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电子商务模式范文

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电子商务模式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电子商务模式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电子商务模式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四期

一、农产品流通业的电子商务模式

(一)农产品流通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方式农产品流通业电子商务模式就是指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交换和运动环节中,涉及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诸多环节,与电子商务能够有机结合的形式。目前看来,农产品流通业利用电子商务的具体方式主要有这么几种,即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农产品网络销售,农产品网络广告等。这些农产品流通业电子商务模式对于农产品来说,具有重大的发展意义与价值。[2]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存在问题分析农产品主要是指农民种植或养殖的农畜产品,一般包括了没有经过加工或包装的粮食、蔬菜、肉类和水产品等,常温下保存时间不长。农产品具有几个特性,即生物本质属性,时效性较强,差异性明显,季节性强,产在农村,销往城市。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农产品在流通中也具有特殊性,即流通运输成本高,流通方式落后,流通制度不完善,批发市场地位重要,农民个体在农产品流通中作用显著,物流与商流的统一。此外,我国农产品流通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远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农产品流通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说,流通主体多元化、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效率低、损耗大;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服务薄弱、电子商务发展滞后;农产品包装质量差、缺乏品牌、附加值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基础薄弱;农民自身条件限制;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等。[3]

(三)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的几种流通模式当前,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方式主要有两种,企业自建型或产地与企业共建型。前者由农产品销售企业或大型超市自建电子商务平台,这种模式虽然拓宽了企业销售渠道,但同时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支出负担,有时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核心业务发展。后者属于常说的农超对接模式,它通常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连同超市或者大型流通企业共建电子商务平台,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促进农户与超市之间的合理分配,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但是,它忽略了农产品价值的提升。[4]因此,本文认为,以上这两种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模式都具有各自的局限性。应该建立一个趋利避害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即建立一个以加工、销售为主并充分结合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将针对农产品的需求差异性进行配送,将大大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价值,增加农户收入,还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让农户获取更多有效的信息,从而促进市场供需的平衡性发展。在这种电子商务模式下,农产品流通将变得更为便捷,超市、零售商、消费者都可以通过网络选购所需农产品,配送中心也可以通过订单来制定配送计划,从而使得农产品进入到超市、零售商或消费者手中。它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农户—配送中心—消费者的流通过程,只是它的流通环节大大简化了,并在将来必然会发展成为一种主要的付款方式,并凭借自身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大大促进农产品流通与交易方式的进一步革新。

(四)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实施策略虽然说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面临着以上各种问题,但是,最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农产品相关的流通基础设施也已初具规模,这奠定了农产品流通业的发展基础。然而,我国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手段流通,有着鲜明的需求特征。诸如农产品品种繁多、物流量大;农产品配送风险大,食品安全问题突出;配送技术要求较高等。我国现有的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已无法很好地适应现代的农产品流通需求,应该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那么,以上几种电子商务流通模式的实现,到底需要哪些具体实施策略呢?1.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信息时代,农产品流通要运用电子商务模式,其发展与应用当然离不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通信网络、政策法规、市场经济和组织协调等各种复杂的社会环境。它仅仅依靠农户与企业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出政府的总体规划与全局指导作用,尤其是要制定出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发展的优惠政策,为农产品流通减少甚至消除很多障碍,为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平台明确发展战略与法规支持,为农产品提供良好的电子商务流通环境。只有在政府的推进之下,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流通平台才能够具有一定的品牌化与标准化特色,大力推行相关的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与投入等,为农产品在线品牌战略与销售策略提供坚强的政府后盾,让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做到有法可依。2.构建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网络。我国的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呈现出“小规模、大群体”的特点,往往表现出参与的个体与组织繁多,离散性较强,层次偏低,组织化程度远远不够。因而,本文认为应该针对农产品的这种特殊性,积极构建一个以供销社合作社为中心的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农产品流通网络,通过农民合作组织把本来较为分散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机联系起来,而且这些合作组织对农村市场与农民需求了解的更为透彻,应该是我国农村中最大的流通组织机构,应该充分发挥出它们的积极作用,建设一个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推进农产品交易方式的根本性变革,通过供销社来采集和传播各类农产品供求信息,并集中多种网络资源,形成一个自上而下遍布农村的完整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从而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提供广泛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3.注重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电子商务环境下要实现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根本性转变,还需要从相关人才培养方面入手。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流通平台,离不开农户的参与。然而,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因此,针对目前这种状况,必须制定科学、可行的长期方案来教育农民,尤其要培养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掌握一些必备技术知识,还要能够熟悉经营策略的新时期农民。这些农民应该要对电子商务和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与把握,要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能够从网络上搜索所需的各类信息,还要能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相关的农产品交易。那么,政府就要为农民提供便利的上网条件,制定优惠政策,还引导一些大学生下乡进行电子商务的示范与推广活动,从而使得农民成为新一批电子商务人才,有利于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平台建设与发展。[5]

二、结束语

诚然,电子商务环境下农产品流通模式的改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它是一项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它一方面需要做好农产品实施电子商务手段的策略,即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选择质量高、安全性好的农产品,做好配送中心农产品精加工工作,做到各流程之间无缝衔接,根据需求者的地理位置和需求状况,制定合理的配送方案,做好广告宣传等,另一方面也需要做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推行策略,即政府提供基建、税收、融资和招投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高农产品流通业的信息化水平,鼓励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产业,政府还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农产品顺利运用电子商务手段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作者:樊琛单位: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