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符号化探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繁荣,信息传递进入了符号时代,由此带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符号化转向。“符号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文化载体,更新了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促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发生质的变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对符号策略的挖掘应当成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的着力点。
关键词:符号化;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互联网+”时代,在各类媒体的关照下,认知方式、信息传递及话语表达等出现了“符号化”倾向,这一转向进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影响,促使高校思政教育寻求相应的符号策略,推动大学生构建对自我群体和校园文化的认同。从符号学角度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有利于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性。
一、符号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符号化”转向
20世纪初出现的“语言学转向”促使了“符号学”的诞生。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符号由能指和所指组成,能指(signifier)是“音响形象”,所指(signified)则是这个音响形象所指向的“观念”,两者的关系是任意的。索绪尔强调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任意的,在特定的语言中,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则是约定俗成的。也就是说,一个符号在人类文化及其创造过程中由于能够得到特定意义的实现并在实现中得到共同体的约定而俗成,这样的形式与内容的连接体,才能称其为符号。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符号呈现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声音符号、语言符号、文字符号、视觉符号等等。在符号中,常常可见二元对立,二元对立生成了“结构”,在“结构”中一切都以“关系”为基础。在索绪尔的符号二元中,比如能指与所指、语言与言语、共时与历时、组合与聚合等,莫不如是。从“结构”与“关系”这个角度看,符号便是一个具有解释意义的中介工具,它连接了“形式”与“内容”,表达着某种意义。一个符号诞生之初,其结构间所蕴含的联系是任意的,但一旦定形下来便具有特定的“人类印迹”,我们不妨称之为“文化内涵”。具有文化内涵的符号总是蕴含了特定的意义。符号所具备的结构联系性赋予了符号相应的功能,主要是认知功能和交际功能。一方面,符号可以令我们超越基础的刺激信号阶段,进行理性的思考,表达抽象的概念,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在共同约定的基础上,符号可以传递信息,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
综上所述,符号因其自身的结构性和中介性,能够成为特定社会群体沟通交流的工具,基于这一社会功能,符号通过能指对所指的映射,凝聚起共同的情感、认知、信念及意志,此时符号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中介,更是一个丰富的载体。使用同一套或相近符号系统的社会群体成员之间彼此信赖,交流加深,认同强烈。基于以上理论背景,在校大学生作为特定社会群体,在年龄、经历及文化环境等多重因素方面具有共同性,往往使用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进行沟通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分析和整合符号系统来加强学生的群体认同,是构建身份认同和凝聚核心精神的有效路径。随着“互联网+”发展模式的深入和各类新媒体的兴起,信息传递的载体不仅仅局限于线性的文字符号,还出现了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齐聚多元的局面。与传统的语言符号相比,非语言符号以视听感官为接收媒介,实现了认知方式由抽象思维逻辑向具象视听感知的转变,即由“思”转向“视听”,我们将当代信息传播过程中这种组合式的信息传递方式称为“符号化”,即主体的认知由单一的文字语言接收方式转向多元的视听感知与逻辑思考相结合的接收方式,这种“符号化”的认知方式更具直观性、表现力和感染力。延伸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符号化”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形式、打造路径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策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基于传统的交往行动理论,哈贝马斯对此认为“只有交往行动模式,首先把语言作为直接理解的一种媒体,在这里,发言者与听众,从他们自己所解释的生活世界的视野,同时论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中的事物,以研究共同的状况规定”。但在信息传递的“符号化”转向下,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固守传统的单一性文字传输模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符号化”转向的影响
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为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带来的“符号化”转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形态和实践方式。
(一)“符号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文化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养分,营造氛围,承载和传递教育信息,使其脱离空洞与漂浮。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等传播方式带来的各类符合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文化载体,与传统的文字传输相比,符号化的文化载体具有直观性与生动性、及时性与互动性。直观性与生动性。信息传播过程中,非语言符号通常以直观的视觉或听觉形式呈现,比如图像、音乐或者声画结合的视频,以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能够让受教育者在轻松直观的感受中潜移默化地接收其中蕴含的信息和真谛。及时性与互动性。首先,以声画形式呈现的符号载体将大量的信息压缩整合,形式简洁而内涵丰富,在传播时效方面也大大增强,缩短了教育信息发出、传递、接收这一系列过程的时间。其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以文字形式予以传输,比如书本或讲座等,此类载体具有单向性,互动性不足,且受到时空的限制,而图片视频等符号的出现,改变了以往的“你说我听”“你教我学”的教育方式,呈现出互动共享,交流反馈的互动性特征。
(二)“符号化”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前面提到,符号是社会互动的中介,为特定群体提供沟通交际的工具,根据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符号是心灵、自我、社会三者形成、变化及相互作用的工具和动力。基于这一道德意识发展的社会心理机制,符号作为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联通媒介功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由“教育者”-“教育对象”两极构成,“教育者”发出信息,“教育对象”接收信息,将“符号”中介引入教育过程,打破了原本单向的两极局面,形成了“教育者”“符号”“教育对象”三者互动联通的三角平衡关系,从这个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则成为“符号”传递与解读、反馈与重构的动态过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双方通过“符号”共同参与,“教育者”基于对客观世界和教育对象的基本认知,将信息进行整合编码,以符号的形式传递给“教育对象”,“教育对象”依据既有知识对“符号”进行解码解读,除此之外,对“符号”的呈现方式进行反馈,就“符号”是否能否被准确解码和认同与“教育者”进行互动,“教育者”针对反馈结果对“符号”进行修改与重构,以期达到最适合的教育效果,体现“符号”教化功能的最大化。在思政教育这种内化无形的特殊教育领域,丰富多元的符号往往有传统文字教育所达不到的效果,在原有的两极单向交流中插入了动态的解释过程,也凭借其互动性,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互为主体,形成平等动态的教育氛围,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多个单次传输构成的“教授”与“接受”的过程,而是双方平等参与的自我建构与动态建构的生成与发展过程。总而言之,“符号”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主体关系搭建了桥梁,从而增强教育引导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符号化”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话语体系,是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完成教育任务达成教育目标而建构的一整套话语体系,包括话语内容、表达形式、语境等多要素。网络背景下,大学生话语形态的转变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也需适应现实社会语境。信息传递的“符号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从理论话语转向实践话语,从教材话语转向生活话语,从显性话语转向隐性话语。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内容多为对意识形态的传送,远离教育对象的现实世界,“符号化”促使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向实践话语转换,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比如融入当前“全球化”“讲述中国故事”等“语境”,二是在教育过程中鼓励教育对象进行实践和创造,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过去的长期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总体具有严肃、复杂、抽象等特点,且多以理论文本的形式出现。“符号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开辟了新思路,生活语言和网络语言的高频出现使得思政教育的话语内容以及话语形式越来越贴近教育对象的生活实际,承担起引导学生的人生实践和社会化进程的责任。从教育对象角度出发,生活话语为教育主体构建认同营造氛围,一定程度上能够贴近青年一代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诉求。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的教育方法以显性的理论灌输为主,而当高度整合的“符号”出现在教育过程中,则以其具象性,让教育对象通过感官直接感知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理念,这种方法迎合了互联网图像符号时代中人们对视听符号的青睐和偏好,提高了思政理念的接受度,增强了思政理念传播的有效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符号化”策略
前文着重分析了符号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内容及教育主体关系方面带来的影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对符号策略的挖掘应当成为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的着力点。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符号信息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伴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各类文化符号也呈现繁杂多样,良莠不齐的态势,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阶段,面对大量的信息,往往丧失了辨别是非的能力。面对以上形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更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在符号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并将其融入到教育过程的方方面面,通过生成具体的符号形式进行表达与展示,反过来也有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二)打造符号系统,构建文化认同根据尤里•洛特曼的符合圈概念,符号圈与生物圈一样具有生态属性,每个符号圈有属于自己的、复杂的内在组织结构,结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新的信息。因此,建设统一的符号系统是铸就大学核心精神和价值理念的基石,应充分调动各种载体形式的符号,并将杂乱多样的符号系统化,使其全面承载当代大学生共同的思想情感,凝聚力量,促进认知,增强交流。探讨校园中的符号使用,我们可以从符号与载体的角度对符号进行归类,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主要有听觉符号、图像符号、建筑符号以及身势语等。
1.语言符号利用语言符号进行言语交际,能够使想象得以产生和延伸,能够进行信息交流,实现信息共享,除此之外还能够传授学习,协调行动。在语言交际过程中,表达者把信息符号化,以符号的形式呈现给理解者,这是编码的过程;理解者把符号形式还原为信息,这就是解码,解码又分为表层解码和深层解码。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重视语言符号的重大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校训。以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训为例,“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简短的“能指”蕴含了丰富的“所指”:“格高志远学贯中外”即是指上外要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建设高水平多科性国际化研究教学型外国语大学,是上外大学精神的凝练。(2)特定称谓。特定称谓是指在特定群体中对某一“所指”形成约定俗成的“能指”,因有共同的知识、情感、认知背景等为依托,这类特定称谓往往不需要交际者花长时间去理解,其含义已经过大脑扫描迅速解码。仍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上外学生这一群体又被称谓“西索儿”,音译自“sisuer”这一英文简称,在多次反复的使用中已成为特定称谓。只要交流者属于这一群体,都能简明快速的解码编码。(3)以语言文字为主导的校园媒体宣传文案。校园媒体宣传文案是最为常见,数量也相较而言更多的一类语言符号,这类符号往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最大程度地对自身进行加工,解码者和编码者往往会投入大量时间进行信息的传递交流。
2.非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是相对语言符号而言的,是指主体特意制造和使用的能够独立表达一定信息的而又不属于语言符号的符号。非语言符号的能指具有多样性,载体丰富,可以是视觉的,是听觉的,是图像的,是空间的,是时间的,是线性的,是多维的。非语言符号因为具有直观性,鲜活性以及表达的高效性,常常能够替代语言符号。在校园文化的构建过程中,非语言符号在语言符号之外,有其自身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以下是非语言符号的几种主要形式:(1)校徽。校徽是大学形象的标志,上海外国语大学校徽以展开的书本及茁壮的橄榄枝为主体构型,书本象征对学问与真理的求索,橄榄枝象征对和平与友谊的向往。两者衬托并环绕着代表我校的三个文字元素,依次为中文校名简称(上外)、英文校名缩写(SISU)、建校时间(1949年)。校徽作为一种特别的非语言符号,所传递的信息是,自建校以来,上外就始终致力于服务国家对外交往的发展,外交、外贸、外宣、外语教育等各个领域,都能看到上外学子的身影,这是历史赋予上外矢志不渝的使命,也是学贯中外的上外学子理应肩负的担当。(2)地标建筑。校园建筑所蕴含的建筑学及美学内涵也是校园文化构建起来的重要符号,这一点在上外松江校区中有显著体现。根据院系专业特色而设计并建造的教学楼,让师生教学期间能够快速进入专业的氛围,并得到对专业对学识的强烈认同。单就一栋建筑这一“能指”就映射出深刻博大的“所指”意义,由此可见非语言符号在形成群体认同中的重要作用。(3)校园媒体中的图片影音材料。图片影音材料主要有校歌、校园宣传照片和影片等,利用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性,能够高效直接地映射出所指内涵。加强这类非语言符号的建构,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创新和活力。可以看出,以上列举的各类符号并不是分散的孤立的个体,他们都处于整体化了的符号系统之内,能从中概括共通的本质特征与核心精神,从而延伸出代表学校理念、激发师生共鸣、推动学校前进的大学精神和行为规范。
(三)鼓励符号创新,注入思想活力如果说塑造稳定符号系统是构建文化认同和塑造核心精神的关键,那么鼓励符号创新,便为整体价值观注入生机与活力。此时的符号系统是一个不匀质的圈,分为“中心圈”和“外围圈”,“中心”要素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为符号系统提供稳定性,而“边缘”要素处于活跃状态,为符号系统提供更新的动力。这样看来,高校校园文化的符号系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耗散结构”,“即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可以在原理平衡态的区域形成稳定有序的结构”,从这个角度看,文化符号系统在相对稳定中具有流动性,在统一的符号系统外围,随着时代的更新和新兴事物的产生,新的符号带着时代印记应运而生。符号作为一个能指与所指构成联系的结构体,在形成绝佳关联前,总是处于不断的调试和互动之中。如何创造出恰当的、能够最大程度实现能指所指关联的符号,这是需要仔细探讨的。1.命名。命名问题是符号生成的最基本问题,需要有基础的理据性和正确的导向性。在塑造核心精神、构建校园文化、加强群体认同的符号生成过程中,要充分重视符号的命名,即符号能指的“外部形象”。符号的命名要充分体现当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要契合时代精神,要充满活力与正能量,避免低俗化、颓废化。2.修辞。修辞是通过多种手段对群体思想、情感、认知施以影响的能动性行为,其核心目的是加强解码者对编码者的认同。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符号创新过程中,需要从更高层次探究符号能指所指关联的创新和高度,要融入情感,贴近实际,凝聚梦想。3.叙述。叙述往往是多个符号的排列组合,能够实现长时间地交流与沟通。在思想政治教育符号创新过程中,应力求将简单的符号扩大至信息饱满的复合型符号,让符号蕴含具有深度和广度的信息,传递意蕴深远的价值理念和核心精神。
参考文献:
[1]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
[2]陆挺.大学校园文化的隐性课程认知及建设路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03).
[3]马黎.基于耗散结构论的大学文化认同机理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4]康澄.文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关于洛特曼文化符号学中符号圈理论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
[5]赵毅衡.符号学文化研究:现状与未来趋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12).
[6]齐沪扬.符号功能的体现和语言运用[J].淮北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1993(1).
[7]王铭玉.语言符号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王跃平.试论非语言符号的特性与表达功能[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9]杨立英.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
[10]郑永廷,朱白薇.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丰富与发展———改革开放30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成果[J].思想教育研究,2008(11).
作者:徐瑞雪 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