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新媒体下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探析范文

新媒体下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探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新媒体下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探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新媒体下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探析

《廉政文化研究》2017年第5期

摘要:为了加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文章论述了新媒体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基于此,分析了新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对策,具体为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法规,净化新媒体信息空间;丰富创新新媒体教育资源,增强廉政教育系统性;提升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强化廉政文化教育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廉政文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是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基础性工作,是建设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党从源头上反对腐败,建设清明廉洁的高等院校的重要抓手。新媒体是以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基础,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新媒体依托强大的信息传播平台和信息传播功能,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在新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应充分开发利用新媒体资源,创新廉政文化教育手段,提升传播效果,增强高校师生廉政文化素养,营造风清气正、廉洁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

一、新媒体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有助于拓宽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渠道

随着新媒体与高校师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深入融合,其已成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新媒体支持下,高校可以通过数字网络建立教学、互动交流等平台对高校廉政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让高校师生充分利用新媒体学习廉政文化,交流学习心得,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高校及其院系也应积极利用和开发新媒体,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向师生进行廉政文化宣传教育、互动交流,将廉政文化教育由课堂拓展至课外。新媒体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将廉政文化教育渗透到高校师生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效果。

(二)有助于丰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资源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也逐渐增强,丰富了高校廉政文化教育资源。新媒体可以全时段、全区域传播信息,突破了以往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时空限制;同时,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这使人们可以快速、便捷地获取大量形式多样的信息资源。因此,新媒体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中的应用有助于优化不同地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资源,突破由于地域等因素带来的教育信息资源不平衡的难题;有助于丰富教育内容,使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更加具有的时代性,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提升廉政文化教育的时效性。

(三)有助于创新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模式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信息沟通交互性增强,高校廉政教育模式逐渐由灌输式教育向交互式教育转变。传统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主要以课堂教育为主,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对师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灌输式教育模式以“一对多”的单向传播使得受教育者的参与度低,影响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基于新媒体信息交互的特点,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应转变教育模式,积极开发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加强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时收集受教育者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反馈,激发受教育者参与廉政文化学习的积极性,提升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二、新媒体给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不利于增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引导力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复杂化的特点,不利于增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引导力。信息的复杂化是指信息传播中的开放性极强,形成纷繁复杂的信息,由此表现出信息多样化和复杂化。由于网络开放性的特点和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网络汇集了各式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传播着不同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1],高校在借助新媒体进行廉政文化教育时,易遭受复杂多样的信息冲击,增加学生辨别信息的压力,进而影响优秀廉政文化对受教育者的引导力。而一些别有用心者在网络上随意虚假信息、无事生非,将普通事件夸张化,有目的性地攻击政府、高校和领导干部,企图误导不明真相的人,降低政府和高校在廉政建设方面的公信力,高校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辨别信息真伪能力较弱,面对海量良莠不齐的信息,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降低对优秀廉政文化认可度,进而影响廉政文化的引导力[2]。

(二)不利于提升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系统性

基于新媒体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这不利于提升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系统性。信息的碎片化就是将系统、完整的信息,按照不同标准分解为一定量的信息片段。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简短的时间,通过新媒体接收大量的碎片化信息,这些信息往往简化了逻辑推理过程,表现为一个结果,或者事情的某个方面,不够全面系统。高校在借助新媒体进行廉政文化教育时,很难提供系统全面的廉政文化教育内容,这易使受教育者对廉政文化的学习只集中于某些方面,缺乏与其他内容之间的联系思考,影响受教育者对廉政文化完整的学习认知。部分高校师生认为廉政文化建设与个人无关,主要是相关政府部门的事情,没有意识到廉政文化建设需要个人、高校和政府等各方共同努力;认为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才是日常的重要任务,对发生在身边腐败现象漠不关心,没有客观、深入地认识腐败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3];认为廉政文化只存在于书本中,实践中应当尊崇权力至上、拜金主义等,没有将优秀的廉政文化与社会实践结合。

(三)不利于加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效果评价

基于新媒体网路的迅速发展,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个性化和自主性的特点,不利于加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效果评价。信息传播的个性化和自主性就是不同个体根据各自不同的需求,选择性地接受需要的信息,并发表个性化言论。虽然新媒体汇集了纷繁复杂的信息,但是由于其个性化和自主性的特点,个体会根据各自的喜好和需要,对信息进行适当筛选,而个体选择信息时,不仅会选择积极的信息,同时也会受一些消极信息的误导。因此,高校在借助新媒体进行廉政文化教育时,信息的传播不再具有强制性,受教育者根据各自的认知水平、爱好和实际需求等特点选择性地接受不同程度的廉政教育,高校大学生辨别信息能力较弱,容易被新奇的休闲娱乐信息吸引,忽视优秀廉政文化信息,影响高校廉政文化的教育效果。同时,在新媒体的背景下进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学生接受信息时具有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和自主性,接受廉政文化信息的程度受认知水平、爱好等因素影响,这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效果评价带来了难度。

三、新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法规,净化新媒体信息空间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可汇集大量参差不齐的信息,导致信息呈现复杂化的特点。一些不良信息乘虚而入,影响高校学生的思想发展,阻碍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正常推进。因此,我国相关机构应积极建立健全新媒体管理法规,净化信息空间,控制不良信息对高校学生的冲击,增强高校廉政文化的引导力,制定利用新媒体传播有损集体、个人利益等不良信息者的惩处细则,尤其是明确在高校师生中传播不良信息的惩处细则;制定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求,规范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基本管理程序,对新媒体背景下的信息进行监管,对来源不明的信息统计筛查,对网络流行言辞进行把关,杜绝不良信息传播。强化对企图通过传播不良信息损害集体、个人利益的个人或集体者的震慑;防止虚假信息、不良信息等在社会中传播,尤其是在高校师生中的传播;增强新媒体传播者自觉传播客观真实、积极向上信息的自觉意识。

(二)丰富创新新媒体教育资源,增强廉政教育系统性

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可将系统、完整的信息分解为信息片段,突破时空限制,快速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通过新媒体阅读学习这些信息。高校在借助新媒体进行廉政文化教育过程中容易向学生传递碎片式的廉政知识,影响受教育者对廉政文化的系统性学习。因此,高校应丰富创新新媒体教育资源,提高廉政知识传递的连贯性,增强廉政教育的系统性。同时,加强高素质廉政文化教育队伍建设,提升廉政教育者素质,坚持以优秀的廉政文化作为指引,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熟练运用新媒体手段传播廉政文化知识;努力创新廉政文化教育内容和方法,提升教育素材的质量和水平,从廉政教育视角对新媒体领域出现的相关热点事件做出适度分析,并采用艺术的方式互动引导,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求;将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融入廉政文化教育中,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系统性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帮助受教育者接受系统性的廉政文化教育。

(三)提升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强化廉政文化教育效果

新媒体网络环境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个性化和自主性的特点,不同个体可根据各自需求,选择性地接受需要的信息,并发表个性化言论。虽然其汇集了海量信息,但接受和发表信息的选择权由个体决定。高校在借助新媒体向受教育者传递廉政文化信息时,受教育者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自主选择接受不同程度的信息。提高受教育者接受廉政文化信息的程度,有助于强化廉政文化教育效果。因此,高校应积极提升受教育者的媒介素养,激发受教育者运用新媒体学习的兴趣,强化廉政文化教育效果。高校应通过开设相应的通识课程,向受教育者介绍如何使用新媒体学习廉政文化、辨别不良信息的方法等内容,提高受教育者对廉政文化的认识[4];可运用新媒体组织开展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以增强受教育者通过新媒体接受廉政文化教育参与的积极性;可组织党员、优秀教师和学生干部带头参与新媒体廉政文化学习活动,发挥其示范作用,在高校中形成学习廉政文化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新媒体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给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带来了崭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高校在廉政文化教育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新媒体,拓宽教育渠道,丰富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模式;同时也要认清新媒体在高校廉政文化教育过程中的负面影响,采取积极的对策克服新媒体对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吴建彪.高校党建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0):26-27.

[2]肖生福,曾冬冬.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廉政意识的培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6(6):12-16.

[3]潭亮.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16(5):105-107.

[4]常素芳.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主体意识困境的消解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4):70-71.

作者:沈强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