用315、6月食品安全宣传周、七一、农村庙会等时点,开展现场咨询服务活动,举办“‘红盾直通车’进企业、进社区”晚会,宣传消费维权知识,得到社会各界好评。
二是全力保障食品安全。规范准入。加强食品经营主体清理,制定《食品流通许可工作规范》等文件。严格食品流通许可,现共核发食品流通许可5305家,完成乳制品许可项目审核变更。强化自律。组织食品经营户开展岗前培训,督促落实索票索证、进货查验等自律制度。发放食品安全宣传册15000份、消费维权特刊8000份、《食品安全法》读本5000本,到学校授课15次,消费提示警示信息4900多条。培育食品安全示范街12条、食品安全示范店市级8家、区级318家,1561家食品经营户签约纳入溯源管理系统。加强巡查。实行“两图一书”管理,推动食品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有照有证及亮照亮证率、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率、自律制度及承诺书公示率、进货查验及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执行率、散装食品标识规范率、不合格食品退市率“六个100%”。制定《无照经营行为移送规定》被总局网站刊发。突击整治。开展“红盾护航食品安全”等执法行动,开展食用盐、乳制品、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染色馒头、毒豆芽等专项清查。以“五四工作法”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做法得到市局肯定。三检联动。推行快速检测、法定检测、经济检查“三检联动”机制,全年共投入检测资金56万元,完成省市局委托抽检103批次,一般食品自主送检360批次,乳制品抽检480批次,食品快速检测2500批次,查处食品案件236件,罚没款35万元。
三是推进放心消费创建。亮化创建平台。区政府协调调拨专用房,解决放心消费创建机构办公场所,在城区建设路繁华地段全面启用开通“一网两中心”(红盾消费维权网、区消费维权调解指导中心、区食品安全快检中心)平台,省放心消费创建测评组来通考察时给予较高评价。优化工作机制。抓好消调对接、诉调对接制度化、信息化、常态化建设。联合八部门建立消费维权联席会议制度,“四个对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做法得到市委政府肯定。与文峰大世界等大商场建立远程视频维权网络,组织对服务业开展问卷调查和消费评议,深入乡镇中小学开展商品比较试验。在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全覆盖基础上,联合卫生、教育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学校”创建活动。深化行业自律。开展“投诉不出门店”活动,吸纳130家不同行业企业创立“诚信经营放心消费承诺企业联盟”,与30家经营服务单位建立消费维权协作机制,评选出“消费者信赖门店”32家。推进12315“五进”,编印《12315五进工作规范汇编》,建成“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50家,经验做法在我区召开的全省工商系统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推广。
(三)争创“红盾品牌培育示范岗”,开通“红盾品牌培育直通车”,打造品牌孵化服务高地。
截至12月25日,为我区成功争创中国驰名商标2件、省著名商标5件,商标国际注册8件,申报商标注册703件。目前,全区共拥有驰名商标7件(行政认定3件)、著名商标35件、知名商标87件。
一是构筑宣传平台。主题宣传。牵头制定《区深入实施商标战略意见》。开展“商标战略进基层进企业”活动,商标法施行纪念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联合多部门采取现场咨询、设立展板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16场,发放资料2000份。平台宣传。会同川姜镇政府承办区首届“品牌发展论坛”。向《中国工商报》、《商标与品牌》等投稿13篇,在《大众》开设“商标战略”专版,撰写《2013年上半年商标发展情况分析》被区《调查与研究》录用。培训宣传。利用商标企业上报认定材料之机,组织创标企业、出口企业、涉农企业和品牌基地企业负责人开展业务培训4期,参训人员100余人,并组织著名商标企业开展了商标知识竞赛活动。
二是构筑指导平台。推出指导意见。加大行政指导力度、广度和深度,出台《规范商标使用管理行政指导意见》,配套制作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变更建议书、商标续展建议书、商标策略建议书、商标轻微问题告诫书等“五书”,被国家总局网站全文刊载。健全指导网络。在“三名”企业建立商标联络员制度,在注册、年检窗口设立商标发展服务台,开展“商标战略服务能手”竞赛。建立党员商标发展联系点,198名党员与227家企业建立联络关系。在分局建立“商标指导服务站”,在规模企业建立“商标指导服务点”,指导实施商标战略企业426家。
三是构筑创牌平台。实行“三步走”。把争创“三名”商标作为实施商标战略重点,组织培育对象到驰名商标单位学习,开拓思路;指导创建企业完善商标管理制度,提高申报质量;对申报企业择优筛选,确保成功率。实行“三纳入”。将“三名”企业纳入品牌保护企业,享受优惠政策;按年度向政府推荐省市著名商标,纳入政府表彰奖励范围;将“三名”企业纳入名优企业风采录,通过媒体给予专题宣传。
(四)争创“红盾强农惠农示范岗”,开通“红盾强农惠农直通车”,打造护农发展服务高地。
截至12月25日,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12家,出资总额17.89亿元,新发展农村经纪执业350人、经纪组织21个(龙头5个)。区级农资经营示范店50家、市级示范店24家、省级示范店3家。培育区级平安市场50家,升级改造农村集贸市场2家。
一是实施主体孵化工程。壮大农村经纪组织。根据种养殖市场分布情况开展调研,制定经纪联合体、特色经纪人培育实施方案。新培育农村新型经纪联合体5家,吸纳周边农村经纪执业人员300多人,年经纪成交额超亿元。壮大涉农市场主体。对涉农市场主体开通“直通车”,保障登记快、运行快、发展快。深入家纺城、十总新农贸市场、国盛义乌城等地,指导开展招商活动。壮大农资连锁网络。指导1597个农户与农资连锁企业签订会员式连锁合作协议。把和盛农资培育成集农村经纪、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于一身的新型农资连锁联合体,吸纳农民会员5000余个、合作社团体会员81个。
二是实施体系优化工程。孕育涉农商标。以“一镇一品”为导向,挖掘农业自然人文资源,加大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力度,今年新培育农副产品注册商标10件、知名商标4件、著名商标1件。指导景瑞农业、通联农资、和盛农资等企业探索建立“公司+商标+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孕育诚信农企。创新制订《区企业信用管理办法》、《诚信示范企业、示范行业创评方案》和《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授信优惠办法》。将通联农资培育为市首家AAA级农资信用等级企业,全年共培育“重守”企业253家。孕育示范品牌。按照“一所一岗位、所所有特色”原则,分设7类11个“红盾强农惠农示范岗”,制定服务承诺,公示上墙。与涉农企业、市场主办方联合开展强农惠农倡议和公益宣传活动。
二是实施主体净化工程。义务指导。依托56个基层合同指导站,与21家规模涉农企业签订义务指导协议,提供合同管理、商标注册、抵押融资等服务。指导景瑞、裕隆农业等6家涉农企业与31个农村经济合作社签订土地使用权流转合同和技术服务合同,流转土地4000余亩。信用分类。将全区45个市场、1117个农资经营主体全部纳入信用分类监管范畴。联合区农委、供销合作总社开展“农资经营示范店”创建,推出信用信息有限公开、信用分类动态调整、示范店挂牌联系、农资监管联席会议四项制度。高效维权。开展合同格式条款征询活动,调研制定《道路运输货物托运单》示范文本,得到家纺城市场认同。在石港农贸、和盛农资、通联农资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共调处投诉举报132件,查处涉农案件19件。三余分局调解一起误用农药造成棉花失收纠纷,为消费者挽回损失7.5万元。
二、以依法行政为第一准则,执法监管推陈出新
以“依法监管、规范监管、科学监管”为目标,创新推进执法监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治化建设,保障履职尽责、公正执法,营造健康有序、规范有力的经济秩序和政务环境。
(一)首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编撰全省系统首部《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规范》,对准入许可、分类监管、食品检测、案件查处、应急处置等9项33子项内容作出详细规定,在工商系统推广,得到省局肯定。分类监管,减压增效。在城区金沙分局和村镇石港分局先行先试基础上推行食品经营主体信用分类监管,做到一户一档、一级一策,为食品经营者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随时更新;确定为A、B、C、D四个信用等级,施以不同频次实地检查。应急预案,加强防范。制订《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预案》及《应急处置工作规程》。按照一般、重大和特大食品安全事故,相应启动快速反应预案,制订应急实例。通过12315应急处置指挥中心开展应急演练。5月,二甲分局在接报东社镇宰杀病死山羊事件投诉后,迅速通报启动预案,排除了一起重大隐患。
(二)首推“工商局农资质量监控中心”。依托通联农资自检中心,挂牌成立工商局农资质量监控中心。调研出台《区农资质量安全监控办法》,启动实施备检、申检、预检“三检联动”农资质量监控机制。销售备检护源头。与农资经营主体逐一签订《批量复合肥备检协议书》。约定经营主体一次性购进复合肥10吨以上的,在入库3个工作日内主动向监控中心申请备案,并无偿提供样本接受备检。消费申检助维权。农资消费者、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对所购化肥质量存有疑虑的,可向监控中心申请免费检验,签订申检协议。对申检不合格化肥,按程序送法定质检机构检验。定向预检遏违法。在农资经营龙头企业、连锁网点、消费者中发展组建农资监管志愿者网络,由监控中心采集反馈信息,制定预检计划。今年共组织农资预检30批次,移送法定抽检3批次,保障了农资质量和消费安全。
(三)首推“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在相继推行分级办案、案件跟踪、积分考核等基础上,推出行政执法案例指导制度。把握案件类别。根据基层办案需求,合理确定指导性案例类型,明确入选范围、条件、程序,成立指导性案例编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并邀相关学者审定。制作典型案例。由基本案情、争议辨析、取证要点等部分组成,让办案人员知晓案件线索来源、易发领域,明确取证方向,锁定违法事实。明确案例适用、更新制度和废止情形,使案例更贴近基层、方便实用。今年共指导性案例4辑典型案例31个。设定裁量因素。在反复论证基础上,综合主观状态、违法性质等相关情节,推出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因素·均数·系数法”计算公式。截至12月25日,共查结各类经济违法案件621起,涉案金额1.4696亿元,大要案、新型疑难复杂案件明显增多。加强案件核审,组织案卷评查4次344件,所办案件继续第八年保持零听证、零复议、零诉讼、零信访。
三、以固本强基为第一目标,政风行风风清气正
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立足新起点,瞄准新目标,高标准、高效能推进各项建设,推动工商事业健康稳定、长远发展。
(一)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加快行风建设步伐。狠抓民主评议。加强宣传造势,设置户外“高炮”,印发服务标语,制作服务发展专题片。局领导亲自走进999民生热线直播室。编发民评简报7期、民评专版6期、民评要闻报道16次。邀请各级领导和代表召开四场“征求意见座谈会”,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服务“加快现代化、建设新”工作意见》,得到区委副书记、区长宋乐伟批示表扬。狠抓文明创建。开展“三敢精神大讨论”、“诚信双争”、“三解三促”等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两场“文明诚信大家谈”演讲比赛。逐级签订《创先争优和勤廉履职承诺书》。开展区文明单位(行业)创建,组织捐款献血等公益活动。“红盾直通车”申报区效能品牌。加快刘桥分局办公楼易地重建及各分局基建改造。狠抓工作规范。加强领导班子科学决策,在全省系统率先出台《“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实施办法》。狠抓数据质量管理,实施数据管理员和督查员制度,制定《经济户口数据管理办法》得到国家总局肯定。加大党务、局务、政务、财务公开力度,制订《党组议事规则》、《经费支出管理实施办法》等,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以“青蓝工程”为抓手,加快能力建设步伐。师徒结对强帮带。构建跟班学习、上挂锻炼、青干班培养三位一体青年干部“成才计划”。优化青干班学员实践环节,开展为期6个月实践锻炼。明确注册登记岗、执法办案岗、能力提升岗不同要求,形成干部后备梯队。学训结合强技能。坚持“周五学习日”制度,完善学分制管理,开展分级分类培训,组织基层分局班子参加国家总局网络培训,举办办案技能、信息写作、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等各类培训13场次60学时。开展了法制员评查技能、“爱办案、会办案、办精案”等主题竞赛,取得良好效果。信息调研强素质。加强信息宣传、学会调研,政务信息继续保持良好态势,不断拓宽新闻宣传渠道,在《中国工商报》、《经济报》、《江海晚报》《大众》等媒体上编发“工商”专版,研讨调研文章实现量质新提升,展示了良好的工商外部形象。
(三)以“三联三防”为依托,加快廉政建设步伐。岗位廉政教育提质拓面。联合区纪委制定《建立岗位廉政教育联动机制的实施办法》,联合区法院制定《建立行政审判与依法行政联防机制的实施办法》,联合区检察院制定《建立预防职务犯罪联动机制的实施办法》,形成廉政、执法、渎职“三类风险”防控整体合力。该工程被区纪委列为“2013年度星级创建项目”。总局何昕、省局江斌两位纪检组长均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及时总结,适时推广。廉政文化创建不断深入。继续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夺得区唯一、也是工商系统唯一的“市廉政文化示范系统”称号,并喜获“省第五批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荣誉称号。目前,成功创建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2家、区级廉政文化示范点8家。信访投诉处置规范得当。截至12月25日,共处理咨询、举报、投诉的来信来电22件,“公众监督”、“领导信箱”及“12345热线”191条,办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案建议8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一年来,各社团组织、事业单位围绕党组中心工作,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进工商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全系统干部职工上下同心,内聚合力,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各项成果不断显现。在至下而上的民主评议行风中,我局位列总分第二名;局消保科在40个重点中层科室(单位)评议中名列第三;在基层分局参与的20个乡镇评议中,夺得7个第一、80%进入前三的佳绩;被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2013~2013年度“省级依法行政示范点”。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还不够高,亟需建设一支专业化队伍;二是经济户口监管员责任制等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三是基层队伍老龄化问题严重,还需努力想办法加以缓解和解决,等等。2012年,全系统干部职工将按照工商局、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大力弘扬“和谐严谨、包容奋进”新时期工商精神,努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
2013年,全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在工商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尽责、规范、创优”工商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引,紧紧围绕全区“项目建设、民生建设、效能建设”三项重点工作,积极践行“厚德崇法,平安和谐”局训精神,全面开展“转型增效年”活动,为促进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一、紧贴项目建设,以尽责服务的新作为力促转型增效
议服务项目之计,谋服务项目之策,着力打造工商服务品牌,共同抗击金融危机。
1.优化准入促发展。一是加快办事节奏。加大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工商企业联络员和一次告知登记等三项服务制度的执行力度,对重大项目实行上门指导,全程服务,使项目引进一个,留住一个,发展一个。截至12月底,全区新登记内资企业2119户,注册资本975569.5万元;新登记外资企业52家,投资总额66574.7万美元。二是创新服务举措。以工商服务进镇(街)进村(居)活动为契机,积极构建市、镇、村三级全覆盖的工商服务网络,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工商职能服务,努力实现创业者家门口申领执照、消费者家门口维权目标。三是加强窗口建设。积极开展“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示范岗”创建活动,营造便民、务实、高效、廉洁的窗口形象。今年工商注册窗口先后有31人次被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评为服务标兵和服务之星,被省工商局评为2013年度“企业登记依法行政优质服务先进集体”。
2.助企融资利发展。一是加大企业融资力度,主动联系金融部门,与人民银行区支行联合印发《区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试行)》,11月20日,首批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签约仪式在区行政中心第一会议室举行,银河面粉、紫罗兰家纺分别成功融资800万元和2000万元,拉开了地区把企业“知识产权”转化为“资本产权”的序幕,成为首例、苏中苏北首创,《中国工商报》、电视台、《日报》《江海晚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此外,工商局发挥职能作用,共为5家企业办理了股权出质手续,出质股权数额达2965.5万元,担保标的额7.6亿元;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36起,为企业融资6.4亿元。二是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以开展商标“进企业、进农村”活动为载体,着力营造创名标工作的浓厚氛围。今年,全区新申请注册商标220件,申报市知名商标15件、省著名商标9件,创中国驰名商标1件。三是加大信用建设力度,2013年,新培育“重守”企业150家,其中3A级61家、2A级89家,有效提升了企业信用形象。
3.机制创新强发展。一是探索基层分局外资企业监管。制定出台了《工商局基层分局外商投资企业经济户口管理实施办法》,分别就基层分局对外商投资企业管理职责、办法、程序、要求等作出具体规定。9月8日,国家工商总局政务信息网全文刊载了该办法。9月16日,在工商局外资监管经验交流会上,我局进行了经验交流。二是探索退出市场企业监管。以兴仁分局为试点单位,抓住年检法定期届满的有利时机,通过大力宣传、任务分解、全程服务三项措施,着力提升退出企业法定代表人对企业清算注销退出方式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取得了初步成效,使原本坐等吊销的49家企业主动办理了注销登记,占兴仁辖区年度未检企业数的60%以上。三是探索“平安农资市场”创建。培育省首家“平安农资市场”——和盛农资市场。围绕入场准入、信息公示和管理第一责任人等内容,加大和盛平安农资市场创建力度,构筑农资安全防范体系,确保农民购买上放心农资。在市“平安市场”创建现场会上,和盛农资市场作了演示和经验介绍。
二、紧贴民生建设,以规范履职的新举措力促转型增效
视民生为第一责任,着力增强加快民生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
1.积极实施校园食品放心工程。一是前期调研。校园食品安全历来是政府关心、学校担心、家长揪心的热点难点问题,4月初,根据学生家长及社会群众对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反映、投诉、举报比较集中的情况,深入27所学校食品经营部和131家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户开展检查和调研,准确掌握校园食品安全现状,为实施校园食品放心工程获取第一手资料。二是制定方案。通过检查调研,确立了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基本工作思路,并从构建校园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强校园周边食品经营秩序管理、推行校园食品超市连锁经营、完善学校超市竞标招租机制、为在校学生办理食品安全意外保险等方面入手,认真制定了全区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实施方案,区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使“有保护、能放心、合民意”为主要内容的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全面启动。三是稳步推进。组织开展招投标、签约仪式等工作,落实门面装潢必须统一、软硬件设施必须统一、从业人员服装必须统一、结算方式必须统一、同类商品价格必须统一的“五统一”要求。9月1日,第一批17所校园超市以崭新面貌为学生提供服务,为学生营造了安心上学、放心消费、舒心生活的校园环境。9月22日,市校园食品放心工程现场推进会在我区召开,推广了我们的经验做法。近期,省工商局将在全省工商系统推广的具体做法,市政府将正式下发《全市实施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中国工商报》头条、《新华日报》《日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
2.积极帮扶创业就业。一是帮扶返乡民工创业就业。以“工商服务站”为平台,积极扶持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返乡的农民工投身创业潮。仅十总工商分局就先后扶持70多名返乡民工家门口创业,帮助300多名返乡民工就地上岗,《中国工商报》《日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二是帮扶失业人员创业就业。4月与劳动部门联合成功举办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就业洽谈会,提供创业政策咨询,100余人当场与企业签订用工协议,3000余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三是帮扶市场主体抗击金融风暴。3月和8月,围绕“科学发展我先行,满意服务在工商”“千人进千企,服务促发展”主题,组成5个调研组,由5位局领导带队,深入市场主体调研,了解经营困难,开展结对活动;11月下旬,积极开展“驻村进企助发展”活动,为结对帮扶村党员干部上了两次科学发展观党课。同时,积极为企业发展出主意、想办法,组织区个私协会广泛开展“两访一协调”活动,走访企业166家、个体工商户200多户。
3.积极践行执法为民思想。一是强抓执法规范。制定出台《分级办案管理办法》《执法办案工作档案及考评办法》《案件流程实时跟踪制度》,国家工商总局政务信息网全文登载,并由市局上报省局。同时,在省局组织的新型、典型案件研讨交流会上,我局有3篇论文参加了交流。注重抓好工作落实,分三个片召开贯彻落实《基层分局依法行政考评体系》会议,提出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职责。二是强抓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和严肃查处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危及民生的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制假售假、商标侵权、虚假广告等重大经济违法案件。据统计,2013年共查结各类经济违法案件538起,案值1.42亿元,依法取缔传销组织1家、捣毁“黑网吧”12家,向公安部门移送涉嫌刑事案件18起,查结案件均达到“零复议、零听证、零诉讼、零信访”要求,被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依法行政示范点”荣誉称号。组织开展户外广告、虚假广告专项执法行动,共立案查处违法广告案件106件;组织开展食品流通强监管促规范执法竞赛活动,查处各类食品案件243起;着力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工作,12月16日,由我局具体筹备,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召开了“全区工程建设领域信用建设推进会”。三是强抓区域创建。在3月和10月,分别组织召开了全区创建放心消费城市动员大会和迎接省市放心消费创建考核验收工作会议,有效提升了创建工作的组织力度和指导力度;完善维权机制,做到咨询快解答、投诉快调解、举报快查处,全年受理各类申诉的处理率达100%。
三、紧贴效能建设,以创优环境的新气象力促转型增效
积极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努力锻造一支能担当服务发展和市场监管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1.扎实推进基层监管官制度。一是准确定位。在经济户口监管员责任制基础上,率先创新推行基层监管官制度。做到以一线干部为责任主体,以管辖片区为责任范围,以网格服务为基本方式,强化监管人员的级别管理、责任管理和控制管理,明确监管官的岗位职责、责任追究,明确不同级别监管官的权限和待遇,提高干部的工作热情,激发干部的工作潜能,努力实现履职能力新提升。二是准确评定。制定《基层监管官管理办法》《基层监管官等级认定办法》,建立监管官级别认定委员会,实行业务考试、实绩考核、综合测评和加分项目相结合的考评办法,确定一线干部的监管等级,确保整个评定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2月28日,全系统11个基层分局的140名一线工商干部集中在高级中学,举行监管官等级业务统一考试,在此基础上,局监管官级别评审委员会深入一线干部责任网格,实地检查履职到位情况,在通过本人申报、民主测评、网上公示等程序后,确认了监管员46名、一级监管官47名、二级监管官27名、三级监管官12名。6月,召开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暨基层监管官颁证会议,形成了监管官制度强势推进的浓厚氛围。三是准确把握。基层监管官实行年度验审制度,对已取得监管官资格的,每年必须参加年审,年审未达到要求或无故不参加年审的实行降级处理,使得监管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营造学习有动力、履职有压力、工作有活力的创优创新氛围。省工商学会领导两次来我局专题调研,《中国工商管理研究》《中国工商报》《工商研究》等媒体刊载推介了我局的工作经验。
2.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一是规定动作求严。围绕地方和条线学习实践活动工作部署,第一时间成立组织机构,第一时间制订实施方案,第一时间启动学习实践活动,先后组织各类讲座、报告会等集中学习活动8次,领导干部上党课2次;组织中心组学习4次,组织全员考试2次,领导班子集中学习超过20个学时;每人都完成了不少于5000字的学习笔记,撰写了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心得体会文章。同时,通过发放征求意见书、班子成员谈心、召开党组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认真查找党组领导班子在服务和推动科学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查找自身工作与服务“保增长、促发展”存在的差距,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今后的发展思路和努力方向,以此形成了党组分析检查报告。二是自创动作求新。坚持阅读原著与撰写心得体会相结合,个人自学与集中讨论相结合,专家讲授与专题研讨相结合,学习理论与专题调研相结合,开展了“我为科学发展进一言”征文评比、“扎实保增长、全面达小康,工商部门怎么办”全员大讨论、“科学发展我先行、满意服务在工商”主题实践活动等,使全系统学习实践活动内容实在,形式新颖。在工商局开展的《科学发展与工商创优》征文评比中,我局报送的征文9篇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三等奖2篇。在局组织的学习实践活动知识竞赛中,我局参赛队荣获二等奖。三是帮扶调研求实。广泛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在认真听取企业介绍经营情况和面临困难的同时,广泛征求企业对工商职能帮扶的意见建议,力求服务举措更具针对性、更富实效性。调研期间,局机关党支部一班人来到结对单位区虹波机械有限公司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与企业共商应对危机策略。整个调研活动,共发放调查表366份,召开座谈会6次。
3.扎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一是推行廉政风险防控新举措。以“查、防、控”为主要手段,建设工商特色惩治预防腐败体系。全系统排查出个人岗位廉政风险490条,制定防控措施65条;排查出部门廉政风险95条,制定防范措施48条。在4月30日召开的区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工程推进会上,我局制作的《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专题片得到与会领导和相关单位的好评。二是探索岗位廉政教育新方法。摒弃传统说教味较浓的教育模式,编写“情景小剧本”,以鲜活、具体和直观的违法情景案例,警示、鞭策全局干部职工,《中国工商报》《日报》《廉政网》等媒体刊登了我局的具体做法。三是营造廉政文化新氛围。建立中层干部廉政档案,组织开展以“讲党性、重品行”和以“算好廉政账、共建幸福家”为主题的专题教育月活动,开展局机关和基层分局向社会和服务对象述职述廉活动,积极创建区“廉政文化示范系统”,6个分局申报创建区“廉政文化示范点”。
4.扎实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一是强化业务培训。在认真落实年初培训计划的同时,创新培训方法。召开全系统依法行政工作点评会,对在半年工作考核中抽取的44份案卷逐一进行点评;开设为期两周的40岁以上同志信息化运用强化培训班;组织基层登记窗口人员轮流到局登记注册窗口跟班学习1个月;组织基层年轻同志分批到经检大队“上挂”锻炼1年。打造监管样板,树立通海分局为“基层监管官示范区”、开发区分局为“食品安全监管示范区”、金沙分局为“重热点行业监管示范区”;把三级监管官网格打造成优质监管示范网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基层分局实现履职尽责。二是规范财务管理。制定《局工商基层分局财务管理操作规范》,修改完善《工商局经费支出管理实施办法》,创新开展“两费”退付工作,在市局财务条线半年度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研讨文章《进一步加强基层工商分局经费保障的思考》被国家工商总局政务信息网刊载录用。三是完善考核督查,修改完善《基层分局及人员绩效量化考核办法》《机关部门及人员绩效量化考核办法》,使对干部的考核工作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操作性。加强后勤保障,落实《省局基层装备五年规划》,探索实行行政电子化管理,高效率投入24.8万元,在工商系统率先完成基层分局机房改造,全面淘汰更新基层分局旧式电脑。
5.扎实抓好班子廉政建设。一是注重学习研究。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认真学习领会上级会议精神,做到上级的部署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第一时间抓好落实,第一时间求得实效,党组成员带头撰写理论调研文章,有7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二是注重民主集中,在干部提拔调整、重大经费开支和债务处理等重大问题上,坚持党组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召开民主生活会,相互交流工作,适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倾听一线干部的意见建议,提高了决策的针对性。三是注重清正廉洁,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党风廉政建设规定,正确对待权力,自觉当好廉政表率;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制度、礼品礼金上交登记制度、重大事项汇报制度以及节日提醒制度等,自觉接受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监督,树立了班子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
一年来,各社团组织、事业单位围绕党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为推进工商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个私协会成功召开了区个私协会“以党建促民营经济关工组织建设”推进会、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举行了首期《光彩》杂志发行仪式。消费者协会注重加强消费维权网络建设,联合好生活报社,主办了两期暑期青少年消费教育系列活动,《中国消费者报》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咨询中心科学运作,扎实工作,有力地保障了职能工作的开展。工商学会精心组织理论研讨,全年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录用文章实现了新突破,其中《保障高效能监管的积极探索》调研文章在国家工商学会秘书长培训班上作为范例进行点评,有2篇文章在省学会第13届优秀论文评比和2013年度全省工商系统优秀论文交流评比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另有2篇文章收录在省工商局庆祝恢复建制30周年优秀论文集中,有3篇文章参加工商学会论文交流评比,并分获一二三等奖。
2013年,全系统围绕三项重点工作,职能履行实现了有创新、有突破、有成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职能工作开展不够平衡,工作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干部的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在下一年度,工商局将按照工商局及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班子建设,提升工作效能,推动工商事业再上新台阶!
第三篇
2013年,工商局在市局党组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和谐严谨、包容奋进”的新时期工商精神为指引,以区委、区政府“调结构、促发展、重民生、建和谐”为主线,深入调研重谋划,大胆探索重创新,全力推进重实效,取得了服务发展、执法监管、消费维权、队伍建设方面的新佳绩。在工商局组织的“红盾竞辉”21个考核项目中,工商局有19个项目进入前2名,其中10个项目名列第一,连续三年获工商局“红盾竞辉”年度考核总分第一名。
一、突出服务发展,助推发展取得新成效
紧贴发展大局,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打造工商职能服务新品牌。
1.亮化服务窗口,启动注册登记“直通车”。创新推出服务项目建设“红盾直通车”工程,先后为桑夏太阳能产业有限公司等65家企业实施了“红盾直通车”服务。三余分局充分挖掘信息资源,积极为政府招商引资出谋划策,并成功使上海开林印铁制罐有限公司落户三余,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大力推行外资企业登记事务教导制、企业年检辅导制、出资管理规范制、经营行为劝导制等四项行政指导新机制,引导和促进外商投资企业更好、更快发展。截至2013年12月底,全区新登记内资企业3084户,注册资本107.87亿元;新登记外资企业64家,投资总额4.83亿美元。
2.拓宽服务渠道,搭建银企合作“连心桥”。积极构筑融资平台,2013年,相继为四建、明德重工等8家企业办理了股权出质登记手续,出质股权额0.47亿元,担保标的额1.06亿元。共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27起,融资总额7.48亿元。8月26日,工商局与个私协会牵头召开“连心桥工程”服务会员银企合作签约推进会,凯瑞家纺等5家企业现场获得农行支行2170万元的贷款。通海分局紧贴服务发展新要求,率先试水商标权作价增资入股,开辟了企业增资扩股新途径。
3.彰显服务特色,力推品牌强区“新战略”。以区政府名义制定《区实施商标战略工作意见》,着力提升品牌培育执行力。在职能科室指导下,川港分局以家纺产业为支撑,着力创建省级品牌培育基地;平潮分局以船舶钢结构产业为支撑,着力创建市级品牌培育基地。2013年全区新申请注册商标87件,“三名”商标数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大力推进基层合同指导站建设,相继在各镇区园的商业集中区、工业园区、种养殖基地选设了56个基层合同指导站。
二、突出执法监管,科学监管迈上新台阶
以构建良好的市场秩序为目标,依法加强市场监管,不断扩大监管效应,努力树立公平公正的执法权威。
1.着力健全日常监管机制。一是规范巡查监管。“基层监管官制度”实现新推进,目前,全系统共有三级监管官19名,二级监管官36名,一级监管官62名,并从三级监管官中选聘了分局专职纪检员。制定实施《企业年检审查工作规范》、《巡查监管手册》、《移动监管工作规范》,相继被总局政务信息网刊载,被市局处室转发。二是规范广告监管。以创建省级“农村广告监管示范点”为契机,制定实施了农村广告监管系列制度,省局在我局召开“全省工商系统广告监管工作会议”,对工商局的具体做法予以充分认可。兴仁分局着力加强辖区高速公路路牌广告监管,进一步规范了广告行为。三是规范农资监管。督促、指导基层分局建立健全了农资经营主体动态监管工作台账,做到一户一档。同时创新培育会员式农资连锁经营模式,构建了农资放心消费新环境。
2.强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一是实施执法办案积分考核。在以往执法规范化建设基础上,创新推出《行政执法办案人员积分考核管理办法》,旨在对执法办案人员实行量化考核、积分管理。开发区分局以贯彻积分考核办法为契机,充分调动大家执法办案工作积极性,营造了全员参与办案的新氛围。二是规范行政处罚格式文书。加大行政处罚案卷格式化、标准化、精细化工程推进力度,统一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告知书、调查终结报告、行政处罚建议书等文书样本。二甲分局严把案件质量关,在省工商局案卷质量抽查中获得好评。三是强化依法行政工作机制。全面实施依法行政责任制和强制措施备案制,继续被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为“依法行政示范点”。2013年,共查结各类经济违法案件437起,案值1.34亿元,查结案件均达到“零复议、零听证、零诉讼、零信访”要求。
3.全力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先后集中开展了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整顿“百日会战”、红盾护农保春耕、打击虚假违法农资广告等专项执法行动。9月中旬以来,工商局按照局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基层监管规范提升百日会战”,全力开展食品安全大提升、违法广告大清理、市场监管大推进、证照管理大规范、经济户口大比武履职竞赛活动。
三、突出消费维权,服务民生获得新突破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尽心尽力为消费者排忧解难。
1.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全覆盖。以区政府名义,制定印发了《校园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实施细则》,牵头组织实施了区第二批校园食品放心超市的招标、签约工作,并督促按时开业。同时,以食品安全示范店标准,严格规范校园食品超市,实现了校园食品放心工程、食品安全示范店校园全覆盖。《中国工商管理研究》、《中国工商报》等媒体刊载推介了工商局的工作做法。
2.服务会员系列活动全启动。联合区司法系统,设立了区个私协会会员法律维权服务中心和驻各乡镇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积极开展个私会员“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先期授予“党员先锋岗”牌匾22家;紧贴会员需求,为个私会员提供融资、维权、就业、培训、党建、服务站点、政策法规宣传、中介、人文关怀等十项“服务套餐”。
3.消费维权民心工程全推进。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街)为契机,探索推出“量体定置式公示”新做法,统一公示内容,固定公示位置,形成了因店制宜、一店一设计、一店一制作、量体定做公示牌的公示方法,工商局在工商局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广了工商局的经验做法。及时成立“区消费纠纷调处中心”及区各镇“消费纠纷调处站”,扎实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加大青少年消费维权力度,在大润发超市店成立了市首家“青少年消费教育实践基地”。金沙分局针对散装食品、自制食品经营特点,要求经营户在食品货架上制作生产日期公示牌,使散装食品、自制食品的生产日期一目了然,得到了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四、突出勤政廉政,队伍建设呈现新气象
勤政促发展,廉政保平安。工商局把建设一支勤政廉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放在首位,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职尽责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1.强抓廉政建设。一是率先试行岗位廉政教育活动。创新推出“风险教育、制度教育、情景教育、提醒教育”等四种富有个性化、互动性特色的岗位廉政教育方式,被市纪委在全市推广,在“工商系统纪检监察特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二是广泛开展征求意见活动。由局领导带队主动上门征询地方党委政府意见,以函询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相继开展基层分局、局机关向社会和服务对象述职述廉基础上,组织登记注册科、经检大队参与区纪委组织的窗口服务单位和行政执法单位的行风评议,并分别获得了现场测评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三是组织开展专题学习教育活动。在全系统相继开展了“责任比黄金更重要”大讨论活动、《廉政准则》学习活动、“作风行风大家评”活动等;规范财务管理,制定《项目经费绩效考评办法》、《项目经费支出考评指标》、《项目经费支出考评计分办法》,实现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新提升。
2.强抓素质提升。一是构建基层考核新模式。启动“红盾竞辉伴我行”履职竞赛活动,对分局每季度实施一次检查考核,及时通报考核排名,及时兑现考核奖惩。至目前为止,已有32名分局长、副分局长或网格责任人受到了奖惩,通海分局、川港分局、二甲分局、三余分局荣获“红盾竞辉”竞赛优胜单位。二是构建培训考评新模式。编制建立“业务法规考试题库”,借助“区法律知识考试系统”,组织基层分局全体人员开展法规知识竞赛。三是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制定出台了《“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管理办法》,隆重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签约仪式,努力推进新录用人员快速成长、加速成才。
3.强抓班子引领。注重学习研究,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活动,认真学习领会上级会议精神,做到上级的部署快速反应、快速落实、快速见效。党组成员带头撰写理论调研文章,在市级以上刊物录用的文章达41篇。注重民主集中,在干部提拔调整、重大经费开支和债务处理等重大问题上,坚持党组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召开民主生活会,相互交流工作,适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倾听一线干部的意见建议,提高了决策的针对性。注重清正廉洁,班子成员认真学习《廉政准则》,正确对待权力,自觉当好廉政表率;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情况报告制度、礼品礼金上交登记制度、重大事项汇报制度以及节日提醒制度等,自觉接受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监督,树立了班子廉洁自律的良好形象。
一年来,工商学会紧抓调研工作,实现了高级别媒体调研文章录用的新突破。2013年3月22日,工商局圆满承办了全省系统第三次县级工商学会工作经验交流会。咨询服务中心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为全局中心工作的完成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2013年,全系统干部职工咬紧目标,奋力拼搏,较好地实现了时序工作有绩效、重点工作有特色、创新工作有亮点,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清醒地看到工作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工作开展还不够平衡,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干部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对这些问题,工商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