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摘要:“微文化”作为一种以主体性、平等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精神现象,其在畅通信息渠道、扩展信息覆盖、加速信息传递、促进文化多元等方面体现出独特效用。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微文化”的融入、塑造与引领过程,以期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构建教育新平台和强化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引领。
关键词:微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微文化以其草根性备受人们青睐,社会各阶层均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传播信息、抒发情绪、参与舆情。当代大学生更是运用微媒体进行各种信息传递、文化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社会实践活动,微文化成为大学生群体间进行思想交流的创造性精神活动,也逐渐成为了时代的新兴文化。
一、微文化: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文化生活现状解读
1.校园微文化的概念解析。微媒体以其前沿性、科技性等优势迅速地、不露痕迹地占据了人们的生活,并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文化特性——“微文化”。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微公益活动却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看似普通的爱心传递却能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这正是不占主流地位的“微文化”的魅力所在。与校园文化不同的是,校园微文化是以微媒体为载体,微媒体所承载的影像、图文、音频文件等不断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学生徜徉于精炼的、趣味的、综合性的信息交互平台并形成一套自己独有的思想意识形态。校园微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的质量。简而言之,“校园微文化”指的是迈入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后注重个体和微观,崇尚以主体性、平等性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精神现象。与正式、占主流地位的文化不同,其结构较为简单,影响范围也较为狭窄,但其灵活而又高效的传播方式,促进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
2.大学生校园微文化的现状。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已俨然成为“微文化”传播的主力军。科技的迅猛发展,各种通讯技术与终端设备不断更新换代,让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更加快捷与高效,而大学生是微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他们可以根据自身意识形态制定属于自己的自媒体,这也是学生注重自我个性发展的时代表现。然而正确的意识形态带给大学生的是催人奋进的正能量,而处于迷茫中的或者暂时不能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错误意识形态则会给校园造成不良的影响,这是学校领导和教职工需要防范和亟待处理的问题。这些新兴科学技术所创造的新空间能为大学校园带来积极影响,但相应地也可能带来诸多不和谐因素。美国学者卡斯特认为:“文化表现抽离了历史与地理,变成主要由电子传播网中介与观众以多样化的符码与价值互动,而最终汇集于数字化的视听超文本之中,信息与沟通主要通过多样化的综合性媒体系统自由流通,导致政治在空间上表现受到‘茧宝效应’的限制及制约。”[3]社会上这种由微文化传播所导致的在政治上的严重后果虽然在校园内不多见但也常常引起不小的波澜。比如一些学生在不明事理的情况下,在微博、微信等微媒体上散布虚假信息、恶意诽谤他人等错误行为,由于这些学生还不能分清“微文化自由”的界限,还不清楚自己肩上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因此容易在校园中造成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校园微文化的功能解析
1.畅通信息渠道。为了响应新时期国家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构建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机制,辅导员应主动占领微信、微博、人人网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微媒体平台。辅导员可以在这些平台上传道授业、与学生交流心得、解答疑惑,并吸收一切可以用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办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微文化的主要载体,微媒体平台不仅畅通了信息渠道,还提高了学生工作的效率。辅导员可以通过微媒体平台,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情况建立不同类别的群组,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仅可以将学校指示、通知传达到位,还能增强了师生间的相互理解与认识。
2.扩展信息覆盖。随着更加方便、快捷、低成本网络社交应用的发展,大学生群体在互联网上可以进行的网络社交范围以及微媒体所能传递的信息覆盖广度都在相应地扩大。这种信息的广泛覆盖得益于微媒体本身具有的低成本管理和维系,并在青年学生中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的大学校园,“90后”已俨然成为了主力军,他们身上所拥有的注重个性、追求自我发展、热衷尝试新鲜事物等特征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进行相应的角色转变,传统的点对点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满足不了基数较大的大学生群体,微媒体不仅为思政工作者带来了便利,也为点对面的思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3.加速信息传递。微媒体所提供的平台真正做到了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互动性,思政工作者不仅最大程度地缩短了信息传递到每个学生的时间,而且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保证了信息的直达性、畅通性、及时性。学生工作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中得到有效开展,其一改传统媒介的单线传播模式,增加了校方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进一步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这一平台能够满足学生对各类问题的诉求,让学生工作不断向细致化方向发展。针对毕业生,也可以利用微媒体平台推送最新招聘信息,包括公务员、考研、事业单位、毕业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最新资讯。
4.促进文化多元。微媒体能推动校园文化的大众化。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最大的受益者是那些想要参与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却缺少渠道或者不善于留意身边事物的广大大学生群体。如今,随着校园微文化的推广,他们打开手机便可以与丰富的校园文化相拥,了解学校的各项文化活动,并能参与讨论和反馈活动信息,甚至可以对校园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与策略以改进校园文化建设。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还能够推动校园多元文化的建设。对于新入学的低年级学生,迎新、学术讲座、社团活动、人才培养新动向、专业行业前沿等方面的消息能够使他们迅速融入校园。对于高年级以及即将毕业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QQ交流群、校园新闻客户端等渠道向学生传递最新企事业单位就业信息、各类科研项目人才需求、海外交流合作项目、文明离校安排等信息,让学生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母校的温暖,从而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
三、微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建构
1.“微文化”融入,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其一,价值融入,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文化”。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微文化的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工作,让微文化更加体现作为新时代传播标杆的价值所在。师生之间可以利用微博、微信进行互动交流,教师要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模范作用;学校宣传部门可以利用微媒体打造符合现代学生审美的校园形象宣传片,让更多的学生喜欢并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创造活泼、生动的校园文化氛围。目的在于,运用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规定和传播蕴含某种政治理念、价值观念和文化取向的话语框架,通过这种话语描述,影响受众看待政治事件、意识形态甚至看待其他文明的方式,使得政治信息得以在一个可延展的特定范围内传播。只有这样,文化的价值观才能够更“接地气”。其二,过程融入,突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在认识到微文化价值的一面后,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其作为公众交互平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微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高校既要把握住机会,主动掌握校园微文化的主导权,也要规避其短处,引导其向良性方向发展。首先,高校应不断畅通师生之间的交流渠道,让老师更加贴近学生,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应倡导教师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与方法,不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育人,而要以耐心、细心、恒心去感化学生,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奋发前进的力量;最后,应加强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引领,让微文化更好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其三,文化融入,不断深化“微文化”的文化性。这个时代所拥有的碎片化特征是微文化的文化性体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活形态也以更加平民化、个性化、去精英化、便利化的方向转型。在这样急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学校应不断加强对学生微文化意识形态引领,让学生坚守校园与社会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同时应树立正确的文化审美标准,让弘扬正气的社会正能量文化得以传承。
2.“微文化”塑造,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语言大众化,塑造亲民的文化。如今,微文化以其细腻微缩的语言、贴近大众的传播方式,已经广泛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意识形态的塑造中,他们对学校通过微文化教育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期望值很高,因此学校思政课老师或辅导员要充分利用好微文化的传播平台。其一,信息直观化,塑造务实的文化。微文化是随着新技术尤其是数字化技术、个人互联网科技和个人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发展而兴起的,主要采用网络化的表达方式。微时代下的信息直观化成为微文化的核心观念,在这个虚拟的信息空间里,人们可以自由、平等地交流信息、传播知识,它的即时共享性、非权威性、开放交互性为学生创造了更加快捷、宽松、自由的环境。当代大学生所呈现出来的强调个性、追求自我发展、接受新生事物快、思维能力强等特点决定了他们相对于其他社会群体对微文化所传播的信息更加容易理解与接受。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抓住微文化的新平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促进思政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其二,内容多元化,塑造多彩的文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通讯技术的突飞猛进、移动终端的异军突起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同时也为微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全新的视角。在这个可以被当作是学生“知心阿姨”的三维空间中,其内容更多承载的是细微的生活片段。多元化的校园微文化氛围源自于师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任何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编织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分享具有创意的作品。微文化传播内容呈现出来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满足了不同年龄、不同人士的心理需求。
3.“微文化”引领,强化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引领。从个体到群体,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管理。微文化一改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格局,让个体既可以是传播者又可以是接受者,大学生个体可以通过微媒介的内容获得大量群体的关注,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交互网络,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传统的“点对面”教育在召集学生的过程中较为困难且教育效用不太明显,而微媒体所具有的即时性让“点对面”的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微文化的传播让受众面较小的个体教育逐渐向受众面广泛的群体教育转变。
其一,从抽象到具体,实现对学生的精细化管理。微文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更加丰富多彩,传统的校园文化主要以教学设施、生活设施校园景观为载体,以学报、校园广播电台等为媒介。但时代的迅速变迁、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和科技的突飞猛进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灌输式向互动式转变,校园BBS、各类贴吧、校内网等微媒介的盛行让校园文化变得更加具体。针对新形势、新问题,国务院及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对辅导员和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新的工作方法和要求,思政工作者不能放松对微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引领,要不断地改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和教育理念,在信息获取便捷而又极度膨胀的当下,更要让学生在纷杂的社会环境中守住道德底线。
其二,从空洞到生动,实现对学生的弹性管理。由微博、微信、微媒体等媒介衍生出来的这种“微文化”成为当代大学生群体中的主流文化,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充分重视“微文化”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即时互动的班级博客、QQ群等微媒体,创建富有班级特色的微文化氛围,这样,班级活动不仅能开展得更加出色,而且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微文化是一项创造性工程,其在学生中的流行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开辟了新的视野,让教育工作由空洞走向生动,不断保持着学校文化的内涵与特色。学校教师、领导要深刻把握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正确认识微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传播方式,多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将关心渗透到学生可以触及的每个角落,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不断提高教师在微文化传播中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6]游敏惠,袁晓凤.“微文化”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青年探索,2013,(4).
[2]石裕东,邢启龙.微文化内涵初探[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6).
[3]童登峰,韩弥明.“微文化”:自由与规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4]张春美,陈继锋.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5]李莉.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作者:陆江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