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完善人口规模宏观决策机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北京观察杂志》2016年第8期
人口规模对于一个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是决定一个城市规模的关键因素,也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常住人口从1000多万到现在的2100多万,主要是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其劳动人口有力支撑了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但人口的过快涌入和高度集中,也给城市运行带来了困扰。作为一个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城市,摊大饼似的发展,交通拥堵、污染严重,“城市病”愈益严重,资源和环境的负担日益沉重,人居环境逐渐恶劣。事实证明,一个城市的规模有一个边际效应,因此对人口规模予以有效调控,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中央对城市规模十分关注
在对工作的多次指示中,都把调控人口作为一个重要内容。2014年2月26日视察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提出了控制人口规模的要求。随后中央颁布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总人口不要超过2300万的控制目标,并对城六区提出了人口规模下降15%的具体指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决贯彻的重要指示和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全市上下统一了认识,坚定了信心,开始了一场人口调控的攻坚战。从前段时间来看,各区、各部门努力落实人口调控指标,使出浑身解数,也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和成绩。但仍要看到,人口调控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在任务目标和主要政策已然明确的情况下,如何有效推进落实,建立和完善适合特点的、有效的人口调控体制机制十分重要。从历史和现状看,既有经验教训,也存在当前决策、管理、执行体制机制不够协调统一等问题。
首先,从历史上看,人口调控缺乏一以贯之的宏观战略。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开放,流动人口激增,这里面除了几十万外地建筑大军外,越来越多的脱离了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给城市管理和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调控人口问题。1995年,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市政府随之制定了十余个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试图用暂住证、务工证、营业执照、租房登记等制度控制人口过多增长的势头。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中央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助推措施,包括鼓励农民进城落户、开展经营以及鼓励在城市购置住房、汽车等政策,也逐步放开了购房、购车的户籍限制。2005年,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废止《条例》,标志着城市的大门进一步敞开。这一段也正是常住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据统计,平均每年增加约30余万人。到2009年底,常住人口已经突破了2005年中央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1800万的人口控制指标,达到1860.2万,2011年则突破了2000万。这期间,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人口调控的明确指导思想和城市发展战略,直到2014年视察工作时发表“2•26”讲话,才使在人口规模调控上再一次有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叠加效应,必然给特大城市带来巨大的人口压力,在发展的同时有效科学调控城市人口尤其是特大城市规模,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需要从长远着眼,建立一以贯之的人口调控战略。在这个问题上的任何摇摆,都将付出不可逆转的代价。
其次,作为国家首都的城市特性和核心功能,并没有在城市人口政策这个问题上得到充分体现。中央对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早已明确,是我国首都,是党中央和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作为特大城市,是直辖市“之一”,但作为首都则是“唯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的中心任务就是为党中央和中央国家机关开展工作服务,为中央和首都人民创造优良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因此,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战略,有区别于其他特大城市、体现首都性质和功能的人口调控政策措施,使保持一个适当的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这是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而事实上,在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诸多重大政策中,的这一“特殊性”显然没有得到完全认可和体现。
第三,是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的人口问题显然不是政府一家能够决定的。从实际情况看,户籍的审批渠道众多,一直缺乏一个相互协调、统一高效的决策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开放前,户籍人口仅有849万,到2014年底增加到1333万,总的增加数量是相当可观的。可见,的人口规模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数量,需要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统一政策口径,避免各行其是。
最后,从自身看,人口调控目标和政策的不连贯、不统一、不协调,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段时期,始终未能形成一个贯穿全市各个方面的统一认识和指导思想,没有形成足以影响城市规划建设全局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存在着说发展谈发展,说人口谈人口的相互脱节现象。和全国很多城市一样,也追求着“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小城镇落户”诸多政策效应,在蓬蓬勃勃的房地产开发带来了高楼林立的同时,也带来了人口的高速涌入和集中。在追求GDP的大潮中,在高度开放的市场和商品、服务需求的巨大磁力吸引下,控制人口的行政手段已然失灵,新的政策措施难以出台,调控人口沦为纸上谈兵。一些同志谈到调控人口多感底气不足,这种状况直到前年“2•26”讲话后才有了根本改观。
二、结语
总之,的人口问题,不是一个单一政策问题,不是哪一个方面的工作,而是关乎首都这座特大城市发展的战略问题,必须放在宏观战略地位和实现首都核心功能高度去研究。当前,对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批准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对调控人口规模的目标和基本政策框架已经明确,构建一个符合首都特点的人口决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应建立统一、权威、宏观的首都人口规模决策机制。的人口问题直接关系首都的城市性质、规模和功能,应当提升到中央层面去决策,应当积极向中央陈情,争取建立一个类似首规委的国家层面的议事协调机构,发挥为中央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协调和组织各方落实中央决策和重大部署的功能和作用,增强首都人口决策的宏观和权威性。在市和区级建立统一、高效、有力的人口调控领导管理体制和执行体制。在市级成立市委书记和市长挂帅的人口调控领导小组,贯彻中央重要决策,统一领导全市人口调控工作。整合分散于各部门的人口管理职能,设立跨部门的人口调控信息咨询、政策研究、组织落实、督促检查的工作机构,使人口调控工作形成合力,提升决策执行的有效性。构建科学、一贯、协调的政策体系和政策评估机制。人口问题是城市科学发展的基础要素,各方面重大政策的制定,重大项目的规划建设等,都要从人口调控角度进行评估,与人口调控目标和政策相一致相协调,释放明确信号,避免政策冲突,使的人口政策保持稳定性、连贯性和统一性。
作者:周继东 单位:北京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