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管理制度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推进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衔接,促进农(渔)业技术、科技人员和科技成果下乡,进村入户,为农(渔)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和现代农(渔)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通过深入对接,集成推广一批高效农(渔)业技术,建设2个高水平科技示范基地,重点建设1-2个农(渔)业科技示范村、1个农(渔)业科技示范镇,培育一批农(渔)业科技示范户,带动全县农(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有力提升农(渔)业产业发展层次,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主要任务
(一)规划制定。充分利用工学院学科、技术和人才优势,制定完善“十二五”农(渔)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将科技服务覆盖到水产业上下游各环节,确保每个环节都有核心科技支撑。
(二)技术集成推广。针对水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和技术难题,加强内引外联,开展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优质、生态、安全、高效农(渔)业技术,尤其是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和技术的推广,推进农(渔)业产业结构调优、转型升级,促进主导产业规模在现有基础上扩大10%以上,产量或产值增长10%以上。强化以农(渔)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的目标导向,逐一分析拟推广主导品种和相对应主推技术,特别是示范推广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技术的预期效益,推动农(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三)基地建设。实现优势互补,建立2个科技示范基地,加强苗种繁育、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示范推广,基地农(渔)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入户率、到位率达到95%以上,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四)科技示范村(镇)创建。着力培育5个产业有特色、区域品牌响、示范效应好的“一村一品”特色专业村,着力培植1-2个科技示范村,着力创建1个农(渔)业科技示范乡镇。
(五)专家选派。针对“一村一品”发展需求以及产业发展实际,工学院在专家团队内为每村选派1名驻村专家,分别为驻墩尚镇三兴村的毕可然博士、罗阳镇东关村的罗刚副教授、宋庄镇沙口村的徐国成副教授、海头镇小口村的董志国博士、石桥镇上木套村的李信书博士。
(六)驻村指导。驻村专家要针对对接村发展“一村一品”或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挖掘自然和环境等的优势,完善对接村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方案,扎实开展驻村(企)服务,关键时期、关键环节发挥关键作用,累计蹲点天数100天以上,为每村主要特色产业培育5个示范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占该村农户总数达到20%以上,帮办或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个以上。科技示范户户均增产或增效10%以上,示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0%左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双方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成立“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推进领导小组(见附件)。县各相关部门及挂钩镇要高度重视“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明确责任人,主动加强与工学院和对接专家的联系沟通,及时反馈技术信息和服务需求。各相关镇负责为工学院和对接专家提供必要条件,便于专家开展工作。双方共同做好项目策划、基地建设、科技示范村和示范户遴选、物化补贴等事项,确保项目实施成效。
(二)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提高“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开展的组织化程度。一是建立市场化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多方共赢的合作方式,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逐步形成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大目标考核力度。完善驻村专家激励政策,加大目标考核力度,把科技专家驻镇驻村的服务天数、服务成效作为职称评定、课题申报的重要条件,使专家全身心投入到基层科技服务中去,提高服务实效。
(三)抓好宣传发动。加大对工程开展的思想发动和宣传工作,对工作开展情况、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及时进行总结推广,结合全省开展的“百名科技致富明星”评选活动,扩大工程影响力。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和信息简报等形式广泛宣传,形成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