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质量工程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一、加强课程特色建设,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要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组织好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第二课堂的组织与管理,运用“请进来”与“走出去”的办法,训练学生的管理思维,培养学生对管理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在强化课程特色上,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在校外课程实习基地开展的现场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管理学知识与技能的感性认识;(2)举办企业家进校园活动、优秀毕业生管理经验介绍、实习生经验交流会等学习研究活动,这已经成为制度;(3)建立、规范、更新案例库,广泛采用案例教学法;(4)课程教学中安排专题调查与学生专题报告会;(5)在教学平行班级举办管理知识大赛与管理案例分析竞赛,培养学生的管理素养与能力;(6)针对课程中的不同项目与任务,设计安排布置课程小论文,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7)举办学术报告会,让学生多渠道了解管理学最新研究成果;(8)建立学生社团组织,成立了未来管理者协会,指导会员参与企业管理的问题调研。在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方面,我们采取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统一课程教学标准、统一教学计划、统一命题和考试,开展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因材施教。压缩基本理论课时比例,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使教学内容符合培养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需要。采取课上理论教学与课下实践项目设计相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经典案例分析与现时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内容组织方式,实现知识传授与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采取以教师为主导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结合的方法,积极开展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作业训练等多种教学方式。根据不同专业及课程结构,做好教学内容的取舍,既要让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又要避免与其他课程的重复和交叉。上述建设措施体现了差异化发展与建设课程的路子,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在实践教学上,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上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着重关注于促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劳动者管理理念、方法与技术的培养,并长期坚持下来,这在高职院校中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二、加强课程实践性教学环境建设,科学设计实践教学项目
(一)高规格高标准规划设计实训方案,加强校内实训实验环境建设改善《管理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条件,我们建设了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验室。该实验室现有“企业经营之道”经营管理沙盘软件及运行电脑60台,而且配备了经营管理物理沙盘,总计可供100人模拟企业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这套软件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将工商企业管理的实际过程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动态设定市场环境,学生可以通过仿真系统亲自参与虚拟企业的经营、管理,参与市场竞争。[1]该系统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弥补了管理类学生在管理学课程的学习中动手实训机会少的不足,突出了专业特色。我们配备了移动多媒体设备两套,建设多媒体教室3口以及商务谈判实训室等。另外我们建设的ERP实训室可以满足60人在网络仿真环境中从事管理工作,体验认知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各项工作职能,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仅起到指导、辅助作用,提升学生分析、解决企业管理过程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二)创新设计本课程实践性教学项目,促进理论联系实际、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合理的《管理学基础》实践性教学设计项目,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加强实践性教学:1.结合课程内容,布置足量的体现实践性要求的作业。如案例分析报告及讨论;阅读企业计划文件资料、模仿编制计划文件;阅读企业经营方案,并对其评价;考察某单位的组织架构,绘制其组织构图,并对其评述;为企业各类管理人员设计职务说明书等。2.制定完善的课程实习计划,并落到实处。3.建立较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经常组织同学深入企业参观、考察、调研和学习。4.经常邀请企业家和有实践经验的管理者为学生作管理讲座。5.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与社会实践,并提交企业实结报告。6.实行班、系学生干部轮流制,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均有担任具体管理工作的经历。
三、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加大《管理学基础》课程师资培养力度
对于课程组年青教师的培养,要建立专门的培养制度,制定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施。1.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年轻教师教案的书写、备课方法、讲授方法以及评价方法等,有利于加快年轻教师的成长。2.安排年轻教师到大学、大中型企业参加短期培训和挂职锻炼,进行各类学术会议交流:根据学院教学的需要和总体的师资培训计划,鼓励年轻教师选择合适的学校进修以及相应的培训项目。每位青年教师必须经历“准备-实践机会(辅助)-独立实践-理论-再实践、理论”的成长过程。[2]3.定期评价年轻教师授课质量。我们制定了专门的年轻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对于30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我们建立经常性的随堂随机听课制度。通过听课,评价青年教师管理学课程授课质量,避免其陷入理论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套路。4.组织年轻教师听课,学习成熟教学方式方法:对于年轻教师,安排他们与年资较高的教师建立师徒关系。定期互相听课,通过听课,一方面使年轻教师进一步熟悉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使年轻教师学到了老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方法。5.课程负责人组织集体备课,助推年轻教师成长:集体备课保证教学内容具有良好的衔接,避免内容的重复或遗漏;同时,通过集体备课,使年轻教师学习课程准备的方法和技巧。6.配合好院系教学督导听课并吸收好反馈及指导意见:系专门设立了教学督导,负责全系所有教师教学的监督、检查和评价工作。按照要求,对于年轻教师,教学督导每学期必须听课4~6学时。听课后,除了按要求书写听课记录外,教学督导还必须将听课评价意见第一时间反馈给本人,以便其明确自己的不足及努力方向。7.加强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安排年轻教师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活动:《管理学基础》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对人才的评价要求很高。为此,我们利用好合作企业锻炼机会,安排年轻教师定期进行实践。8.鼓励年轻教师以研促教:教研室坚持教学、科研并重的方针,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学和学术研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申报各项课题和积极,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
四、开辟互联网教学资源,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管理,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1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看高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1)质量管理监控体系不健全。我国高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基本上沿用传统目标式的质量管理模式,对于质量工程建设质量的监控更多地放在项目建成效果的“未端检验”上,基本不存在项目事前监控、项目建设过程监控,对质量工程项目成果监控也基本上是终结性评价。这种目标管理的质量监控相对稳定可控,便于项目管理单位对项目建设与评价,但是建设过程则明显处于失控状态。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强调全员参与性和全过程控制性,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全程稳定性的监控,是十分不易的。为了方便项目建设监督管理,一般都是由项目负责人或管理者,人为设定几个项目建设的进程阶段,把每个阶段的目标作为质量控制点。这种质量控制点的设置缺少可操作性和可控性,使得项目建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这也直接导致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不尽人意。
(2)建设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评价在质量管理活动中举足轻重。现代质量管理理论认为,评价是进行有效管理的关键,如果不能评价,就不能控制。通过对质量工程建设质量进行评价,可以判断项目建设水平高低,找出项目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对本科教学质量提供改进措施,指出未来质量工程项目研究目标和方向。各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重申报、轻建设。个别高校仅以一个中期报告就应付过去中期检查,结项也仅仅凭验收书和一些支撑材料,并没有具体科学的评价指标,也没有科学的评价标准,即使有也只是简单套用国家或省指标体系,造成现实与目标之间差距太大,起不到激励作用。因此,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成了质量工程建设的质量不够理想。
(3)缺少项目建设过程管理。质量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承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质量总能得到改进。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管理,就是根据项目建设过程的特点,从项目培育阶段开始,对项目建设各阶段进行指标量化,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监督,对项目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纠偏和改进,使整个过程均处于受控状态,不断持续改进质量,最终完成预期建设目标要求。由于质量工程涉及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项目类别多,数量大,覆盖面广。项目管理单位无暇对所有项目都进行质量监控,一般都把日常过程管理交由项目建设单位负责。然而项目建设单位应履行哪些职责,项目不同建设阶段应达到哪些建设目标,奖罚的标准及措施如何确定等,却因规章制度不明确而难以操作,导致过程管理流于形式。
2高校质量工程项目引人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按照美国学者列维和史密斯认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虽然源于企业界,但其基本思想和理念完全可以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根据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PDCA循环模式,把好质量关,抓好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点的衔接和递进,PDCA每循环一次,质量就提高一步,不断循环则质量不断提高。
(1)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的计划阶段。首先,根据质量工程项目特点,加大对质量工程项目培育。从影响人才培养的各个具体环节出发,充分挖掘和整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优势项目和特色项目,作为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进行重点建设,以形成优势特色项目群。其次,积极对接省级或国家级项目,为申报更高级别的质量工程项目,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后备项目。最后,根据国家级或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评审指标体系和学校实际情况,从宏观上系统设计校级评审标准,建立科学的量化评审指标体系,保证项目申报环节的客观公平。同时还要加强项目申报书的质量管理,对申报书的形式到内容上予以把关,提高项目申报的论证质量管理,提高项目申报的命中率。
(2)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的执行和检查阶段。项目评审择优立项后,本着“全程量化管理”的原则,围绕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填写项目建设任务书,对项目建设过程进行分解,设计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建设的各阶段和阶段性成果。改变“终结性”评价的项目管理方式,对项目建设的过程检查和结果验收进行标准量化,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为项目管理提供评价依据。同时,为了保证项目最终成果和质量,项目建设管理部门诸如高校教务处等,要定期与不定期开展项目检查工作,聘请校内外有丰富经验的教学管理专家,每年定期开展项目进展检查、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结题验收,不定期开展项目建设抽查,及时掌握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难点,以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对策等情况。
一、建设内容
1.课程与课程体系建设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实施“课程与课程体系建设工程”。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共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共同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同确定“基于工作岗位和典型任务”的专业核心课程;共同创设适宜教学的学习情境和课程实施条件;共同制订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与质量评价体系;共同实施“项目化教学”等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工程”,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加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以高水平双师素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为核心,继续实施名师工程,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继续采取送出去、请进来、深入企业实践锻炼等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断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加大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活动的力度,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技能;提高校企高技能人才互动水平,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规范兼职教师的聘任、酬金、考核及评价等管理工作。
3.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加强教材建设,编写一批适合学生使用、体现岗位需求、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校本教材;与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进行校企合作教材开发;加强网络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建设一批优秀的电子教案、课件、教学视频、教学设计、习题库、技能测试题库、案例库、素材库等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4.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按照“多元投入、校企共建”的思路,实施集先进性、综合性、生产性、开放性于一体的校内外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程。在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上,注重形成体系,相近专业要在实验、实训资源上实现共享;本着开放、共享的原则,建设一些既能满足教学需要,又能为地方行业、企业承担技术革新与技能培训的实验室,通过实验室建设,拓宽校企合作的渠道,提高教师的技术研发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夯实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构建生产、技术研发与服务、人才培养共建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加强实践基地内涵建设,构建并落实校企共同参与的实践教学运行与管理模式;开发实验实训项目,提高实验开出率和设备利用率;建立符合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要求的实习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依托集教学、实训、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优秀师资资源,主动开发适应锡林郭勒盟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需要的培训项目,将学院建设成为集行业企业员工培训、社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区域性培训基地。
三、保障措施
1.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管理团队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与知行统一,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素质好、知识储备丰富、能力素质强、身心两健的专业化教学管理团队,提升教学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执行力、管理能力。
1施工阶段严控施工进程
甲方管理施工进程时应细分各方管理责权,只有权责清晰才能在管理中做到有的放矢,传统的大爷式管理已经成为施工管理的一大陋习,最理想的项目管理模式应该是工程质量符合甚至超出工程使用需求,工期充分控制在规定时间内,满足双方的经济效益,才能真正形成合力。甲方应派代表采用随机抽查法检查乙方是否按图施工,如施工存在问题,则应立即通知乙方返工,由乙方造成的返工应由乙方负全责,但需注意交涉期间应通过监理方进行。其次,严格检查乙方建设过程中是否有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的行为,如发现乙方用劣质建材,则应立即使其停工整改,视情节严重性或降低乙方等级,或吊销乙方资质证书。因乙方施工问题而导致的施工质量不达标情况应按照规定勒令乙方进行修改,如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还应由乙方赔偿,构成刑事犯罪的应依法追求其责任,提高甲方的监管力度,使乙方按照规定要求从事生产工作。
2协调监理单位各项技术和甲方整体规划
明确监理单位职权,甲方应授权监理方开展监理工作,赋予监理委托范围内的各项建材使用与建设质量检验权利、建设进度监管权利、工程款结算符合的确认权利与否决权利等。权利交接后甲方应密切关注监理方的工作情况,比如工程质量检查是否严格,甲方应采取抽查实测方式检验监理方的工作,如检验结果不达标应勒令监理方督促乙方更换相关建材,或依《建筑法》条款追求其刑事责任。甲方应组织监理方定期召开监理例会,由设计、施工和建筑三方代表出席会议,商榷、研究工程造价、质量和进度等问题,监理方应担负记录职责并将会议内容收录在案。监理方不仅应提出涉及甲乙双方利益的问题,同时也要协调甲乙双方利益,以期尽早解决问题。
3着力提高甲方自身水平,促使其管理效率最优化
甲方在投资、质量和进度方面的管理应从以下环节入手:(1)着力提升甲方人员的管理能力,组织甲方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甲方工程师的管理能力。(2)深入研究合同细则,降低工程造价。工程合同管理应从合同谈判的初始阶段开始,直至保修日结束为止,强化实施阶段的管理力度,合同执行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合同的履行成效,以便于日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这关系到甲方能否掌控主导地位。同时应像管理人员灌输合同管理概念,一切控制、管理程序都应按照合同的约定条款进行。(3)强化内外协调性,各个参建单位好比水,甲方则是一口大碗,如何做到水放于碗中使各方利益均平稳是管理的关键之处,也是难点所在,要想做到一碗水端平,就应管理好甲方人员,挖掘管理者的潜在资源,使甲方真正成为畅通、高效的信息集成中心,使各方信息的传递能够准确、通畅,使各方的工作能够得到其他部分的配合,并最终形成合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4)落实项目责任制,甲方不应像守财奴一样凡是涉及到利益的事情就亲力亲为,这样不仅不利于工程管理,也会消耗甲方的精力,使各方围绕甲方的指令疲于奔命,笔者认为,甲方在管理过程中应充分下放给各方权利,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使各方将自身的技术优势发挥到极致,提高各方的工作热情。(5)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强化甲方员工的综合素质,在开展各项工作时,人力资源始终处于最主要地位,任何优秀的措施与机制都需要人力操作才能完成和实现,尤其是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机防手段永远无法满足管理需求,此时就愈加突显人防的重要性。甲方员工必须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此才能保证管理的实效性和可靠性,从而协调甲乙双方的对立关系,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经济效益。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因甲方是工程建设的组织者,所以甲方管理必须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和实效性,在管理过程中如何解决即时发生的管理问题,如何革新管理理念,创造高效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条件。在实际工作中,工程建设设计的问题是全面的,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施工成本和施工周期,甲方员工应重视问题产生的源头,坚决贯彻主防辅治的原则,强化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系统基于响应式web设计的需求
质量工程管理系统是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用于管理审批学院科研项目的一个web系统。本系统采用响应式web设计技术,基于B/S模式,在J2EE平台上开发和实现。在项目开发之前,为了构建响应式web设计的开发框架,必须先确定系统整体的需求。由于质量工程管理系统的主要用户是学院教师,因此,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学院教师进行了需求调查,以确定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类型和所关心的具体的功能需求,便于规划出几种典型的响应式布局方式。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系统用户使用的移动设备类型及分辨率主要有PC机(1024×768或更高)、Android智能终端(480×800)、iPad(640×960)三种类型,使用这三种分辨率大小的用户占了被调查用户的绝大部分。同时,确定了质量工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注册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在登陆页面登陆成功后,即可看到主页面内容,主页面导航栏由“公告栏”、“新申报项目”和“我的项目”三个栏目组成,其中“我的项目”包括“立项建设”、“材料上报记录”、“申报记录”和“已结项”四个子菜单项。
二、系统基于响应式web设计的实现
1采用弹性布局一个系统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用户体验度,那么里面的内容就算设计的再好,也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系统。由于质量工程管理系统用户使用的设备类型各异,访问设备屏幕尺寸大小不一。如果采用传统的两栏或三栏固定宽度的布局方式,虽然符合PC机用户的使用习惯,但必然不适合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展示,使移动设备用户缺乏体验。因此,系统布局设计必须相对灵活,能够针对不同分辨率的设备自适应调整。为了实现更灵活的布局设计,能在多种类型设备的显示器中完美显示,我们需要对页面元素采用弹性布局。所谓弹性布局就是不使用固定宽度限制页面元素的显示范围,这样才能让页面元素根据所使用设备的显示器分辨率大小灵活伸缩显示。弹性布局是一切响应式布局的基础,只有在弹性布局的基础上使用其他web设计技术才能让页面在不同的访问设备中很好的呈现。弹性布局要求包含元素的宽度单位全部采用百分比,同时设定包含元素的最大和最小宽度。根据前期分析和页面弹性布局要求,在主页面中,页面头部(Header)、底部(Footer)固定,占满整个一行,因此宽度设定为100%,中间部分(Container)分成左侧边栏区和右侧正文区两部分,宽度分别设定为25%和75%。采用这种弹性布局方式,元素的宽度会自动随着浏览器窗口宽度的改变而自动调整,不需要考虑浏览器窗口的具体宽度有多大。
2引入媒体查询媒体查询是响应式web设计的核心,它可以根据移动设备的分辨率大小自动调整相应的样式。从CSS2开始,就可以在CSS中通过设置媒体类型获得媒体支持。为了适应屏幕,大多数移动设备浏览器会把网页缩放到设备屏幕的宽度,当缩小比例较大时,会导致浏览者看不清楚页面的内容,浏览内容不方便。我们可以首先使用meta标签的viewport属性来设置,让网页宽度默认等于屏幕宽度。在质量工程管理系统页面的<head>标签中添加这个<meta>标签的内容,代码如下。上面的代码是强制设置网页在移动设备上的显示宽度等于设备宽度,按照原始网页缩放比例(initial-scale=1.0)1.0显示网页。这样,支持viewport属性的浏览器就会按照原始网页的实际宽度去显示网页内容了。接下来,在上述设置了viewport属性的基础上,引入媒体查询来设置网页在不同的分辨率大小的设备上自动调用相应的CSS样式进行显示。媒体查询被用来检查对于所有宽度大于1024px分辨率的移动设备来说,系统页面内容的宽度会被固定为980px。如果viewport小于980px,页面布局会以弹性布局来显示。如果viewport小于640px,页面内容将会把左侧边栏区和右侧正文区展开为整体宽度,形成一个单栏布局。页面具体应用的媒体查询代码如下所示。
2导航栏设计由于移动设备屏幕大小的限制,质量工程管理系统在移动设备上显示时,导航栏目会重叠显示,使页面看起来杂乱不堪。针对此问题,作者特意对导航栏重新设计,对于小屏幕的移动设备,利用js技术在最初时隐藏导航栏目,只为用户提供一个按钮,用户点击时,就会显示完整导航栏。这样做不仅使页面看起来整洁美观,节省了屏幕空间,用户还可以按需索取想要了解的内容。在以后扩展系统功能增加更多导航条目时,也无需考虑屏幕尺寸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三、系统测试
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在多种浏览器和不同类型移动设备屏幕中进行测试,以便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质量工程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在多种移动设备上也经过不断的测试和完善,最终效果如图1所示。
1规范工作,制度先行
1)实行“”制,即:支委例会、党小组讨论会、学生“党政”联席会(指党支部成员与班委工作与思想讨论会)和党课,此项制度是为加强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力度,把党员的教育工作过程化、精细化。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听取支部委员的工作汇报,小结上月党建工作情况,讨论本月支部需开展工作内容。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由党小组组长根据党支部的工作要求组织本小组成员学习基本理论、提出合理化建设意见和讨论关于大学生党员发展与教育培养方式等。根据党员先锋岗的岗位职责划分,支部定期进行跟踪和检查。每学期召开一次全体党员大会,传达并指导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重要思想和决议,讨论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每学年组织一次党课学习,采取集中授课、观看录像、外出参观访问等学习形式。
2)完善“四表三制”制,即:“党支部活动策划表、会议发言表、会议记录表、会议(活动)总结表、通知制度、考勤制和请销假制度”,通过完整、科学的工作实录,使党建工作高效化、规范化和明晰化,使对党员考核的标准更准确、更合理、更科学。“四表”:活动策划表:活动策划者为开展活动所必须仔细填写的表格,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活动流程、活动目的、活动预期影响。会议发言表:为提高会议的效率,每名参会党员需填写一份会议发言表,要求字迹工整,内容言简意赅。每名党员在表中概括自己在会议中发言的要点,并分条列举。会后表格由党支书统一收回存档。发言表至少在会议开始前2天内发放到各参会党员手中。会议记录表:各参会党员在开会时记录重要的会议精神和记述自己的会议感受。表格在会后由各党员整理后交到党支部书记处,最晚不能超过会议结束后3天。党支部书记收齐后存档,表格在会议现场发放。会议(活动)总结表:会议总结表由会议组织者(一般是党支部书记)填写,包括会议出勤情况的记录和对会议预期效果与现实效果的比对。该表格由党支部组织委员做好存档工作。“三制”:通知制:会议通知主要采用短信通知制,各支部活动由各党支部组织委员统一通知。会议通知和活动通知至少提前3天通知,需要回复通知的请在短信中注明“收到请回复”字样,收到短信的党员应及时回复。考勤制:每次会议开始前,各党员应提前至少5分钟到场,迟到10分钟的按旷会处理。会议考勤由组织委员负责并做好相关记录。请假制度:对于支部参加的活动党员因故不能参加的应提前请假,并写好请假条,请假条由组织委员保管,请假时间应在会议开始前至少半天,若党员因外出不能及时归校的应至少在会议开始半小时前以电话或短信形式请假说明原因。违反以上规定者按旷会处理。
2坚持标准,细化考核
进一步完善学生党员的具体考核标准,结合学生实际,通过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系列的制度创新方式考察其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等现实表现,考察其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模范带头作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的建设,直接决定着发展党员的数量和质量。
1)结合学生党员教育实际,支部开展以“入党前考核、入党后考察、转正前考评、模范党员评比及党员互评”等考核方法,通过入党前的理论水平审查、预备期内政治素质培养的跟踪、每月评选一名模范党员和党员互评的方式,使积极分子和党员在入党前后受到持续性教育和熏陶,了解和熟悉党内生活,培养组织观念、纪律观念,践行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对积极分子进行全面考察,把好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关;教育党员自觉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同时给他们分配适当的社会工作和服务活动,使他们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
2)开展“主客观汇报”培养跟踪,即:通过口头谈话与思想汇报相结合的形式把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过程中关于思想发展和能力培养的过程进行综合考察以求达到真实可靠、充分了解,真正实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要求。党员的教育工作和发展工作同等重要。党员的发展工作是为了向党组织输送优秀的分子,而党员的教育工作是和我党保持先进性以及党员自身的成长发展密切相关的。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党员能否成才,更是关系到党执政兴国的大事。谈话制、思想汇报制的确立把党员教育落实到了过程管理的层面。预备党员要定期找各培养介绍人、支部书记谈话,向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和各方面情况,每学期至少两次,每次间隔最多不超过三个月。每次谈话,谈话人要做好记录,具体记录方式见谈话记录表。
3从严要求,创新过程管理
1高校学生就业率提高
随着教育工程的实施,教学质量的提高,我省高校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最近几年的学生就业率也大大提高.2013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了29.4万人,比去年增长了1.5万人,而截至到2013年的8月31号,全省高校毕业生初次签约就业率为88.71%,本科生就业率创历年新高,部分高校的本科生就业率甚至达到了95%,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蚌埠医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就业率低于60%的省内高校只有6所.
2安徽省级高校质量工程存在的问题
2.1经费套用现象严重中央和省级对我省高校经费投入的力度增大,投入的经费数额也稳步增加,能够促进我省教育工程的质量提升,但是也有不少经费被错误的使用.很多项目被立项通过后,项目的负责人和学校、院级领导将经费挪作他用,他们虚设项目申请的内容、虚开项目发票,胡乱报销,严重地干扰到了教育经费的正常使用,扰乱了教育经费的合理化配置.安徽省省级高校质量工程于2008年正式实施,截止到目前,获得省教育厅及省财政厅批准的项目共计4431个,涉及经费21000万元,经过统计得出这4431个项目中有如下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大约10%的项目都存在着违规现象,这不仅造成项目经费的损失,同时也违背了国家和地方对质量工程项目支持的初衷.
2.2轻视项目经费的审计与管理省内很多院校对申请的项目经费缺乏审计和管理,在项目申请的前期,缺乏对项目经费使用的领域和相关的金额进行考核和管理,例如部分老师申请的项目写上硬件设施采购10万元、软件采购5万元等条目,却没有提供项目的采购计划,缺乏审核有没有必要做出这样的采购计划等等;其次项目的开展过程中,也轻视了经费的使用和成本控制,很多项目经费的使用根本没有按照申请时的要求,项目管理者虚开发票、随意支配;项目完工时也未能对整个项目的投入、产出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估,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带来资源的极大浪费.
2.3预算管理体制不完善省内很多高校在预算方案得到批准后,就会根据预算方案进行拨款,并且安排项目的支出预算管理,虽然部分高校做出了严格的审核与审批控制,但是预算下达后,对预算执行过程却缺乏了预算监管.部分省内高校还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预算指标控制体系,没有对各个项目设置明细的账目核算,造成了不同的项目经费出现了交叉,无法理清各个项目经费使用情况,造成很多项目资金被随意更改使用类型.
3基于不同层次提升安徽省级高校质量工程的策略
3.1最高层次加强项目经费使用绩效评估、审查和监督优化首先,作为高校质量工程项目经费管理的最高层次———政府相关部门需要严格执行各项目经费的审查和监督,发送每一笔项目经费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和相关流程,避免发生经费浪费,落实中央和省级有关部门对经费管理的初中,落实好每一笔项目经费的使用,发挥最大的效用.其次,为了更好的实现监督与审核功能,最高层次的单位可以委托中间层次———地方高校同时实现项目经费的管理和监督,严格做好每一笔费用的报销和发放工作.最后,最高层次的相关部门还要做好项目经费使用的绩效分析,每一个项目在得到经费的支持后,都应该进行项目完成情况的科学、客观和合理的评估,对于完成绩效非常优秀的项目可以在后期给予更多的支持,而对于那些完成绩效非常差,或者出现违规的项目,以后不再给予支持,并且追究相关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摘要:
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是加强本科教学建设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文章针对当前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从提高院系、教师与学生三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构建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管理新体系。
关键词:
质量工程;本科教学;管理体系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2012年再次《“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的通知》[1],同期广东省教育厅也了《关于实施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这对于促进教学基础建设、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质量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2-3]。针对当前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基于提高教学主体主观能动性角度入手,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实施的困境
从“十一五”以来,从国家到省市甚至各高校均实施了质量工程,毋庸置疑,质量工程的有力实施对加强教学建设、提升育人水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扩招产生的诸多负面影响产生了良好的稀释和对冲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甚至个别问题比较严重。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实施质量工程的重点和核心任务应当是关注质量和内涵,以提高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但现实中却存在重申报、轻建设,重流程、轻管理,重形式、轻实效,重要钱、轻花钱,重个人、轻集体等五种现象,质量工程建设本应“以点带面”,实际情况是“以点代面”,缺乏顶层设计和整体思考,把质量工程建设等同于立项项目建设,而不是以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固优补弱,凸显特色。当前不少高校实施质量工程的实然价值取向与其应然的价值取向不匹配,把质量工程搞成了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虚假工程,偏离了实施质量工程应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