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群众路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四期
用群众路线来反观当前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应该说,教育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改进空间。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者调查研究不精不深与兵员结构复杂化、官兵思想多元化之间的矛盾曾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军兵员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加之各种社会思潮激荡,官兵思想空前多元化。新形势新情况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官兵的思想脉搏,使教育“有据可依”。当前,部队调查研究“粗枝大叶”,缺乏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教育与官兵实际结合不紧,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一是看到明显问题多,发现隐性问题少。许多教育者缺乏“一问到底”的精神,往往以士兵思想汇报,骨干开会汇报,个别越级反映来代替严谨的调查研究。即使着手开展调查,也是侧重了解官兵明显思想问题的多,下功夫发掘隐性思想问题的少。一些基层单位掌握的重点人多是伤病号,或是问题突出的“刺头兵”。而真正发生问题的,却往往是“城府”较深并善于“包装”的人,那些问题“写”在脸上的人,教育者往往比较重视,反而很少出问题。二是关注普遍问题多,重视特殊问题少。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主题主线,解决普遍问题作用明显,但对特殊问题关注较少。现在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有的教育者调查不细致、不深入,对面上的问题过问得多,对点上的问题和发生在少数人身上的问题却不去做深入调查。三是掌握静态情况多,了解动态情况少。现在的政治机关和干部骨干掌握着官兵的详细信息,有的单位还建立了官兵的思想档案,对个人经历、家庭情况、爱好特长、身体状况记载详尽。但对官兵由于家庭变故,社会影响、工作环境等因素带来的思想变化了解掌握不够。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及时跟进官兵的思想动态。
(二)教育者自身能力不强、不密切联系群众与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入情入理要求间的矛盾只有教育者对宣讲的理论做到笃信躬行,教育对象才能信服,理论才能有力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感情的,一言一行往往受到感情的驱使。离开了“情”字,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就会存在情感隔阂,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和时代性不强,教育者作风不硬,不密切联系官兵是重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三个缺乏”上。一是缺乏言教身行、率先垂范的人格力量。从现实情况看,一些搞教育的干部骨干自我要求不严,所作所为与自己宣讲的理论相悖。台上强调艰苦奋斗,台下却铺张浪费;台上要求尊干爱兵,台下却歧视战士;台上讲一视同仁,台下却私开后门。许多官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说一套,做一套”的假把式,内心并不认同,出现了“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怪象。二是缺乏同甘共苦、同心同德的情感基础。在教育外,一些干部骨干不密切联系官兵,生活中不同官兵打成一片,不注重在直接接触官兵中增进双方感情。在教育中,教育者多是由政治机关选派的理论功底较好的干部,而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却往往来自不同的单位,没有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的生活经验,缺乏情感基础。情感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思想政治教育离开了情字,自然就失去了以情动人的力量。三缺乏生动活泼、紧接“地气”的教育语言。现在少数官兵一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就提不起兴趣,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者的语言运用出了问题。许多教育者只顾语言的准确性,不顾语言的生动性;只顾把理论讲全,不顾官兵的接受能力。当前教育中,许多教育者语言枯燥乏味,翻来覆去“炒冷饭”,搞“概念大杂烩”,正如所说:“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直接导致官兵听不懂、不愿听。
(三)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互动性、开放型与官兵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地位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需要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中必须坚持官兵的主体地位,着力增强教育的互动性和开放型。当前教育中,官兵的主体地位不明显,教育大多拘泥于封闭僵化的传统模式,具体来说就是“三个缺位”的问题。一是在开展教育过程中的缺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官兵的自我意识增强,表达自我的愿望强烈。但有的教育者往往对官兵的想法不屑一顾,有的甚至“打压”喜欢表达自我想法的战士,导致大家有话不愿说、不敢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间思想和情感的互动过程,如果只走“单行道”,就难以引起教育双方的思想共鸣,更难以激发官兵的积极性,使教育沦为“一言堂”。二是在政治教员队伍中的缺位。有调查表明:超过六成的官兵认为教育者的能力素质不强。目前,教育者多是政治机关和各单位指定的政治干部或行政骨干,来自基层官兵的教育者较少。过去是最优秀的干部当政治教员,现在是知识业务水平低的改政工。在教育中,简单问题讲不透,通俗道理说不明,经常是台上讲的不如台下坐的,让听课者没法相信,教育难以服众。一些来自基层的优秀分子,本可以“现身说法”走上讲台,却往往因为学历和职务原因被挡在教育的“门外”。三是在教育评价体系中的缺位。广大官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对象和目的归宿,对教育效果最有发言权。但当前的教育评价多是“自上而下”,主要由上级政治机关进行考评和检查。且教育评价的关注点多在教育的天数、笔记的页数和教育登记本的规范上,对教育效果缺乏有效检验。在教育评价中,官兵往往说不上话,没有一个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教育者缺乏来自官兵的评价压力,消极应付教育,教育效果自然不好。
二、群众路线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感召力的根本出路
(一)落实完善思想调查分析制度,增强调查研究的科学性指出,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要求,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时代性和感召力,就必须从调查研究官兵的实际情况做起,在增强调查的科学性上下功夫。一是调查要向基层延伸,着力实现调查的常态化。官兵是军队的细胞,基层是军队的血脉所在。调查只有从基层做起,点对点面向每一个官兵,才能获得第一手的材料,才能掌握官兵的真实情况。曾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因此,调查者必须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必须要有“放下架子”的态度,必须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要实现常态化,成为教育者的“本能”。二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增强调查的针对性。我们常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官兵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就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如法律纠纷、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这些问题最容易引起官兵的思想波动,直接影响官兵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因此,教育者在调查时,必须树立问题意识,要善于发现困扰官兵的现实问题,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三是科学研究调查结果,着力提高调查的实效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感性认识是主观的,不能直接用于指导实践。只有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分析和综合,才能实现认识的飞跃,形成能够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正如所说:“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2]110通过调查,我们可以获取大量的直接材料,涉及官兵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教育者往往缺乏对直接材料的细致研究,致使调查的参考价值不高,指导意义不强。调查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的研究,透过现象看本质,为教育提供有力的参考。
(二)强化教育者自身作风建设,树牢密切联系群众的自觉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威力,既要靠真理的力量、又要靠教育者的人格力量;既要靠教育者过硬的能力素质,又要靠教育双方真挚的情感基础。教育者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扑下身子与官兵打成一片,搞起教育来才有说服力,说话才有人听,做事才让人服。脱离广大官兵,表里不一,言行不符,是起不到应有效果的。一是将是否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检验教育者自身作风的基本标准。在生活中,官兵往往愿意听亲友的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双方拥有情感基础。同样,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时代性和感召力,就必须扭住“情”字不放。教育者必须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尊重官兵、爱护官兵,在与官兵的直接接触中增进双方感情,改进自身作风。唯此,才能积累深厚的情感基础,凝聚起以情动人的力量,增强教育的时代性和感召力。二是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为人格力量发挥作用的关键一招。在实际工作中,凡是那些自我要求严格,作风过硬的教育者,说话就有分量,讲道理官兵就信服。而对那些“说功好,做功差”的教育者,官兵却往往嗤之以鼻。教育要有信服力,教育者就必须在笃信躬行,言行一致上下功夫,积极改进自身作风,取信于广大官兵,就要有“全军模范理论工作者”严高鸿同志那种“我讲的就是我信的,我做的就是我讲的”执着精神。三是以贴近官兵的语言作为提升教育感召力亲和力的重要工具。当前存在一种普遍现象:官兵对讲不了课,回答不了疑问,语言枯燥乏味的教育者普遍持不欢迎、不信服的态度。说:“如果我们没有学会说群众懂得的话,那末广大群众是不能领会我们的决议的。我们远不是随时都善于简单地、具体地、用群众所熟悉和懂得的形象来讲话。”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必须考虑官兵的接受能力,说话要通俗化、要明白、要有趣味。多用官兵的语言,多引官兵身边的事例,深入浅出、生动幽默地讲道理、说问题,增强教育的亲和力。
(三)尊重官兵主体地位,着力增强教育的互动性和开放性广大官兵是我军建设发展的动力源泉,是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时代性和感召力的根本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群众路线,必须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千方百计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凝聚其智慧搞“活”教育,打破教育封闭僵化的“桎梏”。一是树立“对话”理念,构建教育双方互动的现实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强互动性,首先就要从教育者的思维转变开始,就必须摈弃“一言堂”“我说你听”的旧思维,树立平等交流的理念。要允许官兵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开辟教育的新方式,采取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育;充分调动官兵的积极性,应结合本单位特点,开展诸如“实话实说”“读书演讲”“辩论赛”等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教育,可在网上设立“士兵论坛”“空中课堂”等栏目,激发官兵参与热情,在集思广益中统一官兵的思想认识。二是秉持“兼容”态度,建立官兵参与的教育骨干网络。曾指出:“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少数政治干部的事,需要广大官兵广泛、积极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贯彻群众路线,就要从官兵中来,到官兵中去,建立官兵参与的教育骨干网络。一方面要广泛吸收来自基层官兵的优秀分子加入政治教员队伍,反过来对官兵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利用好官兵身边的典型资源,让先进人物走上讲台“现身说法”,用鲜活的人和实在的事感动、激励官兵。三是坚持“开门”作风,建立以官兵为主体的评价机制。首先要强化官兵在教育中的话语权。各级在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时,必须把官兵的意见放在首位,着力解决教育者和政治机关“自己检查自己”的问题。其次,要建立完善官兵评价的反馈机制。各级单位应定期组织官兵对教育进行评价,可采取问卷、座谈、评分等多种形式,结合党委议教制度汇总、分析官兵的意见,并依据官兵评价对教育者进行排名,让官兵的意见成为督促教育者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动力。再次,应做好“上下”结合,坚持官兵在教育评价中主体地位,应避免单纯“自下而上”的评价模式,还应把官兵评价和上级政治机关评价结合起来,建立上下联动的科学评价机制。
作者:熊华单位: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