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路径选择范文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路径选择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路径选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路径选择

摘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要准确把握其基本内涵、基本要求,促进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制度化。新时代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主体自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运行机制;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浓厚文化氛围;突出全面从严,增强实效性;坚持继承创新,推动与时俱进;构建常态监督格局,完善保障机制。

关键词: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路径选择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1]。新时代只有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能力,才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新的胜利,取得新的辉煌成就。

一、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主体自觉

1.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2]。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固本培元,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3]各级党组织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务,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精神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党校、支部学习重要内容,真正做到入心入脑、学懂弄通做实,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不断巩固拓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强化党章党纪教育,增强党员纪律规矩意识。党章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各级党组织要把党章党纪学习教育作为支部学习和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专题辅导、学习研讨、党校教育、干部培训等方式,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学习党章、坚决尊崇党章、模范践行党章、忠诚捍卫党章,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及时通报各类违规违纪典型案例,以案明纪、以案说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警醒党员干部汲取教训、引以为戒,进一步增强遵规守纪的纪律意识和行动自觉,做到自警自律、坚守底线、不越红线。严格纪律执行,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各类违的纪律的行为,督促党员干部自觉遵守党的各项纪律,做“四有”党员。

3.坚持以上率下,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指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4]领导干部要严格自我要求,以上率下,做出示范。一是带头抓好理论学习,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二是严守各项纪律,特别是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三是带头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落实好双重组织生活制度,自觉以普通党员身份,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监督;四是严于律己,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带头树立良好家风,自觉执行廉洁自律准则等相关规定,教育管好家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当好表率。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党内政治生活的运行机制

1.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基层党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新要求,在巩固原有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理顺隶属关系,健全组织体系,有力地推进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确保党的领导有效延伸到基层,确保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5]。按照有利于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活动的原则,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方式,积极探索“支部+”模式,凝聚党员力量,激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优化资源配置,有力地推动党支部和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积极示范,推动基层党建和基层建设发展紧密相结合,引领基层发展。如在高校探索开展“支部+学科带头人”“支部+课题组”,在农村开展“支部+合作社”,等等。

2.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力。党的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力,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保障。要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党支部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性工程,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把党支部建成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好党支部书记,选拔党性强、能力优、作风实、肯奉献的优秀党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把支部班子建好配强,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各级党组织要推动政策资源向基层倾斜、工作重心向基层下移,坚持抓好整顿软弱涣散党支部,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党支部开展工作和活动提供有力保障[6],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有制度理事”[7]。落实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召开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党建工作监督检查等方式,推动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组织生活会是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进行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当前,一些党组织对组织生活不重视,组织生活开展不经常、不严肃,内容单调,形式单一,效果不佳。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组织生活制度执行不严格、落实不到位。因此,要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把党的组织生活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载体,作为查找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确保党的组织生活经常、认真、严肃,进一步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要严格执行“”、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健全完善请假考勤、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把每个党支部、每名党员管起来,使党的组织生活真正严起来、实起来、规范起来,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和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全体党员要增强党的意识,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是党员,自觉遵守组织生活制度,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自觉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认真过好每一次组织生活,做一名合格党员。

三、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浓厚党内政治生活的文化氛围

1.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其深刻内涵也体现了“忠诚”“清廉”“吃苦”“奉献”等价值观。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应大力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修身养德,养浩然正气,淡泊名利,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要认真学习中华经典家规家训,坚持以家训家规教育子女、带动亲属,自觉传承中华好家风,自觉培育崇德向善、崇俭尚廉的良好家风,做到作风正派、自律修身,以良好家风转作风、廉政风、正党风。

2.培育党内制度文化。历史经验表明,制度对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科学化起到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面对“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更需要培育党内制度文化,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因此,我们要坚持制度治党,把依法治党和以德治党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加强党内制度文化建设,健全完善党建制度体系,扎紧制度笼子。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制度意识,切实做到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自觉维护制度,推动形成讲原则、讲程序、按章办事、按规用权的良好风尚,形成制度自觉、行动自觉。

3.优化党内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积淀,这种行为体现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取向,受制度的约束和导向。党内行为文化是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开展学习廖俊波、郑德荣等先进典型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员意识、宗旨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定力,自觉用党章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塑造新时代党员的良好形象。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自觉抵制庸俗腐朽思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做党内先进文化的积极弘扬者和自觉践行者。要严厉打击损害政治生态的行为,对于一些地方和单位出现的“潜规则”“拉关系、找靠山”“搞小圈子”等行为要坚决露头就打,建设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

四、突出全面从严,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实效性

1.从严立规执纪,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纪律是党的生命。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首先要严明纪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颁布了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巡视工作条例、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坚持标本兼治、与时俱进,立足新时代新要求,健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真正把严的纪律和严的规矩立起来,落实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各项工作中。强调:“执行党的纪律不能有任何含糊,不能让党纪党规成为‘纸老虎’、‘稻草人’,造成‘破窗效应’。”要坚持纪在法前、纪比法严,从严加强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监督和管理,从严抓起,从小抓起,从严执纪,从严问责,使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把党的纪律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规范,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使制度的刚性约束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坚持科学用人,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选好干部、用好干部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障。干部队伍的形象作风和党风政风紧密相连。好的领导干部能够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修身养德、带头树立良好作风、良好家风,从而引导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规范有序开展。因此,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要求,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标准,更加注重在基层一线发现干部、在攻坚克难中历练干部、在改革发展中选拔干部,更加注重选拔那些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思路、发展上有成效的优秀干部,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进一步规范干部选任程序,切实抓好干部选拔任用的动议、推荐、考察、讨论决定等各个环节,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形象关,严防选人用人不正之风,选出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建好干部队伍,为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提供组织保障。

3.坚持激浊扬清,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就必须坚持激浊扬清,强力正风肃纪,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永久的生机活力。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定位,精准发力,严肃查处隐形变异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全面整治改头换面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祛除歪风邪气,不断推进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坚持反腐无禁区,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违法违纪问题,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铲除党内政治生态的“污染源”,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根本转变。同时,大力弘扬清风正气,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支持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对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给予重用,对不担当、不作为、失职渎职的干部进行严肃问责。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引导督促党员领导干部严格约束自我,严格家教家风,严格教育管理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五、坚持继承创新,推动党内政治生活与时俱进

1.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内政治生活,早在1929年古田会议,就提出党内生活政治化、科学化,期间建立了相关的制度,1980年确立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2016年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建党90多年来,党内政治生活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并形成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这也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重要体现。进入新时代,不断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应把我们党90多年来形成的优良作风、优良传统坚持好、继承好、发扬好,认真总结党内政治生活的工作经验和工作规律,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不断增强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和战斗性。广大党员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认真践行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严格自我要求,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2.创新党内政治生活内容。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空泛化、平淡化倾向,学习效果不够好。时代在发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也应随之变化发展,才能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要坚持与时俱进,立足新时代,面对新要求和新目标,创新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使之更加契合时展要求,体现时代特色,始终保持党内政治生活的活力。具体来说,就是要坚持贴近时代、贴近实际、贴近工作、贴近党员的原则,找准工作开展的着力点,丰富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容,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鼓励和支持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党组织联合开展活动,发挥不同支部和党员的优势和特长,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受益,提高党内生活的开放性、共享性。

3.创新党内政治生活载体。丰富的活动载体是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活力的重要前提。要紧密结合当代实际,不断创新活动载体,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富有时代气息,更富有吸引力。要鼓励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主题党日等基本载体,整合资源,丰富形式,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落地生根。进入21世纪,以信息化、网络化的方法推进从严治党、加强党员教育、更好地服务党员,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体现。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信息化不断推进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创新。要进一步总结推广“互联网+党建”的工作经验,运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创新党内政治生活的方式方法,增强党内政治生活感染力。

六、完善监督格局,构建党内政治生活的有力保障机制

1.强化党内监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对党内监督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加强党内监督,是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重要保证[8]。要认真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健全完善党内监督工作体系,推动党内监督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进一步拓宽党内监督形式和途径,通过巡视巡察、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各级党组织的监督,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确保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加强对党员干部遵守“六项纪律”,特别是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组织纪律情况的监督,着力解决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等问题,确保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

2.拓宽党外监督渠道。党外监督是党内监督的重要补充,是拓宽民主监督渠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有力举措。要坚持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推动二者有机衔接,促进党内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促进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党有机统一,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健全党外监督制度和机制,既要支持和保证人大、政府等国家机关各司其职、依法进行权力监督,也要支持和保证人民政协、各派、人民群众及新闻媒体依据有关原则进行权力监督,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9]。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增强监督意识,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外监督,自觉主动接受党外的监督。健全完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大力拓展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的渠道,大力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工作,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行政行为源头可溯、过程可查、效果可评、责任可追,让腐败现象无处遁形。

3.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持从严抓起,做到有责必问、问责必严,以严的要求、严的纪律推动责任落实、推动工作有效开展。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党建工作述职考评、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监督检查、目标考核、责任追究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强大推动力,促进《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落地生根、收到实效。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加强日常教育与管理,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实行“一案双查”,坚决纠正、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保证党内监督权威、有效。

作者:林翠容;苏世枝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