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法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评价机制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针对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应用型本科法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提出法学专业多样化论文改革的设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渠道。同时为了提升教学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总结传统法学本科毕业论文管理中的经验和弊端,在多样化变革中坚持构建全面、量化、多元、动态的质量评价机制,对推动法学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高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关键词:毕业论文;法学专业;多样化;评价机制
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大学教学的最后环节,法科生通过毕业论文向学校和社会展示接受本科4年教育的成果,证明自己可以初步胜任法律职业。但在实践中许多法学本科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并没有通过毕业论文这一途径得到锻炼和实现,法学教育长期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实践能力培养;协同育人机制难以建立和实施等等,这些都导致法学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提升困难重重,鉴于此法学本科教育在毕业论文改革中,除了需要重视毕业论文中实践能力的体现,丰富毕业论文的形式,还需要加强对于多样化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形成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毕业论文现状
传统的学术性论文范围过于宽泛,如“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研究”“人工智能的法律控制”,此类题目,涉及内容非常繁杂,很难在几千字的篇幅内将问题说清楚和透彻;其次学生对于文献研究的能力不足,许多毕业论文中文献综述的数量少且观点陈旧。学生没有具备文献检索的能力,对于检索工具选取、高级检索策略等都不够熟悉。有些学生对于所收集到的文献,只能做到对观点的陈述,缺乏必要归纳和分析;再次学生对于科研不够重视,也没有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平时也缺乏必要的指导和锻炼。在专业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就会暴露出写作水平较低、论证不够充分合理的情况,还有专业术语使用不够严谨、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性欠缺、难有新颖的观点等情况。大多数毕业论文都是在综合论述他人的观点,没有利用自己掌握的科研资讯去研究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写作过程也鲜有人能够认真的进行社会调查并从中获取得数据,因此论文的观点和结论没有创新性。
二、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成因
人才培养中仍采用应试导向的教学模式、教学考核形式单一落伍。目前,法学专业大部分课程在设置之初就确定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即使有些课程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来替代,但质量和效果难以保证,对于结果导向性的考核方式并没有实质的改变。学生对于教学实践不够重视,毕业论文的实践作用仍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学生对于学校安排的毕业实习不够重视,学生在实习单位由于时间较短,难以深入事务案件中关键问题和漏洞,论文缺乏新颖观点也是情理之中的。此外,如果学校没有适当引导,学生不会把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相结合,脱离实际的选题让学生无法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不合理,与研究生入学、职业资格考试等相冲突,毕业论文被迫给考研和就业让路的情况。学生写出的毕业论文就很容易出现质量不高、格式不规范的情况。毕业论文形式单一的现状难以符合养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目标。新时代对于法学专业学生要求不再止步于掌握法学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表达、沟通和学术能力,并和其他学科相互融会贯通。现行的传统的学术性论文,在重视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思辨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外,忽视了实践能力的考察。
三、毕业论文多样性改革的提出和面临的问题
在《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中要求本科教育要切实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对于教育工作者提出进一步要求,积极探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手段等方面改革的新途径、新举措。因此研究组提出了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多样化改革的构想,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多样化形式包括:理论研究论文、实践案例评析、企业法律风险评估报告、公开、项目成果、获奖作品。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发展需要和兴趣选择毕业论文的形式。
(一)多样化毕业论文的提出
1.形式多样的论文是对于传统学术毕业论文的重要补充,是为了适应地方应用性本科高校建设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形式多样化的论文形式灵活多样,不同就业意向的同学可以结合未来就业方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论文形式。让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有自主选择的权利,鼓励学生从专业实践和创新创业中去选题,学生才能写出内容丰富、观点充实的文章。
2.形式多样化符合法学专业需要重视实践的专业特点。长期以来法学教育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但对于学生实际处理案件的能力重视不足。多样化的毕业论文鼓励学生采取案例评析、法律风险评估报告等形式完成论文让学生把毕业论文与事务部门实习、自身创新创业结合,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强调法科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3.形式多样的论文是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必然途径。法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多样化毕业论文能够让学生发挥特长、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积极性,减轻应试教育机制下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焦虑和恐慌。
(二)多样化毕业论文面临的困境
作为衡量本科教学人才培养质量最后的试金石,对于多样化的毕业论文不能放任自流,需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导向,确定不同形式的毕业论文的外在物化形式、主要任务和考察的侧重点。多样化毕业论文评价标准亟待建立,以保证毕业论文的质量得到提高。
四、建立多样性毕业论文评价体系
(一)多样化毕业论文的内容和外在物化标准
1.学术性毕业论文要求,对于学术性毕业论文写作要求和传统毕业论文基本一致,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的理论,选择一个具有一定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价值的论文,论文字数在8000字左右。
2.实践案例评析,要求学生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所接触的实际案件,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出发,发现案件中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从中学习法律意识、技能及职业的综合实践性教学内容。在此类论文的选题中要求学生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协商后确定题目,并且需要得到校外指导老师的认可。案例评析字数在5000字左右。
3.企业法律风险评估报告,通过对实习企业的调查了解,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法律风险:企业设立、人力资源、业务合同、侵权责任、知识产权等方面存在风险,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甄别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评估报告字数在8000字左右。
4.项目成果或获奖作品。要求学生撰写项目或作品报告,介绍项目或作品的完成步骤、完成关键点、取得成果和作品的创新性、持续性以及对于该项目或成果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等,重点在于介绍学生在该项目或者参赛过程中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反思,成果或作品报告字数在5000字左右。
5.公开,要求该论文必须是本专业论文并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指导教师和评审教师要对该论文的学术价值、的书刊进行严格的审核,防止出现低质量的论文和学术造假的情况。
(二)多样化毕业论文对于法科学生能力培养的标准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选题确立、开题、撰写、答辩等每个环节对于下一环节和整个毕业论文的完成都有制约作用,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贯穿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多样化的毕业论文除了上述任务、物化形式和字数要求的要求外,还需要包括对于选题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的考察。
1.论文选题能力,考查学生对于研究对象选择的过程,确定研究问题的范围。选题首先要有灵感,灵感来自于平时对于生活、学习、实践的感悟和总结,同时还需要学生把握好该问题难易程度,为下一步开题做好准备。
2.文献检索和综述的能力,通过检索查阅有关文献,学生需要能够收集该问题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对于问题作出系统性分析和总结,发掘一些对今后研究有益的思路,也是对于前期选题意义进行反思。
3.创新能力,由于本科学习法学时间限制,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进一步提升,要求所有法科本科生都能提出开创性研究课题的要求是不切实际。本科毕业论文的创新不仅仅体现为新颖的观点,也可以考察学生运用新颖的材料,选择新鲜的视角、对于已有观点的深化、对原有观点赋予新的时代价值或者对于原有观点的批判的能力。能够满足其中材料新、视角新、观点新中任一个要求即可视为满足创新性要求。
4.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在毕业论文选题是多联系社会实际和自身实践。在实务部门进行毕业实习环节中留心收集相关材料,鼓励学生选择案例评析和企业法律风险报告类论,并邀请校外指导老师对学生的选题和写作进行指导和评价。
5.表达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是考察法科毕业生素质的基本指标,在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考察学生论文的立意、构架、逻辑、论证、修辞等各种写作技巧。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能够对问题进行挖掘、提炼和总结。在与指导老师沟通及答辩环节,学生还需要进行口头汇报和辩说,这对于学生临场的反应和表达都是一次考验。
6.学术规范意识,即要求学生专业的各类论文或报告符合学校毕业论文的要求:字数、字体、脚注、编排格式、参考文献等都要符合学术规范,这是学生在大学阶段需要掌握的基本科研方法。
(三)评价机制的多元化
毕业论文评价机制的多元化主要包括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角度多元化和评价方法多元化。在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下,不同主体对于评价标准的理解和掌握不同,评分的差距有可能带来误差,因此需要丰富评价主体来降低误差,多元主体可以分为内外两个部分的主体。除了充分发挥校内教师力量———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的评价作用,还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论文聘请实务部门的同行专家参与论文的审阅和评价。传统毕业论文评价多在论文定稿后进行,只考察论文的学术性,评价角度多元意味着除了在最终环节进行评价外,在论文写作的前期和中期阶段也需要开展评价,学生在各环节的态度和进程都影响最终成绩,并明确各环节所占比重。评价方法多元是论文质量除了通过分数高低来体现,还可以考虑加入社会认可程度因素,例如企业风险评估报告,如果校外指导教师能够认可其价值或企业采纳其建议,则在成绩上适当给与提高。通过上述措施,在实现与社会力量协同育人的同时,丰富毕业论文实用价值,避免了评价的单一性。
(四)动态贯穿于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的评价机制
传统的毕业论文评价主要集中在评阅和答辩阶段,忽视了质量评价对于法科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考核与激励。为了全面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评价,评价机制应当贯穿整个写作过程,每个环节设立观测点,前一个观测点不符合要求,不得开展下一环节的工作。这种过程考核评价模式也是对于扭转应试性的教育模式的一种尝试,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效率,督促学生切实利用好毕业论文的写作实践来提高论文的质量,改变临时突击型的毕业论文的撰写模式。
(五)多样化毕业论文需要多样化的指引
多样化的毕业论文对于论文指导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案例评析和企业法律风险评估报告等实践性较强的毕业论文,除了需要校内老师的指导外,还需要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邀请校外实务部门老师承担部分指导任务。在选题和开题阶段,校内指导老师工作是指导学生熟悉论文写作规范,确定论文的类型和题目,分析论文结构。对于打算撰写上述实践性论文的学生,校内论文指导老师还要结合论文类型和题目,设计学生的实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实习目的,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收集什么资料。校外指导老师工作是实地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工作,启迪学生从工作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在论文写作定稿的过程中,校内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相同类型的学生在一起讨论,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并对论文的结构内容进一步修改。校外的指导老师对于定稿的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提出可行性建议。在毕业论文改革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形式多样化论文是对于论文改革的一种尝试,兼顾了法科学生的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多元化的论文离不开多元化、动态化、全方位监控和评价体系,应当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通过设立明晰操作性强的各项指标、要求和标准进行量化考核,遵循严谨的写作规范,科学构建毕业论文环节的实践考核体系,以真正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实践能力、科研水平等综合能力的目的,切实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不断推动卓越法律人才建设的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晨,闫薇.高校转应用型背景下本科毕业设计多样化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0):161-162.
〔2〕夏云宏.关于毕业设计形式多样化改革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03):139-141.
作者:段宗妍 单位:皖西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