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院校职业素养培育课程体系构建范文

院校职业素养培育课程体系构建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院校职业素养培育课程体系构建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院校职业素养培育课程体系构建

摘要:职业素养是一种人在进行职业活动时候体现的行为规范。职业素养的内涵丰富,不仅包括职业技能,还包括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思想等方面的内容。职业院校应该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培育和构建学生职业素养的建议和措施,即构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

关键词:职业素养;现代学徒制;职业技能;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1],学校在加强技能教育的同时,有必要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国内职业院校关于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品德的培养上,但是职业素养形成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它如何培养具有良好道德修养、有精湛技能、有好的职业道德的学生。因此,有必要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构建

1职业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职业素养是一种人在进行职业活动时体现的行为规范。个体在职业活动中所有的行为构成了个体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体现的是一种内涵,个体总的行为是内涵的一种体现。职业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一个人专业的能力,职业的精神、职业的道德以及人自身的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内容。一个人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高度。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发展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将现代学徒制中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1]。职业技能不仅是现代学徒制中的载体,也是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2]。技能的传授,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老师将技能传授给学生,学生能够就业获得职业的发展,职业素养在学生职业发展的过程中影响职业的全过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工匠精神一直贯穿职业教育的全过程。

2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虽然很高,但是就业对口率不高,离职率高,就业质量不高依旧是高职院校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高职学生自我意识不强,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不强,专业功底不扎实,这些情况都和学生职业素养不高有关。目前,学校关于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学校人才培养的定位和学生就业能力岗位的偏差

学校的专业教育培养和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有差距。现代化企业的用人标准是优秀的团队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优秀的人文修养。学校在对这些方面的培养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增加投入。

2.2学校教学内容不符合市场的需求

现代技术以及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学生的知识结构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因此学生对职场的应变能力不够,很多学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内容过于陈旧,不符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2.3学校对职业素养的教育不重视

很多院校将专业课程的教学放在首位,只重视单一的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职业素养、人文修养、职业道德的培育,学生整体的职业素养有待于加强。

3学徒制视角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和构建的措施

3.1构建有利于形成职业素养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育人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它规定了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课程体系的好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好坏,优秀的课程体系应该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很多职业院校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轻职业素养的培育。虽然很多职业院校进行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也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改革,但是,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课程的体系应该符合现代职业的特点以及行业的特点,课程目标应该以实现具体的项目所需知识点作为目标,课程的内容应该符合时展的要求。比如就软件技术行业而言,课程体系应该符合行业发展的方向,应该包括主流的开发技术和主流的应用场景,比如自媒体的应用,移动场景的应用等。

3.2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理念

“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技能,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加强职业素养理念方面的教育。”[3]职业素养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落实到高职教育的各个方面,学校的教务部门,学生部门、“两课”教研室等部门应该通力合作,相互协调配合,将职业素养的培养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首先,应该加强学生纪律意识的培养,纪律是生产的保证,现代化的企业都是规模化的生产,讲究高度的纪律性。现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自由散漫,自律意识不强,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通过教育来克服学生的散漫思想。其次,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同时凸显职业性。在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一些喜闻乐见的故事以及关于职业教育的一些小品来传递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的重要性,从而触碰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提升学生职业道德和水准的目的。

3.3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职业素养培育

“工匠”的本义是具有工艺专长的艺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过程中,“大国工匠”的精神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是工匠在长期工作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高贵的品质。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的教育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教育十分有必要,这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将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1)加强工匠精神的教育和引导,教师在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时,应该详细讲解工匠精神的作用,工匠精神的含义,以及让学生形成工匠精神的正确认识。在学徒制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应该利用言传身教来充分诠释工匠精神,在技能教育的每个环节,每个关键步骤上都要求精益求精,在对学生实践任务的要求上,也要以实际应用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以及其真正的意义。(2)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在学校建立校中厂,在企业建立学校,将车间搬入课堂,将课堂放在车间。通过师傅加徒弟,老师加学生的这种角色互换工程中,让学生对两种角色有深刻的理解,企业老师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都会深刻影响学生。

3.4在实践教育中强化职业技能锤炼

加强实践教学环境,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鼓励青年教师下企业进行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学院应该建立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实现企业学校的无缝对接,学生入学就入厂,实现企业和学校对人才的联合培养,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坚持在校生

3年实习不断线,突出工程实践育人方式。

一年级的学生开设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让企业老师讲授职业规划方面的课程,让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基础性的、短暂的体验性实习,来对自己的职业有具体的感性的认识。第二年企业老师和校内老师联合授课,进行项目式教学和项目式综合实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年级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一线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应该注意教学环节中实践环节的先后顺序、时间分配等方面衔接,有针对性、有步骤地推动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构建出“一个平台、两种结合、三种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一个平台”是指综合性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应该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各种基础性、提高性的、综合性的实验实训,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毕业设计的活动。“两结合”是指学校教学和企业实习的结合,以及校内实践和校外顶岗实习的结合。“三种层次”是指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有了这样一套实践教学体系,就保证了学生实习实训的技术含量,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4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职业素养含义的阐述,分析了高职教育在职业素养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在高职教育中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对策。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2]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2):14-17.

[3]牛英群,谢永广.基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3(20):145-146.

作者:钟绍辉 单位: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