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转换与方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主》2017年第12期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持续纵深推进,教育资源的分配运用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教育互动关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然而,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却没有跟上新时代新阶段的现实需求,在很多时候仍然保持着灌输式教育。社会工作是立足于案主本身,激发案主的潜在能力,鼓励他们学会运用周围的资源环境去解决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提升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运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转换与方法创新,从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社会工作;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转换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相比过去而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关系等方面的内涵和外延都更加丰富。如何优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与方法,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相适应,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刻领悟和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亟须探索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灌输式教育: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实质
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持续纵深推进,教育资源的分配运用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教育互动关系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然而,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却没有跟上新时代新阶段的现实需求,在很多时候仍然保持着灌输式、填鸭式、说教式的教育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刻板化和生硬化,从而大大降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有相关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都不太满意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做法,甚至有部分大学生从内心排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认为,正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和模式没有很好地贴近和跟进高等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教育关系重塑格局,没有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日常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客观需要,忽视了关系重塑后的学生之主体性与主动性,最终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的关系结构失衡,引起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结构性失衡。具体而言,这种教育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理论上讲,主体是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技能及理论知识,并能够根据经验和知识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而主体性,是主体的一个属性,是人作为一个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表现为活动主体的自觉的、创造的、主观能动的特征。[1](p55)就教育实践过程来说,教育的主体至少有两个,即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者作为主体,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具有主导性,决定着教育过程中的资源分配与内容安排。学生作为主体时,尽管在教师的主导之下,看似是一个被教育的客体(相对于教师),其实具有相当自主的接受教育内容安排和资源配置的主动权和能动性。在许多时候,学生能够通过这种主动权与能动性,倒逼教育者来优化改革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这恰恰反转了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原本教师与学生一直被作为主客体关系而存在,现在转换为“生与师的主客体关系”。可见,教育者与受教者在教育实践中,既可以互为主体关系,也可以互为主客体关系,关键在于各自对于教育内容安排与教育资源的配置运用。“学生就是教育实践的主体”,对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教育者必须充分考量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综合特征和现实需求,既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能够传达传导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真正实现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等多层次多面向的整体提升。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由于忽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这一重要特征,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严重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面向:一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机功利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追求利益之动机的影响,以往普遍存在于人们内心世界的良好品德比如奉献精神、牺牲精神等日渐消磨淡化,学生对于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越来越功利化,活动对自己的所谓个人发展有无好处,成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唯一判断标准,更有甚者把入党当作将来获取工作的敲门砖。二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角色形式化。由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认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一直处于被动的知识接受地位。这种地位也决定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形式化。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学生主要是以完成学业所规定的学分为目标,而不是真正学习教育内容本身。即使是更新了思想政治教育“配方”,也“包装”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艺”,但是只要这种主客体地位不改观,学生就只能按照相关要求,表现出比较统一整齐的受教育过程,使整个教育过程变得缺乏生机和朝气。三是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消极化。由于长期的角色形式化影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渐失,教师越来越无法跟进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现实需求,导致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受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松散,又进而加剧了教师对学生的说教程度、灌输力度和强制频度,这样只会导致学生的思想政治态度更加消极化。
综上可见,灌输式作为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以称之为单一主体论的教育模式,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只需要强调教育者即可,通过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品德塑造等压力型的影响就可完成整个教育过程。或者说,这种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中心,把学生放置在一个近似闲置的边缘,甚至被排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外,整个教育过程变成教师的“独角戏”。针对这一点,也有不少学者呼吁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强调“主体间性”,认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统一了教育者与学生各自的主体地位,即双方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形成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另一方面又进而把教育内容、教育资源作为双方的共同客体,与教育者和学生这个主体间结构,构成主客体关系。[2](p359)主体间性的观点,实际上就是教育过程的双主体论,这样一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的主客体关系,也即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强制与被强制的关系、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转换为一种平等的、可沟通的、可协商的、可相互影响和相互调动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教育者摆脱了说教身份,学生摒弃了以往被动消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状态,双方实现了思想认识上的交流与融合。
(二)忽视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复杂环境中的价值多元性。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在走向成熟,伴随着的是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变迁,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在这种转型变迁过程中不断调整着各自领域的不同利益格局,生产、生活、组织等方式变得更加多样,而在价值认知、价值取向、价值判断上也呈现多元性。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价值认知由原来的集体主义本位,向个体主义转变。在过去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中国的传统价值认知,一直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这与西方强调的个体自由与个体价值的社会认知有很大不同。在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大多数学生都更加注重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越来越要求个体的相对自由与自我选择,特别是在价值认知上越来越具有自主性,更加追求价值上的自我感受。二是价值判断由理想主义向实用主义转变。理想是每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支撑,而理想主义也曾经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营养剂”让一代人富有理想的情怀和价值追求。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压力以及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焦虑,理想主义渐渐退却了原有的热度和感性。大学生在面对残酷的就业困境、择业难题等方面,逐渐认识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进而推动了大多数学生的价值判断由理想主义向实用主义转变,大学的一切实践活动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都将作为未来能够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的铺路素材。三是价值取向由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由于一直以来受单一的教育模式之影响,再加上获取外界的信息渠道有限,以及传统社会观念的路径依赖,大多数学生在面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伦理价值取向都较为同质化,也就是说在面对同一个事物现象的观念和看法基本上相差不大。但随着整个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推进,特别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下,尽管人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都具有一定的统一性认识,但在具体领域的价值形态上,又表现出多元性,比如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婚姻问题、国家生活中的政治参与问题、国际格局中的合作交流问题等,有激进与保守之分、传统与现代之分等等。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成熟稳定期的大学生而言,其价值取向则更加多元性和可变性。
(三)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文本范式的刻板缺陷。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依赖,传统政治教育中的文本范式诸如教条化、理想化、规范化、程式化等被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继承了下来。这种严格而又严苛的文本教育范式,无法克服自身的“理论”刻板缺陷,往往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四个结构性失衡,即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与受教育者(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之间的失衡、受教育者作为整体的普遍性特征与作为个体的特殊性特征之间的失衡、受教育者的共性需求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失衡、强调集体主义价值与忽视学生个体主义价值之间的失衡。另外,文本教育范式的刻板缺陷,还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工具化、脸谱化和外在化,使作为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作为实践的学生成长发展成为“两张皮”。前文述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角色和地位,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文本教育范式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这种范式把学生当作僵硬的、没有主观意识的、被动接受的客体,没有很好地实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毕竟每一个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初目标设定里都应该是朝着实现自我价值、体现自我尊严、成就自我发展的方向。所以,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主攻方向。以人民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切实尊重人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需要,因材施教、因境施教,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均衡充分协调发展。为了学生、发展学生,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正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地维持社会稳定、统一政治意识形态这样的目标追求上,而应该将其目标视野放大到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学者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独立性、主动性与创新性在内的自我发展,也包括规范性、开放性、合作性在内的社会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新性、开放性、合作性、规范性等人格精神与品质意志作为具体的教育标准要求。而要达到这些教育标准要求,则需要对传统的文本教育范式进行彻底转换,可探索的转换路径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介入化、思想政治教育情感化等,使教学形态由原来的灌输式说教,转向平等协商对话,真正实现“理想国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3](p7-12)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介入化,尤其是社会工作介入化的路径,在对待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结构性失衡”、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个“忽视”、直面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特别是在相当程度上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情感化等路径内容。因此,笔者将集中论述社会工作介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路径的可能性、可为性与可行性。
二、社会工作介入式: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转换
社会工作是19世纪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应对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及其城市化进程而导致的社会问题和矛盾逐渐发展形成的一门“社会医疗术”。在我国,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发展,到形成专业的技能职业,是从20世纪90年代逐渐开始的。笔者为什么称社会工作为“社会医疗术”呢?在美国,有一本《世界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对于“社会工作”,是这样界定的: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那些受到损害的(无论是身体上、情感上、功能上等)个人和组织(包括家庭、社区、其他群体),改善和恢复其社会生存发展能力。[4](p5)社会工作的职责,就是推动社会制度的改善(特别是有关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预防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推动个体发展功能的改善。职业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用专业的工作方法,帮助那些因为贫困、疾病、饥饿、冲突、死亡等陷入困境的个人和家庭乃至群体摆脱困境。社会工作通过整体性思维和方法,把一个个独立的扮演不同角色的个体,看成组合社会结构的关键分子。每一个个体的位置都不可或缺,每一个个体的地位都同等重要。社会工作把人的尊严、权利与人格的完整性作为核心要素,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人,它需要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诸如空气、阳光、水和食物,还需要爱、归属感、安全感和幸福感,需要自我满足、社会秩序、公共服务等。任何个体都应该得到全面的需要,缺一不可。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把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看得相当重要,因为人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只有完整的社会环境,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正因为此,个人的许多问题,是由社会环境所引起的,而应对个人所面临的困难,必须从社会环境着手。人所在的社会环境,包括诸如家庭、学校、社区、群团以及社会等,如果个人与社会环境发生隔离或者冲突,势必会产生个人问题甚至整个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的解决,反过来也得依靠对人的社会环境的改善,这其中就包括人所赖以发展的社会制度。所以,社会工作必须深刻洞察个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互动,发现社会问题的关键节点,再通过合理运用社会环境资源,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社会工作在试图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出于对“人作为主体的人”的考虑,特别尊重服务对象(即案主)的主体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社会工作看来,个体、组织、家庭、社区、社会都有潜力和能力去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只不过,面对困难时,需要通过一定干预和介入手段,去帮助他们挖掘解决问题的动力、潜力以及能力。因此,社会工作往往在很多时候会给案主直面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并且相信通过工作介入,一定能够调动案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让案主能够通过能力的再造自己帮助自己走出困境并得以发展。所以,社会工作助人,是首要一步。在助人实现应对问题的基本态度和能力之后,开始转入案主自助阶段。而这一阶段,就更加突显了案主的主体参与角色。社会工作者在案主自助阶段,不会代替案主作应对决定,而是协助案主、鼓励案主认清问题、发现问题症结,让他自己去做决定进而走向解决问题的道路。这就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过程与本质。可见,社会工作是立足于案主本身,激发案主的潜在能力,鼓励他们学会运用周围的资源环境去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就是发挥案主主体性的一个体现。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所缺少的一个关键“技术”。案主之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相当于学生之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关系,两组关系的实质,都是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后者是服务的供给者、教育者、资源调配者、支持者、引路者等。这些角色,有效地推动了服务对象即案主的思想与行为走向更加积极的方向。[5](p70-83)社会工作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服务群体。就学校这一领域而言,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就是学校里的所有主体及其环境,即学校社会工作。它是通过运用社会工作原则方法和技术,在学校环境(情境)下,帮助学校建立教与学的优良环境,引导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社会化发展相统一,不断获得面对现在与未来生活的基本能力。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非常广泛,包括全体学生、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学生家长、学校所在的社区有关部门组织特别是教育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等。
社会工作及学校社会工作所彰显的价值追求、工作理念与工作方法,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都有着独特的运用价值。社会工作的介入,将转换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路径,从而丰富和发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注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前文略有提及,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将受教者当作客体,学生是教育关系中的配角,相反,把教育者当作主角和主体,也就是说,是以教育者为本,缺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而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讲究以人为中心,特别是学校社会工作,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整个环境格局中的主角,一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及其困境,力争帮助其应对并解决之,另一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权利彰显和自我价值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发展及其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从而激发其学习探索的基本动力和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教育者更加尊重和服务学生,在整个教育环境中推动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与沟通,重塑师生和谐平等之关系,如此,教师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教育者与引路者的角色将在情境化、生活化、过程化中得到充分展现。二是注重教育对象的主动性。社会工作重视案主在应对困难、解决问题中的自主参与及其自决,充分体现了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主动性的尊重。社会工作倡导社工与案主共同面对,认真分析、合理利用案主相关的支撑资源,在案主自决的实践中调动案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在协助案主学会聚合资源、运用资源的资源能力提升方面,社会工作者会协助案主通过主动建构小组团体实现资源聚合,共同分享成长发展经验与教训,在情境中学会处理资源配置问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即可通过社会工作的这种方法理念,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但要进课堂、进文本,更要进头脑、进行动。三是注重教育对象的实效性。注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其目的就是要达到教育对象的实效性。正如前文所言,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实质,是灌输式、说教式、程序式,其实效性就被大打折扣。社会工作讲求“同理心”,就是说,在服务过程中要切实把服务对象的所思所想紧紧抓住,要深入到服务对象的内心世界,站在案主的立场和角度看待所面临的情境。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接近与服务对象的距离,让服务对象产生信任和依赖感。这一点如果运用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以同理心的方式,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去分析问题,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在心理和心灵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强烈的依赖感,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入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才真正实现。
三、个案工作与小组工作相结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方法
与社会工作的服务性质、引导性质、发展性质相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实现方式,在面对学生这一服务对象的过程中,其服务性、引导性、教育性、发展性等始终贯穿整个教育实践过程。因此,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方法上是可以接洽和融合的。在介入方法上,社会工作目前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工作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另一类是间接方法,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咨询和研究等。前一类是针对案主本身直接干预,后者是针对环境,为社会工作具体实践提供保障。其中,个案工作是指社工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协助案主及其家庭解决困境,促使案主积极适应并运用环境资源,增强自身以及家庭生存发展的能力,增加其获取福利的能力,无论这种福利是来自于自己创造还是社会供给。个案工作的模式又包括功能模式、行为治疗模式、家庭资料模式、危机介入模式、问题解决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等。小组工作,又称团体工作,是指在社会工作者的协调下,将案主置于某一个有助于恢复其功能的团体(小组)之中,通过成员之间的互动,使之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实现教育和治疗的目的,在活动中改善案主的认知程度及其相关功能,进而达到促进社区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小组工作的特点是“情境化”与“互动性”相结合,以团体情境和内部互动来矫治改善案主功能,讲究成员的协同工作完成团体行动。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所实施的工作内容,符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要求,将两种介入方法相结合,可以极大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个案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个案工作方法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可以适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群体教育、灌输教育为主向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教育转变的现实需要,从而在坚持群体教育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工作对于个体差异的尊重的工作价值,增强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体教育的范围和内容,让不同个性、不同需求、不同基础的学生得以均衡全面发展。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案工作之前,要充分掌握并熟练运用社会工作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与技术。通过综合评估学生的社会环境、个体需求、未来发展潜力和所需能力,一方面运用心理学方法进行引导疏解,增强心理上的情感支持,另一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同辈关系以及更广泛的社会关系,在关系情境中去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机和办法。[6](p73-78)个案工作除了接案、诊断、计划、实施、结案等过程外,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注重沟通、谈话和调查分析的工作技术。尤其是面对“问题学生”,个案工作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注重与问题学生的充分沟通交流,运用倾听、澄清、回应、提问等技巧,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取得案主的信任和依赖,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真实感受。另外,个案工作还讲究家访的重要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运用家访的形式,到其家庭、社区拜会服务对象的相关人员,获得更丰富的案主支持信息,为更好地协助案主应对问题提供思路。
(二)小组工作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按照社会工作“人在情境中”的逻辑,个体的行为是个性特征与其所处的环境(情境)互动的结果。所以,处于小组团体中的个体,其行为一定会受到小组其他人行为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持续深化,基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各种社团小组日益增多。学生在不同的团体、组织,通过组织成员间的行为习得、模仿、排斥等作用影响,逐渐塑造自己独特的行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小组工作方法,加强社团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升。一是可以运用社会目标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小组工作活动,将自我介绍与成员介绍相结合,促使成员完成认识、澄清和目标规划的任务,在轻松活泼的情境中认识自我,把握自我目标,增强集体认同和自我认同。二是可以运用互惠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育者要特别注意协调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在活动过程中相互达成合作的共识,促使成员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发现团队合作的意义之所在。三是可以运用发展性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案主自决能力。发展性模式小组工作,主要是协助学生通过自我认知与重塑,树立正确而明确的生活目标和人生理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进而增强自身应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来说,无论是哪种介入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能力(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能力基础)及其全面发展所需基础的自我创造,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董耀鹏.人的主体性初探[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
[2]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陈成文.论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工作之异同和相互借鉴[J].思想教育研究,2012,(1).
[4]隋玉杰.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实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5).
[6]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4,(12).
作者:赵志君1,2;魏纪林3 单位:1.三峡大学,2.武汉理工大学,3.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