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大学生挫折心理及其德育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理论导报》2014年第七期
1.情绪情感受挫。刚进入大学的同学们容易面临情绪性问题。一是青春期的困扰,二是自卑与自尊相互交织引起不安心理。大学生谈恋爱比比皆是,分手也是常有的事。有些学生在处理感情问题方面太幼稚、自私,导致投入真情实感的一方受到挫伤。此外,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给恋爱双方带来了困扰,甚至是伤害。随着年级的提升,情感挫折比率也不断地上升。
2.学生个体因素的影响。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必然的,学生从曾经的高中走进大学,从原先的“象牙塔”走入相对开放的大学校园,接触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也看到了更多的现实性的东西,这些与自己原先想象中的学习生活状况有极大的出入。这会造成他们心生疑惑、矛盾,甚至是自我否定,从而产生郁闷等挫败心理。6.家庭、经济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成长发展仍然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其学习生活与其家庭息息相关。一些家庭经济条件稍差的同学,可能在大学中因此而受挫,产生自卑、自闭,甚至是更严重的后果。在这种矛盾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学生就会产生挫折心理。
1.高校开展挫折教育及德育措施实施现状。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型”。即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挫折教育的理念和内容。这种方式是最为普遍和常用的,但却可能存在学生过耳不过心的情况,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二是“心理辅导和咨询型”。即对遭遇挫折困扰的大学生,通过给予建设性的建议或意见进行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走出挫折的阴影,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这种方式是最有效和科学的,但其问题在于受挫学生并不一定充分理解、领悟其中道理,不懂得通过这种方式去调节心理,因而不能主动去寻求帮助。三是“环境熏陶型”。即主要通过开展讲座论坛、社会实践和活动磨练等多种渠道,以达到渲染效果。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以榜样等优秀力量来影响和震撼学生的身心,从而使学生产生共鸣。
2.高校挫折教育及德育措施实施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挫折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育整体布局不够全面。高校在开学伊始会关注新生的心理健康,但随着年级的提升,相应的挫折教育也在减少,这就使得高年级的挫折教育成为了盲区。二是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挫折教育往往都贯穿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除了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课程的教授之外,学生们接收的途径就是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普遍扩招的情况下,辅导员们的工作量往往超标,这就导致其工作不够细致、深入,对学生的挫折教育缺乏针对性。三是教育形式单一、方法简单,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这说明高校挫折教育缺乏科学的探索,因此,这项工作亟待加强。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挫折教育德育措施的思考
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挫折心理的现状,开展高效的挫折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笔者就提高高校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以下几条建议、措施。
1.抓住学生成长特点,有阶段性地开展挫折教育。开展阶段性的挫折教育,避免挫折教育“顾此不顾彼”。挫折教育并不是某一阶段的教育,而要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从学生成长过程看,不同年级的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是不同的,他们需要接受的挫折教育也是需要分阶段来进行的。对待各年级的学生要加强课堂教学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时,要设置多元化的课程,增强教材中挫折教育理论知识的实用性。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力求对学生的评价做到多样化,具体化。要根据学生主体性的要求,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把教学分解成多个层次,并贯彻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从而尽可能降低挫折心理产生的频率。
2.抓住时展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挫折教育。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对待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挫折教育是因材施教的体现。高校学生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高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挫折教育,让大学生在挫折情境中接受洗礼,以培养和锻炼大学生良好的挫折耐受力。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多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创设模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挫折,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优化教育过程,提高教育效果。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自觉地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同时,教师应激励学生完善和发展自我心理调节机制,加强自我锻炼,将学校的挫折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树立创新意识,科学开展挫折教育。挫折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需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在高校德育的“思政”教育中,挫折教育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仅仅依赖“思政”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高校还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公共必修课中,实行全方位的系统教育,并且要不断充实课外实训活动。比如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同辈辅导以及心理情景剧等寓教于乐活动,使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认识挫折、分析挫折,并学会克服挫折、战胜挫折。
作者:袁建勤鲍雨倩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