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民间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工作的探讨范文

民间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工作的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民间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工作的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民间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工作的探讨

摘要: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西宁市群众艺术馆一直以来积极以民间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近年来,将西宁市民间团队,经过摸底、调研、培育、整合等工作,科学统筹全市社会文艺团队资源,于2012年4月成立了“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

关键词: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促进经济;发展工作;工作解析

1协会概况

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按相关规定,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协会现有团队151支(均按社会组织相关规定注册登记)、约5000人,按照《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章程》运行,由西宁市群众艺术馆负责协会日常管理工作。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成立以来,秉承“传播先进文化,服务经济建设”的宗旨,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承担协调行业秩序和综合服务的职能,有效引导团队科学管理,引领群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六年以来,协会在促进西宁市文化事业发展、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规范行业秩序、维护行业利益等方面开展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以骄人的业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2主要做法

(1)统筹文艺资源,发挥协会服务团队职能建设和经济建设。2012年4月起,西宁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启动协会成立筹备工作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在西宁市范围内对民间文艺团队进行调研,按照舞蹈、合唱、曲艺、戏曲、书画等艺术门类对民间文艺团队进行摸底,并对西宁市511支的民间文艺团队从发展现状、发挥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普查,最终甄选出87支团队组成了协会的基本框架。同时,制定了协会《章程》,确定了会长、副会长和常务理事等人选的推荐工作。随后在当年7月初召开了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成立大会暨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第一届一次理事会,87支团队负责人及会员代表15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并选举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一届理事会在西宁市文广局指导下按照《章程》有序运行,积极履行职责,为协会运行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建章立制,加强了协会的机制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在西宁市文广局的领导和支持下,2013年8月正式成立了西宁市群众艺术馆文化艺术服务中心,是西宁市群艺馆下设的文化艺术服务类窗口,并将协会团队纳入中心统一管理。中心以协会机制建设为抓手,充分挖掘各文艺团队的优势、团队特色,进行整合统筹,成立了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办公室,制定了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各机构及负责人制度、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入会须知以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团队管理建设制度,从而加强了对社会民间文艺团队的监督管理。按照“依法组建、统筹协调、分级管理、自愿参与、义务服务”的原则,2015年西宁市文广局建立起覆盖市、县(区)、镇(街)、村(社区)四级文化志愿服务网络,成立文化志愿者总队1支、专业志愿者分队7支、西区三县志愿者分队7支、文化志愿服务小分队125支的四级文化志愿者服务网络。

(3)广泛参与社会活动,协会团队为地方经济发展增亮添彩。协会成立以来,立足促进西宁市文化事业发展全局,紧密围绕西宁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广泛地参与各项重点工作,发挥文艺团队优势,为西宁市积极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以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为例,随着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不断深入,2017年是西宁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验收年,西宁市群众艺术馆调动四区三县民间文化协会团队组成文化志愿者行动起来,开展“百支团队百面旗文化志愿者走基层”文艺宣传演出活动。此活动历时百日,累计开展宣讲活动2541场。全面覆盖了西宁市1000多处社区、楼院、街道、小区、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近千名文化志愿者广泛开展“百日攻坚、百日宣传,百支团队、百场巡演”活动,并以文艺演出、你问我答、走街串户、问卷调查等形式当好文明的传播者、朗读者、守护者。

3工作亮点

(1)评星定级,提升团队竞争意识。为进一步加强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自身发展,规范协会团队队伍建设,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对协会团队举办了两届“评星定级”,先后有31支团队被评为“星级团队”。其中2013年11月4日,在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第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和二次理事会上对协会87支团队进行首届“评星定级”。最终经严格的初审、复审、专家评审等三级评定,“舞蹈春天艺术团”等9支团队脱颖而出被评为“星级团队”。其中一星团队3个、二星团队3个、三星团队2个、四星团队1个,并分别给予了1万元到5万元不等的物质奖励。在首届评星定级的基础上,2015年又进行了第二届评星定级工作,经过层层推荐与严格的评审,由城西区小羚羊艺术团等4支团队获最佳风尚奖等“特殊单项奖励”;西宁市群艺馆永芳艺术团等5支文艺团队成功晋星到四星级团队;22支文艺团队被评为“一星团队”,2015年评星定级扩大了星级团队数量,达31支,并分别给予了4万元到1万元价值不等的物质奖励。这项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团队的积极性,更得到了省文化厅、市文广局的肯定,它不仅提升了协会在团队中的凝聚力,同时也为团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截至2017年11月,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团队数量增加到151支,团队人数近5000人。

(2)形式多样,加强协会队伍建设与政府帮扶。协会始终坚持团队自我管理、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原则。2012年8月举办了“西宁市百名社区文化带头人及文化工作者培训班”。2015年5月开展了乡土文艺人才“金种子”培育工程,分别就西宁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团队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团队最实用的电子文档管理,合唱与指挥、民族民间舞专业技能的培训,团队骨干300余人受训,效果显著。2017年1月举办了西宁市公共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星火计划”培训班。

(3)搭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演出活动。目前,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为西宁市的群众文化事业发展在积极的做贡献,协会也在积极培养有潜力的团队,团队也日益壮大,从2012年的87支队伍已经发展为现今的151支,团队专业涵盖音乐、舞蹈、曲艺、戏曲等12个艺术门类。截至2017年,协会共召开理事会5次,常务理事会8次;机构设会长1名,副会长及常务理事15人,理事成员49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1人;几年来,协会团队积极参与第十届国际民间艺术节,庆“五一”国际劳动节,西宁市第一、二、三届市民文化艺术节,“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一带一路”文化宣传活动,“三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等主题活动的演出和展览19608场,参演人员达20116人次,受众人群达635万余人,举办各类培训班186期,培训人数达3652余人。各个团队针对团队建设和团队活动召开工作研讨会达百余次。为使协会团队有一个固定的演出平台,市文广局、群艺馆想方设法通过多方考察调研,在麒麟湾公园搭建了“西宁市群星小舞台”,并于2014年6月12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和启动仪式。舞台的落成得到了省文化与新闻出版厅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到2015年底小舞台共演出各类文艺节目83场,演员达3000余人,受益观众达8万余人次。小舞台成为各团队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成为广大市民和外来游客充分享受文化服务的理想场所。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涉外文化交流取得了喜人成绩,其中,西宁市群艺馆三江源康朵民间艺术团在参加“欢悦四季”全国百姓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并赴吴江、西安等地进行优秀作品展演;高原彩虹艺术团、梁永芳艺术团、夕阳红艺术团、夕阳美艺术团参加第二届“海峡杯”广场舞大赛分别获一、二、三等奖;西海时装团参加北京国际中老年模特艺术大赛获银奖;夕阳红艺术团《幸福的花儿开满园》在畅想中国、舞动世界国际健身舞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西宁百姓大舞台舞空间俱乐部在第六届青海校际街舞联盟大赛Breaking荣获第一名、第七届校际联盟街舞大赛“稞小白”杯齐舞荣获第一名、舞空间family荣获西北五省街舞对抗大赛团体一等奖等48个奖项。

4结语

西宁市民间文化协会始终鼓励团队走出去、学进来,通过文化交流学习,融进新思想形成创新发展的新活力,为西宁市积极建设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生态环境。

作者:杨志杰 单位:西宁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