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葛根庙景区旅游发展困境及对策范文

浅谈葛根庙景区旅游发展困境及对策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葛根庙景区旅游发展困境及对策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葛根庙景区旅游发展困境及对策

摘要:近几年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并逐渐将重心放在旅游体验上,而不仅仅是从居住地到目的地的过程。人们更加注重旅游的多样性,如:红色旅游、宗教旅游、全域旅游等的发展,代表着中国旅游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内蒙古葛根庙凭借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但景区存在宣传力度不足、内部代步工具较缺乏、安全管理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应该采取设置通勤车、客车站点和标示牌;创新旅游产品及促销模式;加强员工服务意识,增设安全保护设施等措施来应对目前内蒙古葛根庙景区旅游发展困境

关键词:宗教旅游;内蒙古;葛根庙景区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宗教旅游,以宗教为载体的庙宇景区得到了更多游客的青睐。本文结合实地走访,并在查阅大量资料是对内蒙古葛根庙景区发展现状与游客旅游偏好有较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完成的。从时间角度分析,客流量随不同的节日与时节上下浮动很明显;从游客偏好程度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前往景区的娱乐要求也不同;从游览方式看,游客们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比如,有的游客拜佛祈求祝福,有的游客登山眺远搭盖敖包。在实地调查中本人发现,对于旅游景区或景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景区间的影响巨大。

一、葛根庙景区旅游发展现状及优势

1.葛根庙旅游景区基本情况葛根庙始建于1798年。位于乌兰浩特市东南30公里洮儿河左岸的陶赖图山南坡脚下,是东北地区最大喇嘛庙。寺庙整体风格仿西藏斯热捷布桑庙式样,共有梵通寺、广寿寺、广觉寺、宏济寺和慧通寺五大殿堂,总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鼎盛时曾有1200名喇嘛。1966年8月28日,200多名“红卫兵”冲进庙宇,扒毁殿堂,焚毁经卷,运走镀金铜佛像5073座,砸毁石佛像35座,泥佛像500座、石狮2座,并赶走喇嘛,庙宇洗劫一空后被夷为平地[1]。后经修复重新对公众开放,在每年4月15日的庙会日,前来参观的游客达4000余人。

2.葛根庙旅游景区发展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葛根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与吉林省交界处,北临兴安盟公署,南临吉林省白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由于很多主干道路经过葛根庙景区,且葛根庙正门介于一个交汇和中转的位置。因此,游客们可以从不同方向开车直达葛根庙景区的正门。并且其分支道路也四通八达,可谓条条大路通庙宇。(2)人文资源丰富。内蒙古葛根庙建筑群的规模庞大,其建筑规模在同类寺庙规模中位居前列。葛根庙建筑群前身为莲花图庙。全庙以五大殿堂为主,并配有葛根宫、法轮宫、葛根陵等八个殿堂,庙中有镀金佛像5073尊,石佛像35尊,泥佛像500尊,甘珠尔、丹珠尔等经卷1868卷。清朝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赐名为“梵通寺”[2]。嘉庆元年(1796年)原哲里木十余个王爷及十个旗捐款白银几十万两,使得葛根庙更加宏伟壮观,此举也给寺庙带来了一定的知名度。(3)自然资源富饶。寺庙依山而建,寺庙七公里处有一葛根神泉,传说乾隆皇帝御驾东北时饮此泉顿觉神清气爽,劳累顿无,便下诏为“葛根神泉”,该泉长年养育着寺庙和周围的人。传说寺庙周围的山是三世葛根走到山坡时,从树丛中跑来一只兔子,当即命名此山为“陶赖图山”。葛根庙三面环山,常年阴凉,适宜储存放置佛像、经卷等。整个寺庙坐北朝南,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最北面有一高山,山上一座金佛闪闪发光,取意保佑每一个祈福的人平安喜乐。无论是空气还是环境,都有一种让人卸下城市疲惫喧嚣,投身大自然的感觉,而现代人大都为生活奔走,身心俱疲,因而更需要这种放松的环境和方式,更应该走向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原生态的魅力。(4)庙宇建筑风格特色鲜明。每一个地区的的文化遗产都具有该地方的特色。例如:很多地方的文化遗产便以地方标志性建筑物的形式出现。当人们提起五台山就能想到五台山寺庙,提起河南郑州就能想到少林寺,提到兴安盟便会想到葛根庙。地方感是属于人与地方相互关系中的环境心理研究范畴[3]。这就使得保护文化遗产尤为重要了,只有保护它的真正价值才能发挥出它的派生价值。国家日益重视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到它们都是祖先智慧的结晶,必须加以保护和收藏。葛根庙为藏传佛教,寺庙整体以中式建筑风格为主,与门窗游廊等形成一种亦虚亦实的通透效果,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阴阳转化”的宇宙观有深刻的联系。在葛根庙的设计中,凸显了“天地人乃一整体”的特点,极具艺术特色。所以,寺庙建筑群才有众多室外空间,其并不是把自然排斥在外,而是纳入其中。正是这种建筑群的设计融入了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理念,才使葛根庙风景区能够每年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5)开发潜力巨大。葛根庙处于四通八达的位置,虽然周围还未开发成旅游风景区,但处于一个好的位置对一个旅游景区来说至关重要。迪士尼在将要进驻上海的时候对森林公园的冲击非常巨大,后森林公园要求地铁站设有本公园的站地,此事才得以缓解。由此可见,地理位置和交通是否便利对一个旅游景区至关重要。游客多数不愿将车停在远处而步行至目的地,一则找不到,二则很多步行不方便的游客很难到达,就算借助一些工具也很费时费力。因此,葛根庙景区处于一个方便游客、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界,这便增加了葛根庙风景区的开发潜力。

二、葛根庙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车站到景区之间路程远,步行较难到达葛根庙景区地理位置优越,到达葛根庙镇里可以乘坐火车到达,但是车站与寺庙之间仍然有三公里的距离,散客很难徒步到达。而且并没有车辆接送散客前往,这样致使一部分没有开车的游客无法到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散客旅游的客流量。即使很多人愿意步行或骑车前往,也只能在公路上骑行或步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若是换走小路抄近道,虽路途稍近,但沙石土路居多,道路艰难。虽然风景区本身的地理位置优越,但不完善的道路建设和有限的交通方式的选择仍然给游客的参观带来了不便。

2.场地大,内部代步工具较缺乏,指路标语待增设进入葛根庙景区一条大路直通正殿,游客很少注意到东西两侧观音殿与护法殿等,而寺庙日常活动的烧法灯祈福等景区特色也在比较偏的地方,不太明显,很少有人注意。由于寺庙占地面积达六万多平方公里,若没有明确标示,游客都不会向偏殿走去的,这会导致旅游设施集中消耗,正殿损耗严重,偏殿很少有人问津。此外进入正门后也没有供游客驾驶的电瓶车、扶步车等,徒步费时费力。

3.产品设计单一,宣传力度不足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向旅游者提供的各种接待条件和相关服务的总和。现如今,旅游日趋普遍化、大众化、流行化,寺庙旅游不能只是提供单一的烧香拜佛传统方式。寺庙旅游最普遍的旅游产品就是供香、手串、佛像,但这些对年轻游客吸引力较小,满足不了年轻游客的好奇心和玩耍旅游的体验感。寺庙旅游不同于其他普通景区旅游那样开放、自由、随意,限制了寺庙的宣传力度,只能靠来过此地的人口口相传,局限性很大,很难打开知名度。

4.服务意识有待提高寺庙景区与普通景区服务性质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像传统景区那样单纯以盈利为主。如普通景区都有的解说服务、景区咨询与投诉、景区的安全管理这几个方面,这恰恰是葛根庙景区所没有的。而且在人工服务这项,会让人产生有事找不着服务人员的情况,如果有事情没有解决,会对游客的体验度大打折扣。景区服务是非常复杂的,它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为满足顾客需要而提供的服务,也包括制造业向其提供的各种支持服务和隐性服务[4]。

5.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设施有待完善“安全是旅游业的生命线,旅游景区安全工作对于保持景区的健康发展乃至一地的旅游业发展都至关重要。”[5]景区安全出现问题,将影响游客对景区游览的信心,从而减少游客来游览的数量,直接导致景区效益下降。因此,安全问题是景区主要的管理内容之一。首先,寺庙作为一个烧香拜佛之地,明火暗火的隐患很多,寺庙并未设置随手可见的灭火器也没有把发生事故紧急救援的安全阀放置在显眼之处。其次,寺庙离城镇较远又游客众多,突发事件防患于未然是有必要的,而且寺庙并未设有处理突发事件的卫生院。最后,每年旅游景区都会有暴力事件的发生,影响十分恶劣,但寺庙并没有引此为鉴,未建立保护寺庙安全以及游人疏散的警卫点。

三、推进葛根庙景区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1.站点设置通勤车、客车交通便利对一个景区来说至关重要。虽说人们可以乘火车前往葛根庙站,但是车站站点与葛根庙之间几公里的路较难步行前往,如果游客下车后还要步行前往一段路程,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游客前来游览参观的积极性,如果在站点口增设可以途经葛根庙的通勤车、大巴车供散客使用,会为游客提供很大的便利。2.增设指路标示牌进入旅游景区,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很关键。一张景区图会为第一次来参观的游客提供便利。如果增加指路标示牌,标明游客当时所处位置,以及该位置可通向的殿堂方位和售卖烧香品、转经轮等地点,游客就很容易明白,也很清楚下一步该往哪里走。增加指路标示牌,既能保证游客在景区内的参观有序进行,又能将景区所有的景点以高效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

3.加强景区管理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葛根庙建成已三百多年,文物、经卷也储存了几百年,难免磨损。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是连接各民族的纽带、增强民族团结的方式。根据《文物保护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我国对文物保护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行政管理体制。比如寺庙内很多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佛像、经卷以及古建筑物,寺庙管理人员需加强文物保护,使寺庙文物损耗度降到最低。同时,在旅游中想要改善人们走马观花现象,从人们认知上限制道路漫长艰难,可在重要佛像店内增设禁止拍照、禁止使用闪光灯、禁止大声喧哗等条件,一来可以让人们认真欣赏、领略佛像风光;二来可以一定程度保护佛像,减少闪光灯或拍照过多对佛像的损耗。

4.创新旅游产品及促销模式很多年轻游客游览葛根庙不是单纯地想去烧香拜佛,还想要买一些样式精美的随身小物件,通过这种物件提升心灵自信与愉悦感,也会提高旅游的体验。所以建议寺庙也可适当增设风水的风铃、捕梦网、姻缘手链等适合年轻人的旅游产品。在技术发达,微信、微博普及的今天,人们可以通过很多渠道了解到寺庙的信息,像地方旅游局的网站,各种旅游软件等。但是很多信息眼花缭乱,不便让游客准确找到自己想找的地方,不只是需要色彩艳丽吸引眼球,更要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可以利用寺庙众多节日,如庙会、浴佛节、佛诞节等,在这些重大的节日安排丰富多彩的活动,再利用报纸、媒体、网络打开寺庙的知名度。

5.加强员工服务意识,增设安全保护设施寺庙的僧人们不像景区员工那样拿工资奖金,但是作为寺庙景区的一份子,在本地或者外地游客游览景区需要提供帮助时,也应该热情耐心解答,告知具体情况。虽然寺庙地理位置优越,但是离市区较远,如果发生什么紧急情况,前往市区较不方便,建议建立临时卫生站,可以更好地处理紧急事情,再者寺庙是烧香拜佛、火源聚集之地,增设消防桶、灭火器也尤为重要。

四、结语

寺庙旅游仅仅是旅游方式中的一个小分支,这种旅游选择方式走的长远与否不能只靠绿水青山,不能只靠一些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坐吃山空”,而应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改进。“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当宗教圣地被赋予旅游功能时它不仅仅是宗教、文化的殿堂,而且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经济单位’,其经济收入又为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修提供了大量的资金。”[4]“从检索近几年的宗教旅游分析,我国宗教旅游研究领域狭窄、研究方法单一,成果水平不高,适应性不强。”[5]当宗教圣地被赋予旅游功能时,它不仅是宗教文化的殿堂,而且成为某种意义上的“经济单位”,其经济收入又为宗教文物古迹的保护和维护提供了资金保证。旅游心境在宗教旅游体验和游客行为意象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研究表明,宗教旅游体验(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关联体验)均通过游客心境对游客行为意向产生影响[3]。宗教旅游作为旅游的一个分支,相信其发展会越来越规范,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乌市委宣传委.讲述红城故事品味红城“味道”——情怀葛根庙[EB/0L].

[2]唐文跃.南京夫子庙游憩者地方感特征及其规划意义[J].资源科学,2011(4).

[3]方小燕,张莉,孔捷.景区服务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4]明世法.社会视角下的宗教旅游开发与共赢理路———以中国佛教旅游开发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08(2).

[5]高科,佘晶晶.近三十年中国宗教旅游研究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作者:周安琪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