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巡视工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文史博览杂志》2014年第十期
1、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的动机及其影响方式这是影响巡视工作有效运行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的动机也可能具有多重性。它们既有可能是为了加强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即在下级出现未执行上级政策甚至违法乱纪情况时实施坚决的监督,也有可能只是希望掌握下面的真实情况,借此对下级实施一定程度的控制和约束。这里以省级党委为例。作为省级党委,一方面希望全面贯彻执行中央的政策和法规,把地方的工作做好,得到中央的肯定、地方老百姓的满意;另一方面,也不希望自己管辖地方出问题,特别是不希望出现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十分严重的问题。通常情况下,这两种动机都存在,有时则可能是某一种占主导。当第二种动机占主导时,典型的表现就是把巡视组所发现的问题隐藏起来,也就是把巡视报告束之高阁,或者对巡视结果不使用。
2、巡视组的动机、能力及其影响方式这是影响巡视工作有效运行的第二个关键环节。即使是在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的动机不存在任何问题,巡视结果能得到充分使用的情况下,巡视组成员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动机。例如,有的人可能充当老好人,因为任何监督都是得罪人的事,有些人不愿意因为工作而树立自己的敌人,结果可能报喜不报忧、不作为;有的人可能假公济私,适当地为自己谋一点好处、暗示地方为自己办一些事;还有的人可能滥用巡视权力,甚至以向上级报告的权力要挟地方,大肆违法乱纪。即使巡视组的动机没有任何问题,也还有一个能力的问题,比如是否有丰富的经验,是否了解地方的工作,特别是否了解容易发生问题的部位、环节,是否知道通过哪些方式、方法获得有价值的监督信息等等。如果能力不强也还是发现不了问题。
3、被巡视地方和单位的动机及其影响方式这是影响巡视工作有效运行的第三个关键环节。即使在上述两个因素都不存在问题的情况下,被巡视地方和单位也完全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一般情况下作为被巡视的地方和单位,都希望把自己工作中的成绩,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呈现在巡视组面前,把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尽量地隐藏起来,尽可能少地暴露在巡视组面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它们有可能对自己的下属做出一定的安排,或进行某种暗示。地方上被巡视组召集的谈话对象也可能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为了报答自己的老领导对自己的提拔关照,从而有意隐瞒领导的缺点和错误,夸大领导的优点。这样就会造成巡视组了解到的情况不真实。这种情况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克服,决定了巡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提高巡视工作有效性的对策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巡视工作有效运行的不利因素存在于多个环节,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予以抑制,这样才能提高巡视工作的有效性。
1、通过逐步推行巡视报告公开,建立针对所有主体的问责机制上面分析表明,巡视工作运行中涉及的三类主体都可能存在自身的问题。这三类主体的问题如何克服呢?切实可行的思路就是建立问责机制,而建立问责机制的基础就是要公开巡视报告。巡视报告一旦公开,三类主体的责任就容易说清楚,问责机制就容易全面地建立起来。如果巡视报告只讲成绩、不讲问题,群众和舆论自然会怀疑巡视组的工作;如果一段时间过后,被巡视对象的问题因各种原因暴露出来,而巡视组并没有发现这些问题,那么问责巡视组就更不容置疑了;如果巡视组滥用巡视权力,捏造了下级本没有的问题,巡视报告公开之后也容易使问题得到澄清,巡视组或相关巡视人员自然要被问责;巡视报告发现了不少问题,包括一些重大问题,上级并没有实施监督,问责的焦点自然集中到了上级;在发现了问题的情况下,下级党组织并没有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那么下级党组织的责任也难以推脱。这就是公开巡视报告的作用。反之,如果巡视报告不公开,三类主体的责任就说不清楚,可能完全是一笔糊涂账,建立问责机制就是虚的。一旦在巡视报告公开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综合性的问责机制,巡视制度的有效性就会很好地得以实现,巡视制度的科学化水平就会进一步得到提高。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的复杂动机会受到抑制或疏导,巡视结果的充分使用会得到保证;巡视组的不良动机会得到抑制,它们就会努力地、认真地做好自己的巡视工作,因为不作为或乱作为都很快要承担责任;一旦有了这样的效果,下级领导就会主动地预防问题,或者在有了问题之后尽量主动解决问题。这样,巡视制度就进入到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当然,最彻底的巡视报告公开是直接面向社会公开。但考虑到各方的承受能力,可以逐步推行公开。第一步可以在上级党委、纪委、组织部的主要领导范围内公开巡视报告;第二步可以在上级党委、纪委的全体委员范围内公开;第三步可面向全体党代表公开巡视报告;随后可以直接面向社会公开巡
视报告。在公开实践中,也不必要拘泥于上述过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一步到位,直接向社会公开,或者像审计报告公开那样,将巡视报告部分地向社会公开。2、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矫正巡视机构和人员的动机派出巡视组的党组织要对巡视组制定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制度,并严格执行这些制度规定。公开巡视报告就是实施这种监督的一个重要措施。对巡视组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也很重要。有条件的地方很有必要制定巡视工作的奖励办法。奖励政策可以包括授予荣誉、颁发奖金、提拔晋升等等。为了开辟提拔晋升的空间,可制定实施巡视干部的专业技术级别。表现优秀的巡视干部,其技术级别可以得到逐步晋升。高的专业技术级别,则可以获得较高的工资、奖金、职务补贴或福利。当然,最重要的提拔晋升可能还是职务的升迁。因此,巡视干部就要适当地实行年轻化,巡视组成员应该以中青年为主。
3、巡视制度应与其它监督制度有机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在我国的监督体系中,巡视制度只是众多监督方式中的一种。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就规定了十项监督制度,巡视制度只是其中的十分之一。巡视制度从本质上来讲,是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是大权力对小权力的监督。这种监督方式要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同级的横向监督和下级对上级的纵向监督来配合。因此在巡视制度建设过程中,就要注意与其它监督制度的有效衔接。如果单靠巡视制度封闭运行,那么它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巡视制度首先要与党内的民主生活会制度、述职述廉制度、民主测评制度和报告工作制度相结合,同时还要与审计监督、法律监督和党外的社会异体监督相结合。特别是当前的社会异体监督,通过网络技术的放大,已经成为了最为直接的民主监督力量。如今,新的官民关系正在逐渐形成,民本位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其实微博微信已经使得部分官员“被公示”,众多“表哥”和“房姐”的落马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如果能把巡视制度与这些监督制度特别是社会异体监督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在反腐败当中定能发挥它更大威力。
作者:周育平单位: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期刊社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