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校企合作中的学生管理思路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学习月刊杂志》2014年第十三期
一、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是上个世纪90年代出生的“90后”,独生子女居大多数,家庭生活环境基本较优越,很多学生个性自我、张扬、特立独行,尽管成年人但仍过分依赖父母、师长,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男生“骄横”、女生“娇气”的现象比较严重,受不得委屈,遇到挫折容易放弃。在艰苦朴素作风,劳动观念,抗挫折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2、学校方面。我国的高职院校基本由中专学校升格而成,现行的学生管理方法或延用了过去的中专管理模式,或采用了本科管理方法,也有将本科与中专的学生管理方法进行融合的方式,但总体来说,还未完全形成高职特有的行之有效的学生管理模式。学校更关注学生的成绩与技能培训,采用的是“专兼结合”的管理体制,学生管理人员队伍普遍匮乏,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照顾学生的心理需求,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这种缺陷在学生参与实习时反映的更为明显。
3、企业方面。我国的校企合作模式现在还基本以学校为主体,企业的参与动力与意识都不强。同时企业是逐利的组织,出于自身的目标和利益,不可能像学校一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不可能像学校一样组织多样的学生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再者企业的工作围绕着生产任务展开,管理制度较为刚性严格,对待实习学生如同对待员工,也无法做到一一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
4、制度方面。校企合作在我国已倡导多年,但校企合作制度建设还在进一步地探索与完善当中。比如在校企合作制度中关于校方和企业方在学生管理方面的责任义务的划分就并不明确。对于学校而言,学生已在企业实习,人不在学校,进行相应的管理和思想工作,次数、深度和广度都难以保证。对于企业而言,企业更关注学生工作任务完成的情况,本身合作的意愿与动力就不足,认为学生管理属于校方的责任范畴,没有花费更多的精力关注学生的思想和生活。
二、校企合作情境下学生管理工作的思路
1、以生为本。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进入学生与社会人的过渡,心态、心理、生活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而因学生对企业和社会的认知度及自身个性的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面对相同的变化产生不同的反应。这时就需要学生管理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根据不同的个体做出不同应对,尊重学生的个性,以关心、理解、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同时激发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参与学生管理,提高自我管理的能力,同时切实维护自身利益。
2、制度创新。制度是做好校企合作的基础,要完善相关校企合作中学生管理的制度,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制度衔接。对于学校,需在校园教育中强调职业教育,在校园文化中渗透企业文化,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中借鉴企业管理制度。对于企业,需重视实习学生与员工的根本区别,兼顾考虑企业生产与教育教学的需要,适当参考学校学生管理的经验,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同时,应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逐步完善管理办法,根据不同情况明确管理责任。这样,才能减少学生因环境和心态变化而产生的不适应,更合理、全面、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
3、柔性管理。在学校,学生的身份是学生,更注重理论成绩,在企业,学生的身份是员工,关注的重点转变为技能和协作动手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实习期间,对学校而言,学生虽尚未毕业但已不在学校,对企业而言,学生虽在岗工作但并非员工。正因为学校与企业交互管理,学生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较为复杂,学生管理工作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考核的尺度和标准也应该根据情况变化进行柔性管理。
4、技术更新。21世纪是信息技术的时代,“90后”学生也大多热衷上网,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学生管理工作也应尽快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加强来改进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比如在管理方面,可以建立学生信息的数据库,实现学生教学、实训、考核的信息共享,加强信息反馈,减轻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负担,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再比如在沟通方面,通过建立QQ群、微信、飞信、校园网页等等,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提高互动频次,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理论研究。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普遍匮乏,师生比悬殊,使得大量的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整日陷于繁复的事务工作中无法摆脱,没有时间进行理论研究。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也参差不齐,不具备进行总结归纳,把实际工作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的水平,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没有得到总结提炼,无法被广泛借鉴。因此,目前校企合作中学生管理工作的经验相对较少。学校需加强对学生管理工作以及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视,培养建立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的学管队伍,同时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为校企合作中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作者:黄静单位: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