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探讨(7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很多新的内容,同时规模也不断地在扩大,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开始受到各方面的严格要求,特别是在学生职业素质以及岗位适应力这两方面,有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应当在掌握现有教育理念的基础之上,明白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和目标,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来。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最初高等职业教育出现于经济高速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期,其发展的核心是高新技术人才。经过事实证明,高职教育和知识经济之间发展的速度是同步的。所谓高等职业教育指的就是“高等技术与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高等性”是一个层次定位,能够决定高等教育的具体属性;而“职业性”属于类型上的定位,能够确定高等职业教育中职业技术教育这一属性,这是一种能够培养出高技能人才的教育模式。要使高等性和职业性之间的关系得到协调,就需要强调出两者的共性和个性。
一、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决定了职业素质教育的内容
职业素质的定义就是体现出劳动者社会职业适应能力和了解程度的指标,主要体现在职业个性、能力、情况以及兴趣等各个方面。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力、形成公民科学文化、心力劳动素质、思想品德以及发展个性,这是一种基础性的教育模式。在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时,一方面需要注意培养专业技能,另一方面还需要培养道德情操和职业观念,培养出技能和素质结合的统一体;因此在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时,一定要以“让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为目标。
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与教育观,构建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时代在不断发展,因此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有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要求为希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能具备自己的特色,并且形成有着很强适应力的教育体系和模式。在构成培养体系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将“两个坚持(即宗旨是就业,导向是服务)”作为根本,“三个层次(不同年级层次)”作为工作时的具体主线,“五个方面(领导管理队伍、教学队伍、学生、校内平台和实训队伍、校外平台和实训队伍)”作为工作的主体,“三个符合”(院校培养的目标与质量合乎国家、社会、学生规定需求;院校实际的工作状态合乎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要求;毕业生合乎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具体的标准。建立起具体的机制,其中包括和当代社会适应、有着鲜明特色的教育培养理念、运行时管理的机制、保障机制等。用这些机制保证毕业生能够有着很高的职业素质。这里的职业素质指的是学生的专业、人文、身心素质等。
三、在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学生到了大学阶段,一般都有着很活跃的思想,想要多接触新事物,开始接触专业性的知识,对于自己的未来开始有着初步的打算和规划,在职业教育中处于起步的阶段;因此,在大学阶段对职业素质进行培养十分重要,具体的教育中千万不能轻视这一方面的教育。
(一)对新生做好入学教育,让新生的职业观念和意识初步形成,推动其迈好人生中重要的一步。为使得学生在校教育培养工作有着很好的基础,可以利用入学教育或者专业讲座等方式,来推动学生的思维、学习方法和环境开始向着大学生转变;让学生对专业有着更多的了解,产生热爱专业的心情,促使其热爱学习;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利用新生教育来解答学生的困惑,让学生本专业的学习变得更为轻松。
(二)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上加大力度,对职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和基础有着更深的了解,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为了培养出这些符合社会要求的,能更早适应企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最先要进行的就是思想和道德的教育,在对学习目的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才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让其学会扎实的专业知识。在学习时将基础平台定为“两课”教育,学习的载体是班会,学习主力为学生管理队伍或者是骨干队伍。这几个部分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从始至终贯穿。让学生对于政治信仰有着更清晰的了解,建立起爱岗敬业的荣辱观以及基本道德。
(三)猛抓教师队伍建设,让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在职业教育上形成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因此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有着很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树立榜样和标杆来影响学生,能够作为学生的教育导向标。除此之外,可以利用产学研结合或者校企协作等方式,让教师队伍的整体力量得到提升,掌握实际生产中有用的技术和工艺,让全体教师既能够具备前沿专业知识,又能够在教学中和实际结合,让学生上课的兴趣明显提高,并且要多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
(四)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与之适应的教学计划,做到与时俱进,并且将不足的地方做好及时调整,让职业素质教育具备科学性、完整性、适应性以及系统性。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指导思想为让学生在对应的职业领域内能够拥有不错的能力。编制教学计划、课程以及质量评价的标准时,都需要保证学生能够因此获得相应的能力,所有的教学工作的中心都为“让学生获得能力”。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高职高专教育也正在蓬勃发展中。现今的大环境于高职高专而言,一方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时代大环境对我们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我们充分认识到高职高专教育精髓,对高职高专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有了更深的了解之后,将培养的目标定为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全体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一起努力之后,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定会有着更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韩光道.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6).
[2]胡旭辉.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5,(6).
[3]郑喜群.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34).
作者:尹镜如 单位: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第二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
摘要:
思政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实中高职思政教育却与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严重“脱节”。因此,重新审视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的作用是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
关键词:
高教思政教育;职业技能;职业素质
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存在着差异,前者更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而后者则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思政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锻炼学生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问题的本领这一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着思政教育与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培养“脱位”的现象。
一、高职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思政教育的总体现状是:应试化、空洞化、守旧化,具体来讲有以下表现。由于高职院校重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训,“重技能,轻思想”的现象十分普遍。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其一,高职思政教育定位不准。高职思政教育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除了发挥其思想育人的基本职能,更应该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其培养学生职业精神这一潜在作用,而不应该是作为高职教育的附属品。其二,高职思政教育缺乏实效性。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是围绕“就业”这个中心进行,注重实效性也就成为高职教育的独特之处。而思政教育恰恰更加侧重于对学生意识形态的教育,短时间内无法体现出实用性。但是归根结底,高职思政教育的应试化和空洞化都是源于缺乏创新性,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势必导致高职思政教育渐渐成为摆设。
二、高职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的作用
职业素质包括“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以及职业心理”四个方面。本文将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高职思政教育对职业素质培养的作用。高职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道德理想。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大多是高中甚至初中阶段的学生,在道德理想上是模糊的,需要加以引导。高职思政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染,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认识到健康向上的道德理想除了满足自身需求、实现自身价值,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社会价值。高职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向善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指在具体职业环境下职业者表现出来的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相关素质和行为。高职思政教育的功能就在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一切按规矩做事的规则意识以及善于沟通与合作的团队意识。高职思政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强健的职业心理。所谓职业心理是指从业者在面临职业环境中出现的突发情况所表现出的承受能力。正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引导,很多学生在踏入社会时由于无法适应,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而高职思政教育中的大学生心理部分则能很好的对学生的求职心理进行矫正。高职思政教育能够间接影响学生对职业技能的获得与提高。良好的职业素质“促使学生热爱学习、积极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而在“职业技能的不断提高与精进中,学生也获得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进一步坚定职业理想,端正职业态度”。
三、新形势下对高职思政教育的新要求
1.要具有目标导向。高职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当地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高质量、规范化、规模化的教学为特色,向社会提供大量优质的、能满足岗位需求的毕业生”,而这里的“优质”不仅仅是职业技能的炉火纯青,也包含着职业素质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高职思政教育紧密与高职教育总体目标的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以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就业能力为自己的目标。
2.要具有针对性。在新形势下高职思政教育要具备“针对性”,纵向来看,高职与普通本科教育目标与模式不尽相同,因此高职思政教育要在教学目标与方法、内容上进行适当的调整,要充分考虑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尤其是学生自身的诉求。在横向上,要考虑到高职院校内部不同专业的差异性,不能以统一的模式来进行高职思政教育。
3.要具有实效性。注重实践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色,这就要求高职思政教育从设计、教学到考核各个阶段都将实效性纳入考虑范围,绝对不能“远离学生,而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促使学生的钱能像现实的职业素质生成,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
4.注重连续性。大一重理论,大二、大三重实习,很容易导致由于实习而忽略了思想政治的教育,也很容易导致大一阶段思政教育的成果因为缺乏连续性而渐渐消失。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与企业进行良好沟通,与企业一起定期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和巩固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
参考文献:
[1]钟颖,童志坚,郭明.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内容整合研究[J].科教导刊,2012(11):40-41.
[2]周华.立足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创新思政教育工作途径[J].商业现代化,2009(579):203-204.
[3]刘晓哲.职业教育新形势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要求及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92-96.
[4]闫向东.如何上好第一堂课[J].卫生职业教育,2010(5):20-21.
[5]田春艳.谈高职思政课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J].内蒙古教育,2014(5):14-15.
作者:朱秋明 单位:江西省冶金技师学院
第三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数学探究
摘要: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高职数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载体,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提出从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地创新、教学内容地确定、教学方法地优化、考核办法地改革等方面构建课程体系,从而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地培养。
关键词:
高职数学;职业素质;构建
0引言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的教育,它是使人们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顺利实现就业、摆脱贫困,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0-2015年)、《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促进学生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协调发展。”《规划》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等较高素质的提升。
1职业素质的内涵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职业素质可分为隐形素质和显性素质两部分:显性素质指的是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等能通过证书、学历证明的;隐形素质指的是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一个人的个性特质、动机和价值观等无法通过考试、学历等验证的。美国学者莱尔?M?斯潘塞在其所著的《工作素质高绩效模型》一书中将素质划分为知识与技能、社会角色、自我形象、个性与动机等五个方面,并提出了素质冰山模型的概念。他认为一名员工就像冰山,呈现在人们视野中的部分往往只有1/8,而看不到的则占7/8。对员工来说,外边的1/8是其资质、知识、行为和技能,下面的7/8则是由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方面形成的基石。要培育优秀的职业素质,就要重视这些隐性方面的内容,因为它占有员工素质的7/8,同时还深刻地影响着员工1/8的显性素质。员工“水下部分”的隐性素质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被忽视的,如果企业能够加强对员工隐性素质的培训,那么员工的提升将是巨大的,同时对企业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可见,综合职业素质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对人的终身发展的影响极其深远。
2从高职教育的基本特性透视
职业素质的培养高职教育是以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它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高教性”和“职教性”二者的有机统一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性。片面强调高职教育的“职教性”,把高职院校办成技能培训机构;或片面彰显所谓的“高教性”,把高职教育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都是应该杜绝的现象[1]。从高等职业教育立足“职教性”看,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竞争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首要目标。目前之所以出现高技能型人才短缺而高职院校学生却就业不理想局面,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专业的职业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教性”来看,它必须贯彻育人为本的原则,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因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加强他们的职业能力培养。
3职业素质提升的数学课程构建
日本数学家米山国藏指出:多数学生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机会应用他们在学校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学生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人们从事什么业务工作,那种铭刻于大脑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定量计算能力和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而高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通识基础课,对学生理性思维品质的培养、综合文化素养的提升和学生职业道德以及职业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基本载体,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有效载体,具备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功能。基于此,我们有必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高职数学教学体系。
3.1创新数学课程教学目标,树立职业素质培养观念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结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使其具有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教学目标,确立高职数学服务于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职业能力再提升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因此在课程教学目标中,高职数学教学应该把数学基本知识、专业需要的数学知识、职业能力发展需要的数学知识整合在一起,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学生通过学习高等数学课程掌握职业能力,具备所需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应用技能,具有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统计归纳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从而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同时让学生能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具有应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3.2教学内容确定要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
高职数学教学内容的确定应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专业课程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出发,根据项目需求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重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的原则。学生通过在工作项目中的学习,可以掌握数学基础知识,锻炼数学应用能力,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3]。其次,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语言和方法是现代文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数学的价值不在知识本身,而在于其思想方法。因此在教学的内容上,应将数学思想方法贯穿在整个数学知识体系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学会观察、学会分类、学会猜想、学会演绎、学会推理、学会建模等。这些能力恰恰是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4]。
3.3教学方法地实施要与职业素质培养相融合
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讲授式为主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项目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研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现代教学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身素质,培养数学应用能力,提高职业能力。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分析和综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同时还应该开发高等数学网络课程,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设置预备知识、视频课程、数学讲义、项目实践、自我测试、在线交流等模块,以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可以灵活安排时间自学相关知识。通过在线交流,教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给予解答,这就能让更多的学生热爱数学[5]。
3.4改革成绩评价方法,突出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
高职数学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是针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应用能力的全面考核。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多层面评价,因此考核的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效果。打破传统的一张试卷定结论的考核方式,建立以职业能力考核为中心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后的成绩评价方法应坚持开卷、闭卷相结合,面试、笔试相结合,还可以有答辩、论文等多种形式,考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样既能考核学生数学知识应用情况,又能考核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表达能力、搜集资料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4结束语
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充分认清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作为基础课程的高职数学,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载体,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地创新、教学内容地确定、教学方法地优化、考核办法地改革等构建课程体系,把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建松.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基于高职教育的类型特征[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73-76.
[2]王存荣.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数学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教育技术教育,2011(23):65-69.
[3]袁玲.基于职业素质的高职数学课程建设[J].科技信息,2009(26):8.
[4]周汉伟.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3(20):72-73.
[5]张燕州.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5(13):58-59.
作者:刘宁元 单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析
摘要: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其中,高职院校培养了大量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大学生,为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人才储备打下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高职院校在培养过程中暴露出很多现实问题,体现在教学模式僵化、心理素质过低、思想道德低下、理论知识和实践脱节等。因此,这就要求在今后的教学和实践当中,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开展就业指导等,力争培养出符合时展的新时期的大学生。
关键词: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为我们国家的发展建设,培养了大量具有高技能的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现阶段我们国家教育的基础。由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过快,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严重脱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因此,加快我国高职院校的改革步伐,采取各种对策来应对这种局面,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1当前高职院校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的教学模式还是延续以前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学生学。主要表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记笔记”,另一种方式就是“满堂灌”,在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中,这种教学模式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1]。这种教学模式在传授理论知识方面效果非常好,学生都普遍能够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但是,在传授实践技能方面,再以这种方式传授,学生学习效果就非常差,感觉知识空洞,摸不着头绪,一头雾水。因此,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很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心理素质较差
心理素质是个体的人控制情绪、承受压力、适应环境的能力[2]。现阶段的高职学生,从他们的出生,到他们的成长,都是比较顺利和幸福的,没有任何困难,对于真正的困难和压力,他们没有亲身体会,都是理论上的理解,所以,心理素质过低,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当他们走进社会,开始真正工作和生活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逆境,特别是工作上的压力和挫折,他们一开始很难适应新环境、新工作,他们会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去面对,更不知如何去解决。
1.3思想道德素质低下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普遍偏低,缺乏诚信,在个人利益面前,诚信度降低,甚至可以抛开诚信。同时,缺少社会责任感,个人利益高于一切,受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总是以个人为中心,只想索取,不想奉献,有利益就上,没利益就退,对同学、对集体表现的漠不关心[3]。
1.4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脱节
高等职业教育在传授给学生先进的理论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各种实践技能。纵观现在的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过程恰恰相反,从开始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就把理论和实践分离开来,基本上是传授理论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实践活动。讲解理论时,不讲实践,进行实践教学时,不讲理论知识,把教学的一个整体过程,彻底分成了互不干涉的部分。每个部分完全独立,更谈不上相互结合,两个过程严重脱节,其结果可想而知[4]。
2如何改善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
2.1课程设置科学合理
改革开放到现阶段,根据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加大专业课程设置,职业岗位设置以及专业岗位教学方案的设置,使课程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实用。既要着眼于学生的实际就业和社会需求进行课程设置,将理论知识和实践锻炼有机结合起来。经常性地邀请各行业的专家来校授课,让学生多与专家进行互动,特别是在实践技能方面多多讲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课兴趣。同时,成立各种课外实践小组,由老师和专家担任课外辅导员,把在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课外小组进行实践,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2.2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在职业道德教育中,首先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善于自律,诚实守信,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其次,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勇于担当,有责任心,要爱岗、敬业、勤业。只有这样,他们在工作中,才有可能被工作单位认可,被社会认可[5]。
2.3校企合作为平台,努力提升职业素质
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以企业为平台,将职业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和实践当中,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订单式”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入教学模式当中,让高职的学生提前进入企业,进入社会,使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中间的过渡期为零,无缝衔接[6]。校企合作中的岗前培训、岗位实习、毕业工作等环节,统统融入到校企合作的平台中,建立校企合作的有机平台。
2.4开展求职及就业指导训练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以后的就业前景以及面试等方面知识了解的相对较少,所以,学校要在这方面加强指导,定期开展求职及就业指导,逐渐加强学生就业的信心。经常性地邀请企事业专家、学者以及毕业生来学校讲课,开座谈会,介绍各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企业内部的运营方式。合理安排职业素质培训计划,讲解人际交往的技巧,与陌生人如何沟通,如何提高组织和领导才能[7]。
3结语
总之,面对日益加剧的就业竞争压力和残酷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如何在毕业之前做好就业的准备,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及教育主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的不好,不但毕业的学生面临找不到工作的现实压力,无形之中就会给社会稳定带来不确定的因素。因此,高职院校要转变办学思路,学校要在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努力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让他们在毕业之后的任何竞争中,都胸有成竹,永远处于有利地位。我们应该走一条“校中有企业,企业中有校”的办学思路。时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为核心”的办学方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运文强,吴燕.高职学生素质及能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4(8):82-84.
[2]王晓洁.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33-35.
[3]沈建国.浅谈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78-79.
[4]林其天,吴婕.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13-14.
[5]谭满益,王磊,宋刚勇,等.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8(13):38-41.
[6]肖珊,易艳萍,余露.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山东纺织经济,2012(10):108-109.
[7]陈炜,胡小龙.论高职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4):732-733.
作者:于红岩 于明岩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
第五篇:学生竞赛对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作用
摘要: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和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高职教育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更好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在高职教育中设置学生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其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引导、激励、拓展和评价作用。让学生竞赛成为提升学生职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学生竞赛;高职教育;职业素质;人才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从这个角度来看,职业教育是社会需求范畴的就业教育。我们的学生应该被培养成能够适应就业市场,同时具有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职教育应当重视学生竞赛,并且将其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学生技能大赛既是对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检验,又是推动职业院校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工学结合的重要手段。
1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素质的主要构成
1.1职业知识
职业知识主要包括基础文化知识以及专业知识。基础文化知识是指掌握与职业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的知识、以及对待就业和人生的态度等。专业知识是指学生对待某一项职业应当了解和掌握该种职业的性质、工作方式、工作对象、工作工具的使用知识等,同时能够按照职业规范来进行工作,或对工作结果进行评价,以便更好为生产提供服务或者满足社会的需求。
1.2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主要可以分为普遍能力和专业能力。普遍能力是指计算机的运用能力、阅读写作能力、逻辑思考的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等。专业能力是高职类院校学生最主要的核心技能,根据技能的特点主要可以分为操作技能和智慧。
1.3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在符合职业要求的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高职教育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可以包括:
(1)能够爱岗敬业、对待工作能激发兢兢业业、吃苦耐劳。
(2)能够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信守承诺。
(3)对待工作能够积极主动,同时又能办事公道。
(4)具有服务社会的精神,能够把公共利益放在各人利益前列。
2学生竞赛在高职教育中起到的作用
学校通过开展学生竞赛,可以在高职教育中起到以下的作用。
(1)拓展高职学生第一课堂知识,丰富课余文化。在当今很多的校园社团活动中,以专业学习为方向的社团还较少。学校如果开展学生竞赛活动,除设置指导老师以外,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外的社团活动时间。通过社团活动,即培养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又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活动,从而激励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2)通过竞赛活动的即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也同时提升他们的操作能力。以江西省“创新杯”的技能大赛为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大赛有CAD建筑制图、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沙盘)等。每一个竞赛环节都结合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运用,也考虑了未来岗位知识需求。技能竞赛包括个人赛和团体赛,在个人赛竞赛的过程中,既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又能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团体赛则需要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加强与人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生通过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在备赛、参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实际锻炼,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通过竞赛活动让学生了解岗位的技能要求,提高职业技能水平。高职院校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可以设置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学生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更好的为就业铺平道路。同时多样化的学生竞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课外学习技能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4)打造出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高职教育的核心是以就业为导向,科学性联系实际性,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相结合。所以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即能够理论讲授,也可以真刀实枪地传授技艺就是重中之重了。通过学生竞赛,即培养了学生,又锻炼了教师团队,让教师的知识素养得到了升华和提高。
3通过学生竞赛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通过设置学生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做:
(1)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竞赛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同时将学生技能竞赛作为高职院校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着力点。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着重于岗位的技能需求,注重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但是对于人才培养的考核方面做的不够。比如在学生掌握的技能是否真正适合岗位的要求,以及目前讲授的内容是能体现出先进性等方面考核力度不够。如果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融入学生竞赛,那么可以通过学生竞赛来考核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提高了职业素养。
(2)壮大学生社团,开展多层次的学生竞赛,创建出人人参与的良好学风。以笔者所在的建筑工程学院为例,我们设置了较多的学生社团比如建筑cad社团、工程造价社团、建筑沙盘社团、建筑装饰设计社团等等。通过多种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外,也通过社团间的学生竞赛来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优秀的社团人员会推荐参加校级学生竞赛,在校级竞赛中获得优胜的同学会推荐参加省级和全国的学生竞赛。这样不仅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他们参与竞争,不惧竞争的职业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将职业技能竞赛的成果应用到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中,促进教学改革,加强课程与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利用职业技能竞赛的成果,完善高职院校专业的建设。良好的师资条件和完善的专业建设是保障学生高职教育的重要前提,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必备条件。
(4)通过学生竞赛加强校企合作,完善实训基地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在学生竞赛的培训中以及学生竞赛最终的考核评价环节,可以与企业充分的进行合作。首先可以通过企业人员在学生竞赛中的培训,让学生提前了解到企业对于岗位的实际用工需求,以此来强化技能训练。其次通过企业参加最终的考核评价,也能让学生明确的了解企业最终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总之通过学生竞赛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让学生受益,也能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社会服务各方面迈上新台阶。
4结语
学生技能竞赛在高职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利用学生竞赛可以更好的激励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同时也要注意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机制的建设,来使得学生竞赛在促进职业素质的形成上起到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全喜,权国辉,薛春霞,付东军.职业技能竞赛对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J].河南农业,2014(14).
[2]陈玉梅.浅论高校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建设[J].黑龙江史志,2015.
作者:王岚琪 左迁 潘彦颖 单位: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职生职业素质教育思考
摘要:
本文以强电专业为例,从加强学生管理、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职业素质三个方面提出提升高职生职业素质的路径。
关键词:
高职教育;高职教师;职业素质;专业技能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需要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一线工人,高职院校的目标也是培养具有实用技能的技术型人才。然而,近年来高校扩招的结果是:高职高专考生入学的成绩分数越来越低,还有一些是从职业中专单独招生的学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理解能力都有所下降,自主学习能力也不高,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使得高职教师的教学难度加大。在每一年的毕业季,笔者都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调查,以掌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就业质量,从调查统计可以看出:高职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95%以上是企业的操作岗或一线维修技术员岗(以工科类高职生为例)。在这些毕业生中,有1/4以上的学生在一年内更换了两个以上工作单位,他们跳槽的原因五花八门、各种各样:工资太低、工作太累、工作环境太差、工作时间不规律、伙食太差、经理脾气不好、工作内容没有技术含量、离家太远、或者“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等等;在工作中稍微有些不如意就选择辞职回家或跳槽走人;总认为我还应该得到更多,而没有想想我能付出多少?我能为企业做多少贡献?吃苦耐劳、从基层做起的思想观念比较淡薄;认真的工作态度、自主学习的能力、良好的技术基础,是任何岗位必备的条件;眼高手低、心态浮躁是一些毕业生的通病,开始毕业实习就怀念学校的一切,没有做好当职员的思想准备;如何缩短高职生从学生到职员的心理过程,是高职教育应该努力探讨的问题。由此可见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应将企业文化及管理方式融入教学过程,以管理职员的方式管理学生,让学生在学校就感受到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而使学生以职业人的心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加快学生的心理转变过程。具体而言,提升高职生的职业素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学生管理
(一)课外管理
刚刚踏入大学的新生都会有一些不适应,他们从高中生的严格管理到大学里相对松散、自由的管理,会有许多不适应。自制力差的学生甚至可能通宵玩电脑游戏、看色情片或玩手机游戏,晚上不能好好休息,白天整个人都感觉很颓废,上课就会迟到、旷课、到教室上课也是一直睡觉,学习的意识就越来越差。因此,加强学生宿舍管理也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如限时用电,定时断网线等(宿舍管理措施在此不做论述)。通过设置学分的方式,促使学生积极参加学生社团活动及各种体育活动,这样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从电脑游戏或色情片中转移出来,增加学生社会经历、锻炼身体的时间,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管理方式中有些是学生被动接受的管理方式,学生会有抵触情绪;应注重方式,有耐心地慢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二)课堂管理
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管理,大学里的学习及生活与初中或高中比较,会松散与随意很多;如果教师放任学生的课堂管理,旷课、迟到的学生就会增多,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让学生知道,很多课程可能不好学或不喜欢学,但这都不是旷课、迟到的理由,所有的事情能不能做好,态度决定一切。因此,教师每次课都应点名考勤,让学生适应企业员工所要遵守的企业规章制度,对上课看手机、睡觉的学生给予相应的警告及处罚。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厌学的学生,要让他们认识到人生中有许多事情不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了自己及家人过上好的生活,必须要完成,这是工作任务。教师应督促学生将课堂当成职业的工作现场,把同学当成同事,把教师当成上级,把学习专业知识当成工作任务来对待;教师每次讲课所布置学习的内容,把它当成任务来掌握完成,只要有认真努力的态度,总会有相应的学习收获;严格的课堂纪律,培养学生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改革教学方式
加强学生管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同时还要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习并掌握好更多的专业知识。教学方式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内容优化做减法
强电专业的许多课程比较抽象,需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而高职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有所下降;因此教学内容要做减法,高职生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有些理论推导过程不要过多的纠缠,以免学生理解困难而产生厌学的想法,重要的结论及概念必须要求学生掌握;而有些内容太难,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且实际工作中不常应用的,就不要讲授了。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将教学内容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专业基础知识必须掌握的内容,是所有学生都应该掌握的,这部分内容应简单易学,还要有学生动手实验的环节,让学生能够容易掌握,学生有成就感就愿意学习。第二部分为专业技能知识重点掌握内容,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增加难度,理论及动手操作部分都会相对复杂,并加入由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内容。第三部分为专业技能提升内容;这部分内容很接近企业相关工作岗位的任务,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沟通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走向企业打好基础。
(二)教学方式做加法
针对学生素质整体下降,为减少学生在教室上课时玩手机、睡觉现象,教学过程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边学边做的教学方式或许是很好的方法,但在实验室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在线互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简单的PPT模式;合理分配教学课时,增加师生互动环节及学生自由讨论时间,每节课针对两个知识点进行讨论和提问,师生互动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课程的注意力,讨论问题可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由学生自己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并提出问题;实验及实训时学生可两人自由组合合作,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问题、相互评价,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通过这些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认知。
(三)教学评价多样法
改变期末考试定成绩的方式,用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除笔试成绩外,还可以有实验成绩,课堂提问成绩,作业成绩,平时的课堂迟到、旷课、玩手机的情况,同学对相互间的协作进行评价,也是评价学习成绩的内容,就像企业考核员工的方式一样,多种评价方式,可主动或被动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提升教师职业素质
高职毕业生(强电专业学生)的第一就业单位95%是企业或公司的一线操作岗位或维修人员,一线的工作的特点是: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要求较高,大多数学生都是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因此,教师的实践经验及企业的工作经历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企业工作经历,也应定期去企业锻炼,或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革项目。经过企业的锻炼,对企业工作的要求、形式、环境、内容有所了解;在上课的过程中,将课程内容与企业的工作内容结合起来,可增加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如果高职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就可能是纸上谈兵、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会比较枯燥,还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些错误概念,或不当工作理念。在上课的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特别是在实验课时,以电机电气控制课程为例,在做电动机运行控制实验时,有些学生没有严格按规范接线,比如绿色按钮停止、红色按钮起动这种错误,每个接线端子上接3根以上的导线错误,接线时裸露的导线太长,容易产生短路故障等等;如果教师没有及时纠正,会让学生养成不良的工作习惯。在上实验课时,教师应把做实验当成是在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也要注意自己及学生的着装是否符合企业工作环境,不应穿裙子、吊带衣、短裤、高跟鞋、拖鞋,还应把头发绑好,不要披头散发,特别是女教师和女学生要注意;这些着装在许多企业的工作环境是不允许的,在学校的实验场所也会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因为电动机的旋转运动可能产生伤人事故,为了安全的原因,在实验室也应禁止这些着装;教师要以身作则,按企业的工作方式管理自己及学生。
四、小结
把教师和学生当作企业职工管理,把学习当成工作任务来完成,通过学生管理、教学方式改革、教师职业素质提升的措施,使学生尽快从学生的角色转换成职工的角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王传金.关于职业学校教师责任问题研究的新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1(3)
作者:陈定蘋 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