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理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现实问题在价值观上的回应,也是对新中国成立后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和理论的抽象与升华,体现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更体现了民族性和全球性的辩证统一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基础之上,取决于认同本身与人性的关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特征的凝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前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理论的深入探析,有助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培育和践行从理论视野更好地推动建设与发展,转化为人们内在自觉,内在固化和自觉行动,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发展,从而成为推动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的内在精神动力源泉。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人性论
我国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但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来自国外环境的影响,现当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想的平衡问题十分凸显,世界范围内的现代科技成就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在价值观领域造成了困惑和茫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社会主义发展所需要的核心价值观,是维系和谐社会人们的精神价值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重在建设,贵在践行,“转化为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以及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现实问题在价值观上的回应,也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和理论的抽象与升华,体现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更体现了民族性和全球性的辩证统一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理论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论基础之上,取决于认同本身与人性的关联。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必须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性进行升华。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内涵
“认同”(identity)一词源于德文“identitat”,原意指“身份的证明”,也被译为“同一性”“身份”“认证”等。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建立在一个重要的情绪的共同性质之上的。”[2]心理学认为“认同”是主体认识和情感的一致性。认同是个体对其他人或群体在心理上和感情上的趋同过程。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信仰和感情的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观,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3]社会学意义上的“认同”是指社会群体的共同意识。后来,机能主义心理学者威廉•詹姆斯在解释“性格”一词时曾指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在精神或道德态度上看出,当这种情形突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他会感到自己充满生机和活力。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声音在说,这才是真正的自我。”[4]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则将这个概念引入自我防御理论。[5]如儿童会模仿父母或教师的某些行为,并有意无意地将后者的某些品质吸收过来,转化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这不仅有助于儿童在感情上、心理上与父母或教师趋同,还有助于前者与后者建立日益紧密的情感联系。弗洛伊德的观点由个体内省的角度出发,将“认同”看作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建立情感联系的关键中介。[6]并用它来说明发展中的个人,证明“认同”的形成是人的一生成长连续历史过程,而且是每个人必经的演进和适应的过程。而在另一些学者看来,“认同”含义由个体和社会层面阐发。“认同”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7]也就是说,越是基础的、根本的概念,其释义就越发纷繁多样,人们理解起来就越发困难。著名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曾这样评述“认同”概念,“这一概念‘既不明确,又不能不用’。它‘有多重意义,很难用许多通常的尺度来衡量它’。”相比西欧、美国而言,我国的认同理论研究比较滞后。我国学者对“认同”的研究,与我国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带有“中国化”的符号,内涵不断深化与发展。“认同”是一个关系概念,作为一种自身的主观定位,“认同”是一种对所谓“归属”的情感,是群体归属意识的形成过程。我们认为“认同”有两层含义:其一是被外在感知的,作为“身份”比较妥当;另一是主体所致力追求的,作为“认同”相对合适。“认同”作为联系共同体和所属成员政治性的中介,是共同体成员为自身利益的实现而在思维和实践中所采取的步骤和手段,“认同”不仅是“在科学认识中运动着的内容的本性”,而且是“内容本身的内在灵魂”。[8]认同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实问题,伴随着“互联网+”时代信息与价值的多元化,社会的运转与发展,认同的功能越来越突显其重要地位,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凸显重要。认同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经过认知后对其表示赞成、认可与同意,因而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前提。认同与内化紧密相连,内化是将社会要求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在接受主体的思想中扎下根来,内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关键。而内化的关键是情感中介,关心情感需要是思想教育者首先注意的问题,通过情感体验式活动,让受教育者从心理上得到真正的需要与认同。道德内化的动力是情感的迁移与意识到行为的内疚感,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符合核心价值观,心理上会产生积极愉悦的体验,并自我悦纳,强化自我的价值观认同行为。从而人们不会从表面的接受顺从,而是知情意行的内在固化,从而形成真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信念是稳定、持久的心理品质,对接受主体的信念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重在建设、贵在践行,转化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内化自觉,最终成为积极奋发精神动力与和谐团结的精神纽带,标志着党在治国理政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
二、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回应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理论的实践来源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础上我们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理论,应从认识与实践、思维与存在的角度加以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重属性本质来源于实践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正因为其固有的实践指向,使其既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由此,我们必须藉由实践来提炼出我们需要的价值观,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近年来,我国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塑造和价值观培育上日益面临挑战,原因在于:首先,我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但同时利益分化加大,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利益格局变化导致的思想动荡分化突出。市场经济竞争和利益驱动所引发的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有所抬头。利益格局中处于弱势的群体,由于对现状不满进而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的抱怨、动摇甚至怀疑,而享乐主义、金钱至上、追逐权力等意识则在富裕阶层中有所蔓延,这些都冲击着公众本应具备的价值共识和信仰基础。同时,来自国外环境的影响。在文化越来越成为国与国实力较量的重要手段背景下,西方加强了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势。人们与外界交往越来越多,西方意识形态、价值观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到国内。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价值观在我国已经形成了较大影响。“在这诸多文化价值思潮的相互碰撞冲突中,当代国人或遭遇西方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带来的心灵拉扯,或经受西方思想之种在中国文化土壤中不当嫁接的苦果,丢失了原本清晰的价值观念,导致当下中国社会信仰缺失、价值迷失、信任流失。”[10]其次,现当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想的平衡问题愈发凸显。世界范围内的现代科技成就极大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它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却在价值领域造成了迷惘和冲突。人们的幸福感并未随物质生活的丰盈而当然提升,社会也呈现出新形态的不安和动荡。如何随时展凝聚共识、重塑核心价值观是统治阶级最为关注与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要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于封建社会的礼义仁智信的价值观,也不同于西方社会的“民主平等自由”所谓普世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文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和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传承的,也是发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上的超越性特质,决定了其不可能是故步自封的范畴,而必将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吸纳更先进的理论成果而获得更强的解释力和生命力,从而成为社会发展的“灵魂”和“导航器”。
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特征,凝聚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是对现实问题在价值观上的回应,也是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成熟经验和理论的抽象与升华,现实性是其突出属性;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价值观的扬弃,也是对西方价值观的借鉴和超越,这又表现为超越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通过实践,达致其属性之间的张力和平衡,并使其获得现实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具有很强的理论思想性、现实针对性与实践指向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社会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体现集体主义的基本原则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社会各各阶层、各群体和个人的责权利的保障与统一,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独特优势,最终是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区别在于以谁为本,这也是一个首要的、根本的价值问题。价值观是人类作为实践主体有效把握世界的普遍方式,“站在谁的立场”“为谁发声”“为谁谋利”是价值观养成的核心问题。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性分析、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前提和基础。为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最终指向与归一。社会主义制度也是一个可以保障并促进人的自由而发展的制度。社会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发展目标,一切成果和进步的根本落脚点是为实现人民的全面发展服务,因此,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民族性性和世界性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念,发挥着全社会的导向与引领作用。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构建核心价值观,我们既要坚持本民族价值观的独特性,在人类文化中发掘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又要在世界文明与世界优秀文化中汲取优秀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上将民族性与世界性辩证统一起来。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理念创新,不断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方式。在坚持理想性、现实性的基础上,持续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针对性。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的深化,个体的价值观念更加独立,更加富有差异,汇聚社会共识,统一公众思想越发艰难,稳步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断适应社会的新发展、新形势,积极探索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认同与内化的途径,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内化的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从生活层面升华到人们的精神层面,人们将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因能得到精神昂扬向上的积极追求而得到持续支撑。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永远体现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主体永远是人民群众。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是与历史观统一的、以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唯物史观,它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创造的主体也是实现的主体。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的阶级,它代表了全人类的利益,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认识一切价值活动的主体,是实力的创造者和唯一的物的价值趋向中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认为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现、创造、选择、实现、享用和评价主体。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忽视了,而要始终关注人民的内在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层次意识形态的强制性和流动性,但要引起社会共鸣、得到人们的认同,其流动性必须符合人们的内心期待、满足人的内在需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人性需求论,必须从根源上探寻当前维护人民的利益及感受人民的价值诉求的变化特点,寻求如何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在需求的价值路径。对于社会主体来说,利益问题作为一个价值问题,具有根本性特征。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利益。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规范,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创造和价值追求的衡量标准和评价尺度。
【参考文献】
[1]严隽琪.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民进工作[J].民主,2010,(10):04.
[2]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上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7.
[3]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42.
[5][6]刘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与建设路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7(15).
[7]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5).
[8]弗里德里希•黑格尔.逻辑学(上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18.
[9].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639.
[10]李清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机制与路径研究———兼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教育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02.
作者:杨定明;汤玉华 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