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马克思主义理性观思考范文

马克思主义理性观思考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马克思主义理性观思考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马克思主义理性观思考

《传承杂志》2014年第七期

众所周知,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以及批判吸收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唯物论,逐渐意识到黑格尔的绝对理性观不过是纯思辨、泛逻辑的神秘主义,理性就是逻辑本身。虽然黑格尔并没有否认人有理性,但他所说的人的理性仅仅是绝对理性外化的结果,就连人自身也只不过是绝对精神实现自我的工具和手段。针对黑格尔的绝对理性观,费尔巴哈虽然主张理性只能是人的理性,打破了近代哲学中抽象出来的理知人传统。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理性观具有很多积极合理的因素,深刻地影响了马克思。于是,从《神圣家族》开始,马克思就集中批判黑格尔神秘主义的理性观,开始注意区分被黑格尔混合在一起的真理(理性知识)和理性主体自身,认为理性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某种抽象的神秘的绝对精神,理性在其主要意义上就是作为主体的人发现客观真理。

然而,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形成以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理性观的弊端就愈来愈明显,集中表现在其理性观的抽象性上。第一,他虽然把理性界定为人的理性,“人”是感性的人,但他所谓的“人”仅仅是具有一定的生存论意义的人,表现为自然意义和生理意义上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费尔巴哈比‘纯粹的’唯物主义者有很大的优点:他承认人也是‘感性对象’。但是,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因为他在这里也仍然停留在理论领域内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出发来观察人们———这一点且不说,他还从来没有看到现实存在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于抽象的‘人’,并且仅仅在感情范围内承认‘现实的、单个的、肉体的人’,也就是说,除了爱和友情,而且是观念化的爱和友情以外,他不知道‘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费尔巴哈所谓的“人”,不是“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社会的历史的因而是“现实的人”,而这种“自然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仅仅是想象出来的抽象人。第二,费尔巴哈在把人抽象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把理性也抽象化、先验化了。虽然认识到了人是理性的主体,理性是人的理性,但他却又把理性视为人天生的“类本质”之一,视为人与生俱来的先验能力,这就和之前的理性主义先验论不谋而合了。实际上,整个近代西方哲学,无论是关于理性的方法论之争,还是关于理性究竟为何物之辩,都始终没有认真考察过理性本身是如何可能的,即没有回答作为主体能力、主体性的标志的理性是如何形成的问题。无论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把理性看成是自然的、永恒不变的东西。没有先验的理性能力,经验何以成为知识?唯理论更是把理性提高到知识本体论乃至世界本体论的高度。典型代表就是黑格尔彻底把理性本体论化而成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

无可辩驳,马克思并没有在其文本中专门论述理性观问题,但其新理性观却蕴藏、渗透于他大量的文献著作之中,尤其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之中。实践的观点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且马克思的新型理性观本质上就是实践理性观。实践理性不仅解决了理性何以可能的问题,也解决了理性何以发展的问题。下面从两个方面简要论述实践理性的含义。首先,理性是实践的理性,而非抽象的先验的理性,是人在实践中形成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一种主体性能力。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先验理性是不存在的,理性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并随着人类历史实践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理性的形成和发展并非一劳永逸、永久不变的。当然,对于个体来说,的确存在着某些先验成分,如语言以及语言中存在的逻辑对人的理性和理性思维的形成都起着一定的先导作用。然而,从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语言和逻辑产生恰恰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并随着历史实践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发展。“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

所以,这就解答了哲学史上鲜人问津的“理性是如何可能的”问题。其次,实践是理性的实践。这就解答了“实践何以有效,理性何以检验和发展”的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显而易见,这些表述都揭示了人的主体性,同时也蕴含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即人的实践活动总是按照“一定的尺度来进行”。所谓“一定的尺度”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客观社会关系“主体内在化”的反映。主体实践所遵循的“内在尺度”实质就是主体的理性,即理性化的意图、欲求、目的和价值判断等。在人们的历史实践活动中,或多或少都渗透着理性因素,理性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检验、修正和发展。于是,实践的顺利实施在于理性的指导,而实践的过程也是理性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过程。

概括起来说,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理性观就是实践和理性是密不可分的,理性是实践中的理性,没有先验的本体论理性,劳动创造了人同样也创造了人类理性;同时,实践是理性的实践,脱离了理性的实践与动物式的本能活动也无二致,脱离了实践,理性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活水源头。由此,实践的唯物主义视野下的实践理性是基于真正“现实的人”,亦即社会实践主体在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活动中合理地约束、规范、引导自己社会行为活动,从而使自己的实践活动合理化,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的主体性能力。

作者:梁春节单位: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