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校园性侵事件的根源范文

农村校园性侵事件的根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校园性侵事件的根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村校园性侵事件的根源

《理论导报》2014年第七期

一、微观社会根源:农村女童人身权益缺少必要保护

农村校园女童被性侵事件的发生,微观社会根源是农村女童的人身权益缺少保护,事实上,很多农村女童的人身权益几乎处于“零保护”状态。

1.监管不力、重视不足,教育主管部门没有保护好农村女童的合法权益。除了农村学校处于教育管理的“神经末梢”、教育主管部门监管不力外,上级相关部门在思想意识上没能真正重视女童权益保护也是关键原因。

2.相对封闭、管理不细,农村学校没有保护好校园女童的合法权益。农村学校一般远离城镇,处于相对封闭状态,日常教学以自我管理为主,忽视对教师师德及其行为的监管。学校也缺少对女童人身权益的细致关怀,更谈不上刻意保护。

3.隔代教育、鞭长莫及,农村女童家人没有保护好女童的合法权益。农村女童多为留守儿童,常年与爷爷奶奶生活,接受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而这些农村老人多为文盲或法盲,外加农田劳作、体弱多病、精力不济,他们保护女童缺少“心眼”,也力不从心。而女童父母常年外出务工,保护子女更是鞭长莫及。显然,家庭保护出现漏洞也是导致校园女童被性侵的一个重要因素。

4.天真稚嫩、忍辱负重,农村女童自我保护能力非常弱小。农村女童天真稚嫩,无力对老师的性侵行为说“不”,特别在老师的威严、恐吓下,她们多会忍辱负重,选择默默忍受。所以女童自我保护能力弱小是校园性侵事件产生的重要诱因。

二、安全防范:亟需构筑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合力“联防机制”

农村校园性侵事件的安全防范,亟需管理创新。除了从宏观体制上扭转农村学校的“末端”地位外,微观上构筑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合力“联防机制”也非常必要。这里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

1.对教育主管部门而言,要严把农村师资队伍入口关和日常管理关。坚决将师德不好的人挡在门外,坚决将失德的教师清理出局,不断强化农村在岗教师的师德教育和管理,逐步建立农村学校巡查制度,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防止校园性侵事件的发生。

2.对学校而言,要把师德教育放在日常管理的突出位置,加倍呵护留守女童的人身权益。校长要切实肩负起日常师德教育的管理职责,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要建立女童特别是留守女童的家访制度,家校互动,发现苗头,及时制止或上报,共同呵护女童权益。

3.对家庭而言,要牢牢把握关心孩子、保护孩子的主动权,尽量避免隔代教育。父母双方争取留一方下来陪伴孩子读书,这对孩子人身安全、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也有益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当然,教会孩子自我保护也十分重要。

4.对社会而言,要建立舆论监督机制。针对农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媒体要及时曝光,给相关部门施加压力,使其不断完善管理,从而为农村校园女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防范农村校园女童被性侵,除了建立宏观制度反哺机制,不断完善和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外,更需要从微观上构筑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合力“联防机制”。这个联防机制的核心思想是:构筑师德防火墙,巡查校园不漏岗,留守孩子多走访,撑起家庭保护伞,自我保护要勇敢,社会监督来帮忙。

作者:朱振亚汪阳春单位:井冈山大学商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