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范文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摘要]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微信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新生媒体力量。作为网络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微信正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方向,而微信的不可控性、复杂性等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创建和优化微信公众平台,创新以微信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微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水平。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微信作为最具时代特色的自媒体平台,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数字虚拟、不限制空间等功能,以微信作为最先进的科技手段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样也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的有效措施[1]。因此,发扬微信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摒弃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对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一、微信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微信朋友圈已成为大学生的信息传播圈目前大学生对手机越来越依赖,微信软件凭借着很强的私密性、快速的信息传播速度、极具吸引力的表达方式以及极其丰富的传播内容,得到了高校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可,正逐渐成为他们及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以大连某职业院校为例,将近三分之二的同学有上课使用手机的经历,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每天刷朋友圈的时间超过了45分钟,从使用频率和时间上证实了大学生对微信的青睐和依赖,微信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3]。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发送学生感兴趣的文章和内容,对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微信朋友圈已成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圈基于微信的人际交往方式形成并发展了多种类型的网络群体,为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一类是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学生自发形成群体,从微信对话到开展现实交流活动;另一类是大学生的现实集体逐渐创建微信群,班会、主题团日、社团活动等事务都会在班级微信群讨论,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人际交往圈。

(三)微信朋友圈已成为大学生参与学生管理的校园舆论圈微信话题热点涉及学校教学、管理、后勤等校园生活的多个方面。学生实时发的朋友圈不仅是学生关心的热点,还是学生工作者关注各类突发事件的重要窗口。如某校三名女生此前一直在做微商,受销售品牌化妆品经销商的邀请坐飞机离开学校,辅导员通过朋友圈发现并及时处理。因此,微信能够承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微信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加大微信充斥着大量鱼龙混杂的信息,冲击学生的视野,它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者一直扮演着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信息源和把关人的角色,能够把具体的内容与相应的信息者对应起来。而微信的匿名传播方式会导致信息真假难辨,虚拟的网络空间内容容易在学生群体中产生真实可信的影响力,使学生产生信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微信的复杂性和非集中控制性使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学生教育过程的掌握难度增加[4]。

(二)微信的信息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舆论环境普通IM软件(如飞信、MSN等)同样具有网络社交功能,然而微信中的“视频聊天”“随拍随传”“附近的人”等功能实现了两个陌生人未熟悉先“面对面”的情形,LBS功能甚至实现了将网络社交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另外,微信这种网络形式类似“裂变循环式”,各种小道消息、虚假新闻、谩骂、人身攻击和带有情绪化的非理性舆论,如“未成年产子、嫁富二代”等三观不正以及拜金主义的信息,“中国式过马路”等国民素质上升到国家体制问题,未经查证肆意在网上发酵,经过信息不断复制、传播、引起共鸣这一过程,最后在从众心理影响下容易形成价值观缺失、道德观念失范甚至人格的异化,促进负面舆论的发展,对自身负面价值观的抵御能力下降,最终导致网络舆情的监控效果下降。

(三)微信“裂变循环式”传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管理过程中,不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传播信息,无数分散的受众也可能成为消息源。管理这样一种“自媒体”传播通道中无处不在的分散个体存在巨大的困难,也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盲点和难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通微信办公、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班级群、兴趣群的微乎其微,他们大多疏忽微信这一新载体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无法及时分辨现象的真伪,不能积极回应学生传播的负面信息,不能有效而迅速地帮助学生解决当前发生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难度也随之提高。

三、基于微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一)开拓微信教育新阵地,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实施微信教育打破了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为学生与辅导员构建了一个可以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而不用面对面沟通交流的私密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常关注学生的微信朋友圈动态,号召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热烈讨论,对身边的点滴事情实时。微信中的LBS功能可以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找到志同道合的学生群体,通过群讨论和二维扫码关注的功能,教师可以定期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时事要闻、美文等信息,以班级、其他大学生群体形式为单位建立微信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实时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帮助并指导他们,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微信这一载体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过程[5]。诸多微信网络新功能只有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得到充分的运用,才能真正使微信这一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融合,发挥出正面教育阵地的作用,达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最终达到微信“线上沟通”与传统“线下教育”互相补充的教育效果。

(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使大学生从微信中找到兴趣点微信公众平台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大多数高校创建的微信平台都存在关注度不高、阅读量较低的情况,原因在于新闻、通知等消息不及时,后台管理者对消息处理较慢、模块链接较少、信息与学生关注点不符等。所以,提高微信平台关注度,不仅要有一支健全的后台管理者队伍,及时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消息,而且学校教师要把与学生相关的事务性工作添加进去,如外语等级考试的报名、成绩查询、学生证办理等等,从被动的要学生用转变到要学生主动去用,充分利用微信平台来服务学生。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创建的“DLVTC南夏印象”微信公众号的学生信息受到了辅导员及学生的广泛关注,如举办毕业嘉年华在宣传期间的文章点击量高达四千余次。校宣传部创建的“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微信公众号与校内网同步新闻,相比校内网新闻,师生更青睐微信公众号,阅读起来不限时间和空间。各个学院也设立了体现本专业特色及学院特点的微信公众平台,如交通工程学院2016年创建的“乘风破浪dte”微信公众号,提高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及时性和实效性。微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能起到产出预期效果的作用,如创建“星语心愿”“辅导员有话说”“一米阳光”等专栏推送启迪心灵、充满阳光及正能量的文章,可以缓解学生不同阶段需要调整的心态。对于需要密切关注和跟踪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在辅导员一对一谈话基础上,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倾诉•倾听•倾心”专栏,让这类学生在阅读和交流后内心充满希望和动力。同时,专业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都可以创建微信公众号,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朋友圈、微信群发送专业课及思想理论课的课件及学生课堂上不理解、有疑问或感兴趣的专业知识内容等,把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实现与学生随时零距离交流。

(三)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微信运用能力,在实践中努力驾驭微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应提高运用微信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识,积极主动转变思想,认识到微信对工作的重要性,在不断摸索与实践中,努力提高自身驾驭微信的能力。其次应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和理论水平,多渠道去了解微信的功能及运用;建立学校、学院、班级、个人四级联动机制,全方位地掌握每名学生的动态;应具有辨别网络信息真伪和评论的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最后应创新以微信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微信朋友圈或公众平台的方式,树立学校先进典型,使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校园活动内容和细节,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传播,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正面的舆论宣传力度。

(四)加强对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微信传播的超时空、跨文化、跨地域的特点容易使学生受到良莠不齐的信息的诱导,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创新教育模式,转变思维,提高学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自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高校应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媒介素养培育,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开辟意识形态教育的新途径,引领学生的价值取向往良性轨道上发展。微信逐渐担负起改变学生获取过度消遣化信息习惯的重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满足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需求,及时有效地优化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渠道,达到“处处皆课堂、时时能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切实提高科学运用微信技术的水平,在教育实践中摸索掌握规律性,增强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微信成为服务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积极力量。只有在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微信互动中找到信任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微信这一网络空间的正面教育阵地才能够发挥出新闻宣传的公信力、正面教育的导向性、理想教育的有效性[6]。

参考文献

[1]陈雅娜.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学生工作,2017(1):134.

[2]杨银琼,李建军.利用微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政史地教研,2016(35):141.

[3]龚向哲,王晨晨.微信传播对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6,33(10):148-149.

[4]杨华,武星星.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微载体”运用探析[J].克拉玛依学刊,2017,7(1):69-72.

[5]余清清.微信载体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7.

[6]张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