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机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2015年第二十四期
摘要:
大学核心价值观是形成大学信念的基础,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凝练大学核心价值观既要从大学的宗旨和时代使命出发,又要充分考虑大学中个体发展的基本物质需求和精神满足。大学核心价值观通过在大学内部的宣传教育、制度安排、大学人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具体管理手段的实施得以强化、传承、丰富和发展。
关键词:
大学文化;价值取向;核心价值观大学核心价值观是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的根本的指导思想和核心理念,包括教师的学术精神、学生的学习精神、员工的工作精神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对于共同价值取向的形成、思想上的共鸣、行动上的一致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大学核心价值观形成的机理对形成大学文化的合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大学精神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价值观是主体对于目标、行为、方式、状态的一种持久性偏好,是关于价值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起着行为取向、评价指标、评价原则和尺度的作用。[1]价值观位于人们的心灵深处,是一种隐形的观念文化,直接控制着主体的行为,是精神文化的内核。客体特性的多样性和主体需求的多层性必然导致主体价值观的系统性,在价值观系统中必然有一种价值观起着统领作用,这就是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作为“内隐形态”的文化,代表了一种文化精神的实质,作为一种文化特有的最深层的价值取向,表现于自己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之中,并且一以贯之,通过传统加以保持。[2]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的信念或信仰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取向和前进方向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超出物质体验的心灵愉悦的满足感。
大学核心价值观居于价值体系的核心层,具有相对稳定性。大学核心价值观是在大学哲学的统率下,为追求愿景、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并予以践行的、指导大学上下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最基本的精神元素,是大学文化生长的土壤。一所大学的价值观反映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随着自身条件的变化而与时俱进,但其核心价值观则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坚守不渝、始终守望的办学的价值理念。大学核心价值观作用的最集中的体现是它能对大学人在大学发展过程中始终起到引领和激励作用,尤其是当大学的发展面临深层次发展矛盾或者处于重大选择的时刻,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大学的每一个角落,要求大学人做出符合大学本质发展规律的决策。大学核心价值观是价值观体系中一种相对不变的反映大学发展规律和全校师生共同心声的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领域中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必然和自由的统一,是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中流砥柱,是大学发展过程中深入所有大学人骨髓、内化到大学人的行为、固化到大学的制度、渗透到大学环境的一种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二、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凝练
只有提炼出核心价值观,才能围绕核心价值观再进行分解,形成在核心价值观支持下的能够对职能层文化、业务层文化及亚文化指导的各个价值观体系。大学校长在学校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个人的信念和价值观往往决定着大学核心价值观的雏形。直接影响着大学的整体价值取向,其间学校的许多管理制度、文化形态已经在其潜移默化中建立起来了,这些制度与文化必然带有领导者个人的色彩。但是,大学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往往又高于大学校长的个人价值观。大学校长不是一开始就对所有问题都有清晰的意识、深刻的理解,有一个逐渐认识、学习的过程和一个不断提升、超越自我的过程。大学校长只有集群体成员的不同价值形成价值体系,只有为大家所认同的统领价值体系的价值观才能最终形成群体的核心价值观,从而起到凝聚群体成员,达成成员共识,形成组织文化的作用。并最终为大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万众一心的心理基础、高度一致的文化认同、充满活力的多元智力支撑。
大学核心价值观应体现共享精神。“共享”是作为价值观体系中的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这里的“共享”有两层含义:一层意思是全体成员在精神层面或理性层面的高度认同,这种认同感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在全体教职工的言语上,体现在全体教职工的日常行为和工作中,并且这种认同逐步内化为教职工潜意识的一种习惯,并且因为有了这种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而起到克服规则制度僵化的作用。但是这种高度的认同感的背后是有深厚的信仰因素、情感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环境因素甚至志趣因素作基础的。具体到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它是作为个人的个体价值观与作为组织体的大学价值观的整合与升华,或者说是一种完美融合。教师价值观建设要以教书育人、师德教风建设为核心,学生价值观建设要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为核心。“共享”的另一层意思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宗旨在于实现双方或者多方的共同的全面的发展。也即是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目的和最终的结果都是要为形成核心价值观的各方带来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就大学核心价值观来说,其目的和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是为了实现全体教职工和学校的共同的全面的发展,而不是以一方的发展来否定甚至牺牲另一方的发展的片面发展形式。也只有这种既基于精神层面又基于物质层面、既基于理性层面又基于感性层面的共享的核心价值观才真正具有合情合理的人性基础和持续旺盛的生命力。
大学核心价值观必须建立在对人性和大学本质进行考察的基础上。要真正提炼出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在对大学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进行的历史的社会的考察同时,对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大学的使命和当下的社会责任进行深入剖析。并力求找出两者之间的天然联系和共同连接点,为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希望在社会中最大限度地自由全面地发展,来实现自身最大价值。尽管在不同的时代不同个体的最大发展具体内涵不同,就大学核心价值观来说,大学人在大学中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包含下列内容,诸如教师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工作中的辛勤耕耘进而取得卓越成就以及学生在学校的刻苦学习与获得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无不与大学的宗旨与时代使命暗合。也就是说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共同的个体与组织基础。
三、大学核心价值观应融入学校工作
要真正让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扎根并具有永恒生命力,必须将其融入与学校建设与发展有关的行为典范——发展战略、组织结构、责权体系、领导风格等中去,融入与教职员工有关的每一项规章制度——聘任方法、业绩考评系统、晋升和奖励标准等中去,使核心价值观成为指导学校所有行为的准则和检验学校发展得失的最高标准。
1.贯彻到大学组织宣传工作中去。大学要利用各种载体去宣传核心价值观,解析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以通过征文、创意设计比赛等活动,让全校师生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深化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深刻领会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并使核心价值观的贯彻落实成为打造大学精神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要将大学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物一景的设计与建设中,使其蕴含着大学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折射出核心价值观的光芒,实现物的人化,对大学中的每个个体潜移默化地起到对核心价值观的强化和认同作用。
2.融入到大学规章制度建设中去。规章制度是大学核心价值观落实的有力保障,以大学核心价值观为指引进行学校制度建设,使核心价值取向固化于规章制度,赋予其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这样,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就真正具有了有章可循、人人得见的具体制度保障。使学校全体成员对于渗透着核心价值理念的恰当的、基本的、有意义的行为有了清晰的理解,有利于形成共同的行为模式,并最终内化为个体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自觉行动。同时,大学核心价值观制度化的良好落实,也容易形成一种有利于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大学文化。
3.落实到大学的每项工作,体现到大学人的行为中去。从人的本质的终极意义上说,大学人是大学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是核心价值观最具活力的原始载体,也是大学核心价值观实现的获益者,是作为个体的大学人和作为组织形态的大学的共同发展。检验大学核心价值观实现的好坏直接体现于大学的每项工作、大学人的行为与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契合程度,或者说,在制度与规则的真空地带,在大学人的日常行为中,大学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作用发挥的大小和渗透程度乃是核心价值观贯彻与落实好坏的试金石。
4.渗透到大学的绩效考核中去。高校的绩效考核是“知人”的主要手段,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手段、前提和依据,也是工资管理、人员晋升的主要依据。因此,将在核心价值观指引下所取得的业绩或者对核心价值观本身的研究应纳入绩效考核,这样有利于形成强化对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的认识。并透过个体取得成绩的背后,从人的发展的深层次心理动机来充分认识、挖掘大学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充分认识大学核心价值观对大学人和大学的全面、充分发展的积极而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学核心价值观是大学持续发展的深层次文化动因,是生成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处理大学一切事务的最高价值准则。它在受到大学人观念、大学本质、社会经济、时代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下,不断超越更新,并随着对人的发展的本质探求,在个体与组织、自由与必然、合目的与合规律的博弈中实现大学人和大学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李德顺,孙伟平,孙美堂.家园―文化论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钟建芳 单位: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