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范文

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

[摘要]道德法治教材中有许多插图和故事,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渗透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师可运用故事教学法,通过故事的趣味性、经典性、创新性,架起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帮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增强学生的道德法治观念。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趣味性;经典性;创新性

故事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相关的简短故事,以强调所教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的一种化繁为简、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统编本《道德与法治》取消了以往由图文组合构成的文本内容,选择具有儿童风格的绘本表达方式,因此课堂中更适合运用故事教学法。

一、故事设计体现趣味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反复的说教不能给他们带来心灵的震撼,反而可能会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设计故事的时候要注重趣味性,以丰富多彩的故事拨弄学生的心弦,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精髓,使学生学到知识,受到启发。如以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九课《这些是大家的》教学为例,根据第二课时《我和公物的故事》,教师设计了一个“班级公物在开会”的童话故事。“嘘,同学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果果老是说自己听见了什么特别的声音,有天放学后,他悄悄地趴在教室门外,竟然发现咱们教室的公物在开会!黑板沮丧地说:‘我的脸蛋总是被他们用脏水弄得脏兮兮的!’粉笔说:‘我被他们玩得全身都要粉碎性骨折了!’课桌带着哭腔说:‘你们那些算什么啊!我的脸被他们划得一道道的,痛死了!’说着它们都哭了起来……”教师讲完故事后提问:“怎样做它们才不哭呢?”学生纷纷表示今后要爱护公物,跟它们做朋友。教师满意地笑了,为学生竖起了大拇指。上述教学,教师创编的这则童话故事十分有趣,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停留在看热闹上,而是引导他们知道肆意破坏班级公物是不对的,今后要爱惜它们。这里,教师将教学目标浓缩在小故事里,对学生进行启发,将道德与法治观念渗透在教学中。

二、故事讲述体现经典性

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爱听故事,教师可通过喜闻乐见的故事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将深刻的道理渗透到故事中。故事来源于生活,教师讲述故事的时候要注重经典性,所选择的故事要有丰富的内涵,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认识与思考人生。如在教学《我爱家乡的山和水》之前,教师讲述了一个国民党老兵历尽艰辛重返家乡的故事:“这位老兵叫胡定远,1949年跟随大部队到台湾生活。直到2017年4月20日下午,他才在志愿者的陪同下回到阔别七十余年的家乡四川泸州。”在讲述这则故事的时候,教师投放了两张胡定远老人回到家乡长跪不起、老泪纵横的图片。教师十分动情,哽咽了起来:“同学们,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胡定远爷爷重返家乡?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啊!同学们,如果让你们离开家这么久,你们会怎样?”有的学生说:“会很想家,想爸爸妈妈,会不停地哭。”有的学生为大家讲述自己离家后的故事,其他学生听得热泪盈眶,情绪高涨。教师说:“‘亲不亲家乡人,美不美家乡水。’无论我们身处何地,家乡永远是最美的地方,乡音永远是最美的声音!”通过故事,教师点燃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油然而生。上述教学中的故事鲜活而生动,既保证了真实性,又体现了经典性,同时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既帮助教师实现了教学目标,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故事的魅力,得到启发。

三、故事展示体现创新性

在听故事时,学生会凭借一种生命的本能冲动与故事中的人物对照,自觉地从自身出发寻找与故事人物的差距。所以,教师要将教材中静态的图文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不断推陈出新,使之更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教学《我们小点儿声》后,学生明白要严于律己,有公德心,在公共场所不能打扰他人。于是教师让几位学生表演一个情景剧:几位同学在阅览室认真地看书,忽然一个同学大声地敲击桌子,发出刺耳的声音。表演完毕,教师让学生交流心得,被打扰的学生对制造噪音的同学表达了不满。教师启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表演情景剧,学生明白了在公共场合打扰他人是不对的。故事教学法具有教育性与趣味性并重的特点,是教师顺利开展教学的有力保障。因此,教师应巧妙运用故事教学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使课堂更高效、更有趣。

作者:张国富 单位:江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