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校企合作的汽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汽车成为国民出行的首选工具,由于汽车数量和使用效率的不断提升,汽车相关专业出现了技能人才紧缺的社会问题,现阶段院校的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实际汽车行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等新的学生培养模式,成为院校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中需重点考虑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汽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0引言
近年来,我国普通职业技术院校学生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培养目标选择,到培养方案制定,学校与企业的发展更加接轨融合。汽车专业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其学生培养的完备性、技能的专业性对于我国后续汽车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从现阶段汽车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出发,阐述了校企合作对于汽车专业学生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最后对加强校企合作,改革学生传统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做出介绍。
1汽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
1.1理论课程体系完善,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理论
课程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得益于我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汽车相关理论教材能得到快速及时的补充和更新,现阶段已经涵盖了从汽车的基本构成、各部件工作原理、汽车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性能评估和汽车售后服务等全过程。且由于我国汽车类型的不断丰富,如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汽车相关专业的教材相对较为完善和全面。因此,相对于其他专业,汽车专业的学生能拥有更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同时,学校积极引进校外学者,鼓励本校教师进行技能升级,保证学生能获得丰富全面的理论知识[1]。
1.2实践环节缺失,学生动手能力弱实践环节缺失、学生动手能力弱是现阶段所有汽车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通过给予学生充足的实习实训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现场进行专业实践,能有效帮助学生深入认知所学理论基础,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现阶段,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院校未开设学生实习实训的课程,学生缺少企业实习、了解学科前沿动态的机会,长远来看,对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及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是不利的。
1.3课程实验设计陈旧,实验室资源缺乏
汽车是机械、电气、液压、控制、通讯、计算机等学科相互协调与配合的复杂系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存在与其他专业学科内容重合的现状,且受限于实验室建设资金,汽车专业实验室建设相对落后,甚至有时出现借用相关专业实验室的情况,预先设定的学生实验培养环节不足或缺失,进而导致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得不到深入应用,动手能力弱的问题。
综合上述关于现阶段汽车专业学生培养现状,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积极联系企业,为学生培养提供校外实习实训机会成为解决当前学校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矛盾的有效方案。
2.1加强企业实习实训有效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素养
校企合作是一种创新型学生培养模式,双方根据自身情况签订合同,建设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分担学生培养任务,共同实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其中,学校主要完成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和入门级别的专业技能培训,企业则负责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深度培养,包括了解学科前沿、专业相关技能培训、上岗培训等。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能有效分担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保障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2.2促进校企合作关系,有利于科技成果有效转化
通过不断建设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能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对于企业而言,老师和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科技创新任务,但由于学校和企业之间联系较少,各项科学技术无法准确地在企业进行应用和实践。通过建设校企合作关系,加强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学校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获得更多的优化和改善机会,同时,企业也能获得更为前沿的科学技术支持,对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创新学生培养模式,为相关专业提供案例借鉴
由于汽车技术更新换代较快,因此,汽车专业成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基地,且通过近年来普通院校的实施结果看,通过校企合作,能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素养,满足社会对于汽车专业的人才需求。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于专业的满意度,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因此,其他相关专业也可以借鉴汽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在校企关系确定、合同签订、效果考核等方面的经验,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生专业素养。
3校企合作下汽车专业培养的改革与探索
3.1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帮助学生获得相关资质证明
积极推行“1+X”证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1+X”证书是在教育部等联合印发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基础上衍生的一种学生培养方式,其中“1”即为学历证书,“X”则为学生在校或者在企业实践获得的专业技能认证证书[2]。“1+X”证书制度的推行,能有效整合学校与企业资源,共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拥有更多证书的学生更有去技术前沿企业实习的机会。同时,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学生更有能力获得更高资质的技能认证。汽车专业作为技术与管理综合类学科,涉及到汽车健康诊断、性能优化设计、汽车销售服务、汽车保险评估等领域,既要求学生掌握汽车相关的专业技能,又要求学生掌握以管理学原理为基础的综合管理能力。因此,鼓励学生认真参与工作实践,掌握学科专业技能,积极考取管理领域认证证书,对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3.2认真践行双导师制,实行学生培养过程分段责任制
双导师制是校企合作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双导师制即为学生配备在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其中,在校导师是学生在校期间,负责学生日常理论知识传授、实验实训指导和学生在校的日常安全管理等,企业导师是指学生在进行企业实习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员,通常负责学生实践期间的技术入门辅导、操作技能培训和实习实践总结等[3]。通过双导师制,满足学生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两阶段的培养需求。目前,双导师制在部分专业的学生培养过程中已经实践,并取得较好成效,但汽车专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各种技能升级换代速度快,相对于企业专业人员,学校老师在新技术的掌握和教学体系更新上会有所延迟,因此,更需要双导师制学生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培养过程进行全面保障。
3.3优化学生培养体制,创建实践与教学沟通回路
相对于传统学生全程在校学习的培养方式,校企合作增加了企业人员作为学生的第三方培训主体,因此,需设置全面的教学管理体制,保障学生在企业中享受到合法权益。具体做法可从建设便捷化的学校与企业沟通机制和设定明确的学生培养评价指标两方面进行阐述。设定便捷化的学校与企业沟通机制是校企合作实现的前提,通过有效沟通,学校老师能快速了解学生的实习实训情况,进而确定实习是否符合专业培养要求,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同时,通过双方沟通,能使得学校老师更清楚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进而调整学生培养计划。设定明确的企业实习实训效果评估指标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企业实习不同于在校学习,学生在做好岗位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认真领悟理论知识的内涵,因此要设定明确的评估指标,保证学生在实习时具有清晰的目标。
4结语
汽车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专业人才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与管理支持,院校是市场人才最重要的输出源,要认清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现状,不断创新学生培养模式,贯彻落实校企合作,准确把握市场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调整学生培养方案,才能为国家汽车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郭金元.高职院校汽车工程类专业与企业合作模式探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11):192-193.
[2]刘国军.高职院校“1+X”证书体系构建研究———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J].时代汽车,2020(18):70-71.
[3]詹慧贞,范珍珍.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J].时代农机,2018,45(8):82-83.
作者:邵春祥 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淮安生物工程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