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分析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廉政瞭望》2017年第12期
摘要: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也是我国卫生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尽管如今我国已经出台了很多有关公共场所卫生安全问题的条文,在公共卫生状况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但目前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就当前我国公共卫生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办法,希望能给相关工作者带来一些帮助。
所谓公共场所就是指服务于大众的,供人们使用的活动场所,它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物质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的体现。但由于其人流性大的特点,公共场所用具极易污染,病菌、病毒的传播速度也非常迅速。因此,对于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管理要格外重视。
1当前我国公共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法律制度不健全
1987年我国曾颁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但是伴随着30年的发展,如今该条例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1]。比如当年的条文中所涉及的公共场所类型只包含了七种类型、28种中小项目,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我国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新型公共场所,比如说网吧、健身房、按摩院、棋牌室、足疗房、高尔夫球场等等。以这些地方的人流特点以及卫生特征来看,都应属于公共场合,但是由于我国现有法律中缺乏对这些场所的卫生管理规定以及评判标准,在执法过程中常常是无法可依。由于这类公共场所人口流动量较大,拥有较大的健康和安全风险,极易成为传染病的大本营,会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1.2执法力度不强
1.2.1监督人员数量不足,能力较低
就目前来说,我国公共环境监督工作人员数量严重缺乏,且专业水平较低。他们负责着整个城市公共场所、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医疗机构监管、生活饮用水、职业卫生等各个方面的卫生监管工作,工作人数与工作任务量严重失衡。并且在职的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也相对较低,法律意识也较为薄弱,并不能完全适应监督工作。再加上过于饱和的工作量,他们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接受专业的培训,专业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如今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各方面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公共场所相关的卫生安全标准和要求也逐渐提高,但如果卫生监管队伍专业能力停滞不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我国卫生监管水平。
1.2.2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不到位
预防性卫生监督是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从业行为,降低违规现象的发生率,为人们的健康安全提供有效保障[2]。但就我国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现状来说,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中普遍存在有法不依的状况,建筑选址以及建筑卫生设计工作混乱,导致一系列建筑卫生问题发生。一般来说,卫生监督工作都是在建筑工程开始后进行的,因此无法有效发挥预防性卫生监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给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带来了安全隐患。比如说一些酒店、宾馆中的通风设计缺陷,公共用具清洗、消毒工作不到位等等,这些都是建筑不合理导致的,并且在建成后也无法进行改造,与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严重不符。
1.3工作人员法律意识薄弱
公共场所所涉及到的行业五花八门,无法做到集中化的全面培训,并且由于当前并没有这方面的相关辅导教材,使得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在卫生法律以及知识上存在严重不足,对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造成很大不利影响。调查发现,相关卫生培训不到位是造成从业人员法律意识薄弱的一个主要原因,从业人员守法意识差,工作随意性大,导致公共场所卫生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如今我国法律法规逐渐完善,一些大、中型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制度已经相对完善,对于工作人员也有相应的卫生培训。但像一些旅店、浴室、理发店等小型的公共场所由于规模较小,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在卫生知识方面较为匮乏,难以管理,卫生问题非常严重。
2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的有效方法
2.1健全法律法规要想切实提高我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首先应从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入手,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的各项细则,增加公共场所的管理类型,扩大管理范围。并且对于相关的惩罚规则也应进行进一步的修订,加大惩罚力度,在最大程度上控制卫生安全管理[3]。与此同时,国家方面应将公共场所纳入人大立法会议当中,并以基本法的形式予以确认,提高法律的权威性,确保有效执行。
2.2实现“三个规范”,切实改善公共卫生现状
2.2.1规范卫生许可证
应对卫生许可证的发放严格把关,确保每个从业人员以及机构都具备相关许可证。重视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注重对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预防性卫生监督管理,将卫生设施、工具消毒、卫生人员配备等问题作为监督重点,确保每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持健康证上岗,并督促他们定期进行健康检测,从源头上加强公共场所安全卫生问题的管理。
2.2.2规范技术指导
卫生监管部门应对公共场所定期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情况进行证件的发放以及更换。并且鼓励公共场所经验单位进行自查、自评,派遣相关人员进行现场指导,将安全卫生监督工作落到实处。相关卫生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判断,提出整改意见。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提高卫生安全监管工作的质量。
2.2.3规范实施动态管理
有关卫生部门应当积极派出监督员对现场进行监督管理,聆听广大群众的心声,对于一些擅自变更公共设置,以及被投诉较多的经营人员进行警告,并根据情况、以相关法律为依据进行相应的处罚,督促他们进行整改,确保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2.3完善卫生监督机制,落实卫生监督
良好分级模式应不断完善卫生监督管理制度,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卫生知识、法律制度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进行卫生状况的改善。卫生部门也应督促用人单位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卫生环境保护意识。加强舆论监督,接受群众投诉并予以正面的回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管理。并且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审查工作进行量化分级评价,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监督的频率,有效提高监督管理效率。
2.4加强卫生监督管理队伍建设
应不断提高监督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引进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强职业培训,有效加强卫生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引入的新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卫生专业知识,并对国家相关的卫生法律有一定了解,在人格方面要能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对在职监督管理人员的培训应以提高其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力求构建出高素质的监督管理队伍。
2.5加大资金投入
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维护人民健康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完善的管理队伍,不断提高相关的管理技术水平,以切实提高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结语
总而言之,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对于人民的生命健康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面对当前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及时解决,从多个角度进行改善,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左小石,聂焱.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管理问题及对策[J].医疗装备,2016,29(03):102-103.
[2]蒋海辉,张建华,李亚,于强,李桂香.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10,8(24):1-3.
[3]赵海坤.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6):20-22.
作者:刘曦 单位:天津市红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