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院校通用能力培养的实践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清风》2018年第5期
摘要:高职院校发展侧重于专业化、职业化,容易忽视通用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素质的提升。基于通用能力的可迁移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等特性,对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通用能力培养实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对策,以对其他高职院校通用能力培养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用能力;实践
0引言
1998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重点课题《国家技能振兴战略》中,把人的职业能力分为三个层次,即职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高职院校重点在于提升职业特定能力和核心能力,专业设置往往比较明确,相关的课程体系也日趋合理。但是,通用能力培养力度则相对较弱,其特性和内容并不清晰,高职院校实践的方式方法容易脱离实际,导致教学效果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
1通用能力的特性分析
1.1通用能力的可迁移性素质与职业技能并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学校和社会互动是培养高职人才的基本原则。从内容来看,高职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的技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通用技能,一类是专业技能。所谓通用技能是指,不论从事什么工作岗位,都应掌握的基本技能。这些技能的首要特点就是可以在多种岗位需求中进行迁移,通用能力培养适用于各个专业的学生。
1.2通用能力的基础性相对于每一种职业特定能力,通用能力是以社会各大类行业为基础,从一般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可通用的基本能力,它的适应面较宽,可适用于这个行业内的各个职业或工种。另一方面,通用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一种基本能力,既是基本素质的体现,也能够根据具体岗位的需求选择和应用。
1.3通用能力的综合性人事部重点课题《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能力建设研究》(2004-2005)提出了能力建设的内涵,把通用能力分为八项,其中“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为职业方法能力,“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外语应用”为职业社会能力。显然,通用能力综合了语言工具、学习方法、合作沟通、解决问题和适应创新等众多要素,是成为职业人的全面素质要求。
2通用能力培养的学校经验
教育部在2006年16号文件指出,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并在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要求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语言文字表达和合作协调能力”。高职院校通用能力培养已经取得了有益探索。一是以公共基础课为基础拓展。山东滨州职业学院要求学生必须在职业沟通等六门通用能力课程必选四门必修课。二是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作为试点专业系内限选课,围绕职业能力的培养定位,考虑学生今后的岗位迁移特性,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以专业核心课程为引领,形成“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基础及素质类课程+综合能力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三是素质教育作为补充。河南工程质量技术学院“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素质,尤其是专业技能之外的软技能,使得学生在走入社会后受益匪浅。四是开发独立的通用能力课程。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专门成立了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承担全院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系列必修课程的教学。五是通用能力证书测评。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把获得职业沟通水平等级证书作为学生该课程是否通过的标志,并且由就业指导中心开设《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项目提升就业能力。
3通用能力培养的实践———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
3.1培养理念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发现人才首先是做人,其次拥有专才。学生成为社会人、职业人,必须提高综合素质,而提高素质的途径是“理实融合,实践育人”。因此,在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中始终开设与能力培养相对应的实践课程或实训项目,在每门课程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学校和社会相结合,“学习知识和技能”与“修炼品德和能力”互相促进、紧密融合,彰显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征和本质要求。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从大一开始,在完成全部的公共和专业课程后,利用集中进行的三周实训学期,分若干模块开展通用能力实践教学,包括语言文字与表达、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职业礼仪、团队拓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职业需要,新增了时间管理、职业沟通和创新创业模块内容。
3.2培养目标通用能力的培养目标很难进行准确定义,职业的要求随着市场变化而发生变化,外延非常广泛。但是,为了科学地开展通用能力教学需要,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通过进行市场和高职院校的综合调研,特别根据权威人力资源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结果,结合学校实际需求,对通用能力的框架进行大概地描述,主要包括11个方面的内容。将上述通用能力转化成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提升综合素养,能够融入团体,也能独立执行任务;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动自发地学习,快速适应环境;懂得目标管理、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理解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沟通意义以及沟通方法技巧;明白创新创业对自身的意义和对社会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激情;让学生了解到自身能力、素质与职场需求差距;掌握通用的信息技术和语言工具等。
3.3课程设置通过几轮的实验性教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通用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采取实用、灵活、实践的原则。由教务处设计教学资源库,各系部提出需求,自行选择需要的模块,并且要求通用能力模块中的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其中通用能力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创新创业、自我管理和职业沟通。创新创业课程旨在激发创新意、训练创新思维、掌握创新技法、提升创新能力、寻找创业机会、整合创业资源、开办创业项目、强化创业管理等。自我管理模块包括时间管理、学习管理、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计划管理、情商管理、人际关系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素养。职业沟通模块重点是培养自信心、倾听与赞美、冲突处理、工作沟通、演讲与谈判等。根据学校的特色,还设置了人文素养和信息素养,以适应当今职场的人才需求。
3.4存在的问题
3.4.1通用能力培养时间不宜集中通用能力培养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集中训练的优点是容易组织教学,缺点是教学倾向于灌输式,学生精力不够集中,教学纪律不如日常授课。通用能力培养从理论到实践需要有一个过渡,学生们容易准备不充分,流于形式。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对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也带来较大挑战。
3.4.2教师的指导水平有待提高虽然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近些年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有些教师自身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尤其是在实训学期阶段,由于没有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实操过,通用能力的培养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情况,成为理论课的“压缩版”。
3.4.3考核有待强化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学期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理论知识、职业操作技能、技巧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但是由于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考核办法,对教学的要求远没有对专业教学要求的严格。学生本身对通用能力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又没有必要的压力,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把通用能力当成一回事,效果可想而知。
3.4.4系统性、开放性不够很多科目没有专门的教材,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教学,也没有专门的教研室研究教学问题。另外,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通用能力教学基本没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教材或细化方案,有的教学内容也相对老化,与现实联系不紧密,导致许多学生认为某些课程的开设没有多大意义,学习起来缺乏兴趣。通用能力教学,利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缺乏仿真环境,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3.5改革措施
3.5.1项目教学法的推广与应用根据实训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置,以项目的完成为主线,将项目分解为子任务,采用项目教学法为主,辅之以案例教学法、讲解示范法。实训课程不能以知识讲授为主,必须将知识内容融入互动提问、情景演练、小组展示等活动中,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只有以学生为主角,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收获才会最大。
3.5.2通用能力培养重在实践和模拟实训学期必须体现项目或任务的真实性,突出实践和模拟仿真的教学过程。通用能力的培养可以将教学活动放在真实的环境中了解具体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参与式、体验式的教学具有很好的示范性。同时,采用团队展示、小组讨论、课堂游戏、情景演练、角色扮演、讲台展示、现场示范、案例分析、视频教学等各种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让学生在课堂中现学现用,加深印象,把职场场景和真实案例搬到课堂,让学生对职场礼仪、职场沟通和创新创业有更加直观的切身感受。
3.5.3完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完善实训教学评价方法是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促进学生技能提高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实训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考核形式随着考核内容发生相应的变化,采取笔试、动手实操、综合分析和现场解决问题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建立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课堂任务与课堂表现相结合等开放式、多元化考核评价制度,引导学生重视实训教学,提高实训质量,促进学生技能的提高。
3.5.4引入优质师资,储备建设更新教学项目库实训教学应当是与市场变化和职业需求密切相结合的,否则学生培养出来就被社会所淘汰。可以引入大公司、著名机构的优质师资进行教学培训,实现将职场工作中的丰富案例和实践,通过萃取提炼,共同开发设计“小而精”的实训项目,贴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规律,逐渐形成有职业特色的项目库,并且持续更新。
4结语
通用能力与专业技能始终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内容的“两翼”,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但是通用能力的培养经常是短板,不利于专业技能的再提升,与职业就业的要求脱节。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高职学生通用能力培养实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用人单位在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特别看重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通用能力的现实情况,重视梳理知识和能力结构,将通用能力培养内容模块化、项目化,使其具备内容可更新,过程实践性,效果可评价,师资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提升学生的通用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强,李红,张妍妍.高职院校通用能力培养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时空,2013,9(09):26-28.
[2]张平,刘升忠.高职“通用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开发[J].职教论坛,2012(12):60-63.
[3]葛喜芳,翁一钧.职业核心能力渗融课程教学大纲初探[J].科技信息,2011(35):633-634.
[4]刘红星,李卫光.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04):59-61.
[5]蒋新萍.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11):54-58.
作者:曹毅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