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乡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范文

乡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乡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乡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

《世纪桥杂志》2014年第六期

一、农村社区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管理理念落后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中许多社区管理组织、管理人员的观念比较落后,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法制观念、服务意识不强,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社区管理中偏重对上级行政部门负责,忽视对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而且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尚未进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中,所以领导干部对农村社区建设也不够重视,农村社区建设也只是在民政部门的单独管理之下,工作进展比较缓慢。在农村社区运行机制中,缺乏充满活力的领导动员机制,而村级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减弱,没有形成统一的社区管理理念。而且许多干部群众对农村社区建设比较陌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二)社区管理体制滞后现在许多农村社区不仅没有科学的管理机构,反而还是村委会代为管理,村务管理难以明确职责,导致社区管理结构不全面。农村干部的文化素质偏低,容易用自己的经验来解决新问题,缺乏科学合理地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和方法。农村社区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城乡一体化社区建设机制尚未建立,还没有形成协调统一的服务管理体制。所以,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建构需要打破原来的旧式的农村治理体制,建立与农村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加快建立城市乡村之间资源要素的有机整合。

(三)社区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村社区的服务种类内容少,服务程度水平不高,缺乏面向整个社区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没有建立全面的农村社区管理服务系统。而且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大多实行自上而下的供给体制,各级政府部门成为公共服务的最终决策者,带有很大的强制性,供给数量和结构都是由县乡政府以文件和政策规定的形式下达,带有很强的行政性、指令性、主观性、统一性。这种供给模式使社区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农民被动地接受上级提供的公共服务,导致供需错位的现象发生。

(四)社区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长期落后,大部分农村休闲娱乐设施短缺,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社区办公条件简陋,教育办学设施落后。面向社区群众切身利益的诸如道路、桥梁、水利等日常生活的基础设施提供不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耕时间的减少,社区建设的基础设施也应在精神文化领域中扩充,而目前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涉及精神文化层面的内容也是少之又少,严重影响了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社区中的基础设施是个载体,基础设施能对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在城乡统筹发展下,必须要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需求,使农民也切身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五)社区村民的凝聚力不强随着城乡交流的增强和现代文明的发展,农村居民人口流动性大,造成邻里之间往来越来越少,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农村中原有的道德舆论约束,对村民不再那么有效,个人利益为先,合作凝聚力缺乏。在社区建设中农民群众主动性不强,更多得是被动性,村民之间出现了很低的社区关联性,对农村社区建设没有形成认同感,认为农村社区建设只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致使农村社区的内聚力不强。因此,要将现代社会的一些基本人文精神作为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的重要内容,构建起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农村社区的和谐文化,成为农村社区文化重建的重要任务。

二、创新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一)明确社区管理体制的基本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合作治理的农村社区治理理念。社区治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治理社区,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服务型政府”和“服务型社区”建设。所以,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农村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明确树立农村社区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的战略性理念,着力推动城市社区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下沉到农村社区,使农村居民共享现代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成果,形成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改变政府施政中存在的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现象,强化服务和责任的意识,推动政府从“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转变,从偏重行政管理向科学化的公共治理转变,更新管理理念。

(二)建设服务型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新型农村社区管理体制在于实现国家、社区及社会力量之间的有机结合,使多元力量结构得以优化配置,多元利益得以有效整合,要加强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性。通过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把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到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来。此外,由于农村社区的独特性,既要做好服务,又要发展经济,只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了,农民才能更好地享受城乡一体化社区建设带来的各种好处和便利。借鉴城市社区服务方式和方法,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社区服务供给机制。在服务内容拓展方面,致力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多层次的需求,完善社会保障,发展老年福利事业,加强就业服务、强化社区安全、搞好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体育事业。

(三)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对农村基本的生活环境进行改善,建设农村社区中的公路,完善公路上的基本配套设施。公路基本设施的完善不仅使人们出行更加便利,也为招商引资带来新机遇。还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为农田进行便利地灌溉,保障农村农事的顺利开展。其次,要注意加强农村社区中精神文明的建设,增加农村广场等娱乐休闲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可以在社区建立图书室、文体休闲室,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活动,充实居民的精神文明世界,促进社区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最后,当今世界网络科技发达,人们甚至可以足不出户便能满足衣食住行,所以,在农村社区中普及网络是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网络上可以进行农产品的销售,为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新渠道。

(四)构建新型的城乡一体的社会组织首先,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责,使组织建设与社区建制同步开展进行,使社区公共事务的运行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来逐步提高农村社区自我管理水平,全面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其次,建立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实践中,要积极拓展农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多重渠道,充分挖掘和发挥农村社区的各种人才资源,创造条件吸引企业家、创业人士、大学生村官等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尽最大可能地把各种力量凝结到农村社区建设中来,共同致力于农村社区建设;最后,要为农村社区内部的居民提供交往的平台,激活社区居民自我参与的民主管理的积极性,提高社区的认同意识和归属感,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建设与管理,使社区的建设与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作者:黄志华孟国芳单位: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