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雾霾天气的治理分析范文

雾霾天气的治理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雾霾天气的治理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雾霾天气的治理分析

《求知杂志》2014年第八期

一、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

所谓雾霾,指的是雾与霾的组合,它们的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但二者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国家气候中心气候系统监测室高级工程师孙冷指出,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霾的形成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增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增多,城市中的高楼越盖越密、越盖越高,城市建筑物的阻挡与摩擦作用使风速减小,城市中的静风现象增多,空气中的悬浮微粒无法扩散和稀释,从而在城市内及其周边区域不断累积。二是在垂直方向上出现逆风。逆温层覆盖在城市的上空,使得高空的气温比低空的气温更高,这种逆温现象的出现限制了空气的垂直运动,空气中的悬浮微粒无法向高空稀释,被集聚在低空或近地面的区域内。三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增加。城市中的工业、交通、建筑对于能源的消耗所排放出的各种废气废物使得悬浮颗粒物大量增加,是造成霾的最主要原因。据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陈良富表示,空气污染物中的可溶性成分遇到浮尘矿物质凝结核后会迅速包裹,形成混合颗粒,再遇到较大的空气相对湿度后(例如雾),就会很快发生吸湿增长,颗粒的粒径增长2倍至3倍,消光系数增加8倍到9倍,也就是能见度下降为原来的1/8至1/9。通俗地说,就是空气中原本存在的较小颗粒的污染物遭遇水汽后变成人们肉眼可见的大颗粒物,随即产生灰霾。灰霾再与雾结合在一起,即发生雾霾天气。综合分析京津冀地区的情况,其雾霾天气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方面:

1.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从我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占比超过70%,煤炭的燃烧排放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直接来源。而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与赶超型的工业化进程当中,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撑;同时京津冀处于北方地区,冬季的集中采暖也对煤炭有大量的消耗。据统计,2012年京津冀地区的煤炭消费总量分别达到2269.89万吨、5298.12万吨和31359万吨,分别占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的0.64%、1.5%和8.89%,合计占比超过11%。对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是造成京津冀地区雾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2.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加。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的研究发现,京津冀地区的雾霾中有大量含氮的有机颗粒物,这是上世纪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之一。含氮有机颗粒物是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相互反应共同产生的,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汽车的尾气排放。京津冀地区的机动车数量正处于加速增长的趋势中,首都北京被中国人戏称为“首堵”,天津也开始了限号、限行的交通治理,从中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的机动车保有量之规模。根据《2012年天津市环境状况公报》,机动车尾气排放约占全市大气污染物的16%,这些机动车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PM2.5细颗粒物成为雾霾天气的主要来源。

3.建筑排污严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工地扬尘和各种喷涂造成严重污染。以天津市为例,2013年天津建设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全年预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430亿元,市政交通建设投资1480亿元,合计近3000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30%。2013年全市新开工各类房屋建筑4960万平方米,累计在建施工面积达1.33亿平方米,全市建设工地5970多个,遍布全市。大量的建筑施工,不仅消耗着规模巨大的化石能源,同时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各种喷涂等都不可避免地造成污染,从而加剧了雾霾天气。

二、治理雾霾天气的对策建议

为了减少雾霾给环境、经济、健康等方面造成的显著负面影响,根据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现状、原因及地区发展目标,可从污染物排放的末端、源头以及长期机制的建立等角度开展治理:

1.短期内重点在于污染物排放末端的治理。一是应淘汰落后产能、减少工业排污。根据大气污染现状及雾霾治理目标,量化京津冀地区减少大气污染的排放量,强制要求区域内的化石能源消耗企业(特别是煤电、钢铁、水泥等行业的生产企业)与政府签订减排协议,协议时间内未能实现减排目标的企业须迁移或关闭;对于能源消耗大户,要求其根据上一年度的能源消耗总量按照一定的比率换算,向政府缴纳费用或通过生产清洁能源、植树造林等方式冲抵,从而提高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生产性排污。二是应倡导绿色出行、减少交通排污。完善公共交通建设,发展地铁、公交汽车、出租车、租赁自行车相结合的公共交通网络,减少人们对于私家车的使用与依赖;公共交通设施全部采用清洁能源,公共汽车、出租车全部使用天然气动力或电力车;建立自行车租赁系统,倡导并鼓励人们绿色出行;加大对自购清洁能源汽车的补贴与优惠措施,增加汽车充电、加气网站,提高清洁能源汽车使用的便捷性,促进人们对新动力汽车的消费需求。三是应实施低碳建筑,减少建筑排污。建立建筑环保标准,强制新建建筑物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旧房进行节能环保改造,通过地源热泵采集地下热能、雨水收集综合利用、导光管将阳光引入室内照明等措施,减少因采暖、制冷、照明而产生的化石能源消耗;在建筑物顶部加装光伏发电设备,增加清洁能源的生产与使用。四是应改造公共设施,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减少裸露的地表面积,从而减少扬尘;更换公共照明为LED灯,节能降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变集中供暖方式,推广“热电联产”技术,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收集用于供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还可以采用天然气或燃烧垃圾的方式替代燃煤,减少煤炭使用量。

2.中期内重点在于污染物排放源头的治理。一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地理环境特点,合理安排产业分布,将重污染产业迁移至静风现象、逆温现象较少的区域,减少霾的产生;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减少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点。打造京津双城中心、河北省环京津发展模式,缓解北京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持续恶化的趋势,加快发挥天津北方经济中心的作用,减少河北省重污染产业集聚的现状。二是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充分利用各地的地理优势,加大对清洁能源生产(如LNG、风能、太阳能等)项目的投入与使用,提高清洁能源的生产能力;充分发挥海滨城市的港口优势,加大国际低碳合作,引进国外成熟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充分发挥天津碳交易市场的作用,以市场力量推动企业低碳转型。同时,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以收取排污税等方式提高非清洁能源的使用成本,以经济手段助推企业实现节能低碳转型,从而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三是建立环境治理专项基金。主要由政府提供财政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国际资本多渠道融资,制定基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收支管理。款项主要用于节能改造补贴、治理技术开发、污染企业迁移或关闭补偿等资金支持,并对可再生能源进行补贴,平衡其生产成本过高的劣势,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四是建立合作治理长效机制。组建专家组,制订分级大气污染紧急状况应急办法,建立三地联防联控环保机制,完善区域协调、整体推进的统筹机制和政策体系,合力治理雾霾天气等环境污染现象,打造共同负责、共同受益的优质区域生态环境。

3.建立长期机制以实现经济、生态、民生的和谐发展。一是加强立法,以行政手段确保环境质量。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环境治理的投资力度,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通过向企业及民众征收排污税、拥堵税、高碳税等措施,激励企业、民众自觉选择环境友好型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倡导全社会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二是推进植树造林,提高生态自愈能力。充分利用森林、绿色植被对于空气质量的净化能力,植物能够通过气孔吸收气态污染物,同时通过滞留在空气中的微粒而减轻污染,较高的植物覆盖率可能会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释放量,从而改善空气质量。而京津冀地区草场退化现象、土地荒漠化现象、原始森林退化现象均较为严重。特别是河北省,整体绿化水平较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应建立区域生态建设整体推进机制,统筹协调,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及绿化率,提高植物吸收大气污染物的能力,改善区域空气质量。三是强化区域优势,深化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京津冀地区的智力优势与科技优势,鼓励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以吸纳就业,改变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培育绿色的经济增长点,抢占低碳行业的国际市场。

作者:王芳单位:中共天津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