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论文范文

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论文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何为“城镇化”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社会学领域中的“城市化”的概念在我国开始崭露头角,但是西方的“城市化”概念并不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所以中国学者运用了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名词,那就是“城镇化”的概念。城镇化建设的平稳推进,使得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化取得的成绩是举世瞩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尖锐的。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中的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而又不可或缺的队伍,他们的个人职业素质和职业水平直接决定着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素质是其在进入社会生活中对职业的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表现,包含职业技能、科技素养、职业修养、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工作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是人生的存在形式。”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如果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那么取得突出工作成绩的可能性将大幅度提升;从企业角度来看,具备较高职业素质的人才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其市场竞争力。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经常检查自己的职业行为是否合乎社会的要求,从而使自己成为优秀的现代化人才。

二、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的关系

(一)城镇化建设需要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

城镇化建设有助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是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路径,但是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将面临诸多难题和考验,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系统而有效的专业化培训已经到了必须引起重视的关键时期。城镇化建设要求在加快城镇化脚步的同时,还要注意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出现的人员素质脱节的问题。

1.城镇化建设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扩大。

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就业和致富的机会,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规模,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化建设需要新鲜血液,所以需要鼓励和帮助一些还在犹豫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行动。就业机会的增多,使一些拴在农业生产上的劳动力得到释放,向非农产业型劳动力转型,这样可以大力的解放和发展劳动力资源,有助于将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变成人口优势。同时,城镇化建设可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城镇化建设需要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

中国未来50年将增加城镇人口4亿多,这是一个巨大的潜在需求源。这些需求不仅能够有效地刺激经济发展,拓宽市场空间,同时也会使经济结构适时调整和加速产业升级,相应的,要求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城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影响城镇化进程

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盲目向大城市大规模转移,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一方面城市的公共资源难以匹配,造成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医疗、教育和保险也跟不上,;另一方面在城镇化的生活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难以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不适应城镇化建设,城镇化进程受到阻碍。

1.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决定着自身的转移就业。

由于思想认识的不成熟,有部分人对城镇化建设存在疑惑和误解,根本不了解城镇化建设的内容和具体措施,对城镇化建设的认识仅仅是等着国家拨款来改善环境,不靠自己的努力只想依赖政府和社会的资助,且不充实自己依然停留在原地。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自身的岗位竞争能力即提升其职业素质,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不高,没有多样化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转移后只能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工作,选择余地小,缺乏市场竞争力,受制于人,只是盲目转移。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是可以胜任城市工作,甚至在有了一定原始积累后可回乡创业。

2.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对城镇化建设的作用。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存竞争本质上就是人与人的较量,只有在工作过程中不断修炼、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境界,才能拥有稳定的工作保障甚至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素质培训不仅是提高其职业素质和技能的重要手段,更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城镇化生活。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1.城镇化建设急需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

当下,社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素质要求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对其职业技能的培训必须要贴近城镇化建设,并符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特点。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将促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传统农业转移到高生产率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并转化为城镇居民。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大规模的“民工潮”现象出现,不仅开拓了更宽的就业市场,还有效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增收问题。

2.城乡一体化及农业现代化建设急需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用城市文明带动农村文明,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必须进一步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的培训,努力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让其能从事更高技术含量的职业,适应和推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社会主义城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三、结语

当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培训体系的不健全是阻碍当今中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元素。推进城镇化建设,如果仅侧重于外部因素,而忽视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主体———人的原因,将会导致策略的偏差及社会的不稳定。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职业素质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现代农业的保障。要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培养成具有较高的素质、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用职业道德约束自身的新型人才,从而把农村的城镇化、农业的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业化有机统一起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要进行真正的职业技能培训改革,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鼓励和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就业培训,提升职业素质,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作为城市的一份子发光、发热。

作者:冯志明陈雪飞单位: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