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经济法与小康社会的建立思考范文

经济法与小康社会的建立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经济法与小康社会的建立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经济法与小康社会的建立思考

一、经济法在我国小康社会建设中的价值分析

1.提供公平发展环境,规避市场机制缺陷,促进小康社会的建成经济法的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环境,弥补市场机制本身存在的不足。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恶性竞争、行业垄断、市场封锁、地方保护主义等不公平现象比较普遍,对于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因此,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双向调节,才可以充分发挥经济法的有效法律手段,通过国家宏观调控手段与市场无形调节的有机结合,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夯实的基础。

2.协调经济社会利益,体现公平分配原则,促进小康社会的建成经济法在社会整体效率与公平基础之上实现了社会利益资源和权利的调节分配,力求达到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平衡,并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对社会权利与经济利益进行再次分配,其法律价值目标是要在社会整体利益、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个体之间寻求最佳的均衡点。同时,经济法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通过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健全市场机制、补充政府调控不足等方式来实现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公。

3.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经济安全发展,促进小康社会建成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要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公平。经济法从社会公共利益的本位出发,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己任,通过建立保障民生和社会宏观调控等多种措施对贫富悬殊和发展不平衡问题加以缓解,完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就业、提供社会救助、制定经济法各项细则来逐步完善经济法制体系,从而保障民生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健康文明社会的建成。

二、经济法建设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对策思考

经济法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市场资源配置的最有选择,使社会经济保持平稳、持续、健康发展。

1.树立正确的经济法制观念,实现小康社会的价值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经济法应着眼于维护经济发展的安全与稳定,树立正确的经济法制理念,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更充足的物质基础。首先,经济法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使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达到平衡与和谐。一方面要防止政府“有形的手”强制干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防止社会发展不均所造成的两极分化、贫富差距等社会不公,营造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氛围。其次,经济法要正确处理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力求达到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和谐局面,以保证政府与市场两个主体之间形成合力,才能促进经济顺利发展。

2.革新经济法制观念,兼顾效率与公平,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效率与公平是经济法从来都不可避免的根本问题,如何调整经济结构,缓解人民利益分配矛盾是经济法的基本任务。因此,要树立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经济法制理念,发挥经济法调节社会发展差异、社会经济利益再分配的基本功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总体平衡。目前我国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发展矛盾突出,如何在经济立法中将这些矛盾和问题加以解决是当前必须考虑的现实,因此,必须及时转变立法观念实现创新和发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科学理性地分析当前的实际,解决阻碍社会发展的经济问题,以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整体效率的提高。

3.树立维护整体利益的经济法制理念,开创小康社会的新局面小康社会是一种动态发展平衡的状态,包括经济发展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平衡发展、人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以及人自身对富裕生活的追求等。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新要求。维护经济法整体利益价值观,注重社会发展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考虑经济发展的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是当务之急。(1)维护市场的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私营部门对经济利益的无限追逐与扩大,引发了很多社会整体利益不协调的矛盾,经济法可以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规范市场运作行为,缓解矛盾。(2)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位。旧体制下的经济粗放式发展,消耗了很大的自然经济资源,经济法应体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合理整合配置自然经济资源为目标,关注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而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总之,经济法能够及时规范经济运行行为,消除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面影响,解决社会整体利益与社会不公平问题。在经济法的立法、实施、执行过程中要不断的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思路,才能对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起到根本的法律保障作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应有的力量。

作者:万鸿湄单位: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