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高师生顶岗支教实习指导范文

高师生顶岗支教实习指导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师生顶岗支教实习指导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高师生顶岗支教实习指导

《传承杂志》2014年第七期

一、河池学院小教专业高师生顶岗实习支教情况调研结果

(一)实习满意度情况实习满意度指实习生对自己实习情况的满意程度,是实习生对自己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的主观感受与预期状态的比较评价,与实习生实习环境、实习岗位、自身期望、能力评价与实习经历有关。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表示“满意”的实习生占11.3%,“一般满意”的占38%,“不太满意”的占45%“,不满意”的占6.7%。这表明,高师生从自身职业能力培育角度来看顶岗实习的实效性,与预期状态有一定差距。

(二)实习指导基本情况1.实习存在的遗憾和不足。对于顶岗实习存在的遗憾和不足,61.7%的实习生选择“教学中缺乏指导,自身教学问题没有得到充分发现并改正,有时候在教学中重复错误”,21.7%的实习生选择“学生的成绩没有得到明显的提高”,35%的实习生选择“与学生间缺乏真正的交流与沟通”,13.3%的实习生选择“所教科目非自己特长,锻炼意义不大”,10%的实习生选择“其它”。2.存在遗憾和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存在遗憾和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高师生有一个初步的判断,各选择项所占比例为:“自己不够主动请教并尝试多种方法”占38.3%;“学院没有做好指导工作”占24.6%,“受援学校当地一线老师没有很好地指导”占13.4%,“学生基础太差,教学设计无法实现”占10.2%,“教学任务繁重”占7.5%“,其它”占6%。3.当地教师实习指导情况。关于当地教师实习指导情况,认为“基本没有指导”的实习生占38.3%,“不常指导”的占33.3%,“有时指导”的占21.7%,“经常指导”的占6.7%,总体来看,实习生获得受援学校当地一线教师的指导不足。4.你认为最需要指导的地方。就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来看,高师生对实习指导的需求有自己的评估,各项占的比例为:“学生管理方式”占38.3%,“课程教学”占28.3%,“学生心理辅导”占26.7%,“环境适应与实习规划”占6.7%。

(三)实习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高师生认为实习成功的主要因素,各选择项所占比例排序为:实习指导的专业性与及时性>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灵活运用>教学反思与经验积累>从教热情与积极主动性>实习生之间的经验交流,各项所占的百分比(从高到低)分别为:31.3%、24.7%、23.5%、9%、6.5%。

二、顶岗支教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归因分析

由于顶岗支教具有全职顶岗的性质,实习生处在与实习点学校教师同等的地位,因此学校将实习生作为全职教师进行要求和考核。由于实习时间长,高师生得到了充分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学实践锻炼,对高师生专业成长和职业能力的提高程度确实要大于传统实习。但是,调查发现,有超半数的高师生对顶岗实习还是感到“不太满意”或“不满意”,针对实习中存在的遗憾与不足,有超六成的实习生认为“教学中缺乏指导,自身教学问题没有得到充分发现并改正”。调研结果显示,主要影响因素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一)实习生教学任务相对繁重,缺少实习交流与请教的时机。由于对口支援学校地处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缺口大,支教学生填补了空缺的教师岗位,教育教学任务普遍比较重。从调查情况看,实习生人均20节的周课时量和大量的班级教育管理事务,相对于“新手型教师”而言,教育教学任务相对繁重,使得实习生疲于应付,不能预留足够的时间与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交流和请教的时机。这种“偏重实践,缺少反馈”的实习方式使得实习生在整个实习期间一直处于自我探索阶段,教学问题无法自我觉察、充分发现并改正,有些教育教学错误难免重复出现,使实习生的自信心倍受打击。

(二)职责不明确,途径不通畅,带队教师缺少实质性的在岗指导。调研发现,目前,高师院校带队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管理和指导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送下去—中间巡回指导—接回来”的粗放管理模式。因此,对实习生有针对性、实质性的管理与指导就显得不足。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实习点地处少数民族边远贫困山区,分布广、数量多、交通地理位置限制多,带队指导教师“分身乏术”。二是高师院校要求带队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实习过程负责全面指导,但没有具体明确带队指导教师角色定位和实习指导内容、目标和职责范围,在学院配给的带队指导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实习指导时间不足和沟通途径不畅的情形下,带队指导教师“有心无力”。

(三)保障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当地教师实习指导参差不齐。顶岗实习支教,受援学校具有管理、指导、评价的职责。虽然高师院校与受援学校签订顶岗实习支教协议书,并将实习指导写进了有关条款。但调研发现,从受援学校来看,由于缺乏制度上的保障和激励机制,缺少实习指导实施细则和统一规范的要求,受援学校对实习生的实习指导也不是很重视,没有具体指定实习指导教师和明确实习指导职责,或安排了指导老师,但是因指导教师在时间、责任心、态度、个性等的差异以及实习生实习环境、实习过程、主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实习生获得的实习指导参差不齐。因此,超七成的实习生认为当地教师“不常指导”或“基本没指导”。

三、顶岗支教实习指导的意义与作用

(一)加强高师生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实习本身的角度来看,作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表现方式,顶岗实习的价值追求应体现在对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意义和作用上。然而,师范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一直是高师院校面临的难题,尤其是近十年的高校扩招使大学生就业市场日趋饱和,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竞争力成为高师院校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面对新时期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高师院校必须重新思考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方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促进高师生专业发展为目标,以开发实践性知识为突破口,真正体现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教师教育培养新理念。顶岗实习支教作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新模式,对促进高师生职业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因此,亟需从顶岗实习支教与高师生职业能力培养关系的角度,探讨顶岗实习支教对促进高师生职业能力的实效性和路径,完善顶岗实习支教工作。

(二)健全实习指导工作机制对完善顶岗支教工作的必要性。与“实践—认识—实践”的认识论观点不同,师范教育遵循“认识—实践—认识”的特殊途径,高师生在实习前接受了系统性和专业性的教师教育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但高师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结构能否获得优化和深化,关键在于实习指导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如果说教学实习是一个教师职业准备中唯一的、最有利的介入,那么,实习指导就是介入其中唯一的、最有力的过程。”真正的教育实习是在指导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能切实提高师范生职业能力的实习。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缺少指导老师的评价与反馈,那么实习生总结提高的路径就会受到阻滞,遇到问题时找不到可以咨询求助的导师,以致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实习实效性不强。因此,专业性、及时性的实习指导是实习成功的首要影响因素以及高师生职业能力是否能得到提升的关键。

四、建议与对策

(一)提高高师生顶岗实习支教主体意识。高师生是顶岗实习支教的主体,实习的最终效果还是要看高师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多数高师生不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和由“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以及自身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的不足,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初上讲台的高师生无法预期的,也无法自觉发现并改正,尤其是经济比较落后的民族地区,问题会更多、更突出。虽然高师生对实习指导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认为实习指导的专业性与及时性是影响实习成功的首要因素,但是由于自身性格、时间、沟通技巧等因素,他们不能主动获得实习指导。因此,高师生应该在思想上重视和珍惜顶岗实习支教活动对自我职业能力的锻炼机会,加强实习期间的自我管理,在态度、行为选择上积极、谦虚地请教指导教师,克服实习工作任务繁重的困难,主动联系指导教师,畅通实习指导沟通途径。

(二)严格带队指导教师的选择标准,规范带队指导教师工作内容和职责。顶岗性支教的要求必然高于一般教育实习,必须建立健全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以加强管理、指导和检查,保障支教工作高质量地进行。高师院校要明确实习带队指导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选派和指定具有正确学生观、教育观、敬业心、责任心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充当实习带队指导教师,并规范带队指导教师工作内容、方式和职责,改变目前“送下去—中间巡回指导—接回来”的粗放式指导模式。一是要制定相关制度健全带队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时间、途径和经费补贴等方面的保障机制,明确实习指导的内容、目标和角色定位,妥善做好指导与管理。带队指导老师不仅要对实习生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技能方面的指导,在巡回指导过程中经常检查学生的实习手册与教案准备情况、听课与评课,分析学生的实习日记和教学反思,在学生教育教学出现困扰的第一时间提供帮助与支持。同时,当实习生对教师角色有困惑,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迷茫的时候,要及时了解其心理动态,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其解决心理困惑。二是要创新实习指导的组织形式与管理模式,建立远程实习指导模式。通过移动飞信、电子邮件、电话等方式进行实习指导,规范具体方法,注重时效性,降低沟通成本,保障实习指导沟通途径畅通,促进师生之间、实习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健全当地教师实习指导保障和激励机制。聘请受援学校当地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做实习生的实习导师,制定实习指导实施细则和统一规范的要求,要具体指定实习指导教师和明确实习指导职责。同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与促进实习导师给实习生上示范课;指导实习生备课,组织实习生相互听课、评课,并给予有效的指导;传授班级管理经验,及时有效解决实习生在教育教学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与困惑,从而有效促进高师生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学生工作等各方面的专业成长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作者:曹绍平陈丹单位: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